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40-6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40-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40-6及答案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综合练习试卷 40-6 及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5,分数:90.00)1.苯的慢性毒作用主要影响(分数:2.00)A.中枢神经系统B.造血系统C.内分泌系统D.消化系统E.心血管系统2.细胞色素这 P-450 依赖性加单氧酶主要位于(分数:2.00)A.线粒体B.微粒体C.胞浆D.细胞膜E.细胞核3.卫生宣传往往是指卫生知识的(分数:2.00)A.双向传播B.单向传播C.亲身传播D.自我传播E.组织传播4.下列化合物中不以胆固醇为合成原料的是(分数:2.00)A.皮质醇B.雌二醇C.胆汁酸D.胆红素E.1,25(OH)2D35.对于二项分布
2、资料,Sp 表示(分数:2.00)A.总体率的标准差B.样本率的方差C.样本率的标准差D.样本的标准差E.样本的方差6.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分数:2.00)A.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B.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C.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D.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E.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7.在筛查试验中,串联试验可以提高(分数:2.00)A.灵敏度B.特异度C.真实性D.可靠性E.收益8.有关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咳嗽、咳痰反复发作时间应为(分数:2.00)A.每年发作至少 3 个月,持续 15 年以上B.每年发作至少 1 个月,持续 2 年以上C.每年发作至
3、少 2 个月,持续 3 年以上D.每年发作至少 3 个月,持续 2 年以上E.每年发作至少 6 个月,持续 5 年以上9.鉴定维生素 B2 缺乏,可根据下列哪项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分数:2.00)A.负荷试验 4 小时尿维生素 B2 排出量80ugB.24 小时尿维生素 B2 排出量C.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升高D.红细胞维生素 B2 含量升高E.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升高10.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医师工作的机构是(分数:2.00)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人事部门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部门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D.各级医师协会E.各级人民政府11.噪声聋在病变性质上属哪种类
4、型(分数:2.00)A.神经性耳聋B.传导性耳聋C.感音性耳聋D.混合性耳聋E.过敏性耳聋12.苯的急性毒性作用表现(分数:2.00)A.周围神经系统毒性B.中枢神经系统毒性C.心血管系统毒性D.泌尿系统毒性E.内分泌系统毒性13.从事各种生产劳动,能引起劳动者职业性紧张的因素中,不包括(分数:2.00)A.季节条件因素B.工作组织不合理C.工作量超负荷D.不良劳动条件E.工作经常变动14.从健康传播效果的层次看,以下表述属于健康信念认同的是(分数:2.00)A.能指出酗酒对健康的危害B.经常参加步行、游泳、打太极拳、大秧歌舞等健身活动C.反对家人或他人在自己身边吸烟D.相信低钠盐有利于健康E
5、.不能经常吃新鲜蔬菜、水果15.关于目前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病理学特点,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肺炎链球菌少见B.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最多见C.病原日益复杂多样D.金黄色葡萄球菌占 10%E.耐药菌株显著高于医院外获得性肺炎16.从疾病监测的角度,常规传染病报告属于(分数:2.00)A.主动监测B.被动监测C.哨点监测D.主动与被动监测E.主动与哨点监测17.对准备从事接尘作业职工进行就业前体检时,拍摄胸大片的目的是为了解以下情况,除了(分数:2.00)A.有无结核病B.有无尘肺C.有无严重慢性支气管炎D.有无肺部肿瘤E.为今后体检做对比背景片用18.方差分析不能用于(分数:2.00)A.多
6、个样本均数的比较B.配伍组组间变异的比较C.方差齐性检验D.配对 t 检验E.回归分析中对回归系数的检验19.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有(分数:2.00)A.季节性、周期性、短期波动B.流行、爆发、季节性、短期波动C.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D.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E.爆发、流行、长期趋势20.如果要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分数:2.00)A.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病程相当稳定B.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相当稳定C.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患病率相当稳定D.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当地人口相当稳定E.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21.下列哪一项不是病因推断的标准(分数:2.00)
7、A.相对危险度较大B.因先于果C.致病因素与疾病的相关性很高D.致病因素的分布与疾病的分布一致E.生物学上言之成理22.计算某年新生儿死亡率的分母是(分数:2.00)A.某年新生儿总数B.某年活产总数C.妊娠 28 周以上的妇女数D.当年怀孕的妇女数E.妊娠 28 周以上出生并存活的新生儿23.特异危险度是指(分数:2.00)A.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B.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C.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积D.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和E.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
8、亡率的平方和24.评价孕初病毒感染与儿童出生缺陷之间的关系,最适合的研究方法是(分数:2.00)A.临床试验B.回顾性队列研究C.前瞻性队列研究D.病例对照研究E.横断面研究25.对能量代谢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分数:2.00)A.肌肉运动B.高温环境C.寒冷刺激D.精神紧张E.进食26.在对两个样本均数作假设检验时,若 P0.1,则统计推断为(分数:2.00)A.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有统计意义B.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有统计意义C.有 0.9 的把握度认为两总体均数无差别D.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为 0.1E.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无显著性27.属于非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的是(分数:2.00)A.细胞色素 P45
9、0 氧化酶B.FAD 氧化酶C.辅酶-细胞色素 P450 还原酶D.黄嘌呤氧化酶E.以上都不是28.地方性氟病的预防主要是(分数:2.00)A.改水B.饮水加除氟剂C.种植吸氟植物D.食物除氟E.治疗氟斑牙29.定时、恒量地反复暴露下,毒物在体内蓄积的规律是在第 3 个半减期时(分数:2.00)A.摄入和排出已达到平衡B.摄入大于排出C.排出大于摄入D.摄入增加,排出增加E.摄入等于排出30.罹患率可以表示为(分数:2.00)A.(观察期内的病例数同期平均人数)100%B.(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数)100%C.(一年内的新病例数同年暴露人数)100%D.(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同期平均人数
10、)100%E.(观察期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暴露人数)100%31.城市热岛引起(分数:2.00)A.郊区大气污染向城市扩散B.城区大气污染向郊区扩散C.白天城市大气污染向郊区扩散D.夜间城市大气污染向郊区扩散E.温室效应32.对苯胺中毒工人的处理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给予吸氧B.给予大量维生素 CC.注射小剂量美兰(12mg/kg)D.脱去玷污工作服E.用热水擦洗皮肤33.动物性食物主要提供(分数:2.00)A.维生素B.脂肪C.蛋白质D.糖E.碳水化合物34.非必需氨基酸指的是(分数:2.00)A.蛋白质合成不需要B.体内不能合成C.并非机体必需D.不一定必须由食物供给E
11、.并非蛋白质合成一定需要35.下列哪一项不是抗生素范畴(分数:2.00)A.可由真菌产生B.可由放线菌产生C.能抑制或杀伤癌细胞D.只对有近缘关系菌有杀伤作用E.对微生物有抑制或者杀伤作用36.劳动卫生学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分数:2.00)A.提高劳动卫生科学水平B.积极防治职业病C.识别、评价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D.发展社会主义国民经济E.提高劳动生产率37.关于生长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加速蛋白质的合成B.促进脂肪的合成C.生理水平可加强葡萄糖的利用D.过量时可抑制葡萄糖的利用E.促进骨、软骨、肌肉的分裂增殖38.进行爆发调查时的首要工作是(分数:2.00)A.计算各种罹
12、患率B.形成病因假设并检验假设C.核实诊断D.扑灭疫情E.制定防治措施39.一侧脊髓后索病产生(分数:2.00)A.受累平面以下对侧触觉减退B.受累平面以下同侧深感觉减退C.受累平面以下对侧深感觉减退D.受累平面以下同侧痛、温觉减退E.以上都不是40.以下毒性表现均为苯的代谢产物酚类所致,除了(分数:2.00)A.直接抑制造血细胞的核分裂B.对骨髓细胞中巯基起作用,导致谷胱甘肽代谢障碍C.抑制白细胞中 DNA 合成,导致染色体畸变D.红细胞破裂、产生溶血作用E.形成具有自身抗原性质的变性蛋白,使白细胞凝集和破坏41.医疗保健机构及卫生防疫机构发现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的控制措施中不包括(分数:
13、2.00)A.对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予以隔离治疗B.对除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以外的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C.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D.对疑似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E.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和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42.关于医患关系的性质,错误的是(分数:2.00)A.医患关系是建立在信赖基础上的特殊人际关系B.医患关系是建立在乎等基础上的契约关系C.医患关系是同志
14、式的平等关系D.医患关系双方因为医生处于主动一方,患者处于被动一方而成为不平等的人际关系E.医患关系是以社会主义法制为保障建立起来的信托关系43.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分数:2.00)A.传染病B.地方病C.传染病和地方病D.传染病和非传染病E.疾病和健康状况44.某县(为非省直接管辖的县)县医院发生医疗事故争议,需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负责首次医疗事故鉴定工作的组织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应是(分数:2.00)A.该县卫生行政部门B.该县医学会C.该县卫生局的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即市级卫生局D.市级医学会E.省级医学会45.在水体污染源的调查内容中,有一条与大气的污染源相同,即(分数:2.0
15、0)A.企业的种类、性质和规模B.产生废水的工艺流程,所含毒物种类和浓度C.用水量、排水量D.废水排放口位置E.废水净化处理情况综合练习试卷 40-6 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5,分数:90.00)1.苯的慢性毒作用主要影响(分数:2.00)A.中枢神经系统B.造血系统 C.内分泌系统D.消化系统E.心血管系统解析:解析:苯必须在体内代谢生成酚类物质,表现对骨髓的毒性作用。因此,必须在接触苯后一段时间才表现毒性作用。2.细胞色素这 P-450 依赖性加单氧酶主要位于(分数:2.00)A.线粒体B.微粒体 C.胞浆D.细胞膜E.细胞核解析:解析
16、:细胞色素 P-450 依赖性加单氧酶是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的主要酶之一。3.卫生宣传往往是指卫生知识的(分数:2.00)A.双向传播B.单向传播 C.亲身传播D.自我传播E.组织传播解析:解析:这道题的本意是考查学生对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在传播学方面的区别,健康教育的教育活动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它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它与传统意义上的卫生宣传不同。卫生宣传是指卫生知识的单向传播,其受传对象比较泛化,不着重注意反馈信息和效果。因此可以判断出 A 不正确,C、D、E 都属于混淆答案,而只有 B 正确。4.下列化合物中不以胆固醇为合成原料的是(分数:
17、2.00)A.皮质醇B.雌二醇C.胆汁酸D.胆红素 E.1,25(OH)2D3解析:解析:胆红素是卟啉化合物,其他 4 项均可自胆固醇衍生。5.对于二项分布资料,Sp 表示(分数:2.00)A.总体率的标准差B.样本率的方差C.样本率的标准差 D.样本的标准差E.样本的方差解析:6.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分数:2.00)A.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B.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C.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D.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E.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解析:解析: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群,而非个体,因此,我们说它是从群体的角度来认识疾病和健康状况的。这是流行病学
18、的主要特征,并以此与其他医学学科相区别。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是流行病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切入点,或者称突破口、研究技术、研究角度,而非流行病学学科认识疾病和健康的根本属性。从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最终要落实到人群,即最终是要说明人群的疾病和健康状况的特征。7.在筛查试验中,串联试验可以提高(分数:2.00)A.灵敏度B.特异度 C.真实性D.可靠性E.收益解析:解析:在筛查联合试验中,串联是指先后采用几项试验方法进行筛查,只有全部结果皆为阳性者才定为阳性,凡有一项结果阴性者即作为阴性。由此,串联试验的假阳性率误诊率)将会降低,特异度将会升高。例如,筛查糖尿病先做尿糖检查,阳性
19、者再查餐后 2 小时血糖。只有两次筛查都呈阳性者才作为筛查试验阳性,那么,筛查结果为阳性的人数将会比并联和单独用一项筛查试验进行筛查的阳性人数要少,即糖尿病病人被误诊的可能性降低,筛查试验的特异度升高。8.有关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咳嗽、咳痰反复发作时间应为(分数:2.00)A.每年发作至少 3 个月,持续 15 年以上B.每年发作至少 1 个月,持续 2 年以上C.每年发作至少 2 个月,持续 3 年以上D.每年发作至少 3 个月,持续 2 年以上 E.每年发作至少 6 个月,持续 5 年以上解析:解析:此为记忆题,慢支的诊断标准是:咳嗽、咳痰反复发作时间为每年发作至少 3 个月,持续 2年
20、以上。9.鉴定维生素 B2 缺乏,可根据下列哪项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分数:2.00)A.负荷试验 4 小时尿维生素 B2 排出量80ugB.24 小时尿维生素 B2 排出量C.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升高D.红细胞维生素 B2 含量升高E.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升高 解析:解析:维生素 B2 在体内的水平影响着 FAD 的生成量,FAD 又与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有关。因此,用红细胞内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系数鉴定维生素 B2 缺乏。10.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医师工作的机构是(分数:2.00)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人事部门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部门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各级医
21、师协会E.各级人民政府解析:解析:见医师法第四条。本题答案易受医师协会(D)或劳动人事部门(A)干扰。11.噪声聋在病变性质上属哪种类型(分数:2.00)A.神经性耳聋B.传导性耳聋C.感音性耳聋 D.混合性耳聋E.过敏性耳聋解析:12.苯的急性毒性作用表现(分数:2.00)A.周围神经系统毒性B.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C.心血管系统毒性D.泌尿系统毒性E.内分泌系统毒性解析:解析:苯具有脂溶性可进入血脑屏障。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毒13.从事各种生产劳动,能引起劳动者职业性紧张的因素中,不包括(分数:2.00)A.季节条件因素 B.工作组织不合理C.工作量超负荷D.不良劳动条件E.工作经
22、常变动解析:解析:职业性紧张是由于劳动过程中的不良因素引起的不良的心理、生理和行为表现。14.从健康传播效果的层次看,以下表述属于健康信念认同的是(分数:2.00)A.能指出酗酒对健康的危害B.经常参加步行、游泳、打太极拳、大秧歌舞等健身活动C.反对家人或他人在自己身边吸烟D.相信低钠盐有利于健康 E.不能经常吃新鲜蔬菜、水果解析:解析:健康传播效果是指受传者接受信息后,在知识、技能、情感、思想、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反应。健康传播的效果,按可达到的难度层次由低向高依次分为四个层次:即知晓健康信息,这是传播效果中的最低层次;知晓健康信息是促使有效思考所必须的。健康信念认同;受传者接受所传播的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综合 练习 40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