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药物临床评价与药物不良反应(一)-2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药物临床评价与药物不良反应(一)-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药物临床评价与药物不良反应(一)-2及答案解析.doc(3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药物临床评价与药物不良反应(一)-2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每种药品批准生产上市不意味着对其评价结束的原因是 A由于药品上市前临床研究的局限性 B一些需较长时间应用才能发生和发现的迟发性的药物不良反应得以发现 C一些发生率低于 1%的不良反应得以出现 D由于药品上市前临床研究的局限性和上市后临床应用的不合理性 E药品上市后临床用的新适应症是(分数:1.00)A.B.C.D.E.2.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方法是 A自愿呈报系统、集中监测系统和记录应用 B记录联结、记录应用、被动呈报系统和监测系统 C自愿呈报系统、集中监测系
2、统、记录联结和记录应用 D自愿呈报系统、记录应用、分散监测系统和记录归档 E自愿呈报系统、记录联结、分散监测系统和呈报系统(分数:1.00)A.B.C.D.E.3.药物不良反应按病因学分类可分为 AA 型和 B 型 BA、B、C 三种类型 CA、B、C、D 四种类型 D功能性改变和器质性改变 E致癌、致畸和致突变(分数:1.00)A.B.C.D.E.4.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个人发现可疑的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时,需 A向辖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B进行详细记录、调查 C依国家要求填写报表 D进行详细记录、调查,并按要求填写报表,向辖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E向国家药物不良反应昨;监测中
3、心报告(分数:1.00)A.B.C.D.E.5.药物不良反应通常采用的分类方法是 A病因学和病理学两种分类方法 B药物化学分类法和病因学分类法 C生物化学分类法和病理学分类法 D生理学分类法和病因学分类法 E解剖学分类法和病理学分类法(分数:1.00)A.B.C.D.E.6.反映临床医师的用药处方习惯及存在问题,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的是 A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方法 B限定日剂量方法 C药物利用指数方法 D剂量配药 E限定日剂量法(分数:1.00)A.B.C.D.E.7.药物不良反应病理学分类的器质性改变包括 A炎症型、增生型、发育不全型、萎缩或坏死型三致 B炎症型、增生型
4、、发育不全型、弱智型三致 C炎症型、增生型、三致、血管及血管栓塞型、发育超常型 D炎症型、增生型、萎缩或坏死型、三致、肥胖型 E炎症型、增生型、萎缩或坏死型、发育不全型、血管及血管栓塞型、三致(分数:1.00)A.B.C.D.E.8.药源性疾病按病因可以分为 A急性药源性疾病和慢性药源性疾病 B与剂量相关的药源性疾病和与剂量不相关的药源性疾病 C功能性药源性疾病和器质性药源性疾病 D消化系统药源性疾病和呼吸系统药源性疾病 E药物因素的药源性疾病和患者因素的药源性疾病(分数:1.00)A.B.C.D.E.9.药源性疾病以病因分类为 A与药物品种相关的药源性疾病和与药物辅料相关的药源性疾病 B与药
5、物品种不相关的药源性疾病和与药物载体相关的药源性疾病 C与剂量相关的药源性疾病和与药物剂型不相关的药源性疾病 D与剂量相关的药源性疾病和与剂量不相关的药源性疾病 E与剂量不相关的药源性疾病和药物给药途径不相关的药源性疾病(分数:1.00)A.B.C.D.E.10.药物不良反应是指 A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就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反应 B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C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就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D在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药物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E在调节药物生理功能过程中,人接受
6、正常剂量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反应(分数:1.00)A.B.C.D.E.11.药物依赖性的表现是 A用药后的欣快感 B停药后的戒断反应 C用药后的欣快感和停药后的戒断反应 D用药后的罪恶感 E停药后的无法控制反应(分数:1.00)A.B.C.D.E.12.药物依赖性的表现是 A用药后的罪恶感和用药名的失落感 B停药后的控制反应和用药后的欣快感 C用药后的欣快感和用药后的罪恶感 D用药后的欣快感和停药后的戒断反应 E停药后的戒断反应和停药后的控制反应(分数:1.00)A.B.C.D.E.13.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所采用的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方法分为 A肯定、可能、不可能三级 B可能、可
7、疑、不可能三级 C肯定、可能、可疑、不可能四级 D肯定、很可能、可疑、不可能四级 E肯定、很可能、可能、可疑、不可能五级(分数:1.00)A.B.C.D.E.14.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系统的组成是 A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省市级中心检测报告单位组成 B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省级中心检测报告单位组成 C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组成 D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市级中心检测报告单位组成 E专家咨询委员会、省市级中心检测报告单位组成(分数:1.00)A.B.C.D.E.15.与剂量不相关的药源性疾病特点是 A一般和剂量无关,发病率高死亡率低 B与药物剂量和
8、正常药理作用不相关,难预测,发生率低,病死率高 C与剂量不相关,发病率高,病死率低 D难预测,发生率高 E与剂量不相关,与药理作用有关,难预测,病死率高(分数:1.00)A.B.C.D.E.16.病因学分类的三种类型药物不良反应区别项目包括 A剂量、潜伏期、重视性、遗传性、毒理筛选、预后 B剂量、潜伏期、重现性、遗传性、体质、家族性、种族性、毒理筛选、预后 C体质、家族性、种族性、毒理筛选、预后和随访 D体质、家族性、种族性、遗传性 E剂量、毒理筛选、预后、康复、随访、痊癔(分数:1.00)A.B.C.D.E.17.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确定程度是采用 A可疑、不可能、可能三级标准 B肯定、
9、很可能、可能、可疑、不可能五级标准 C肯定、可疑、不可能三级标准 D肯定,可能、不可能三级标准 E很可能、可疑、不可能三级标准(分数:1.00)A.B.C.D.E.18.药物依赖性可分为 A身体依赖性 B精神依赖性 C神经依赖性 D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 E中枢依赖性(分数:1.00)A.B.C.D.E.19.我国对严重、罕见或新的药物不良反应病例须 A用有效方式,快速报告 B用有效方式,快速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最迟不超过 15 个工作日 C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 D最迟不超过 15 个工作日 E最迟不超过 10 个工作日(分数:1.00)A.B.C.D.E.20.药物不良反应从病因学分为
10、AB 型药物不良反应和 C 型药物不良反应 BC 型药物不良反应和 D 型药物不良反应 CA 型药物不良反应和 B 型药物不良反应 D功能性病变和 B 型药物不良反应 EA 型药物不良反应、B 型药物不良反应、C 型药物不良反应三种类型(分数:1.00)A.B.C.D.E.21.与剂量相关的药源性疾病特点是 A和剂量有关,一般容易预测,发生率高,死亡率低 B一般容易预测,发生率高 C和剂量有关,死亡率低 D和剂量无关,死亡率高 E和剂量无关,一般不容易预测,死亡率高(分数:1.00)A.B.C.D.E.22.氨基糖苷类、紫霉素、卷曲霉素等对老年人及幼儿尤其易发生的不良反应是 A类皮质醇增多症
11、B造血器官毒性 C过敏反应 D可致听力减退及耳聋 E眼并发症(分数:1.00)A.B.C.D.E.23.造成药源性疾病误诊的主要原因是 A药源性疾病不易诊断 B药源性疾病诊断困难 C药源性疾病易诊断 D药源性疾病的诊断标准不清 E药源性疾病症状不突出(分数:1.00)A.B.C.D.E.24.病因学分类的三型药物不良反应的区别项目包括 A剂量、潜伏期、重现性 B遗传性、体质、家族性 C种族性,毒理筛选、预后 D剂量、毒理筛选、预后 E剂量、潜伏期、重现性、遗传性、体质、家族性、种族性,毒理筛选、预后(分数:1.00)A.B.C.D.E.25.普萘洛尔上市后临床实践中开发的新适应证是 A降压作用
12、和作为辅助用药 B治疗偏头痛和起预防作用 C预防治疗心肌梗死 D降压、治疗偏头痛、预防心肌梗死 E降压、治疗偏头痛(分数:1.00)A.B.C.D.E.26.药物不良反应的副作用是 A一种药物除临床治疗作用以外的药效反应 B当一种药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时,除治疗作用之外的其他不利作用 C除治疗作用以外的药理作用 D药物的临床药理作用 E一种药物新发现的临床效果(分数:1.00)A.B.C.D.E.27.决定合理用药水平的是 A社会发展、科学技术与管理水平 B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和药疗水平 C科学技术、管理水平和医疗水平 D社会发展、管理水平和卫生制度 E社会发展和全民素质的提高(分数:1.00)A
13、.B.C.D.E.28.阿司匹林上市后实践中开发的新适应症是 A解热止痛 B抗血栓形成 C预防冠心病 D抗血栓形成、预防冠心病 E抗帕金森病(分数:1.00)A.B.C.D.E.29.异丙基肾上腺素气雾剂的严重心律失常、心衰毒性的警觉年份、证实年份和管制年份分别是 A1961 1965 1968 B1887 1953 1959 C1970 1972 1974 D1948 1970 1971 E1965 1968 1968(分数:1.00)A.B.C.D.E.30.诱发药源性疾病的药物因素包括 A药物本身作用、药物相互作用 B药物制剂、药物相互作用 C药物制剂、药物的使用 D药物本身作用、药物相
14、互作用、药物制剂和药物的使用 E药物本身作用和药物的使用(分数:1.00)A.B.C.D.E.31.药物临床评价是指 A从药物流行病学、药物经济学及药品管理政策等方面,对已批准上市的药品在社会人群中的药物稳定性作出科学的评估 B从药理学、药剂学、临床药学等方面,对已批准上市的药品在社会人群中的用药方案、费用作出科学的评估 C根据医药学的最新学术水平从药理学、药剂学、临床药学、药物流行病学、药物经济学及药品管理政策等方面,对已批准上市的药品在社会人群中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用药方案、药物稳定性及费用等是否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作出科学的评估 D根据医药学的最新学术水平,对已批准上市的
15、药品,本着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对其不良反应作出事实求是的评估 E根据医药学和最新学术水平,对已批准上市的药品,本着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对其治疗效果作出评估(分数:1.00)A.B.C.D.E.32.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系统的组成是 A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组成 B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省级中心检测报告单位组成 C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省市级中心检测报告单位组成 D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市级中心检测报告单位组成 E专家咨询委员会,省市级中心检测报告单位组成(分数:1.00)A.B.C.D.E.33.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
16、机体方面原因是 A种族差别、性别、年龄 B种族差别、性别、年龄、个体差异 C种族差别、个体差异、血型 D种族差别、个体差异、病理状态 E种族差别、性别、年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血型、营养状态(分数:1.00)A.B.C.D.E.34.药源性疾病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 A用药史 B药物过敏史 C家族病史 D化验室检查结果 E临床表现(分数:1.00)A.B.C.D.E.35.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中要求对其中严重、罕见的药物不良反应须用有效方式快速报告,最迟不超过 A1 个月 B2 个星期 C7 个工作日 D10 个工作日 E15 个工作日(分数:1.00)A.B.C.D.E.36.
17、药品不良反应报表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病人的一般情况 B体内药物浓度 C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及并用药品 D关联性评价 E不良反应的处理和结果(分数:1.00)A.B.C.D.E.37.每种药品批准生产上市并不意味着对其评价的结束的原因是 A药品上市后临床应用的不合理性 B由于药品上市前临床研究的局限性和上市后临床应用的不合理性 C由于药品上市前临床研究的局限性临床应用的不合理性 D一些发生率高于 1%的不良反应得以发现 E一些需较长时间应用才能发生和发现的迟发性的药物不良反在上市前已发现(分数:1.00)A.B.C.D.E.38.药源性疾病是指 A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因药物本身的作用,
18、引起机体组织的异常症状 B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因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的使用,引起机体组织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各种临床异常症状 C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因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使用引起器质性损害而出现各种临床异常症状 D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药物的使用引起机体组织出现各种临床异常症状 E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因药物使用引起器官发生功能损害而出现异常症状(分数:1.00)A.B.C.D.E.39.以下由食物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接受异烟肼治疗的患者不能进食含高组胺成分的海鱼 B高盐饮食可加重保泰松、皮质激素类药物的
19、不良反应 C吸烟能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导致血压暂时升高,心率加快,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 D茶中含有大量茶酡酚,能与多种药物中的金属离子结合而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 E酒能诱导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但长期大量饮酒可产生酶抑作用(分数:1.00)A.B.C.D.E.40.造成临床前药理和毒理研究局限性的原因是 A动物实验难以观察药物对客观反应的影响 B人体用药的不良反应和药物动物毒性研究结果的相关性低 C药物可能导致的人体皮肤反应等均可在动物实验中观测到 D临床前研究中动物数有限,很难检测出罕见的不良反应 E动物的疾病因素可影响药物的反应(分数:1.00)A.B.C.D.E.41.为提高临床前评价对预测药物
20、人体反应的实际价值,临床前药理和毒理研究中应重视 A合理选定动物模型 B合理选定动物模型和周密进行试验设计 C周密进行试验设计 D制作动物模型 E试验设计的筛选(分数:1.00)A.B.C.D.E.42.药源性疾病系指 A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因药物本身的作用引起的机体组织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的各种临床的异常症状 B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因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机体组织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的各种临床的异常症状 C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因药物的使用不当引起的机体组织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的各种临床的异常症状 D药物用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药物 临床 评价 不良反应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