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基础知识-1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基础知识-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基础知识-1及答案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基础知识-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5,分数:90.00)1.据统计 20 世纪 90 年代恶性肿瘤的治愈率为 45%,其中放射治疗治愈率为(分数:2.00)A.22%B.18%C.10%D.5%E.以上都不对2.关于根治性放射治疗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治疗靶区包括肿瘤原发灶B.治疗靶区包括肿瘤相关的淋巴引流区C.要求照射剂量高D.需要保护正常组织和重要器官E.治疗目的主要是减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3.关于姑息性放射治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姑息性放射治疗是为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B.姑息性放射治
2、疗主要追求肿瘤的消退C.姑息性放射治疗相对于根治性放射治疗照射剂量低D.姑息性放射治疗治疗时间较短E.姑息性放射治疗其目的主要是减轻患者症状4.据国内外统计,肿瘤患者在病情的不同阶段,出于不同的目的需要进行放射治疗的比例大约为(分数:2.00)A.1/2B.1/3C.3/4D.2/3E.2/55.实施姑息性放射治疗的作用不包括(分数:2.00)A.对肿瘤出血有效B.对肿瘤止痛有效C.对缓解梗阻或阻塞有效D.对预防病理性骨折发生有效E.对增加肿瘤患者食欲有效6.伦琴是在哪一年发现 X 线的(分数:2.00)A.1885 年B.1886 年C.1896 年D.1895 年E.1896 年7.居里夫
3、人是在哪一年发现镭的(分数:2.00)A.1885 年B.1886 年C.1897 年D.1895 年E.1896 年8.伦琴发现了 X 线,居里夫人发现了镭,随后不久放射线被用于临床治疗,从而为肿瘤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放疗没备中第一台深部 X 线机是在哪一年出现的并治愈了 1 例喉癌患者(分数:2.00)A.1895 年B.1922 年C.1902 年D.1912 年E.1896 年9.在什么时期, 60 钴远距离治疗机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一些深部肿瘤(分数:2.00)A.20 世纪 40 年代B.20 世纪 50 年代C.20 世纪 60 年代D.20 世纪 20 年代E.20 世纪
4、30 年代10.目前国内外肿瘤放射治疗设备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外照射治疗设备是 A.深部 x 线治疗机 B.质子治疗机 C.60钴治疗机 D.直线加速器 E.回旋加速器(分数:2.00)A.B.C.D.E.11.作为中子源来治疗肿瘤的放射源是 A.252锎 B.192铱 C.125碘 D.60钴 E.137铯(分数:2.00)A.B.C.D.E.12.关于放射剂量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用物理剂量伦琴(R)B.20 世纪 60 年代后开始出现吸收剂量拉德(rad)C.换算关系:1Gy=100radD.Gy 是用于射线防护领域的计量单位E.早年的近距离治疗
5、曾经以镭毫克数乘以时间小时进行计量换算13.关于近距离放疗的描述不准确的是(分数:2.00)A.目前主要用镭作为放射源B.配合外照射进行治疗C.计算机系统遥控治疗机D.剂量计算和布源曾有曼彻斯特系统E.剂量计算和布源曾有巴黎系统14.关于放射生物学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NSD 公式是目前最常用的放射治疗方案的等效换算公式B.放射线引起细胞增殖死亡的概念已不再适用C.目前应用的基本模式是分割放射治疗方案D.皮肤红斑反应主要用作剂量参考E.L-Q 模式不区分早反应组织和晚反应组织15.关于 L-Q 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L-Q 模式是以皮肤红斑反应作为剂量参考B.L
6、-Q 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不区分早反应组织和晚反应组织C.L-Q 模式是 Coutard 于 1934 年提出来的D.L-Q 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区分早反应组织和晚反应组织E.L-Q 模式现在已基本不用了16.关于我国放射治疗的发展史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我国的放射治疗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B.中华放射肿瘤学会是 1987 年成立的C.1988 年起发行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D.2001 年的调查显示直线加速器的数量为 342 台E.2001 年的调查显示开展放射治疗的医院有 264 家17.下列不属于放射治疗的辅助设备的是(分数:2.00)A.直线加速器B.模拟定位机C.CT 模拟定位机D
7、.呼吸门控装置E.TPS18.调强放射治疗英文字母缩写是(分数:2.00)A.DRTB.IMRTC.MRID.RTE.SRT19.关于“三精”治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为技术基础B.是指精确定位、精确扫描、精确治疗C.是指精确定位、精确设计、精确治疗D.使照射的高剂量适合肿瘤靶区的形状E.最大程度地杀灭肿瘤,同时对正常组织的损伤降到最低20.下列不属于高 LET 射线的是(分数:2.00)A.X 射线B.重离子C.轻离子D.质子E.中子射线21.放射治疗常规分割的分次剂量一般是(分数:2.00)A.3.54.0GyB.1.51.8GyC.11
8、.2GyD.2.83.0GyE.1.82.0Gy22.放射治疗过程包括(分数:2.00)A.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做出诊断和临床分期,确定治疗目的B.经 CT 模拟定位或模拟机透视拍片定位确定靶区C.治疗计划优化D.射野核实后进行出束治疗E.以上均是23.放射治疗技师或放射治疗师的职责一般不包括(分数:2.00)A.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做出诊断和临床分期,确定治疗目的B.操作 CT 机或模拟机进行定位确定靶区C.制作铅挡块D.操作模拟机进行射野核实E.操作加速器出束治疗24.放射治疗计划的实施主要由_完成(分数:2.00)A.放疗医师B.放疗护师C.放疗技师D.放疗物理师E.设备工程师25.
9、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组成,其中原子核的大小为 A.10-5cm B.10-8cm C.10-10cm D.10-12cm E.10-15cm(分数:2.00)A.B.C.D.E.26.原子可以用符号 2X 表示,其中(分数:2.00)A.A 为原子质量数,Z 为原子序数,X 为原子种类符号B.A 为原子序数,Z 为原子质量数,X 为原子种类符号C.A 为原子种类符号,Z 为原子质量数,X 为原子种类序数D.A 为原子序数,Z 为原子种类符号,X 为原子质量数E.A 为原子种类符号,Z 为原子质量数,X 为原子序数27.原子核外电子在不同的壳层时,具有不同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
10、.00)A.外层电子能量等于内层电子能量B.外层电子能量低于内层电子能量C.外层电子能量高于内层电子能量D.外层电子的结合势能高于内层电子的结合势能E.外层电子的结合势能等于内层电子的结合势能28.特征辐射是核外电子在原子内特定能级间跃迁形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特征辐射可以用来识别原子的种类B.外层电子能量低于内层电子能量C.外层电子能量等于内层电子能量D.外层电子的结合势能高于内层电子的结合势能E.外层电子的结合势能等于内层电子的结合势能29.1 个电子伏特定义为 1 个电子在真空中通过 1 伏特电位差所获得的动能,其数值大小为 A.1.60219210-9J B.1.
11、60219210-10J C.1.60219210-18J D.1.60219210-19J E.1.60219210-20J(分数:2.00)A.B.C.D.E.30.按电磁辐射波长的关系,从小到大的排列为(分数:2.00)A.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X 射线、微波、无线电波B.X 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C.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微波、X 射线D.X 射线、微波、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E.无线电波、X 射线、微波、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31.由电磁辐射的能量与频率的关系,可知(分数:2.00)A.电磁辐射的频率越高其能量越小B.电磁辐射的频率越高其
12、能量越大C.电磁辐射的频率降低其能量变大D.电磁辐射的波长降低其能量变小E.电磁辐射的波长增加其能量变大32.如果光速为 3.010 8 m/s,则频率为 6.010 14 赫兹的电磁辐射波长为 A.77010-9m B.62010-9m C.59010-9m D.50010-9m E.45010-9m(分数:2.00)A.B.C.D.E.33.质量与能量可以相互转换,表明(分数:2.00)A.能量改变和质量大小有关B.能量改变和光速有关C.能量改变和质量变化成反比D.能量改变和质量变化成正比E.能量改变和质量变化无关34.60 钴放射源的衰变遵从指数衰变定律,其半衰期是 5.27 年(每月衰
13、减约 1.1%),一个 5000Ci 的源两年后会衰减到(分数:2.00)A.4384CiB.3844CiC.3370CiD.2955CiE.2590Ci35.60 钴放射源的半衰期是 5.27 年,一个 200TBq 的放射源经过多长时间衰减到 50TBq(分数:2.00)A.2.14 年B.5.27 年C.7.59 年D.10.54 年E.21.08 年36.放射性核素的平均寿命是指(分数:2.00)A.放射性原子核核外电子的平均生存时间B.放射性原子核的平均生存时间C.放射性核素的平均代谢时间D.放射性核素的平均转换时间E.放射性原子核的总生存时间37.60 钴放射源的平均寿命为(分数:
14、2.00)A.5.27 年B.7.59 年C.10.93 年D.10.54 年E.21.08 年38.带电粒子入射后,其能量损失主要形式为(分数:2.00)A.电离、激发和热传导B.辐射、对流和热传导C.电离、辐射和对流D.电离、辐射和散射E.电离、激发、散射和各种形式的辐射39.带电粒子与靶物质相互作用主要有(分数:2.00)A.与核外电子发生弹性与非弹性碰撞B.与质子发生弹性与非弹性碰撞、与中子发生弹性与非弹性碰撞C.与核外电子发生弹性与非弹性碰撞、与原子核发生弹性与非弹性碰撞D.与核外电子发生弹性与非弹性碰撞、与中子发生弹性与非弹性碰撞E.与核外电子发生弹性与非弹性碰撞、与质子发生弹性与
15、非弹性碰撞40.带电粒子穿过物质时损失动能的主要方式是(分数:2.00)A.带电粒子与原子核发生非弹性碰撞,一部分动能转变成韧致辐射B.带电粒子与原子核发生多次弹性碰撞C.带电粒子与核外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导致原子的电离或激发D.带电粒子与核外电子发生多次弹性碰撞,最后耗尽初始动能E.带电粒子的能量使靶物质变热,使其气化和蒸发41.临床上使用的 X 线产生的方式一般是(分数:2.00)A.使用高电位差或微波电场加速电子后打到高原子序数物质的靶上,产生韧致辐射B.使用低电位差或微波电场加速电子后打到高原子序数物质的靶上,产生韧致辐射C.使用高电位差或微波电场加速电子后打到低原子序数物质的靶上,产生
16、韧致辐射D.使用高电位差或激光光波加速电子后打到高原子序数物质的靶上,产生韧致辐射E.使用高温加速电子后打到高原子序数物质的靶上,产生韧致辐射42.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是(分数:2.00)A.电子线与物质间的主要作用方式B.X()线与物质间的主要作用方式C.质子射线与物质间的主要作用方式D.中子射线与物质间的主要作用方式E.重离子射线与物质间的主要作用方式43.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光电效应是光子把部分能量转移给某个束缚电子使之变为光电子的过程B.光电效应是光子把全部能量转移给原子核使电子变为光电子的过程C.光电效应是光子把全部能量转移给某个束缚电子使
17、之变为光电子的过程D.靶物质原子序数低时发生光电效应的几率较高E.光电效应不需要原子核参与作用44.在低能时光电效应是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最主要形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入射 光子能量很低时,光电子向入射 光子的正前方(0)发射B.入射 光子能量很低时,光电子向入射 光子的正后方(180)发射C.入射 光子能量很低时,光电子在垂直于入射 光子方向上发生D.入射 光子能量增加时,光电子逐渐向后角发射E.入射 光子能量减少时,光电子逐渐向前角发射45.发生康普顿效应时(分数:2.00)A.光子与核外电子发生弹性碰撞,电子获得部分能量脱离原子,同时入射光子的能量与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18、B.光子与核外电子发生弹性碰撞,电子获得部分能量脱离原子,入射光子的能量与运动方向不发生变化C.光子与核外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掩,电子获得部分能量脱离原子,同时入射光子的能量与运动方向发生变化D.光子与核外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电子获得部分能量脱离原子,入射光子的运动方向不发生变化E.光子与核外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电子获得部分能量脱离原子,入射光子的能量不发生变化二、B 型题(总题数:2,分数:10.00) A.辅助性放疗 B.同期放化疗 C.根治性放疗 D.姑息性放疗 E.辅助化疗(分数:4.00)(1).哪项的目的主要是减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不追求肿瘤的消退(分数:2.00)A.B.C.D.E
19、.(2).包括肿瘤原发区和肿瘤相关的淋巴引流区,照射剂量较高的是(分数:2.00)A.B.C.D.E. A.1895 年 B.1896 年 C.1922 年 D.1987 年 E.1992 年(分数:6.00)(1).哪一年伦琴发现了 X 线(分数:2.00)A.B.C.D.E.(2).放疗设备中第一台深部 X 线机是在哪一年出现的(分数:2.00)A.B.C.D.E.(3).中华放射肿瘤学学会是在哪一年成立的(分数:2.00)A.B.C.D.E.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基础知识-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5,分数:90.00)1.据统计 20
20、世纪 90 年代恶性肿瘤的治愈率为 45%,其中放射治疗治愈率为(分数:2.00)A.22%B.18% C.10%D.5%E.以上都不对解析:解析 Tubiana1999 年报告 45%的恶性肿瘤可治愈,其中手术治疗治愈率 22%,放射治疗治愈率 18%,化学药物治疗治愈率 5%。2.关于根治性放射治疗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治疗靶区包括肿瘤原发灶B.治疗靶区包括肿瘤相关的淋巴引流区C.要求照射剂量高D.需要保护正常组织和重要器官E.治疗目的主要是减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解析:解析 根治性放射治疗的目的是为了根治肿瘤,通常包括原发灶和相关的淋巴引流区,照射剂量比较高。姑息性放射治疗
21、的目的是减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3.关于姑息性放射治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姑息性放射治疗是为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B.姑息性放射治疗主要追求肿瘤的消退 C.姑息性放射治疗相对于根治性放射治疗照射剂量低D.姑息性放射治疗治疗时间较短E.姑息性放射治疗其目的主要是减轻患者症状解析:解析 姑息性放射治疗其目的主要是减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通常在较短的时间内给予低于根治性放射治疗的剂量,不追求肿瘤的消退。4.据国内外统计,肿瘤患者在病情的不同阶段,出于不同的目的需要进行放射治疗的比例大约为(分数:2.00)A.1/2B.1/3C.3/4D.2/3 E.2/5解析:解析 据国内外统计,大约
22、有 2/3 的肿瘤患者在病情的不同阶段,出于不同的目的需要进行放射治疗。5.实施姑息性放射治疗的作用不包括(分数:2.00)A.对肿瘤出血有效B.对肿瘤止痛有效C.对缓解梗阻或阻塞有效D.对预防病理性骨折发生有效E.对增加肿瘤患者食欲有效 解析:解析 姑息性放射治疗对肿瘤出血、止痛、缓解梗阻或阻塞以及预防病理性骨折发生等有效。肿瘤患者食欲减退可能是放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之一。6.伦琴是在哪一年发现 X 线的(分数:2.00)A.1885 年B.1886 年C.1896 年D.1895 年 E.1896 年解析:7.居里夫人是在哪一年发现镭的(分数:2.00)A.1885 年B.1886
23、年C.1897 年D.1895 年E.1896 年 解析:8.伦琴发现了 X 线,居里夫人发现了镭,随后不久放射线被用于临床治疗,从而为肿瘤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放疗没备中第一台深部 X 线机是在哪一年出现的并治愈了 1 例喉癌患者(分数:2.00)A.1895 年B.1922 年 C.1902 年D.1912 年E.1896 年解析:9.在什么时期, 60 钴远距离治疗机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一些深部肿瘤(分数:2.00)A.20 世纪 40 年代B.20 世纪 50 年代 C.20 世纪 60 年代D.20 世纪 20 年代E.20 世纪 30 年代解析:解析 20 世纪 50 年代加拿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肿瘤 放射 治疗 技术 基础知识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