DB37 T 3653-2019 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pdf
《DB37 T 3653-2019 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3653-2019 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pdf(5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100 G 09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653 2019 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 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Risk and the System of Screening for and Elimination of Hidden Risks for Work Safety of Dissolved Acetylene Enterprise 2019 - 08 - 30 发布 2019 - 09 -
2、30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3653 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4.1 明确职责 . 2 4.2 制定方案 . 2 4.3 建立制度 . 2 4.4 全员培训 . 3 5 风险分析管控 . 3 5.1 总体要求 . 3 5.2 风险点划分原则 . 3 5.3 风险点排查 . 3 5.4 风险管控措施 . 3 6 隐患排查治理 . 4 6.1 隐患排查 . 4 6.2 隐患治理 . 4 6.3 隐患排查治理效果 . 5 7 持续改进 . 5 8 文件
3、管理 . 5 9 信息化管理 . 5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风险点清单 . 6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设备设施风险管控清单 . 12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作业活动风险管控清单 . 22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作业活动风险管控要素 . 30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表(岗位检查) . 31 附 录 F (资料性附录) 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表(专业检查) . 42 附 录 G (资料性附录) 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 47 DB37/T 3653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 应急管
4、理厅 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南石油化工设计院、龙口华东气体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有臣、马增军、王洪琨、陈洪福、张秀文、卢叶峰、郑晓辉、任海峰、韩飙、 崔丽、赵丽红、任武、陈元刚。 DB37/T 3653 2019 III 引 言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山东省地方标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 则、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化 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的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 治理相关标准、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化工行业的安
5、全生 产风险(以下简称风险)管理经验,融合职业健 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山东省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 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内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开展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达到有效控 制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DB37/T 3653 2019 1 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 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以下简称双重预防体系) 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改进、文件管理和信息 化管理等等。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
6、内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的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 30871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GB 13591 溶解乙炔气瓶充装规定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 27550 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 GB 50016 建筑设计 防火规范 AQ 3039 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 DB37/T 2882 2016 安全生产风险
7、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 2883 2016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DB37/T 2971 2017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DB37/T 3010 2017 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3 术语和定义 DB37/T 2882 2016、 DB37/T 2883 201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溶解乙炔生产企业 dissolved acetylene enterprise 溶解乙炔生产企业是指使用电石与水反应生产乙炔,将乙炔净化、压缩后充装到加入了丙酮的专用 气瓶中,且已具备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基本条件,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
8、的企业或单位。 3.2 风险辨识 risk identification 识别风险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以及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的过程。 3.3 DB37/T 3653 2019 2 风险管控措施 risk control measure 等同于 DB37/T 2882界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即: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 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3.4 隐患 hidden risks 根据 DB37/T 2883,事故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生产现场类隐患。本标准所称“隐患”是指生 产现场类隐患,即在生产经营现场存在的设备设施、作业场所、从业人员操作行为等方面的问题或缺陷。
9、 4 基本要求 4.1 明确职责 4.1.1 主要负责人职责 领导、组织本单位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确保体系建设所需人力资源、资金投入、物资保障,监 督领导各有关岗位和人员履行职责,对体系建设的有效性全面负责。 4.1.2 管理人员职责 负责实施方案和相关制度的制定,负责组织方案和制度的培训,负责风险管控清单、风险管控和隐 患排查治理表 的编制及更新,负责对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报送。 4.1.3 操作人员职责 参与风险辨识,按照风险管控清单、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表的要求,落实风险管控措施,进行 隐患排查和治理。 4.2 制定方案 制定本单位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明
10、确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实施 步骤、进度安排、保障措施等。保障措施应从加强组织协调、保障资金投入、强化教育培训、实施督查 考核等方面进行制定,以保证工作任务切实落实到位。 4.3 建立制度 4.3.1 风险管控制度 规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工作流程,明确各岗位风险管控职责;明确风险点 确定、风险 管控措施、安全风险告知等内容,保证本企业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的规范化。 4.3.2 隐患排查制度 规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流程,明确各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职责;规定生产 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运行和管理的措施,明确排查主体、周期、内容及实施流程,确定隐 患整改、验收工
11、作流程等。 4.3.3 奖惩考核制度 将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情况,与本单位各岗位人员的薪酬挂钩,进行考核奖惩。 DB37/T 3653 2019 3 4.4 全员培训 4.4.1 制定全员教育培训计划,明确教育培训职责,指定专人负责培训工作。充分利用班前会、安全 活动日、培训班、员工日常学习等方式开展培训 。 4.4.2 培训内容包括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职责、实施方案、运行制度、相关概念、风险辨识、管控措施 制定、隐患排查等。 4.4.3 加强培训督促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薪酬奖惩挂钩。 5 风险分析管控 5.1 总体要求 溶解乙炔生产企业的风险点划分、风险点排查、危害后果识别以及管控措施的制定,宜参照
12、 DB37/T 2971、 DB37/T 3010的要求,参考同行业及相近行业取得的成果,全员参与、总结经验、提炼做法,必 要时聘请业内专家进行指导。 5.2 风险点划分原则 5.2.1 溶解乙炔生产企业风险点的划分,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 的原则。 5.2.2 将溶解乙炔生产企业的风险点划分为设备设施风险点、作业活动风险点两大类。 5.2.3 作业活动分为常规作业活动和非常规作业活动。常规作业活动是指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业 活动;非常规作业活动是指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之外的其他作业活动,如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 5.3 风险点排查 5.3.1 溶解乙炔生产企业
13、应组织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形成包括风险点名称、类型、可 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区域位置等内容的基本信息,建立风险点清单(参见附录 A)。 5.3.2 设备设施风险点的排查,应包括乙炔发生器、气柜、净化液配制槽、净化塔、低压干燥器、乙 炔压缩机、高 压干燥器、乙炔充装排等主要设备设施。 5.3.3 常规作业活动风险点的排查,可按生产经营过程的主要作业活动进行排查,包括电石出入库作 业、乙炔发生作业、乙炔净化作业、乙炔压缩作业、乙炔充装作业等。 5.3.4 溶解乙炔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对比较单一,设备设施相对较少,因而非常规作业活动较 少。因此,对于溶解乙炔生产企业的非常规作业活动,不
14、作为本次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风险点进行单独 管理。 5.3.5 根据 GB 6441、 GB/T 13861、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列出的事故类型和危险有害因素, 结合企业具体涉及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识别。溶解乙炔生 产企业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后果,包括火灾、 其它爆炸、容器爆炸、触电、灼烫、噪声伤害、粉尘危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 中毒和窒息等。 5.4 风险管控措施 5.4.1 制定管控措施 在前期风险点排查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辨识和危害后果识别,针对企业各风险点可能存在的风险,制 定切实可行、便于操作、风险可控的管控措施。 5.4.2 形成管控清单 DB37/T 3653 2
15、019 4 按照风险点类别,明确管控措施,分别编制设备设施风险管控清单(详见附录 B)、作业活 动风险管控清单(详见附录 C)。 5.4.3 明确风险管控要素 将各生产岗位作业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其管控措施进行概括和 提炼,形成电石出入库岗位“必须 不准”、乙炔发生岗位“必须不准”、乙炔净化岗位“必须不准”、乙炔压缩岗位“必须 不准”、乙炔充装岗位“必须不准”等作业活动风险管控要素(参见附录 D),便于职工记忆和掌 握。企业应分别制作成警示牌,悬挂或张贴在相关作业岗位,随时警示和约束岗位操作人员的作业行为。 5.4.4 非常规作业风险管控 在溶解乙炔生产企业生产经营现场实施的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
16、、高处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等特 殊作业以及其它检维修作业等非常规作业,企业应按照 GB 30871等法规、标准、文件的要求,制定完善 的作业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或监督外来施工单位执行),实行作业许可,实施全过程监管。 6 隐患排查治理 6.1 隐患排查 6.1.1 对于设备设施、作业场所、从业人员操作行为等存在的隐患,根据风险点排查情况,将风险管 控清单中确定的风险管控措施作为隐患排查的内容。依据 DB37/T 2882、 DB37/T 2883、 DB37/T 2971、 DB37/T 3010的相关规定,根据设备设施风险管控清单、作业活动风险管控清单,将其中方便 岗位检查、且需要每班检查的内
17、容编制成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表(岗位检查)(参见附录 E), 将其中带 有一定专业性、且不需要每班检查的内容编制成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表(专业检查) (参见附录 F)。治理表的检查条款,应涵盖 GB 50016、 GB 27550、 GB 13591的相关强制性条款。 6.1.2 岗位员工应在交接班前或作业活动中按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表(岗位检查)的内容 要求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做好记录。 6.1.3 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或聘请专业人员,按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表(专业检查)的 内容要求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做好记录。建议排查频次,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及车间管理 人
18、员不少于每周一 次,企业负责人不少于每月一次,外聘专业人员不少于每年一次。 6.2 隐患治理 6.2.1 隐患治理流程包括下发隐患整改通知(或填制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实施隐患治理、情况反馈、 验收等环节,实现闭环管理。 6.2.2 每次隐患排查结束后,能够立即整改的隐患应立即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安排专人进行确认; 难以立即排除的应及时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岗位检查发现的不能及时消除的隐患,岗 位员工应及时向带班人员汇报;专业检查发现的隐患,应及时向隐患排查组织部门通报。隐患排查组织 部门 /安全管理人员应将隐患内容、存在岗位、隐患形成原因、治理期限及治 理措施要求等信息向从业 人员
19、进行通报,制发隐患整改通知书或填制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参见附录 G),明确整改责任人、措施 要求、完成期限等。隐患存在岗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当对隐患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可靠的治 理措施。 6.2.3 隐患治理验收。隐患治理完成后,隐患排查组织部门 /安全管理人员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 进行验收,实现闭环管理。重大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企业应当组织对治理情况进行复查评估。对政府 督办的重大隐患,按有关规定执行。 DB37/T 3653 2019 5 6.3 隐患排查治理效果 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企业应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风险管控措施全 面持续有效; 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
20、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各级排查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 员工隐患排查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7 持续改进 企业应主动根据以下情况对双重预防体系的影响,及时针对变化范围开展分析,更新相关信息: 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及规范性文件变化或更新; 企业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机制发生变化; 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补充辨识出新的危险源、风险点; 风险程度发生变化后,需要对风险管控措施进行调整; 应每年至少要对双重预防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 8 文件管理 企 业应完整保存体现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 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及规范性文件变化或更新; 企业组织机构及安全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3653-2019 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3653 2019 溶解 乙炔 生产 企业 安全生产 风险 隐患 排查 治理 体系 建设 实施 指南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483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