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资本的运行(三)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资本的运行(三)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资本的运行(三)及答案解析.doc(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资本的运行(三)及答案解析(总分:121.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7,分数:37.00)1.资本周转时间包括A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 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 D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分数:1.00)A.B.C.D.2.某企业的一台机器价值 10 万元,其使用年限为 5 年,每年该机器生产的产品为 1 万件,不考虑无形磨损,该机器生产的每件产品中所包含的机器折旧费是A20 元 B10 元 C2 元 D1 元(分数:1.00)A.B.C.D.3.若年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价值率,则表明可变资本年周转次数A大于 1 B等于 1 C小于 1 D等于零(分数:1.0
2、0)A.B.C.D.4.任何社会再生产从其内容看A既是生产力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B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C既是使用价值的再生产,又是价值的再生产D既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又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分数:1.00)A.B.C.D.5.一个企业投资 25 万元购置机器,其使用期为 5 年,50 万元购置厂房,其使用期为 20 年,5 万元购置工具,其使用期为 5 年,10 万元用于购买原材料,10 万元用于支付工资,已知其流动资本一年可周转 5 次,不考虑固定资本精神磨损,这个企业的预付资本一年中的总周转次数为A3.807 次 B1 次 C1.085 次 D0.125 次(
3、分数:1.00)A.B.C.D.6.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分部门和行业的所有企业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以年为单位)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是A社会总产品 B社会总产值 C国民生产总值 D国民收入(分数:1.00)A.B.C.D.7.由于出现新技术和新发明引起原有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被称为A有形损耗 B实物补偿 C精神损耗 D价值补偿(分数:1.00)A.B.C.D.8.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是A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问题 B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C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问题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分数:1.00)A.B.C.D.9.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A(c+v+m)=(
4、c+c)+(c+c) B(v+m)cC(v+m)=C D(v+m)c(分数:1.00)A.B.C.D.10.资本主义机器制造厂生产的机器设备是该厂的A固定资本 B流动资本 C生产资本 D商品资本(分数:1.00)A.B.C.D.1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分数:1.00)A.B.C.D.12.假定第 1 部类的可变资本(v)是 2000,剩余价值(m)也是 2000,第部类的不变资本(c)是 3000,这时社会资本A只能进行简单再生产B有可能进行扩大再生产C不能进行简单再生产,也不能进行扩大再生产D一定能进行扩大再生产(分数:1.00)A.B.C.D.13.假定在扩大再生产起始的
5、第一年,社会总产品的构成是(4000c+1000v+1000m)=6000,(1500c+750v+650m)=2900又假定资本技术构成不变,资本家仅用剩余价值中的 500 来作为个人消费,其余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则部门间交换的价值总额是A1600 B2000 C1500 D3000(分数:1.00)A.B.C.D.14.能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是A生产资本 B货币资本 C商品资本 D流通资本(分数:1.00)A.B.C.D.15.固定资本的实物要素是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劳动,D劳动产品(分数:1.00)A.B.C.D.16.年剩余价值率表示A工人受剥削的程度 B预付全部资本的增殖
6、程度C预付流动资本的增殖程度 D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分数:1.00)A.B.C.D.17.G-WPW-G是A货币资本循环公式 B生产资本循环公式C商品资本循环公式 D流通资本循环公式(分数:1.00)A.B.C.D.18.固定资本的折旧率与A折旧费同方向变化,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反方向变化B折旧费反方向变化,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同方向变化C折旧费反方向变化,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反方向变化D折旧费同方向变化,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同方向变化(分数:1.00)A.B.C.D.19.商品资本循环公式是AG-WPW-G BWPW-GG-WCPW-GG-WP DW-GG-WPW(分数:1.00)A.B.C.D
7、.20.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其实质是A促使资本主义稳定增长 B消除经济危机的爆发C加强垄断资本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 D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分数:1.00)A.B.C.D.2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需求不足 B生产相对过剩 C生产绝对过剩 D供给不足(分数:1.00)A.B.C.D.22.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的原因是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 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C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 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分数:1.00)A.B.C.D.23.研究个别资本循环的目的在于A考察产业资本连续运动
8、的条件 B考察产业资本运动的速度C考察周转速度与预付资本的效率 D考察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分数:1.00)A.B.C.D.24.目的在于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及对剩余价值生产影响的是A资本循 B资本周转 C资本流通 D资本增殖(分数:1.00)A.B.C.D.25.再生产需要两大部类之间,各生产部门之间保持一定比例关系,是A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B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C一切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 D人类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分数:1.00)A.B.C.D.2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A资本义基本矛盾 B固定资本更新C资本主义私有制 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分数:1.00)A.B.C.
9、D.27.通过商品的出售,收回预付资本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的是A生产资本的职能 B货币资本的职能 C商品资本的职能 D商业资本的职能(分数:1.00)A.B.C.D.28.“社会总资本的循环,包括那种不属于单个资本循环范围内的商品流通,即包括那些不形成资本的商品的流通。”这句话是指A社会总资本的循环和单个资本的循环,都不包括生产消费和媒介这种消费的资本的流通B社会总资本的循环和单个资本的循环,都包括个人消费和媒介这种消费的一般的商品流通C社会总资本的循环包括个人消费和媒介这种消费的一般的商品流通,而单个资本的循环则不包括D单个资本的循环包括个人消费和媒介这种消费的一般的商品流通,而社会总资本的循
10、环则不包括(分数:1.00)A.B.C.D.29.考察资本周转,重点在于分析A资本周转的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B资本运动的连续性C资本循环所经历的阶段和资本形式的变化 D资本运动的间断性(分数:1.00)A.B.C.D.30.马克思指出:“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联系起来考虑,或作为再生产过程来考察,它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这句话表明,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实质是A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B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D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分数:1.00)A.
11、B.C.D.31.“总资本家”所有制形式是指A资本主义私有制 B股份公司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资本主义国有制(分数:1.00)A.B.C.D.32.国有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范围的结合,其组织形式是A资本主义国有制 B国家与垄断资本结合的经济形式C国私合营的股份公司 D国有企业(分数:1.00)A.B.C.D.33.资本主义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其中心是A调节税率 B调节物价C调节货币需求量 D调节货币供应量(分数:1.00)A.B.C.D.34.从经济上看,它使劳动力的再生产得到一定社会保障;从政治上看,缓和了社会矛盾,起到了“社会安全网”的作用,它是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A财政政策和
12、货币政策 B社会救济C计划调节 D福利政策(分数:1.00)A.B.C.D.35.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展的基础是A先进的科学技术 B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C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 D跨国公司(分数:1.00)A.B.C.D.36.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各国经济活动超出国界,形成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关系,最突出的是A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B国际分工出现新的特点C在生产和资本国际化基础上,经济走向全球化D资本主义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分数:1.00)A.B.C.D.37.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A国际卡特尔 B混合联合企业 C跨国公司 D国际康采恩(分数:1.00)A
13、.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2,分数:64.00)38.货币资本是(分数:2.00)A.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B.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种职能形式C.商品资本的组成部分D.用来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的生产作准备的资本39.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分数:2.00)A.(v+m)=CB.(c+v+m)=c+cC.(c+v+m)=(v+m)+(v+m)D.(c+v+m)=(c+c)+(c+c)40. (分数:2.00)41.资本主义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指(分数:2.00)A.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在价值上得到补偿B.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在物质上得到替换C.两大部类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
14、都得到满足D.两大部类追加生活资料的需要都得到满足42.实现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所必须的物质条件有(分数:2.00)A.追加的生产资料B.追加的货币准备金C.追加的消费资料D.追加的折旧基金43.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分数:2.00)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周转的速度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D.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44.提高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是(分数:2.00)A.节省预付资本,提高资本的增殖能力B.增加年剩余价值量C.提高剩余价值率D.提高年剩余价值率45.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理论前提是(分数:2.00)A.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和实现B
15、.社会生产分为第 1 部类和第部类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 c、v、m 三部分构成D.社会生产按比例的发展46.影响流通时间的主要因素有(分数:2.00)A.商品的需求状况B.交通和信息条件C.生产企业距市场的远近D.自然力作用时间47.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的区别在于(分数:2.00)A.划分的目的不同B.划分的根据不同C.划分的阶段不同D.划分的内容不同48.产业资本在循环中所采取的职能形式有(分数:2.00)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D.商业资本49.在产业资本循环中处于流通领域的资本包括(分数:2.00)A.固定资本B.流动资本C.商品资本D.货币资
16、本50.社会总产品是通过下列交换实现的(分数:2.00)A.第部类内部的交换B.第部类内部的交换C.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交换D.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51.产业资本的循环形式包括(分数:2.00)A.货币资本的循环B.生产资本的循环C.商品资本的循D.不变资本的循环52.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除了流通时间以外,还包括(分数:2.00)A.原材料储备时间B.劳动时间C.停工时间D.自然力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53.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分析的意义在于揭示(分数:2.00)A.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B.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全部资本都是工人的劳动创造的C.工人的个人消费不过是为资本家再生产
17、劳动力D.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54.为了减少固定资本无形磨损的损失,资本家往往采取的办法有(分数:2.00)A.利用新技术B.延长劳动时间C.提高劳动强度D.提高对机器的利用率55.资本主义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的组成部分包括(分数:2.00)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流动资本D.剩余价值56.内涵扩大再生产实现的途径是(分数:2.00)A.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数量B.提高生产资料的质量C.扩大生产场所D.提高劳动生产率57.下列经济行为属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政策措施有(分数:2.00)A.鼓励资本输出,带动本国企业产品输B.中央银行降低利
18、率,刺激投资和消费C.加大财政支出,增发国债,扩大内需D.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调整货币供应量58.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运用的经济杠杆有(分数:2.00)A.货币B.财政C.利息D.汇率59.当经济不景气时,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节时,可采取的措施是(分数:2.00)A.降低利率B.大量买进债券C.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D.提高再贴现率60.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分数:2.00)A.中央银行再贴现率B.控制现金发行C.法定存款准备金率D.公开市场业务61.在简单商品经济中,经济危机就具有可能性,但没有现实性,因为(分数:2.00)A.不存在雇佣劳动关系B.自然经济
19、占统治地位C.商品买卖范围小,市场处于分割状态D.商品生产规模小62.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调控货币量方面,主要运用的手段包括(分数:2.00)A.公开市场业务B.最低准备金率政策C.再贴现利率政策D.财政收入政策63.下列属于固定资本无形磨损的有(分数:2.00)A.因劳动生产率提高造成的现有设备贬值B.厂房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C.发明出更便宜更高效的新机器取代老设备D.因自然力作用造成的厂房设备老化64.产业资本保证正常连续循环运动的必要条件是(分数:2.00)A.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B.将资本区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C.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相互继起D.将资本区分
20、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65.全面地认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本质,对资本应理解为(分数:2.00)A.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B.资本是以物为媒介的社会生产关系C.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D.资本不是静止物,而是一种运动66.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运行干预、调节的目标是(分数:2.00)A.维持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B.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C.经济稳定增长、充分就业D.国际收支平衡67.利率是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之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提高利率(分数:2.00)A.可以抑制消费价格的上涨B.可以抑制通货膨胀的压力C.可以有效扩大消费需求D.有利于吸收国际短期资金68.资本主义国家
21、运用“计划调节”干预经济的特点有(分数:2.00)A.调节对象是私人企业,但没有行政约束力B.调节对象是国有企业,但没有行政约束力C.调节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D.计划本身是预测性、指导性的,其主要作用在于向企业传递信息,借助经济杠杆和法律体系引导企业适应国家计划69.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展的主要形式是(分数:2.00)A.生产国际化B.商品输出C.资本输出D.跨国公司三、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20.00)70.下面是资本周转的有关材料:材料 1贝塞麦、西门子、吉耳克里斯特一托马斯等人新发明的炼钢法,以较少的费用,把以前需时很长的过程缩短到最低限底。用煤焦油提炼茜素或茜红染料的方法
22、,利用现有的生产煤焦油染料的设备,已经可以在几周之内,得到以前需要几年才能得到的结果。茜草生长需要一年,然后还需要让茜根长几年,等茜根成熟,才能制成染料。摘自资本论第三卷上,85 页材料 21874 年,运往东亚的商品的流通时间,至少还需要十二个月,现在已经减少到十二星期左右。1825 年到1857 年期间的两大危机策源地,美国和印度,由于交通工具的这种变革,同欧洲的工业国家靠近了 70%到 90%,因而失去了这两个危机策源地的爆发能力的大部分。摘自资本论第三卷上,85 页材料 3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工业企业闲置资产的平均比例已超过 60%,也就是说目前只有 1/3的资产在真正为
23、社会创造财富。2/3 的闲置资产不但不能为企业带来收益,相反还在严重地影响企业的收益。摘自研究与探讨摘要材料 4襄樊内燃机车工厂物资处强化效益意识和市场观念,坚持科学管理,变生产经营为资产经营,19941997年 4 月期间,通过全处职工共同努力在降低库存、加速资金周转方面取得了好成绩。1994 年库存为247.87 万元,1997 年平均库存从年度来看为 139.86 万元,降低了 108.01 万元,降低率为 43.6%;从资金周转天数来看,1994 年为 232.26 天,1997 年为 132.35 天,1997 年比 1994 年减少了 99.91 天。摘自铁道物资科学管理,降低物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资本 运行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