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真题2004年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真题2004年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真题2004年及答案解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真题 2004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3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名词解释/B(总题数:6,分数:60.00)1.教育心理学(分数:10.00)_2.并列结合学习(分数:10.00)_3.学习风格(分数:10.00)_4.负迁移(分数:10.00)_品德_6.常模参照测验(分数:10.00)_二、B简答题/B(总题数:4,分数:80.00)7.早期学习研究存在哪些局限?(分数:20.00)_8.认知策略学习的特殊性是什么?(分数:20.00)_9.如何理解认知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含义?(分数:20.00)_10.简述 B. Weiner 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
2、教学的意义。(分数:20.00)_三、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160.00)11.结合实例说明归纳与演绎两种不同方式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分数:80.00)_12.如何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分数:80.00)_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真题 2004 年答案解析(总分:3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名词解释/B(总题数:6,分数:60.00)1.教育心理学(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释“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的科学。2.并列结合学习(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当新的命题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
3、特殊观念既不能产生从属关系,又不能产生总括关系时,它们在有意义学习中可能产生联合意义,这种学习称为并列结合学习。3.学习风格(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这里的学习策略指学习方法,学习倾向指学习者的学习情绪、态度、动机、坚持性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偏爱。4.负迁移(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一般认为,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子扰或抑制作用,都称负迁移。品德_正确答案:()解析:品德或称德性,即个人的道德面貌,是与道德有关的概念。道德是一种社会现
4、象,是行为规范的总和。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反映,是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特征。其形成和改变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6.常模参照测验(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是指以学生团体测验的平均成绩作为参照标准,说明某一学生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将学生分类排队。重在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比较,主要用于选拔或编组、编班,要求试题难度适中,尽量对所有学生都有较强的鉴别力和区分度。二、B简答题/B(总题数:4,分数:80.00)7.早期学习研究存在哪些局限?(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早期学习研究的局限表现在: (1)早期的学习研究大多以低等动物作为被试
5、,将动物的实验研究结果直接推广到人类身上,将人与低等动物等同起来。如行为主义用狗、猫、白鼠等低等动物进行研究。 (2)实验条件过于简单,过于人为,其实验在实际生活中根本不可能遇到实验情景,没有生活经验,如艾宾浩斯的无意义音节。 (3)将人的心理机智看得过于简单机械化,突出了人的生物本性,而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如行为主义的 SR 公式,“什么样的刺激决定什么样的反应,有什么样的反应可以推出有什么样的刺激”,将人看做一个机械反应的机器。8.认知策略学习的特殊性是什么?(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认知策略的学习具有不同于一般智慧技能学习的特点: 第一,支配认知策略的规则具有内潜性。根据加
6、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支配智慧技能的规则是对外的,而支配认知策略的规则是对内的。对外办事的规则易于通过实物或其他媒体进行演示。而由于人的认知活动潜藏于人脑内部,无法直接观察到,所以难以把支配人的认知活动的规则用演示的方法告诉学生。 第二,支配认知策略的规则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模糊性。学生要学习的认知策略主要是思维与解决问题的策略。支配这些策略的规则一般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支配认知策略的规则的高度概括性也给它带来了模糊性。 第三,支配认知策略的规则多数是启发式的。 由于这些特点,认知策略的学习一般比智慧技能的学习更困难,需要接触的例子更多,需要变式练习的机会更多,需要从外界得到更具体的反馈和纠正,需要反省
7、认知的参与。9.如何理解认知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含义?(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强调认知发展对学习的制约作用,强调教学应该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维果茨基则主张通过有目的、系统的教学促进儿童认知发展。我们认为,这两派讲的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在教学时要将两者结合起来,一方面应依据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则应通过精心组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1)教学要适应认知发展水平。第一,根据小学生认知发展的具体、直觉水平进行教学;第二,根据中学生认知发展的抽象水平占优势的特点进行教学。 (2)教学要促进认知发展。教学虽然要适应儿童认知发展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浙江 师范大学 教育 心理学 200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