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52-7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52-7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52-7及答案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综合练习试卷 52-7 及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5,分数:90.00)1.急性肾小球肾炎最常发生于哪种感染之后(分数:2.00)A.链球菌B.葡萄球菌C.支原性D.病毒E.原虫及寄生虫2.大气卫生标准比生产车间卫生标准制定更严格的原因是(分数:2.00)A.大气污染影响的范围广,包括老、弱、幼、病、孕等敏感人群B.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受生产周期和气象条件的影响而经常变动C.各种有害物质对机体的有害作用类型不同D.有些大气污染物能对人或动植物产生急性危害E.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有联合作用3.可致肺水肿的常见化学物是(分数:2.00)A.硅酸盐、
2、三硝基甲苯B.砷、镉C.铅、汞D.光气、二氧化氮E.石棉、二氧化硅4.下列何种变化属于晚期煤矽肺的典型表现(分数:2.00)A.煤斑B.煤斑旁肺气肿C.煤矽结节D.弥漫性纤维化E.大块纤维化5.尿红细胞管型,主要见于(分数:2.00)A.慢性肾功能衰竭B.急性肾小球肾炎C.肾盂肾炎D.下尿路出血E.返流性肾病6.中毒性白内障是下列何种毒物中毒最常见的特征性体征(分数:2.00)A.三硝基甲苯B.砷C.镉D.汞E.铅7.两样本率比数的四格表检验,4 个格子的基本数据是(分数:2.00)A.两个样本率的分子和分母B.两个构成比的分子和分母C.两对实测数和理论数D.两对实测阳性数和阴性数E.两对理论
3、阳性数和阴性数8.外来化合物在血液中主要与下列哪种蛋白结合(分数:2.00)A.白蛋白B.血红蛋白C.球蛋白D.脂蛋白E.铜蓝蛋白9.阳性预测值是指(分数:2.00)A.试验检出阴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B.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有病者总数的比例C.筛查阴性者中真正成为非病人的可能性D.筛检阳性者中真正成为病人的可能性E.试验检出阴性的人数占有病者总数的比例10.下列对胰岛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酸B.促进糖的贮存和利用C.促进脂肪的分解和利用D.促进蛋白质的合成E.与生长素共同促进机体的生长11.根据三级预防的原则,在劳动卫生及职业病工作中,不属于第二
4、级预防工作的是哪一项(分数:2.00)A.劳动者的健康检查B.早期识别判断职业性病损的人群C.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监护D.对可疑及确诊病人进行针对病因的治疗E.对受损者做劳动能力鉴定12.随机选择 5 岁组儿童 200 名进行免疫接种预防试验,观察了 10 年,结果表明 80%的免疫接种者未患所研究的疾病。对此研究,你的看法是(分数:2.00)A.该疫苗预防有效,因为有 80%的儿童没有生病B.该疫苗预防效果欠佳,因为有 20%的儿童生病C.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设对照组D.不能下结论,因为十年观察时间不够长E.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13.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最主要的死因(分数:2.00
5、)A.中毒性休克B.急性肾功能衰竭C.呼吸衰竭D.中毒性心肌炎E.脑水肿14.甲苯和二甲苯主要毒性表现(分数:2.00)A.消化系统毒性B.内分泌毒性C.皮肤毒性D.肾脏毒性E.中枢神经系统毒性15.头孢菌素类用于抗绿脓杆菌感染的药物是(分数:2.00)A.第一代的头孢氨苄B.第一代的头孢唑啉C.第三代的头孢他定D.第二代的头孢呋辛E.第二代的头孢盂多16.补体旁路激活途径中不包括(分数:2.00)A.C3 裂解为 C3a 和 C3bB.以裂解为 C4a 和 C4bC.C5 裂解为 C5a 和 C5bD.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E.过敏毒素的产生17.下列哪个因素与个体感受性有关(分数:2.00)A
6、.剂量,浓度和时间作用B.毒物本身的理化特性C.毒物的联合作用D.机体遗传特性E.酶的特征18.已知两地人口的年龄构成与年龄别死亡率均不相同,对两地粗死亡率进行直接标准化的目的是(分数:2.00)A.反映实际死亡水平B.消除抽样误差C.消除年龄别死亡率对粗死亡率的影响D.消除年龄构成对粗死亡率的影响E.消除系统误差19.比较 1955 年某地三种传染病白喉,乙脑、痢疾的病死率,选择的统计图是(分数:2.00)A.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条图E.百分条图20.小概率事件户的取值一般认为是(分数:2.00)A.P0.005B.P0.001C.P0.05D.P=0E.P0.0521.下列关于
7、胸膜腔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是胸膜的壁层和脏层之间的腔隙B.胸膜腔是密闭的C.胸膜腔内只有少量浆液D.胸膜腔内的压力经常低于大气压E.食管在胸膜腔内,食管内压力的变化可间接反映胸膜腔内压力变化22.调查 1998 年某地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总体是 1998 年该地(分数:2.00)A.每个正常成年男子B.全部正常成年男子C.能调查到且愿意接受调查的全部正常成年男子D.全部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的集合E.正常成年男子的细胞数23.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其校正条件是(分数:2.00)A.总例数大于 40B.有实际数为 0C.有实际数小于 1D.有一个理论数小于 5 大于 1,且
8、 n40E.两组例数相差较大24.膳食钙吸收率变化趋势是(分数:2.00)A.年龄与吸收率无关B.年龄越小吸收率越低C.吸收率随年龄而增加D.中年人与老年人吸收率大致相同E.年龄越大吸收率越低25.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错误的是(分数:2.00)A.求得受试物的致死剂量(以 LD50 为主要参数)B.阐明急性毒性的剂量-反应关系与中毒特征C.筛选受试物的致突变性D.可用于受试物的毒物动力学研究E.为长期毒性研究提供剂量设计的依据26.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物理性有害因素不包括(分数:2.00)A.生产性粉尘B.非电离辐射C.电离辐射D.高温E.高气压27.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分数:2.00)A
9、.人类的外环境,包括生活环境、生产环境、学习环境等B.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C.空气、水、土壤、食品D.气圈、水圈、土壤圈和生物圈E.人类为从事社会集居而建立的生活居住环境28.下列情况中确定消化性溃疡的主要依据是(分数:2.00)A.慢性、周期性、节律性疼痛B.胃液分析胃酸增高C.查体有剑突下压痛D.钡餐透视有腔外龛影E.幽门螺杆菌监测阳性29.粪大肠菌群在下列何种温度条件下培养可产酸和产气(分数:2.00)A.24B.37C.40D.42.5E.44.530.城市规划中,城市功能分区要求工业用地应配置在何处是错误的(分数:2.00)A.当地主导风向居
10、住区的上风侧B.当地主导风向居住区的下风侧C.市区四周的郊外D.当地主导风向两侧E.卫生防护距离以外31.某项队列研究得出的相对危险度为 4.5,95%的可信限为 3.15.8,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分数:2.00)A.暴露组的发病危险与对照组的发病危险的比值为 4.5B.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比对照组高C.暴露与疾病的关联为“正“关联D.暴露因素是危险因素E.归因危险度为 2.732.反映人口再生育情况的统计指标是(分数:2.00)A.粗出生率B.总生育率C.年龄别生育率D.总和生育率E.自然增长率33.主动安乐死和被动安乐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数:2.00)A.在道德上前者不易被接受,争论大;后者在
11、道德上易被接受,而且在实践中有所实施B.前者采取人工的方式提前结束生命,后者不采取人工手段干预生命C.前者不人道,后者人道D.前者是杀人,后者是助人E.前者的死亡过程短,安乐;后者的死亡过程长,不安乐34.过氧化值上升是什么食品腐败变质的指标(分数:2.00)A.蛋白质类B.油脂类C.碳水化合物类D.肉类E.水果和蔬菜类35.关于方差,错误的一项是(分数:2.00)A.总体方差是个常数B.总体方差是利用算术均数的定义来定义的C.样本方差也有标准差D.可能比标准差大,也可能比标准差小E.若有两组样本量相同的资料,极差大,方差也一定大36.疾病的流行是指(分数:2.00)A.发病率超过 10B.某
12、病的发生频率明显超过该地历年同期的水平C.某病的发病率虽然较低,但在该地人群中长年存在D.在局限范围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相同病例的现象E.某病在一定地区长期存在的现象37.关于随机抽样,下面哪一个正确(分数:2.00)A.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B.抽样时精心挑选个体,能使样本更好代表总体C.抽样时应使总体中的所有个体有同等机会被抽取D.抽样时样本量越大越好E.严格执行随机抽样,可以避免抽样误差38.区域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包括(分数:2.00)A.污染源调查、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效应评价三部分B.污染源调查评价、环境质量调查评价和环境效应调查评价三部分C.污染源监测、环境监测和健康效应评价三部分D.污
13、染源调查和评价、环境监测、对人群健康影响调查三部分E.污染源调查监测、环境监测、环境质量指数计算三部分39.河豚鱼毒素在下列何种条件下最易被破坏(分数:2.00)A.加热B.加水浸泡C.稀醋酸D.盐腌E.4%NaOH40.配对设计的两组计量资料样本均数差别的检验(分数:2.00)A.只能用配对 t 检验B.只能用配伍组方差分析C.配对 t 检验与配伍组方差分析的结果一致D.只能用成组 t 检验E.只能用单因素方差分析41.下列关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兴奋的传递特点,错误的是(分数:2.00)A.单向传递B.中枢延搁C.总和D.兴奋节律不变E.易受内环境条件改变的影响42.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
14、-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引起对保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等的一系列转变,促进医学科学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新的医学模式对卫生服务的影响,表现为(分数:2.00)A.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B.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C.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D.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E.以上都是43.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发现以下情况,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分数:2.00)A.甲类、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病人B.甲类、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C.甲类、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疑似传染病病人D.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
15、人E.以上都不是44.特异危险度是指(分数:2.00)A.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B.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C.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积D.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和E.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平方45.有关弱有机酸经消化道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弱有机酸在消化道主要的吸收部位是胃B.在胃中 pH 极低(pH10),弱有机以未离解形式存在C.在胃中弱有机酸脂水分配系数低,易吸收D.服用小苏打(碳酸氢钠)可阻碍弱机酸在胃内吸收E.弱有机酸在小
16、肠也有部分吸收,因小肠具有较大的表面积综合练习试卷 52-7 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5,分数:90.00)1.急性肾小球肾炎最常发生于哪种感染之后(分数:2.00)A.链球菌 B.葡萄球菌C.支原性D.病毒E.原虫及寄生虫解析:解析:急生肾小球肾炎常因 -溶血性链球菌“至肾炎菌株“(常见为 A 组 12 型等)感染所诱发的免疫反应引起。故选 A。2.大气卫生标准比生产车间卫生标准制定更严格的原因是(分数:2.00)A.大气污染影响的范围广,包括老、弱、幼、病、孕等敏感人群 B.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受生产周期和气象条件的影响而经常变动C.各种有害
17、物质对机体的有害作用类型不同D.有些大气污染物能对人或动植物产生急性危害E.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有联合作用解析:解析:生产车间卫生标准主要是保护劳动力,都是成年的健康人群。而且在车间内的暴露时间是每天 8 小时。而大气卫生标准保护各种年龄组的人群,包括老弱幼病孕等敏感人群,而且这些人群都是常年累月持续性暴露在该大气环境中,因此应更严格。3.可致肺水肿的常见化学物是(分数:2.00)A.硅酸盐、三硝基甲苯B.砷、镉C.铅、汞D.光气、二氧化氮 E.石棉、二氧化硅解析:解析:二氧化氮和光气对上呼吸道刺激小,易进入呼吸道深部,并逐渐与水分作用而对肺产生刺激和腐蚀,常引起肺水肿。4.下列何种变化属于
18、晚期煤矽肺的典型表现(分数:2.00)A.煤斑B.煤斑旁肺气肿C.煤矽结节D.弥漫性纤维化E.大块纤维化 解析:解析:煤矽肺晚期发生的大块纤维化有两种:一种仅出现弥漫性纤维化;另一种在弥漫性纤维化病灶中可见结节性改变。大块病灶周围可见明显的代偿性肺气肿。5.尿红细胞管型,主要见于(分数:2.00)A.慢性肾功能衰竭B.急性肾小球肾炎 C.肾盂肾炎D.下尿路出血E.返流性肾病解析:解析:尿红细胞管型为肾小球病变常见现象,慢性肾功能衰竭为多种病因所致,且少见红细胞管型,其他几个疾病为非肾小球病变,所以无红细胞管型。6.中毒性白内障是下列何种毒物中毒最常见的特征性体征(分数:2.00)A.三硝基甲苯
19、 B.砷C.镉D.汞E.铅解析:解析:通常接触三硝基甲苯 23 年就可能出现中毒性白内障。7.两样本率比数的四格表检验,4 个格子的基本数据是(分数:2.00)A.两个样本率的分子和分母B.两个构成比的分子和分母C.两对实测数和理论数D.两对实测阳性数和阴性数 E.两对理论阳性数和阴性数解析:8.外来化合物在血液中主要与下列哪种蛋白结合(分数:2.00)A.白蛋白 B.血红蛋白C.球蛋白D.脂蛋白E.铜蓝蛋白解析:解析:进入机体的外来化合物主要与血浆蛋白,特别是白蛋白发生可逆性结合。除血浆蛋白外,有些外来化合物还可能与其他蛋白等成分结合,如 CO 可与血红蛋白结合。但作为一般性而言,本题最确切
20、的答案为 A。9.阳性预测值是指(分数:2.00)A.试验检出阴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B.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有病者总数的比例C.筛查阴性者中真正成为非病人的可能性D.筛检阳性者中真正成为病人的可能性 E.试验检出阴性的人数占有病者总数的比例解析:解析:在筛查试验中,阳性预测值是指筛检阳性者中真正成为病人的可能性。10.下列对胰岛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酸B.促进糖的贮存和利用C.促进脂肪的分解和利用 D.促进蛋白质的合成E.与生长素共同促进机体的生长解析:解析:胰岛素对脂代谢的作用是促进肝合成脂肪酸后转运到脂肪细胞贮存,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形成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综合 练习 52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