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湖北省随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pdf
《2012年湖北省随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湖北省随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pdf(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随州市 2012 年初中毕业学生考试 语 文 试 题 卷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满分 150 分) 手录:黄庆峰 来源 :Z*xx*k.Com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所有题目 的答案都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生 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发。 一 、 古诗词名句填空(共 9 分) 1.观书有感一诗用来比喻不 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两句诗是 : ( 1 分) 2.与成语“曲径通幽
2、”有关的诗句是 : ( 2 分) 3.长歌行中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的诗句是 : ( 2 分) 4.观刈麦中最能体现割麦农民劳动艰辛而又期 盼延长时间这种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 ( 2 分) 5.雁门太守行中渲染气氛凝重而战斗惨烈的诗句是 : ( 1 分) 6.别云间写作者面对无限大好河山以泪洗面并发出感慨的诗句 是: ( 1分) 来源 :Zxxk.Com 二 、 语言 基础 和语文实践活动(共 26 分) 7.请将下面的文字规范、端正、美观地楷书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分 ) 渔夫唱晚 古寺敲钟 8.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 全对 的一项是( ) (2 分 ) A.躁 热( zo) 急 燥(
3、 zo) 噪 音( zo) 洗 澡 ( zo) B.嫌 弃( xin) 赚 钱( zhun) 谦 虚( qin) 道 歉 ( qin) C.犄 角( j) 倚 靠( y) 畸 形( q) 涟 漪 ( y) D.琴 弦 ( xin) 炫 耀( xun) 目 眩 ( xun) 船 舷 ( xin) 9.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 分) A.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B.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共享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C.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D.看到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4、使 人深深的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舞蹈 ,、音乐、雕刻、图画 10.下列 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 不恰当 的一项是 ( )( 3 分) A.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 巧夺天工 。 B.小强同学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 不耻下问 的精神值得学习。 C.这也许是一种投 机取巧的方法,但似乎也 无可非议 。 D.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 相形见绌 。 11.下列句子中 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 )( 3 分) A.增加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B.我们没有理由不 珍惜 今天的幸福生活。 C.能 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D.阅读经典,这是一种很好的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
5、。 12.下列诗句中运用了 不同 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 3 分) A.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D.沙上并禽池上 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13.语文实践活动(共 10 分) 在班级开张的“语文,就在我身边”的综合实践中,要求你所在的学习小组完成以下任务。 ( 1) 【积累成语】 大量积累成语并在语文实践中正确使用成语,这不仅可以让语简洁 明了,而且还能使语意准确得体。请你依据下列分类,按要求在横线上各写一个不同类型的成语 (3 分 ) 数字成语 生肖成语 集结成语 ( 2) 【了解文化】 请依据下列文字
6、内容将备选词语正确 地 填写在文中划线处( 4 分) 备选词语 : 精神 品格 道德准则 理念 智慧 操守 一个人,无论他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如果他从来没有读过老子、孟子、论语、诗经和唐诗宋词、汉赋文章, 如果他对于“天下为公”的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 , “无为而不为”的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 ,这一切都一无所知,那么,他没有资格说他懂得什么 是 “中 华民族”! 来源 :学 +科 +网 ( 3) 【鉴赏文学】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再举一篇你熟悉的文学作品,并仿照标有波浪线的句子形式续写一句你对这一文学作品的认识( 3分) 我国古典文
7、 学作品,语言精练而又富于形象美, 木兰诗虽然篇幅短小,不足 400 字,却继续了木兰从军 12 年的事情,而且形象鲜明,情节生动,气韵流畅。来源 :学 +科 +网 三 、 浅层阅读理解( 35 分) (一)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诗后题目( 6 分)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4.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 ( 1 分) 15.“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 境?( 2 分) 16.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
8、为什么?( 3 分) (二)阅读下面短文 完成文后题目( 5分) 英国史学家卡莱尔花了多年的心血,完成了法国大革命的全部文稿,随后将它交给最信任的朋友米尔去完善。然而就在第二天,手稿就被米尔家的女佣 当做 废纸丢进了火炉! 可以想象卡莱尔当时的心情,抱怨吧,可抱怨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于是他很快平静下来,反而安慰悲伤的米尔;“没关系,就当我将作文交给老师批阅,老实说这篇不行,重写一次吧,你可以写得更好 ! 。” 卡莱尔的再起炉灶,重写这篇巨著 ,他的第二稿,无论文字还是内涵,都达到了卡拉尔写作生涯的巅峰。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当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 境地时 ,与其抱怨还不如改变。 现实生活中,不如意
9、的事十之八九,心情不好就抱怨天气,交通堵塞就抱怨社会,上课迟到就抱怨闹钟,工作太累就抱怨老板于是抱怨成了最方便的出气方式,但抱怨只是一种情绪发泄,无度地抱怨,不但不能缓解烦恼,反而放大了原来的痛苦,陷入满腹牢骚、抱怨不休的恶性循环之中,于事无补。 如果你想抱怨,生活中的一切都会成为你抱怨的对象;如果你不 抱怨,生活中的一切都不会让你抱怨。所以,不管现实 怎样,我们都不应该 抱怨,而要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变现状并获得幸福。 当你决定抛开你的抱怨时,你将发现人生变得比较顺利、有趣,把抱怨扫除,你就可 以拥有创造力,获得聪明才智爆发的空间。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7.认 真 阅读选文,概括文章表达
10、的主要观点( 2分) 18.这是一篇极有特色的议论文,文章开篇讲述了一个名人的故事,从而揭示一个引人深思的事理,继而结合生活实际剖析了这一事理。请简述这种开篇写法的作用。( 3 分)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题目 (9 分 ) 附生现象是指两种生物虽紧密生活在一起,但彼此之间没有营养物质交流的一种生命现象。一种植物借住在其他植 物种类的生命体上,能自己吸收水分、制造养分,这种包住不包吃的现象,被称为附生,也叫着生。 附生植物最普遍的特点是附生在寄主植物水平的枝干上及枝干的分叉点上,因为这些地方最容易堆积尘土,有的低等植物甚至附生在叶片上。除 了叶片附生的植物会对寄主的光照条件造成一定的影响
11、外,附生植物一般不会对寄主造成损害。 植物的附生现象是热带雨林的主要标志性特征之一,形成这种现象需要满足一定的环境条件。一是环境 的空气湿度大,二是寄主表面有一定的腐殖质存在。有机物的附生现象存在于植物间,尤其在热带与亚热带的森林中最为常见。 附生植物的种类比较丰富,从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都有附生植物。 据统计 ,全世界约有附生植物 65 科 850属 3 万种。 蕨类附生植物常见的有水龙骨科的瓦韦,石韦,水龙骨,星蕨,书带厥子等,铁角蕨科的鸟巢蕨 在热带雨林中,植物生长茂密,由于植物之间争夺阳光的竞争比较激烈,附生的植物就更容易获取来之不易的光源。附生植物在形态和生理上,已形成非常适应的特性,
12、比如鸟巢蕨的形态似鸟巢状,可以截留尽量多的雨水以及 枯落物、鸟粪等,海绵状的枯落物可储存水分,并提供营养物质。 在生态系统中附生植物具有多方面的生态功能,对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形成、维持及养分和水分的循环都有一定的作用。另外,附生植物对环境变化还具有指示作用。人类活动 也会影响附生现象的存在。人类活动剧烈的地方,附生现象会大大降低,甚至消失。 (选自学科知识) 19.文章自然段“这种包住不包吃的现象,被称为附生,也叫 做 着生”一句中的“包 住不包吃的现象”指的是 ( 2分) 20.植物形成附生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3 分) ( 1) ( 2) 21.文章第段中加点的词语“据统计”能否去掉,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湖北省 随州市 初中毕业生 学业 升学 统一 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