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 T 1613-2018 大豆种质资源抗胞囊线虫病鉴定技术规程.pdf
《DB14 T 1613-2018 大豆种质资源抗胞囊线虫病鉴定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4 T 1613-2018 大豆种质资源抗胞囊线虫病鉴定技术规程.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120 B 16 DB14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 T 16132018 大豆种质资源抗胞囊线虫病鉴定技术规程 2018 - 01 - 10发布 2018 - 03 - 10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4/ T 1613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术语和定义 . 1 3 材料准备 . 1 4 鉴定方法 . 2 5 调查 . 2 6 抗性评价 . 2 7 重复鉴定 . 3 附录A(规范性附录) 调查用表 . 4 附录B(资料性附录) . 5 DB14/ T 1613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海平、王志、陈妍。 DB14/ T 16132018 1 大豆种质资源抗胞囊线虫病鉴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豆种质资源抗胞囊线虫鉴定的术语和定义、材料准备、鉴定方法、调查和抗性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大豆种质资源抗胞囊线虫抗性鉴定和抗性评价。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大豆胞囊线虫病 由病原物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de)感染引起的土传病害,其主要症状为叶 片变黄,发育不良,植株矮
3、小,开花少,结荚少甚至不结荚。大豆根系根瘤数明显减少,且不发达。在 感病初期,根系附着白色、黄褐色小颗粒,后期根系开始腐烂,导致地上部分枯死。一般造成产量损失 5%10%,严重地块减产达30%以上,甚至颗粒无收。 2.2 生理小种 简称为“小种”,在形态上相似而在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病理(致病力)或其他特性上有差异 的生物型或生物群型。 2.3 鉴别寄主 用于鉴别病原物生理小种(菌系、毒系)的抗病性不同的一套寄主植物品种。 3 材料准备 3.1 塑钵制备 将厚度0.1 mm的透气性塑料膜裁为宽26 cm,高22.5 cm的小块,用订书机将其制成宽11 cm,高22 cm 的袋状塑料钵。 3.
4、2 试验病土制备 根据试验需要在病圃取适量的病土(大豆胞囊线虫密度30个胞囊/100 g风干土),将病土与无菌 20目细沙以2:1的比例充分混匀后制备成试验病土。 DB14/ T 16132018 2 4 鉴定方法 4.1 田间病圃法 选择大豆胞囊线虫密度30个胞囊/100 g风干土的病圃,当气温大于20 时播种。穴播,行距50 cm, 株距13 cm。每份材料播种10穴。每穴留苗1株。每30个材料设1个感病对照。同时种植1套生理小种鉴别 材料。 4.2 病土塑钵法 将试验病土装入塑钵至距钵口1 cm处。然后将装好土的塑钵依次装入塑料箱中,放于温室。将塑料 钵中土壤浇透,待钵内土壤干湿程度适宜
5、后开始播种。每钵留苗3粒种子,表面覆盖病土1 cm。出苗后 每钵留苗2株,每个品种3个重复。每30个材料设1个感病对照。同时种植1套生理小种鉴别材料,随机摆 放。温室温度保持在25 30 ,含水量控制在50% 60%。 4.3 人工接种鉴定法 试验在温室中进行。将待鉴定的种质在育苗盘中育苗,同时播种小种鉴别材料。将出苗后子叶展开、 根系发达、健壮一致的植株移栽到装有灭菌沙土的塑钵中,每钵2株,三次重复。每30个材料设1个感病 对照。提前在病土中种植感病品种,在胞囊显盛期,将根系上的胞囊冲洗下来,制备成浓度为1 000个 /mL的卵悬浮液。待鉴定材料在移栽后3天接种卵悬浮液2 mL。温室温度保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4 1613-2018 大豆种质资源抗胞囊线虫病鉴定技术规程 1613 2018 大豆 种质 资源 胞囊 线虫病 鉴定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