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9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9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9及答案解析.doc(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1/A2 型题/B(总题数:42,分数:100.00)1.学习者看到别人成果或受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这是一种 A.直接强化 B.部分强化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E.泛化(分数:2.00)A.B.C.D.E.2.“社会引导社会成员用社会认可的方法去活动”是指 A.社会学习 B.社会化 C.观察学习 D.自主学习 E.规范学习(分数:2.00)A.B.C.D.E.3.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的创始人是 A.班杜拉 B.维果斯基 C.鲁利亚 D.列昂节夫 E.皮亚杰(分数:2.00)A
2、.B.C.D.E.4.下列关于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观的描述,错误的是 A.心理的发展是指人的心理在环境教育影响下由低级心理功能逐渐向高级心理功能转化的过程 B.“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功能”是心理功能发展的第二个层次 C.“心理活动的个性化”是心理功能发展的第一个层次 D.心理功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之一是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 E.心理功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之一是高级的心理功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分数:2.00)A.B.C.D.E.5.在教育与发展的关系上,不是维果斯基提出的是 A.最近发展区 B.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C.学习的最佳期限 D.关于智力形成的“内化”学说 E.观察学习(分数
3、:2.00)A.B.C.D.E.6.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班杜拉 B.维果斯基 C.鲁利亚 D.列昂节夫 E.皮亚杰(分数:2.00)A.B.C.D.E.7.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是 A.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 B.先天的成熟 C.后天的经验 D.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 E.力比多的发展(分数:2.00)A.B.C.D.E.8.下列关于皮亚杰的适应的观点,错误的是 A.动作的本质是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 B.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C.指向于外部的动作是适应,内化了的思维动作不是适应 D.适应是通过同化和顺应实现的 E.适应的过程是不断的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的过
4、程(分数:2.00)A.B.C.D.E.9.下列关于皮亚杰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心理发展过程是阶段性的而不是连续性的 B.心理发展各阶段出现的时间是固定不变的 C.心理发展各阶段的出现具有一定次序,从不交叉重叠 D.心理发展的各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结构 E.每一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充分条件(分数:2.00)A.B.C.D.E.10.前运算阶段出现的年龄是 A.02 岁 B.27 岁 C.711 岁 D.1215 岁 E.15岁以上(分数:2.00)A.B.C.D.E.11.“只能靠感觉和动作去认识世界”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是 A.感觉运动阶段 B.前运算思维阶段 C.具体运算
5、思维阶段 D.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E.无思维阶段(分数:2.00)A.B.C.D.E.12.“个体开始用语言符号去吸收知识”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是 A.感觉运动阶段 B.前运算思维阶段 C.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D.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E.无思维阶段(分数:2.00)A.B.C.D.E.13.“个体有了完全的心理运算能力”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是 A.感觉运动阶段 B.前运算思维阶段 C.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D.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E.无思维阶段(分数:2.00)A.B.C.D.E.14.关于婴幼儿大脑形态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婴儿大脑出生时已是成人脑重的 50% B.01 岁时婴儿脑重增长最快,3 岁时相
6、当于成人脑重的 75% C.大脑皮质在出生时,脑的基本结构就已具备 D.在胎儿六七个月时,脑细胞已分化,细胞构筑和层次分化已基本完成 E.到 3岁时,脑及其各部分的相对大小和比例已基本类似于成人大脑(分数:2.00)A.B.C.D.E.15.关于婴幼儿大脑功能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出生 1个月是婴儿脑电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脑电逐渐皮质化 B.约从 3岁开始,内抑制开始发展起来,皮质对皮下的调控作用逐渐加强 C.1236 个月期间,婴儿脑电活动逐渐成熟 D.婴儿脑中的发展速度最快的是大脑额叶 E.婴儿的大脑具有巨大的可塑性和损伤的不可修复性(分数:2.00)A.B.C.D.E.16.关于婴幼
7、儿动作发展的描述,错误的是 A.婴幼儿各种运动、动作的发展是其活动发展的直接前提 B.婴幼儿各种运动、动作的发展是其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 C.胎儿期的胎动和一些反射活动是最早产生的两种动作 D.婴儿的动作最早发生在新生儿期 E.婴儿动作发展主要是行走动作和手的运用技能两方面的发展(分数:2.00)A.B.C.D.E.17.关于婴儿感觉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婴儿 3个月时的颜色视觉的基本功能已接近成人水平 B.听觉对于正常、健康的婴儿来讲一生下来就有 C.味觉感受器在出生 3个月时开始发育 D.嗅觉感受器在出生后七八个月时已相当成熟,且有了初步的嗅觉反应 E.婴儿在出生后 49天时已具有初步的
8、触觉反应(分数:2.00)A.B.C.D.E.18.关于婴儿空间知觉发展的描述,错误的是 A.婴儿的方位知觉是以自身为中心进行定位的 B.刚出生的新生儿就具备基本的听觉定向能力 C.新生儿未能对逼近物体进行反应 D.新生儿已经具有原始的深度知觉 E.“视崖”装置是用来研究婴儿深度恐惧感的(分数:2.00)A.B.C.D.E.19.关于婴儿物体知觉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婴儿在 2个月时具有了分辨简单形状的能力 B.婴儿在 67 个月以前就获得了形状恒常性 C.婴儿在 3个月以前就有了大小知觉恒常性 D.婴儿在 6个月以前能辨别大小 E.婴儿在 7个月时具有了分辨复杂形状的能力(分数:2.00
9、)A.B.C.D.E.20.关于婴儿注意发生发展的描述,错误的是 A.婴儿一生下来就有注意 B.新生儿已有了注意的选择性,具备了对外界进行扫视的能力 C.12 个月婴儿的注意已明显偏向曲线、不规则图形 D.6个月婴儿注意表现在更广泛、更复杂的吸吮、抓握、操作等日常感知活动 E.1岁以后的婴儿听到成人说出某个物体的名称时,便会相应地注意那个物体(分数:2.00)A.B.C.D.E.21.关于婴儿记忆发生发展的描述,错误的是 A.人类个体在胎儿末期已有了听觉记忆 B.新生儿有了再认表现 C.3个月婴儿对操作条件反射的记忆能保持 4周之久 D.6个月以后的婴儿再现、模仿能力迅速发展 E.12个月以后
10、的延迟模仿能力产生(分数:2.00)A.B.C.D.E.22.关于婴儿学习发生发展的描述,错误的是 A.婴儿的学习可分为习惯化、经典/工具条件反射、语言的掌握、概念的学习三个层次 B.婴儿从一生下来就有学习能力 C.4个月以后的婴儿再认能力加强,社会性认知和社会性学习进步 D.1012 个月的婴儿已能进行基本的数的概念学习 E.1012 个月的婴儿已能进行高级的、对现实事物的分类(分数:2.00)A.B.C.D.E.23.下列不是皮亚杰所认为的 27 岁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的是 A.过渡性 B.不可逆性 C.自我中心性 D.刻板性 E.相对具体性(分数:2.00)A.B.C.D.E.24.数概念
11、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年龄是 A.01 岁,34 岁 B.12 岁,45 岁 C.23 岁,56 岁 D.34 岁,67 岁 E.45 岁,78 岁(分数:2.00)A.B.C.D.E.25.下列关于婴儿言语发生发展的描述,错误的是 A.婴儿言语发生的时间基本在 1014 个月之间 B.婴儿最早可在 9个月时说出第一个有特定意义的词语 C.15个月时基本已能说出 50个词 D.1619 个月是词语爆炸时期 E.2030 个月是婴儿基本掌握语法的关键时期(分数:2.00)A.B.C.D.E.26.在美国儿科研究院关于婴儿情感发展的里程碑中,“情绪思想的形成”是 A.第一个里程碑(03 个月) B.第二
12、个里程碑(27 个月) C.第三个里程碑(310 个月) D.第四个里程碑(918 个月) E.第五个里程碑(1836 个月)(分数:2.00)A.B.C.D.E.27.将婴儿气质划分为容易型、困难型和迟缓型三种类型的是 A.托马斯 B.布雷泽尔顿 C.格维茨 D.孟昭兰 E.韩进之(分数:2.00)A.B.C.D.E.28.心理学家鲍尔比所划分的婴儿依恋发展三阶段是指 A.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B.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C.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 D.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
13、-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E.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分数:2.00)A.B.C.D.E.29.通过“陌生情景”研究法,依据婴儿在陌生情景中的不同反应,把婴儿依恋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反抗型依恋三种类型的心理学家是 A.安斯沃斯 B.格维茨 C.托马斯 D.布雷泽尔顿 E.皮亚杰(分数:2.00)A.B.C.D.E.30.皮亚杰将儿童道德认知划分为先后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依次是 A.道德成规前期、道德循规期 B.道德循规期、道德自律期 C.道德自律期、道德成规期 D.他律期、自律期 E.自律期、他律期(分数:4.00)A.B.C
14、.D.E.31.根据科尔伯格的观点,道德发展的三期及对应的时间正确的是 A.道德成规前期:2 岁小学低年级 B.道德成规前期:3 岁小学低年级 C.道德循规期:自小学中年级开始 D.道德循规期:自小学高年级开始 E.道德自律期:自青年初期接近人格成熟时开始(分数:2.00)A.B.C.D.E.32.儿童开始理解性别稳定性的时间是 A.2岁左右 B.2.53 岁 C.35 岁 D.57 岁 E.79 岁(分数:2.00)A.B.C.D.E.33.关于儿童游戏的形式发展顺序,正确的是 A.模仿性游戏-表演性游戏-角色性游戏-有规则的游戏 B.模仿性游戏-角色性游戏-表演性游戏-有规则的游戏 C.表
15、演性游戏-模仿性游戏-角色性游戏-有规则的游戏 D.表演性游戏-角色性游戏-模仿性游戏-有规则的游戏 E.有规则的游戏-模仿性游戏-表演性游戏-角色性游戏(分数:2.00)A.B.C.D.E.34.在儿童逐渐发展建立的同伴关系的主导特征中,不包括 A.帮助 B.分担 C.合作 D.关爱 E.对他人的同情心(分数:2.00)A.B.C.D.E.35.下列对学生学习一般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认识和认知活动要越过间接经验的阶段 B.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C.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或认识活动 D.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能力、提高思想品质水平的过程 E.
16、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分数:2.00)A.B.C.D.E.36.由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过渡到抽象思维阶段的关键年龄是 A.89 岁 B.910 岁 C.1011 岁 D.1215 岁 E.1518 岁(分数:4.00)A.B.C.D.E.37.青少年反抗心理出现的年龄是 A.1112 岁 B.1213 岁 C.1314 岁 D.1415 岁 E.1618 岁(分数:4.00)A.B.C.D.E.38.进入青春期所面临的心理困境不包括 A.烦恼突然增多 B.不知怎么出现在众人面前 C.容易出现内疚感 D.不知如何保持和确立自己在同伴人中应有的地位 E.心理上的断乳带来孤独的心境、压抑的心
17、理(分数:4.00)A.B.C.D.E.39.青少年进入高中后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不包括 A.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 B.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 C.强烈的关心自己个人的成长 D.自我评价的成熟 E.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分数:4.00)A.B.C.D.E.40.下列关于青少年社会性交往的描述,正确的是 A.开始建立友谊 B.青春期结交的作为知己的亲密朋友的地位明显高于父母 C.同伴团体逐渐形成,同伴团体压力日益降低改善 D.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关系由亲密到疏离 E.到了青春期,父母的榜样作用显著增强(分数:4.00)A.B.C.D.E.41.艾里克森认为,青春期的主要心理社会任务是 A.学习 B.独立自
18、主 C.建立自我同一性 D.找工作 E.建立友谊(分数:4.00)A.B.C.D.E.42.下列关于成年期生理发展的描述,错误的是 A.人的身体在 2030 岁期间达到生理和知觉能力的顶点 B.人的体力在 30岁达到顶点,以后便开始衰退 C.女性更年期发生在 4555 岁之间,平均年龄 47岁 D.女性更年期持续时间一般 812 年 E.男性没有更年期(分数:4.00)A.B.C.D.E.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9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1/A2 型题/B(总题数:42,分数:100.00)1.学习者看到别人成果或受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这是
19、一种 A.直接强化 B.部分强化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E.泛化(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直接强化是指学习者做出某种反应之后有强化物直接跟随,从而使得该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部分强化是指学习者做出某种反应之后有时给予强化,有时不给予强化;泛化是指某种特殊刺激的条件反射习得之后,另外一些类似的刺激也会唤起这种反应;替代强化是指学习者看到别人成果或受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或看到别人失败或受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自我强化是指学习者依据自我评价标准,通过自我的奖惩来调整自己的行为。2.“社会引导社会成员用社会认可的方法去活动”是指
20、 A.社会学习 B.社会化 C.观察学习 D.自主学习 E.规范学习(分数:2.00)A. B.C.D.E.解析:3.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的创始人是 A.班杜拉 B.维果斯基 C.鲁利亚 D.列昂节夫 E.皮亚杰(分数:2.00)A.B. C.D.E.解析:4.下列关于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观的描述,错误的是 A.心理的发展是指人的心理在环境教育影响下由低级心理功能逐渐向高级心理功能转化的过程 B.“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功能”是心理功能发展的第二个层次 C.“心理活动的个性化”是心理功能发展的第一个层次 D.心理功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之一是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 E.心理功能由低级向高
21、级发展的原因之一是高级的心理功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心理功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四个层次是:心理活动的随意功能;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功能;各种心理功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个性化。5.在教育与发展的关系上,不是维果斯基提出的是 A.最近发展区 B.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C.学习的最佳期限 D.关于智力形成的“内化”学说 E.观察学习(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观察学习是由班杜拉提出的,并成为其理论的基本概念。6.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班杜拉 B.维果斯基 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心理 治疗学 基础知识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