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0 及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8,分数:16.00)1.论述维新派报刊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对我国新闻史的意义。(华中师范大学,2010 年)(分数:2.00)_2.论述 1911 年之前报刊思想上的发展。(中国传媒大学,2008 年)(分数:2.00)_3.试评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中国传媒大学,2009 年)(分数:2.00)_4.中国近代史上曾掀起过数次政论报刊发展的高潮,试论其发生、发展的原因及意义,并将其与西方政论报刊做一比较。(南京师范大学 2009 年)(分数:2.0
2、0)_5.试述中国人第二次办报高潮的特点。(南京大学,2009 年)(分数:2.00)_6.谈谈新青年的历史地位及影响。(中国传媒大学,2011 年;复旦大学,2011 年 MJC 真题)(分数:2.00)_7.试论成舍我在不同阶段的办报经历及特点,并阐述其对今天中国报业的启示。(南京师范大学,2009 年)(分数:2.00)_8.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和国民党统治时期新闻法制的异同。(复旦大学,2008 年)(分数:2.00)_二、简答题(总题数:7,分数:14.00)9.简述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四川大学,2009 年)(分数:2.00)_10.兴中会的革命报刊的评价。(山东大学,2008 年)(
3、分数:2.00)_11.辛亥革命后报业繁荣的状况及原因。(湖南大学,2009 年)(分数:2.00)_12.简述五四时期,北京大学对报业的贡献。(北京大学,2009 年)(分数:2.00)_13.简述我国广播事业初期的状况。(华中师范大学,2010 年)(分数:2.00)_14.中华民国在国民党时期的新闻法制原则,简述之。(复旦大学,2008 年)(分数:2.00)_15.邹韬奋主编的 7 大主要报刊,具体时间地点。(复旦大学,2009 年)(分数:2.00)_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6.六合丛谈(华中师范大学,2010 年)(分数:2.00)_17.万国公报(复旦大
4、学,2011 年 MJC 真题;中国传媒大学,2012 年 MJC 真题)(分数:2.00)_18.时务体(复旦大学,2009 年)(分数:2.00)_19.王韬(山东大学,2008 年;中国传媒大学,2011 年 MJC 真题)(分数:2.00)_20.苏报案(山东大学,2008 年)(分数:2.00)_21.实际应用新闻学(北京大学,2009 年)(分数:2.00)_22.张季鸾(四川大学,2008 年)(分数:2.00)_23.每周评论(复旦大学,2009 年)(分数:2.00)_24.白话文运动(清华大学,2009 年)(分数:2.00)_25.史量才(中国人民大学,2009 年)(分
5、数:2.00)_26.湘江评论(中国传媒大学,2009 年)(分数:2.00)_27.红色中华社(南京师范大学,2009 年;南京大学 2009 年)(分数:2.00)_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0 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8,分数:16.00)1.论述维新派报刊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对我国新闻史的意义。(华中师范大学,2010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维新派报刊的历史作用:(1)对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的教育。19 世纪 70年代以来,王韬、康有为、梁启超等作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陆
6、续将西方资产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通过他们所办的报刊介绍到中国来。 (2)对读者进行了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教育。在传播新知识的同时,维新派报刊用大量篇幅向读者陈述了中华民族面临的严重危机,谴责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从而唤醒了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激发了他们的热情,促使他们积极投身于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中。 (3)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成了变法的实现。在维新派报刊的大力宣传下,变法、维新成了不可抗拒的社会潮流。 维新派报刊对新闻事业的贡献:(1)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严禁。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和一些维新派大臣纷纷上书皇帝要求允许设立报馆,广开言路,终于促使光绪帝颁布了准许官绅士民办报的诏
7、书,并要求政府给办报者以免税的奖励。这是维新派多年来争取报刊出版自由的重大胜利,也是他们对中国新闻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2)开政治家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是维新变法的领袖,是思想敏锐、学识渊博、笔锋犀利的政治活动家,他们出来办报,一扫落魄文人的陈腐习气,开我国政治家办报的先河,从而使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3)创造了报章文体,影响了一代文风。所谓“报章文体”,是指出现于报刊之上、不同于桐城派古文的一种比较通俗浅近的文体。这种文体首先是王韬在循环日报上的运用,但没有形成气候。这种新文体出现后,风行一时,成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一种过渡文体,为“五四
8、”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解析:2.论述 1911 年之前报刊思想上的发展。(中国传媒大学,2008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报刊思想 中国资产阶级的诞生和在部分具有资产阶缎观点的知识分子中开展起来的政治改良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对报纸作用的认识(论述了报的多种功能,提出办报目的是“立言”,强调报纸对社会的变革作用,提出言论自由要求,要求国人自由办报),他们的办报思想和早期的舆论活动。 从 19 世纪 70 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早期的维新派的办报思想主要来自于王韬、郑观应、陈炽等人,他们的报刊思想包括: 力荐西式报纸,盛赞其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影响巨大;
9、 认为报纸可帮助统治者“博采舆情”,了解下情、通达帝命等;梁启超在论报馆有益于国是中把报纸作用概括为“去塞求通”,即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庞载政治学艺要书。还将其比作人自的耳目、喉舌;谭嗣同提出报纸就是民史民口,更有民主民权和言论自由的色彩。 谴责外国人在华报纸的抑中扬外、颠倒黑白、蛊惑人心;指出应自办报纸加强宣传;郑观应提出报纸的社会教育和社会公益作用,多办报有利于国家安全和社会团结等。 (2)戊戌变法时期改良派报刊思想 维新派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改良派为开展变法运动而进行的舆论准备。创办了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1896)等一系列政论报刊。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
10、自己的报刊思想。梁启超在海外办报,新闻思想有所转变,提出报馆的“两大天职”,即“监督政府”“向导作用”。 报刊对于国家的积极作用,概括为“通”:第一,维新派极力阐述并努力实践报刊的“通西情”特别是“通外情”的功能。重视报刊传播信息和稳定国家统治秩序的作用。第二,强调并利用了报刊的开通民智的功能,因而始终把开民智作为报纸的主要任务之一。第三,重视并自觉地运用了报刊开通风气的功能,即引导舆论的功能。第四,开言路,注重报纸在建设民主政治方面的作用。 对报刊性质的认识超出了早期维新派人士的程度。维新派已经把办报视为民众的当然权力和政治民主的体现,意识到报刊反专制的战斗作用。 对报章文体、报人素质问题发
11、表了见解,提出制定报律的建议。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刊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闻思想均来自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学说,他们的办报主张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革命派报刊活动的轨迹与改良派的相反,他们是从外到内,他们的新闻思想与改良派的也有质的不同,他们更注意汲取西方新闻学说中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内涵,因而更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革命性和战斗性。 公开承认革命报刊的党派性。资产阶级革命派明确宣布自己的报纸是“党报”和“机关报”,必须大力宣传革命党的纲领和主张。民报创刊时,孙中山在发刊词中就强调要将“非常革新之学说,其理想输灌于人心,而化为常识,则去实行也近”。他在旧金山指导少年
12、中国晨报的工作时还说:“革命党是体,报纸是用。有体有用,我们党的宗旨和作用才能发挥出来,两件事就是一件事”。 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在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辩论中,革命派大批改良,强调“民报革命报也,以使人真知革命为目的”,即使是在国内出版不便倡言革命的报刊,也巧妙地表达了它们为革命办报的宗旨。像民呼日报就一再强调“为民请命”“吊民伐罪”和“义师先声”。 把报纸视为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革命派将西方新闻学著作中流行的一家报馆比喻为一支军队、报纸的威力胜过四千毛瑟枪等观点加以引进,大肆宣扬。秋瑾把她所办的报纸称为革命队伍中的一个“师团”。郑贯公则说:“报纸能宣布公理,激励人心,何异政令?报纸能声罪致
13、讨,以儆效尤,何异裁判定案?报纸能密查侦察,何异侦探暗差?报纸能布其证据,直斥其人,何异警察巡兵?报纸能与人辩诬讼冤,何异律师?报纸能笔战舌战,何异军人?”基于这种认识,革命派报刊把揭露清政府的专制腐败、卖国虐民和激起人民的革命情绪作为其主要内容。 记者应该先知先觉。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认为民众有“先知先觉”和“后知后觉”两种,前者人少,但应带领后者一起前进。记者应该是先知先觉者,应尽自己的天职,民报的发刊词中说:“惟夫一群之中,有少数最良之心理,能策其群而进之,使最宜之治法适应于吾群,吾群之进步适应于世界,此先知先觉之天职,而吾民报所为作也。”这就是说记者对三民主义应先知先觉,并用它来教育
14、人民群众、鞭策人民群众向前进。 除上述几点外,革命派报人还发表了一些鼓吹言论自由、重视开发“民智”。反映民意、指导舆论等方面的主张。但总的看来,革命派报人的办报主张都比较零碎,他们的“先知先觉”观点,还有唯心主义色彩和个人英雄主义的烙印。)解析:3.试评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中国传媒大学,2009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对于报刊的一些基本认识大体一致。但是革命派是当时民族资产阶级最先进的政治代表,他们的办报思想,更倾向于吸收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学说中反封建的民主内涵,更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革命性和战斗性,其主要有:
15、(1)高度评价报纸的政治斗争工具的作用,把报纸视为革命的锐利武器。郑贯公曾将报纸称为“笔枪”。 (2)承认报刊的党派性,主张利用报刊宣传革命的纲领、政见,公开承认其报纸为“党报”和“机关报”。 (3)认为报纸是国民的代表,特别是平民的代表。坚信其报纸代表了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4)重视报刊制造舆论的作用。指出要革命就必须造革命之舆论,造革命之舆论必须靠报纸。孙中山更将报纸视为“舆论之母”。 (5)另外,鼓吹资产阶级的言论自由;重视报纸“开民智”的作用;认为报刊宣传应与武装斗争紧密配合;主张以通俗的语言向“下等社会”宣传革命等。 (6)评价:第一,积极性。总体上,他们重视报纸的舆论工具作用,在坚
16、持把武装斗争放在首位的同时,做了大量的报刊宣传工作,对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学的一些观点和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的办报口号,做了富有斗争精神的解释和补充。第二,局限性。他们的办报思想始终打着资产阶级唯心主义个人英雄史观的烙印,一定程度上忽视或低估了人民大众的力量。对于西方新闻学的吸收和理解较为肤浅,其办报思想内容较单薄。)解析:4.中国近代史上曾掀起过数次政论报刊发展的高潮,试论其发生、发展的原因及意义,并将其与西方政论报刊做一比较。(南京师范大学 2009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原因:随着维新运动的深入展开,政论报刊如雨后春笋,遍布
17、全国及海外华侨聚集的地方。从 1895 年到 1898 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 112 种,其中 80是中国人自办的。这些报刊中,有鼓吹变法的政治性报刊、有介绍西方科技的报刊、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报刊、有通俗报刊、有妇孺报,也有行业报。这众多国人自办的刊物,打破了近代史上由外报垄断中国新闻界的局面,这是近代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一次办报高潮。此时的报刊有一些共同点,即报刊以政论为主,新闻反居次席;此外,报纸与杂志合一,同时,时人重杂志而轻日报。这次高潮的主流始终是维新派主办的、以宣传维新为主旋律的政论性报刊。 意义:各地维新派新团体的报刊活动在社会上造成了巨大的舆论影响,获得了一大部分具有爱国思想
18、的仁人志士的支援和支持,对变法起到了很大帮助。其主要贡献有: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开了政治家办报的先河;创造了报刊新文体,推动了政论写作的发展。 (2)1906 年 9 月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后,近代报刊的发展进一步加快,形成了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的“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发生原因:此时办报是革命和改良双重影响之下的产物。由于中国政治形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中国资产阶级分为了两大派,即处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和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意义:与维新运动时期形成的第一次办报高潮相比较,“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有以下几个新特点:政党报刊占主导地位;办报的主角已由资产阶级改良派变成了资产
19、阶级革命派;各派报刊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发展壮大,报刊的斗争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办报地区、读者面大为扩大。 (3)与西方政论报刊的比较 时间上,中国的政论报刊周期较长,在整个近代史中占据了较长的时间;而西方政论报刊在建立起自由体制后,逐渐让位于商业报刊。 中国的政论报刊起初是引入西方的政论,而随后却发展成政治家办报以及文人论证的模式,并且是在没有体制保证之下所做的尝试;而西方政论报刊的兴起则在资产阶级夺权并且建立起自由主义的新闻体制之后,因此能受到体制和法律的保护。 中国政论报刊对政治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并且由于政治领导人的变动,报刊和报人受迫害的情况比比皆是,如大江报案,癸丑报灾等,西方则较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新闻 传播 硕士 专业 基础 历年 汇编 1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