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1322.88-2019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88部分: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服务企业.pdf
《DB11 T 1322.88-2019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88部分: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服务企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T 1322.88-2019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88部分: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服务企业.pdf(7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100 C 65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322.882019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88部分: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服务企业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ade assessment of work safety Part 88: Petrolieum drilling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service enterprise 2019 - 09 - 26发布 2020 - 04 - 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1/T 1322.88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2、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评定内容 . 1 3.1 基础管理要求 . 1 3.2 场所环境 . 1 3.3 生产设备设施 . 2 3.4 特种设备 . 2 3.5 公用辅助用房及设备设施 . 2 3.6 用电 . 3 3.7 消防 . 3 3.8 危险化学品 . 4 3.9 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 . 4 3.10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 . 4 3.11 操作人员行为规范 . 4 4 评定细则 . 6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一级否决条款 . 7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8 附录C(规范性附录) 场所环境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
3、则 . 24 附录D(规范性附录) 生产设备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28 附录E(规范性附录) 特种设备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31 附录F(规范性附录) 公用辅助用房及设备设施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37 附录G(规范性附录) 用电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41 附录H(规范性附录) 消防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54 附录I(规范性附录) 危险化学品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58 附录J(规范性附录) 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68 附录K(规范性附录)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69 附录L(规范性
4、附录) 操作人员行为规范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70 DB11/T 1322.882019 II 前 言 DB11/T 1322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分为若干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安全生产通用要求; 第3部分:加油站; 第88部分: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服务企业; 本部分为DB11/T 1322的第88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北京市应急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由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实施。 本部分起草企业:北京中安益生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栾兴华、王思源、胡月亭、曾湘轶、郭长太、杨晓敏、
5、张百强、徐文志、李公 海、汤仁锋、谢鹏、姚卫华、谢昱姝、张蓓。 DB11/T 1322.882019 1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88部分: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服务企业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服务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安全生产等级评定内容和评定细则。 本部分适用于企业安全生产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 29510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 GB 5001
6、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1 锅炉房设计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AQ 2039 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钻井实施规范 DB11/T 1322.1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 DB11/T 1322.2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2部分:安全生产通用要求 3 评定内容 3.1 基础管理要求 3.1.1 一般管理要求 一般管理要求应符合DB11/T 1322.2的规定。 3.1.2 相关方管理 3.1.2.1 为钻井队服务的录井队、固井队、测井队等相关方,应服从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在应急情况 下,实行联动机制;应服从施工现场第一责任人的指挥。 3.1.2
7、.2 应与钻井作业所在地相关部门建立联系。 3.1.3 安全文化建设 应开展安全文化建设,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 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安全价值观。 3.2 场所环境 3.2.1 工作场所 3.2.1.1 场所建筑物、厂区、车间、仓库环境应符合GB 50016规定。 3.2.1.2 野外工作场所或作业现场应符合GB 50016和AQ 2039的规定。 DB11/T 1322.882019 2 3.2.2 防雷 应按GB 50057的规定设置、维护及检测防雷装置。 3.3 生产设备设施 3.3.1 一般要求 3.3.1.1 不应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
8、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3.3.1.2 设备设施应满足其所在区域的防爆要求。 3.3.1.3 设备设施上或与其靠近的适当位置应悬挂安全操作规程。 3.3.1.4 应对设备设施进行投用前检查与确认。 3.3.1.5 应对设备设施的运行进行监控,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应对设备设施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 设备设施的完整性。 3.3.1.6 设备设施的危险部位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外文标注的安全警示标志应翻译成中文,且中外 文对照。 3.3.1.7 设备设施的防护装置不应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 措施,并在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 3.3.1.8 距工作基准面2 m以
9、内的所有传动带、转轴、传动链、联轴节、带轮、齿轮、飞轮、链轮等 外露危险零部件及危险部位,应设安全防护装置。 3.3.1.9 需要经常打开、移动的防护罩,应设置电气联锁装置,与危险运动联锁。 3.3.1.10 在操作、调整和经常维修部位,应设易于触及的急停装置。 3.3.1.11 带轮子的机器,轮子应安装锁紧装置。 3.3.1.12 产生静电的设备设施应有可靠的静电接地装置,定期检测并保存记录。 3.3.1.13 应对安全设施、安全附件和安全生产相关的计量器具等进行定期校验并保存相关记录。 3.3.2 钻井设备设施 3.3.2.1 钻井设备设施应与消防设施、救生与逃生设施、安全防护设施、有毒有
10、害气体检测仪器等安 全设施同时配套、同时安装、同时投入使用。 3.3.2.2 钻井井控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防喷器压力等级应与祼眼井段中最高地层压力相匹配;并根据不同的井下情况选用各次开钻防 喷器的尺寸系列和组合形式; b) 防喷器组由环形防喷器和闸板防喷器组成,闸板防喷器的闸板关闭尺寸应与所使用钻杆或者管 柱的尺寸相符; c) 含硫化氢油气井、高压天然气井、探井钻井过程中应安装剪切闸板防喷器; d) 节流管汇的压力等级和组合形式应与全井防喷器的压力等级相匹配; e) 压井管汇的压力等级和连接形式应与全井防喷器的最高压力等级相匹配。 3.3.2.3 应在井口附近钻台上、下以及内钻井液循环
11、出口等处的固定地点设置可燃气探测报警仪器, 并能及时发出声、光警报。 3.3.2.4 井场电力装置的防火防爆应符合AQ 2039的规定。 3.4 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应符合DB11/T 1322.2的规定。 3.5 公用辅助用房及设备设施 DB11/T 1322.882019 3 3.5.1 锅炉房 锅炉房应符合GB 50016和GB 50041的规定。 3.5.2 压缩空气站 3.5.2.1 空气压缩机外露的联轴器、皮带转动装置等旋转部位应设防护罩或护栏。螺杆式空压机应安 装保护盖,门、顶盖应关闭。空压机机身、曲轴箱等主要受力部件不应有影响强度和刚度的缺陷,并无 棱角、毛口;坚固件和盖帽、接头
12、或装置等应坚固、牢靠。 3.5.2.2 空气压缩机保护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工作压力达到额定压力时,超压保护装置应能自动切换为无负荷状态; b) 超温保护装置应能使每级排气温度超过允许值时自动切断动力回路; c) 螺杆式空压机的门、盖应确保运动时不应开启或拆卸; d) 活塞式空压机与储气罐间的止回阀、冷却器、油水分离器、排空管应完好、有效; e) 急停装置应完好有效。 3.5.2.3 储气罐应定期排污,工业管道应定期清扫。 3.5.2.4 空气压缩机铭牌和安全警示标志应清晰完好。 3.5.2.5 遥控压缩应在工作现场配有启动、停车装置。 3.5.2.6 压缩机的吸气口应设置避免衣服被吸入
13、的防护装置。 3.5.3 发电机房 3.5.3.1 整体消防布置应与其的设计相符。 3.5.3.2 机房房门应保持关闭。 3.5.3.3 发电机运行时应由专门人员值守。 3.5.3.4 发电机房內不应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3.5.3.5 发电机使用说明、维护保养手册、操作规程、安全检查程序及应急预案应齐全有效。 3.5.3.6 柴油机排气管应无破损、无积碳,并有冷却和火花消除装置,其出口不应指向循环罐,不宜指 向油罐区。 3.5.4 燃油储存区 3.5.4.1 整体消防布置应与其的设计相符。 3.5.4.2 燃油储存区不应存放危险品、爆炸品和其他易燃品。 3.5.4.3 燃油储存区应设置严禁烟
14、火等警示标识。 3.5.4.4 燃油储存区应有完备的防火防爆措施。 3.5.4.5 应对燃油储存区配备的消防设备、器材进行定期检查。 3.5.4.6 对出入燃油储存区的人员与车辆应采取登记审查制度。 3.5.4.7 燃油储存区应全天有人值守并做好定期巡检。 3.5.4.8 燃油储存区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手册、操作规程、安全检查程序及应急预案应齐全有效。 3.6 用电 用电应符合DB11/T 1322.2的规定。 3.7 消防 消防应符合DB11/T 1322.2的规定。 DB11/T 1322.882019 4 3.8 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应符合DB11/T 1322.2的规定。 3.9 职业
15、病危害预防与控制 3.9.1 不应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3.9.2 应对职业病防护设备设施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和保养,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 于正常状态,不应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3.10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 应结合作业人员的作业方式和工作条件,并考虑其个人特点及劳动强度,选择防护功能和效果适用 的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应符合GB/T 11651和GB/T 29510的规定。 3.11 操作人员行为规范 3.11.1 一般要求 3.11.1.1 应通过作业许可制度对防爆区域内的动火作业及车辆进出进行管理和控制。 3.11.1.2 动
16、火作业前应落实防火防爆措施,指定专门的监护人。 3.11.1.3 作业人员应掌握本岗位安全职责、安全操作规程、危害因素及其预防控制措施、自救互救及 应急处置方法。 3.11.1.4 设备设施保养、维修及检修时,应对能量源进行隔离锁定。 3.11.1.5 应定期对防尘防毒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应定期检查尘毒收集、处理装置的工作状况。 3.11.1.6 作业前应确认下列内容: a) 电气控制箱、机身外壳保持关闭; b) 防护罩、急停按钮、限位装置、联锁装置、声光报警等安全装置完好、有效; c) 各种设备工具无破损、裂纹并可用; d) 启动设备不会威胁他人安全。 3.11.1.7 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措
17、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当机器运转时,不应打开机身外壳或防护罩,不应擦洗或触摸旋转部位; b) 当机器运转时,不应擦试设备,不应隔着设备扔、递物品; c) 当机器运转时,不应攀爬机器,身体任何部位不应接触运转部件; d) 正常情况下,不应以打开安全防护装置的方式停车; e) 当发现机器出现故障时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f) 在使用设备或工具过程中,作业人员应控制闲杂人员进入工作区,作业活动不应影响到周围他 人安全。 3.11.1.8 作业完成后及临时撤场都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切断电源,待所有运转部分全部静止后再整理工具,擦试设备、清理现场卫生等; b) 清理打扫现场,整齐摆放物品。 3.1
18、1.1.9 遇到紧急情况时,应按相应的应急预案处置。 3.11.2 作业安全要求 3.11.2.1 高处作业、临时用电、有限空间作业、挖掘作业、起重作业、动火作业、射线探伤等作业, 应执行作业许可制度。 DB11/T 1322.882019 5 3.11.2.2 作业场所应开展项目风险评估和动态风险管控。对作业项目的施工环境、人员、设备设施、 工艺、设计等发生变更后产生的风险进行辨识,并针对新增风险,制定风险削减或控制措施。 3.11.2.3 钻井作业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a) 钻井井场与宿营地的选址和布置应充分考虑地势、风向等因素,落实应对火灾、有毒有害气体 中毒及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防
19、护措施; b) 特殊井型应满足其施工所必要的安全生产条件; c) 钻井地质设计应根据地质资料和井位布置情况进行安全风险提示,并制定安全防范措施; d) 应组织装备、工程技术、安全、生产运行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开钻前验收工作;设备设施、安 全装置以及安全防护设施应齐全、完整,安装布置应满足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e) 各次开钻前进行检查验收及审批手续符合审批程序。作业过程中执行钻井工程地质设计和操作 规程;钻进中应密切注意井下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防漏或防喷措施; f) 起钻、下钻前,应对控制系统、传动系统、提升系统、防碰天车装置及井口工具等进行全面检 查;起钻、下钻时,应根据钻具组合、井下地
20、层和钻井液性能,控制起钻、下钻速度;起钻中 按规定注入同体积的钻井液;起钻完后,应关闭井口;在处理井下事故或复杂情况时,大钩的 吊环和吊卡活门应用钢丝绳固定; g) 不应在雷电、暴雨、大雾或风力6级以上(含6级)的气象条件下进行露天高处作业; h) 搬迁安装作业应有组织、有计划、有交底;应配备现场安全监督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吊装作 业有专人指挥;按规定检查吊索、吊具;“超长、超高、超宽”设备的运输按规定办理“三超 件”准运手续,并按规定捆梆和设置相关警示标志。 3.11.2.4 井控作业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a) 与井控相关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监督人员应参加井控培训,并取得井控操作证; b)
21、 应落实井控装置安装使用和保养、钻开油气层的申报和审批、防喷演习、坐岗观察、钻井队干 部24小时值班、井喷事故逐级汇报、井控例会和井控检查等制度的要求; c) 施工过程中,应按设计要求安装井控装置,并按规定进行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 d) 钻开油气层前的检查验收应执行申报、审批制度,并落实技术交底、防井喷和防硫化氢演习(含 硫地区钻井)、压井液和堵漏材料储备、井控装备试压等准备工作; e) 钻井作业及井下作业应明确井控要求,施工方案应符合相应技术标准; f) 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井喷失控应急预案,并明确关井程序与处置措施; g) 防喷器的压力等级原则上应与相应井段中的最高地层压力相匹配,
22、同时考虑满足套管最小抗内 压强度以及地层流体性质等因素; h) 钻开油气层前应进行技术交底;应进行防喷、防火演习,在含硫地区钻井还应进行防硫化氢演 习;落实钻井队干部在作业区域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应定专人、定点观察溢流显示和循环 池液面变化,并记录观察情况;应按设计要求储备加重钻井液和加重材料;应按要求进行短程 起钻、下钻监测油气上窜速度和低泵冲试验; i) 应落实油气层钻进中的防火、防爆安全措施。 3.11.2.5 硫化氢防护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a) 在含硫化氢环境中作业时,应配备符合标准要求的硫化氢监测设备与个人防护装备以及医务人 员; b) 在含硫化氢地层实施钻井和井下作业时,应落实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1322.88-2019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88部分: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服务企业 1322.88 2019 安全生产 等级 评定 技术规范 88 部分 石油 钻井 工程 技术服务 企业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476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