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专业基础课-刑法学-20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专业基础课-刑法学-20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专业基础课-刑法学-20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业基础课-刑法学-20 及答案解析(总分:57.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在犯罪的客观方面要件中,属于必要要件的有 _ 。(分数:1.00)A.危害行为B.犯罪的地点C.犯罪的时间D.犯罪的方法2.犯罪未遂中的“犯罪未得逞”是指 _ 。(分数:1.00)A.犯罪结果没有发生B.犯罪行为没有实施完毕C.犯罪目的没有达到D.行为没有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3.被告人张某和廉某打架,张对廉怀恨在心,决定绑架廉的小孩。一天中午,张隐藏在廉的家门口,看到孩子出来,他跑过去捂住小孩的嘴,要把孩子抱走,小孩拼命挣扎,惊动了在家的廉某,廉某冲上去和张某
2、厮打起来,张在厮打中刺了廉一刀,致廉某当场死亡。张某逃跑至济南,因无以谋生,一天在某商店门口偷盗一辆自行车,被管理人员发现,当场被抓获。对张某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_(分数:1.00)A.以绑架罪和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B.以绑架勒索罪和故意伤害罪、盗窃罪数罪并罚C.以绑架罪、过失伤害罪数罪并罚D.以绑架罪、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4.下列属于共同犯罪的情况是 _ 。(分数:1.00)A.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B.一方是故意,另一方是过失,共同造成重大损失C.有共同故意,但无共同行为D.盗窃犯和与之事前通谋的窝藏犯5.根据刑法规定,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形是 _ 。(分数:1.00)A.不满 18
3、周岁的人犯罪B.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C.犯罪未遂D.盲人犯罪6.行为人在组织、领导或者参加恐怖活动组织后又具体实施杀人、绑架、爆炸等犯罪行为的,应当 _ 。(分数:1.00)A.以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从重处罚B.从一重处断C.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D.以故意杀人罪、绑架罪或爆炸罪从重处罚7.下列哪些行为不属于金融诈骗罪? _(分数:1.00)A.恶意透支B.签发空头支票C.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诈骗保险公司D.以虚构的单位签订合同8.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则教唆犯 _ 。(分数:1.00)A.不构成犯罪B.应当减轻、免除处罚C.可以从轻、减轻处罚D.可以减轻、免除
4、处罚9.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依照中国刑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 _ 。(分数:1.00)A.应当减轻处罚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处罚D.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10.王某向钱某讨债不成,遂将钱某劫持并关押月余。王某的行为是 _ 。(分数:1.00)A.继续犯B.连续犯C.牵连犯D.结果加重犯11.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_ 之间的关系。(分数:1.00)A.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B.行为与结果C.客观行为与主观心理D.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12.行为人在法律上认识错误对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_ 。(分数:1.00)A.有影响B.原则上是没有影响的,但是不排除有影响的可能性
5、C.原则上是有影响的,但是不排除没有影响的可能D.一般的影响是从宽处理13.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刑法第 236 条强奸罪加重法定情节的是 _ 。(分数:1.00)A.强奸妇女多人的B.利用妇女处于昏醉状态而强奸的C.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D.二人以上轮奸的14.行为人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的, _ 。(分数:1.00)A.以伪造货币罪一罪定罪从重处罚B.以出售、运输假币罪一罪定罪从重处罚C.以伪造货币罪和出售、运输假币罪实行数罪并罚D.比较伪造货币罪和出售、运输假币罪的刑罚轻重,择一重罪从重处罚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 。(分数:1.00)A.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
6、受请托人提供的干股的,如果进行了股权转让登记,所分红利计入受贿数额B.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提供的干股的,如果股份未实际转让,以股份分红名义获取利益的,实际获利数额应当认定为受贿数额C.国家工作人员根据商品经营者事先设定的各种优惠交易条件,以优惠价格购买商品的,应认定为受贿D.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即构成既遂,即使及时退还或者上交的,也应认定为受贿罪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7.00)16.下列情形不应当认定为立功的有 _ 。(分数:1.00)A.某甲通过体罚虐待同监室的王某,迫使王某说出曾经伙同他人实施抢劫,某甲遂向警察举报,经查证属实B.
7、某乙系某市禁毒支队的警察,在工作中通过特情得知张某将从昆明运输毒品至上海。某乙因受贿被立案调查,在此期间向办案民警讲述张某运输毒品一事,经查证属实C.某丙的律师赵某在会见某丙的过程中,将其掌握的苏某强奸的线索告知某丙,某丙向警察举报苏某犯强奸罪,经查证属实D.某丁因犯盗窃罪被逮捕,其弟弟为了帮助某丁减轻罪责,主动向公安人员举报蔡某曾挪用公款 10 万元,经查证属实17.下列犯罪的犯罪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的有 _ 。(分数:1.00)A.伪证罪B.脱逃罪C.徇私枉法罪D.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18.对下列哪些犯罪可以行使“无限防卫权”? _(分数:2.00)A.杀人B.暴力取证C.绑架D.投毒1
8、9.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可以成为 _ 的主体。(分数:1.00)A.抢劫罪B.盗窃金融机构罪C.抢夺罪D.放火罪20.间谍罪的客观方面通常表现为 _ 。(分数:2.00)A.参加间谍组织B.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C.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D.资助敌对组织21.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下列不适用数罪并罚的情况有 _ 。(分数:2.00)A.犯罪行为在一定时间处于持续状态的犯罪B.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C.基于数个同一的故意,多次实施犯罪行为,且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D.以某一犯罪为目的,而其方法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且刑法无特别规定的犯罪22.在我国刑法分则中
9、规定的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中,包括以下实行行为: _ 。(分数:2.00)A.单一实行行为B.选择实行行为C.并列实行行为D.双重实行行为23.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中,属于危险犯的有 _ 。(分数:2.00)A.生产、销售假药罪B.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C.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D.生产、销售劣药罪24.有权对刑法作出有权解释的机关包括 _ 。(分数:2.00)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最高人民法院C.最高人民检察院D.国务院25.以下选项所列行为中,哪些构成抗税罪? _(分数:2.00)A.以暴力抗税故意致人重伤的B.以暴力方法拒不缴纳税款C.以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D.以暴力抗税
10、过失致人死亡三、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0.00)被告人,黄某,男,28 岁,农民;被告人,王某,男,23 岁,农民。 被告人黄某与王某系一起长大的近邻。二人本都生活于穷困潦倒之中。但突然有一天,黄某发现王某已今非昔比,乃悄悄请教致富秘诀。王某碍于多年朋友之情面,坦言自己正从事贩毒活动,并进而向黄某鼓吹了一通诸如“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之类的“至理名言”。在王某的“开导”下,黄某蠢蠢欲动,便和王某一起从他人处购得 50 克纯度为 50%的海洛因。为了增加数量,黄某和王某又在海洛因中掺入 50克西药“头痛粉”,并转手以每克 120 元的价格卖给他人,其间,由王某联系下家并交接毒品,
11、黄某在一旁“学习”技巧。其后,黄某开始单干,索性以“头痛粉”冒充海洛因,当黄某携带 250 克假毒品准备贩卖时,被公安机关当场擒获。黄某归案后,检举了王某和其共同贩卖毒品的犯罪事实,并协助司法机关抓获了王某。在王某住处查获海洛因 200 克,并查明王某没有吸食海洛因的历史。(分数:10.00)(1).本案应当如何定罪?(分数:2.50)_(2).黄某是否构成累犯?是否构成特别再犯?(分数:2.50)_(3).本案应当如何量刑?(分数:2.50)_(4).黄某贩卖毒品的数量是多少?为什么?王某贩卖毒品的数量是多少?为什么?(分数:2.50)_四、辨析题(总题数:1,分数:5.00)26.只要行为
12、人违反了社会规范而没有履行相应的义务,都是刑法上的危害行为。 (分数:5.00)_五、法条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0.00)刑法第 239 条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试说明:(分数:10.00)(1).本条规定中的“致使被绑架人死亡”的含义是什么?(分数:2.00)_(2).本条规定中的“杀害被绑架人”的含义是什么?(分数:2
13、.00)_(3).行为人绑架后着手实施杀人行为企图灭口,但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被害人没有死亡,是否要判处死刑?为什么?(分数:2.00)_(4).如何理解“偷盗婴幼儿”?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如何处理?(分数:2.00)_(5).甲 15 周岁,绑架乙后将乙杀死,如果你是法官应当如何处理此案?(分数:2.00)_专业基础课-刑法学-20 答案解析(总分:57.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在犯罪的客观方面要件中,属于必要要件的有 _ 。(分数:1.00)A.危害行为 B.犯罪的地点C.犯罪的时间D.犯罪的方法解析:解析 B、C、D 均为犯罪
14、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2.犯罪未遂中的“犯罪未得逞”是指 _ 。(分数:1.00)A.犯罪结果没有发生B.犯罪行为没有实施完毕C.犯罪目的没有达到D.行为没有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解析:3.被告人张某和廉某打架,张对廉怀恨在心,决定绑架廉的小孩。一天中午,张隐藏在廉的家门口,看到孩子出来,他跑过去捂住小孩的嘴,要把孩子抱走,小孩拼命挣扎,惊动了在家的廉某,廉某冲上去和张某厮打起来,张在厮打中刺了廉一刀,致廉某当场死亡。张某逃跑至济南,因无以谋生,一天在某商店门口偷盗一辆自行车,被管理人员发现,当场被抓获。对张某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_(分数:1.00)A.以绑架罪和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B.以绑
15、架勒索罪和故意伤害罪、盗窃罪数罪并罚C.以绑架罪、过失伤害罪数罪并罚D.以绑架罪、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解析:解析 张某利用暴力强行劫持廉某的小孩,以此来报复廉某或者要求廉某就范,不属于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但属于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情形,应该认定为绑架罪;在实施绑架的过程中,张某厮打中刺死廉某,属于间接故意的杀人行为,应该认定为故意杀人罪;张某盗窃自行车属于未遂,情节比较轻,不认定为犯罪。因此,对于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进行数罪并罚。4.下列属于共同犯罪的情况是 _ 。(分数:1.00)A.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B.一方是故意,另一方是过失,共同造成重大损失C.有共同故意,但无共同行为D.盗窃犯和
16、与之事前通谋的窝藏犯 解析: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件:(1)主体要件: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2)客观要件: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3)主观要件:各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谓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参加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因此,A、B、C 三项均不构成共同犯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事前有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因此,D 属于共同犯罪。5.根据刑法规定,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形是 _
17、。(分数:1.00)A.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B.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C.犯罪未遂D.盲人犯罪 解析:解析 根据刑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犯罪的,是应当情节。排除 A 项。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是不包括免除处罚的情形。排除 B 项。犯罪未遂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同样不包括免除处罚的情形。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故选 D 项。6.行为人在组织、领导或者参加恐怖活动组织后又具体实施杀人、绑架、爆炸等犯罪行为的,应当 _ 。(分数:1.00)A.以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从重处罚B.从一重处断C.依照数罪并
18、罚的规定处罚 D.以故意杀人罪、绑架罪或爆炸罪从重处罚解析:解析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又实施其他犯罪行为的,应当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故选C 项。相似的还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处断原则。7.下列哪些行为不属于金融诈骗罪? _(分数:1.00)A.恶意透支B.签发空头支票C.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诈骗保险公司D.以虚构的单位签订合同 解析:8.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则教唆犯 _ 。(分数:1.00)A.不构成犯罪B.应当减轻、免除处罚C.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D.可以减轻、免除处罚解析:解析 刑法第 29 条第 2 款规定,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
19、或者减轻处罚。9.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依照中国刑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 _ 。(分数:1.00)A.应当减轻处罚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处罚D.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解析:解析 我国刑法第 10 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10.王某向钱某讨债不成,遂将钱某劫持并关押月余。王某的行为是 _ 。(分数:1.00)A.继续犯 B.连续犯C.牵连犯D.结果加重犯解析:继续犯,是指犯罪行为自着手实行之时直至其构成既遂,且通常在既遂
20、之后至犯罪行为终了的一定时间内,该犯罪行为及其所引起的不法状态同时处于持续过程中的犯罪形态。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而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结果加重犯,是指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由于发生了刑法规定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重结果,刑法对其规定加重法定刑的犯罪形态。连续犯和牵连犯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行为人实施了数个犯罪行为。王某的行为仅有一个(即非法拘禁钱某),因而不属于连续犯和牵连犯。至于结果加重犯,强调的是在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还存在加重结果。从本题来看,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专业 基础课 刑法学 2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