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生物.docx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生物.docx(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上海 卷 )生物 一、选择题 (共 60 分,每小题 2 分 。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2 分 )下列感受器中属于化学感受器的是 ( ) A.人类皮肤感受器 B.蝮蛇颊窝 C.飞蛾的触角 D.鱼类侧线 解析: A、人类皮肤含有温觉感受器,能感知温度变化,属于物理感受器,故 A 错误; B、蝮蛇颊窝也能感受温度变化,属于物理感受器,故 B 错误; C、飞蛾触角起嗅觉作用,甚至能接受配偶性外激素的刺激,故是嗅觉感受器,故 C 正确; D、鱼类侧线能感受到鱼耳所不能感受的低频振动,当敌害接近时,能及时发觉而逃离,属于物理感受器,故 D 错误 。
2、 答案: C. 2.(2 分 )如图表示细胞中一种常见的水解反应 。 下列化合物能发生此种反应的有 ( ) 多肽 淀粉 纤维素 脂肪 。 A. B. C. D. 解析: 多肽也有大分子,能水解成单体 氨基酸, 正确; 淀粉能在相关酶的作用下能水解成单体 葡萄糖, 正确; 纤维素能在相关酶的作用下能水解成单体 葡萄糖, 正确; 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三酰甘油酯,不属于生物大分子,没有单体, 错误 。 答案: A. 3.(2 分 )如图显示了细胞的部分质膜及其周围物质,其中一定代表蛋白质的符号是 ( ) A. B. C.Y D. 和 Y 解 析: 从图示中可以看出最大可能性为胞吞的过程,其中
3、为所胞吞的大分子,而 Y 和 为糖蛋白,其中 为糖类, Y 为蛋白质 。 答案: C 4.(2 分 )下列细胞属于 G0细胞的是 ( ) A.神经细胞 B.肝细胞 C.肌肉细胞 D.骨髓细胞 解析: A、神经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 A 错误; B、肝细胞暂时失去分裂能力,但在适当的刺激下可恢复细胞分裂,进入细胞周期, B正确; C、肌肉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 C 错误; D、骨髓细胞有分裂能力, D 错误 。 答案: B. 5.(2 分 )下列关于乙型肝炎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能在人体血浆中增殖 B.不能寄生在呼吸道黏膜细胞中 C.核酸中含 5 种
4、含氮碱基 D.蛋白质由自身的核糖体合成 解析: A、乙型肝炎病毒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依赖于活细胞生存,故 A 错误; B、乙肝病毒是寄生在肝细胞中,则不能寄生在呼吸道黏膜细胞中,故 B 正确; C、乙肝病毒的核酸是 DNA,所以只具有 A、 T、 C、 G 四种碱基,故 C 错误; D、乙肝病毒蛋白质的合成要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才能合成,故 D 错误 。 答案: B. 6.(2 分 )如图显示了人体内能源物质的代谢途径,大写字母代表物质,其中物质 Z 直接参与了过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X 是葡萄糖 B.Y 是丙酮酸 C.Q 是甘油 D.Z 可以是氨基酸脱去氨基的碳链 解析
5、: A、糖原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 A 正确; B、葡萄糖经细胞呼吸第一阶段产生 丙酮酸可以将生物体内糖类、脂肪等物质的转化联系在一起, B 正确; C、生物体利用脂肪作为供能原料的第一步水解脂肪生成甘油和脂肪酸,之后,甘油和脂肪酸在组织内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间甘油可以转变成丙酮酸,脂肪酸则不能,据此可以判断图中的 P 为甘油、 Q 为脂肪酸, C 错误; D、过程 是三羧酸循环,直接参与该过程的 Z 为一种二碳化合物,氨基酸脱去氨基的碳链含有两个碳原子, D 正确 。 答案: C. 7.(2 分 )紫色洋葱的外表皮细胞能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下列条件中属于发生该现象必要条
6、件的是 ( ) A.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B.细胞膜外侧有识别水分子的受体 C.液泡中有紫色的水溶性色素 D.水分子不能穿过原生质层进入液泡 解析: A、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外因是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故 A 正确; B、水分子进入细胞是自由扩散,不需要细胞膜外侧有识别水分子的受体,故 B 错误; C、选择液泡中有紫色色素的洋葱作此实验的目的是容易观察,如果换成白色的洋葱表皮,一样可以发生质壁分离,故 C 错误; D、水分子可以通过原生质层进入液泡,故 D 错误 。 答案: A. 8.(2 分 )葡萄糖穿越细胞膜进入红细胞的运输速度存在一个饱
7、和值,该值的大小取决于( ) A.细胞内的氧浓度 B.细胞膜外的糖蛋白数量 C.细胞膜上相应载体的数量 D.细胞内外葡萄糖浓度差值 解析: 葡萄糖穿越细胞膜进入红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运输速度与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和浓度差有关,而运输速度的饱和值与细胞膜上相应载体的数量有关 。 答案: C. 9.(2 分 )在工业化大量培养植物试管苗的过程中,一般进行如下操作,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诱导形成芽 取合适外植体 诱导形成愈伤组 织 诱导形成未分化状态的细胞 诱导形成根 。 A. B. C. D. 解析: 工业化大量培养植物试管苗的过程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其操作顺序是离体的器官、组织、细胞
8、(外植体 ) 愈伤组织 长出丛芽 生根 移栽成活 。 答案: B. 10.(2 分 )在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 ( ) A.能利用光能合成糖类 B.是发生三羧酸循环的场所 C.能对分泌物进行加工 D.是大分子有机物进行水解的场所 解析: A、在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而没有叶绿体,A 错误; B、线粒体基质中可以发生三羧酸循环, B 正确; C、能对分泌物加工的是高尔基体, C 错误; D、大分子有机物水解的场所是溶酶体, D 错误 。 答案: B. 11.(2 分 )人在面临紧急情况时,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 A.交感神经兴奋性占优势 B.心跳
9、呼吸加快,代谢速度增加 C.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 D.胃肠蠕动加快 解析: A、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 A 正确; B、人在面临紧急情况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促使肾上腺素的分泌量急剧增加,而肾上腺素增加后会刺激人的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心跳与呼吸频率加快, B 正确; C、人在面临紧急情况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促使肾上腺素的分泌量急剧增加, C正确; D、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促进胃肠蠕动,而人在紧张状态下,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 D错误 。 答案: D. 12.(2 分 )选取长度相同的幼苗,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给予光照,在不同时间测定胚芽鞘伸长的长度,结果如图乙 。 能正确表示对照组
10、、实验组光照侧和背光侧胚芽鞘伸长长度的曲线依次是 ( ) A. B. C. D. 解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对照组的胚芽鞘伸长长度应介于实验组向光侧与背光侧之间,即曲线 ;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于背光侧,生长慢,对应曲线 ;背光侧生长快,对应曲线 。 答案: B. 13.(2 分 )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在 10 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图象清晰、柔和,再直接转换至 40 倍物镜观察 。 此时,除调节细调节器外,还需调节反光镜 (或亮度调节钮 )和光圈 。正确的操作是 ( ) A.用平面镜 (或调低亮度 )、光圈缩小 B.用平面镜 (或调低亮度 )、光圈放大 C.用凹面镜 (或调高亮度 )、光圈放大 D.用凹
11、面镜 (或调高亮度 )、光圈缩小 解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视野亮度是相反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 (高倍镜 ),镜头透光直径越小,造成通光量变小,照在细胞单位面积上的光能就越少,感觉就是视野变暗 。所以在 10 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图象清晰、柔和,再直接转换至 40 倍物镜观察时应将视野调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将视野亮度调得亮,应用凹面镜 (或调高亮度 )、光圈放大 。 答案: C. 14.(2 分 )若不考虑基因突变,遗传信息一定相同的是 ( ) A.来自同一只红眼雄果蝇的精子 B.来自同一株紫花豌豆的花粉 C.来自同一株落地生根的不定芽 D.来自同一个玉米果穗的籽粒 解析: A、精子是减数
12、分裂产生的雄配子,由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其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 A 错误; B、花粉是减数分裂产生的雄配子,由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其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 B错误; C、同一植株所有的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C 正确; D、籽粒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由于配子的多样性及配子结合的随机性,来自同一个玉米果穗的籽粒不一定相同, D 错误 。 答案: C. 15.(2 分 )如图显示肝细胞代谢过程 中的物质交换, X 和 Y 分别可代表 ( ) A.葡萄糖、 CO2 B.氨基酸、胰岛素 C.肾上腺素、尿素 D.甘油三酯、脂肪酸 解析: A、 X 可代表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合
13、成肝糖原,也能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故 A 正确; B、胰岛素只能由胰岛 B 细胞分泌,不能来自肝细胞,故 B 错误; C、 X 也可代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但不能代表肾上腺素,因为肾上腺素不进入肝细胞内发挥作用,故 C 错误; D、脂肪水解成甘油三酯和脂肪酸能进入肝细胞, Y 可代表肝细胞代谢产生的 CO2、尿素,故 D 错误 。 答案: A. 16.(2 分 )某蛋白质由 124 个氨基酸组成,其中有 8 个 SH,在肽链形成空间结构 (如图 )时,生成 4 个二硫键 ( S S ),若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 125,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 ( ) A.13278 B.13286 C.132
14、94 D.15500 解析: 124 个氨基酸形成 1 条肽链脱 124 1=123 个 H2O,则水的分子量为 12318 , 8个 SH 形成 4 个二硫键脱 8个 H, H 的分子量为 24=8 ,氨基酸的总分子量为 124125 ;故用 124125 ,减去 12318 ,再减去 42 ,即: 124125 12318 8=13278。 答案: A. 17.(2 分 )编码酶 X 的基因中某个碱基被替换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 Y。 表 1 显示了与酶x 相比,酶 Y 可能出现的四种状况,对这四种状况出现的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 ) 比较指标 酶 Y 活性 /酶 X 活性 100% 50%
15、10% 150% 酶 Y 氨基酸数目 /酶 X 氨基酸数目 1 1 小于 1 大于 1 A.状况 一定是因为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 B.状况 一定是因为氨基酸间的肽键数减少了 50% C.状况 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位置变化 D.状况 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 tRNA 的种类增加 解析: A、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后,遗传密码一定改变,但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决定的氨基酸并不一定改变,状况 酶活性不变且氨基酸数目不变,可能是因为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也可能是氨基酸序列虽然改变但不影响两种酶活性, A 错误; B、状况 酶活性虽然改变了,但氨基酸数目没有改变,所以氨基酸间的肽键数也不变,B 错误;
16、 C、状况 碱基改变之后酶活性下降且氨基酸数目减少,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的位置提前了, C 正确; D、状况 酶活性改变且氨基酸数目增加,可能是因为 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的位置推后,基因突变不影响 tRNA 的种类, D 错误 。 答案: C. 18.(2 分 )据研究,从来源于不同区域的 12 头大熊猫体内提取 36 种蛋白质进行对比,发现其中只有一种蛋白质具有多态性,这说明 ( ) A.大熊猫的物种多样性较低 B.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较低 C.大熊猫的蛋白质功能比较单一 D.大熊猫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较低 解析: A、大熊猫只有一个物种,不存在物种多样性, A 错误; B、蛋白质大部分无区
17、别,说明指导蛋白质合成的遗传物质差异很小,正说明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较低, B 正确; C、根据题干无法推测大熊猫的蛋白质功能比较单一, C 错误; D、根据题干无法推测大熊猫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较低, D 错误 。 答案: B. 19.(2 分 )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上有许多宽窄不一的横纹,下列对横纹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宽窄不一是 DNA 复制次数不一致所致 B.每条横纹各代表一个基因 C.横纹便于在染色体上进行基因定位 D.横纹的数目和位置在同种果蝇中都不同 解析: A、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上的宽窄不一的横纹,是由于染色体复制和细胞复制不同步,染色体大量堆积形成的,经染色后,出现深浅不
18、同、疏密各异的横 纹,数目往往恒定, A 错误; B、果蝇巨大染色体上的横纹是很多基因的集合, B 错误; C、大部分 DNA 存在于暗区带之内,把用杂交实验得到的果蝇多线染色体的遗传图谱与正常的带谱比较,可以看出每条带相当于一个遗传单位,因此横纹便于在染色体上进行基因定位, C 正确; D、染色体上横纹的数目和位置往往是固定不变的,代表着果蝇不同种的特征,一旦染色体发生结构变异,很容易通过横纹的数目和位置来识别, D 错误 。 答案: C. 20.(2 分 )在搭建 DNA 分子模型的实验中,若有 4 种碱基塑料片共 20 个,其中 4 个 C, 6个 G, 3 个 A, 7 个 T,脱氧核
19、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 14 个,脱氧核糖塑料片 40 个,磷酸塑料片 100 个,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若干,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若干,则 ( ) A.能搭建出 20 个脱氧核苷酸 B.所搭建的 DNA 分子片段最长为 7 碱基对 C.能搭建出 410种不同的 DNA 分子模型 D.能搭建出一个 4 碱基对的 DNA 分子片段 解析: A、由以上分析可知,题中提供的条件只能建出一个 4 碱基对的 DNA 分子片段, A错误; B、由以上分析可知,题中提供的条件只能建出一个 4 碱基对的 DNA 分子片段, B 错误; C、能建出一个 4 碱基对的 DNA 分子片段 ,最多能搭建出 44种不同的
20、 DNA 分子模型, C错误; D、由以上分析可知,题中提供的条件只能建出一个 4 碱基对的 DNA 分子片段, D 正确 。 答案: D. 21.(2 分 )假设一对夫妇生育的 7 个儿子中, 3 个患有血友病 (H h), 3 个患有红绿色盲(E e), 1 个正常 。 下列示意图所代表的细胞中,最有可能来自孩子母亲的是 ( ) A. B. C. D. 解析: A、 A 图中 h和 e 在同一条染色体上,那么所生的孩子要么两病皆患,要么完全正常,与题意不符, A 错误; B、 B 图可以解释 “3 个患血友病,另外 3 个患红绿色盲 ” ,另外一个正常是由于母亲的两条 X 染色体在联会时发
21、生交叉互换,产生了 HE 的配子, B 正确; C、红绿色盲和血友病都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应该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 错误; D、 H 与 h 是等位基因,应该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上,而不是同一条染色体上, D错误 。 答案: B. 22.(2 分 )某种群中有 AA、 Aa、 aa 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其中 AA、 Aa 所占比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第 36 个月时,基因 a 在种群中的频率为 ( ) A.0.2 B.0.3 C.0.4 D.0.6 解析: 由题图可知,第 36 个月时 Aa 的基因型频率是 0.4, AA 的基因型频率是 0.2,由此可以计算出 aa 的基因型频
22、率是 1 0.2 0.4=0.4; a 的基因频率是:a=0.4+0.4 =0.6。 答案: D. 23.(2 分 )某小组研究干旱对玉米叶片内生长素和脱落酸浓度的影响,数据见图,据图分析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A.干旱对玉米叶片中的脱落酸影响远远大于对生长素的影响 B.干旱对玉米叶片中的生长素影响远远人于对脱落酸的影响 C.随着干旱时间延长,玉米叶片内的生长素浓度减少量越来越多 D.随着干旱时间延长,玉米叶片内的脱落酸浓度越来越大 解析: A、干旱时脱落酸对照组和实验组相差很大,而生长素对照组和实验组差别不大,说明干旱对玉米叶片中的脱落酸影响远远大于生长素的影响, A 项正确; B、干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上海卷 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