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 T 3585—2019 智慧景区建设指南.pdf
《DB32 T 3585—2019 智慧景区建设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2 T 3585—2019 智慧景区建设指南.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3.200 A 00 DB32 江苏省 地 方 标 准 DB 32/T 3585 2019 智慧景区建设指南 Construction Guide for Smart Tourist Attractions 2019 - 04 - 08 发布 2019 - 04 - 30 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2/T 3585-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 定义 . 1 4 总体要求 . 2 5 基础设施 . 3 5.1 电力 设施 . 3 5.2 通信 设施 . 3 5.3 物联网设施 . 3 5.4 信息发布设
2、施 . 3 5.5 应急指挥设施 . 3 5.6 机房设施 . 3 6 数据资源 . 3 6.1 数据资源建设 . 4 6.2 数据资源管理 . 4 7 支撑 平台 . 4 7.1 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 . 4 7.2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 4 7.3 旅游地理信息平台 . 4 8 智慧 应用 . 4 8.1 智慧管理 . 5 8.2 智慧服务 . 6 8.3 智慧营销 . 7 8.4 集成应用 . 7 9 实施保障 . 8 DB32/T 3585-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依据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旅游 局提出 并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南京师
3、范大学、 江苏省旅游局、南京汉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龙毅、 王剑、 葛军莲、 尹子茂、 丁世红、 阮陵、 黄震方、丁正山 、张翎 。 DB32/T 3585-2019 1 智慧景区建设指南 1 范围 本规范 给出 了智慧景区建设 中 的 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基础设施、数据资源、支撑平台、智慧应 用和实施保障 。 本规范适用于指导旅游景区的智慧化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GB/T 16766-2017 旅游业基
4、础术语 GB/T 17775-2003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20271-2006 信息安全技术 GB/T 26355-2010 旅游景区服务指南 GB/T 30225-2013 旅游景区数字化应用规范 GB/T 36333-2018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 GB/T 50174-2017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T 50462-2015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 LB/T 019-2013 旅游目的地信息分类与描述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语和 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慧旅游 smart tourism 运用 云计算、 物联网 、 移动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 , 感
5、测、分析、整合 旅游 产业活动中的各项关键 信息,对企业管理、公共服务和 旅游者 出游等各种需求做出 的 智能响应和解决方案 。 3.2 智慧景区 smart tourist attractions 具有较为完备的智慧旅游基础设施 , 主动 、及时 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各 方面信息, 结合景区区域环境、资源特色、业务流程与实际服 务需要, 实现 智慧管理、服务、营销及其 集成应用的景区 。 3.3 DB32/T 3585-2019 2 智慧管理 smart management 利用物联网 、传感网等 技术,动态感知景区资源、环境、人员、设施设备等 各方面状态信息,及时
6、掌握景区运营状况,以业务系统为支撑,实现 景区人员管理、业务管理、设施管理、部门管理 的高效化 与智能化。 3.4 智慧服务 smart service 采用 位置服务、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 信息 技术 , 综合分析 游客需求 与服务 资源 信息,为 游客 提供 全过程、 全方位、主动式、人性化 的 服务。 3.5 智慧营销 smart marketing 利用 人工智能、 大数据分析 等 信息 技术,及时、准确 掌握 市场需求及其变化,开展 多渠道、线上线 下融合、精准的 直销和分销活动。 3.6 业务系统 business system 涉及旅游景区某一部门或多个部门业务运行、管理的信息化
7、系统。 3.7 服务系统 service system 为 旅游者 提供旅游服务 和 旅游体验 的信息化系统。 3.8 业务协同 business collaboration 根据景区 具体业务流程,通过业务信息传递和业务系统操作,实现景区跨部门、跨人员的业务协作 处理。 3.9 集成应用 integrated application 通过 整合 景区不同 信息化 系统 的 功能 和 数据 , 实现 景区管理、服务 和营销 的 业务协同和 综合 应用 。 4 总体 要求 4.1 应 按照“统一设计,分步实施 ,集成应用,持续发展”的原则, 制定智慧景区 建设 总体规划 , 与 区域信息化发展规
8、划进行有机的结合 和衔接 , 指导 智慧景区 的 具体 建设 。 4.2 应根据景区的区位 分布 、资 源特色 、业务流程 和 客流特征,构建符合景区自身需求的业务系统和 服务系统。 4.3 应建立景区 各 信息化 系统之间 的 数据 共享 与业务协同,实现 景区管理、服务、营销 信息 的 集成应 用。 4.4 应充分发挥传感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作用,及时感知景区环境、设施设备、客流、业务流、 物流、资金流 等 信息, 实现 信息流转的 动态化 、 管理服务的智能化、应用 平台 的 移动化 。 DB32/T 3585-2019 3 4.5 应加强 传感网、移动通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
9、虚拟现实 、 智能 机器人 等现代 高新技术 在景区中的创新应用,推动景区线上线下 相 结合的 运营 和服务 模式创新。 5 基础设施 5.1 电力 设施 景区中与日常运营核心业务、游客应急服务相关的软硬件系统应配置 4小时以上备用电源,确保景 区应急通信、指挥调度、公共广播 、 视频监控 功能在主电路停止工作后能正常运行。 5.2 通信 设施 5.2.1 应保障景区游览区域范围内和大密度客流情况下稳定的无线通信能力,能 提供 稳定的语音通话、 网络通讯服务。 5.2.2 无线宽带网络应能有 效覆盖景区主要游览区域,包括景区出入口、主要景点、游客中心 、交通 枢纽地带和事故多发地,能提供免费、
10、稳定的上网服务 , 同时应符合 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 的 要求, 实时监测相关信息 。 5.3 物联网设施 5.3.1 景区出入口、主要景点、 人员密集区、 交通枢纽地带、事故多发地应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关键 区域应布设红外、云台监控 、 高空瞭望 ,支持客流数据采集和危险监测。 5.3.2 景区工作人员、大巴、观光车(船) 、 重点旅游古迹、重要设施设备应建立基于室内外定位技 术支撑的位置动态监测网络。 5.3.3 景区可与环保 、气象 部门合作,安装空气质量、水质、噪声、温度、湿度 、风力 环境监测装置, 自动探测与对外发布相关环境指标。 5.3.4 声光设施、出入门禁、温湿控制设施设
11、备 应 根据环境变化实现智能开启、关闭和调整,并支持 人工远程智能管控。 5.4 信息发布设施 5.4.1 景区出入口、主要景点、交通枢纽地带应布设大屏显示设备; 5.4.2 景区游客中心应布设触摸屏、 平板电脑 、 智能 旅游 机器人 等信息查询设备 ,可布设 虚拟现实 体 验设备。 5.5 应急指挥设施 5.5.1 景区应建设应急指挥中心设施设备,包括指挥大厅、指挥大屏、视频会议设备、会议扩音设备、 无线对讲设备 、救援电话 ,支持值守人员开展快速高效的旅游应急指挥工作。 5.5.2 景区出入口、主要景点、交通枢纽地带、 安全隐患地带 宜 部署求助呼叫装置。 5.6 机房设施 5.6.1
12、应 按照景区 规模 的 大小 、 信息化建设 实际需求 , 建设景区 专用 机房,配置数据存储 、服务器设 备 ,确保景区软硬件系统正常运行,机房的设计、施工、环境要求均应符合 GB 50174-2017 和 GB 50462-2015 的规定。 5.6.2 可采用托管、租赁等方式, 利用 政务云、 公 有云资源, 减少 通讯线路、网络环境、机房环境 的 建设与 维护 成本。 DB32/T 3585-2019 4 5.6.3 应布设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设备, 关闭设备不必要端口和控制口, 对所有设备进行端口绑定 ,以防 止非法接入 。 6 数据 资源 6.1 数据资源 建设 6.1.1 应依据 G
13、B/T 16766 2017、 LB/T 019-2013 等相关国家、旅 游行业标准规范,统一景区数据分 类、结构、编码和描述。 6.1.2 应建设景区地理信息数据库,包括景区 旅游资源、 交通路网、 商业网点、服务设施、 土地利用 等 地理 空间数据。 6.1.3 应建设景区管理 类数据库,包括 景区售检票、客流、停车 场 、视频监控、财务经营、应急指挥、 投诉 建议 等业务管理 数据。 6.1.4 应建设景区 服务类数据库 ,存储景区虚拟旅游、旅游活动、旅游舒适度、通知公告、停车位 数 量 等对客服务信息。 6.1.5 应建设景区 营销 类资源库,对接运营商 大数据、互联网大数据、 电商
14、大数据等相关数据资源, 存储 景区 客流 数据 、 客源数据、 营销 活动 数据、 网络 舆情 数据 等 。 6.2 数据资源管理 6.2.1 应 建设景区 数据集中管理平台 ,构建 数据更新维护机制,实时 更新客流、票务、停车 场 等 数据。 6.2.2 实现 数据资源的本地、异地备份管理,核心地段的视频监控数据至少保留 90 天 。 6.2.3 建立景区 数据 安全管理制度、互联网信息发布管理制度 , 形成规范化的信息采集、 编辑、审核 、 发布流程,符合 GB/T 20271-2006 对信息安全的规定。 6.2.4 应预留相关 数据 接口, 可 与 旅游 主管部门 相关 平台实现无缝对
15、接, 并 按照旅 游主管部门的要求, 自动上报 核心区域的视频数据、 客流 数据 、停车场 数据 等 。 7 支撑 平台 7.1 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 7.1.1 应 根据景区业务运行和 服务需求,结合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和主管部门规定要求, 建设标准 统一、 资源开放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实现景区旅游数据的统一集成和管理。 7.1.2 应 建立规范通用的数据 共享 接口, 确保景区各 信息 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传递。 7.1.3 可 实现与政务 大数据中心 、旅游大数据中心等平台 的 数据交换 , 并 按照 规定要求 实现 各类信息 的定期 自动 报送。 7.2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7.2.1
16、应建设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实现所有信息系统用户的集中认证 和单点登录。 7.2.2 应 统一管理景区系统用户、角色和权限资源。 7.3 旅游地理信息平台 7.3.1 应建设 景区 旅游地理信息平台,实现景区静态、动态地理信息数据的 采集、处理、集中存储和 组织管理。 DB32/T 3585-2019 5 7.3.2 应基于 2/3 维地图、遥感影像 、实景影像等 显示旅游资源、环境资源、商业资源、服务设施的 空间位置分布,可动态展示景区设施设备、工作人员、旅游者、车船等的实时位置信息。 7.3.3 应实现景区多尺度地图浏览、空间与属性信息查询、路径分析、专题地图表达、时空分布分析 等功能。 7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2 35852019 智慧景区建设指南 3585 2019 智慧 景区 建设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