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地理.docx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地理.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地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 1 为某年许昌与周边部分城市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图,根据流量大小分为五个等级。下列城市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的是 ( ) 图 1 A.平顶山和新乡 B.焦作和漯河 C.济源和开封 D.郑州和洛阳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例的提示,而平顶山的日均流量大于新乡;济源和开封两个城市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焦作的日均流量小于开封;郑州的日均流量大于洛阳。所以本题选择
2、C 选项。 答案: C 2.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 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 ( ) A.台风引发风暴潮 B.寒潮造成冰冻 C.海岸受侵蚀后退 D.地表下沉塌陷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南方沿海地区容易受到台风和风暴潮的影响;寒潮主要影响我国北方地区;海岸侵蚀后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短时间内的风险较小;地表下沉在北方过度抽取地下水的地区较多,南方沿海地区风险小。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 答案: B 3.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 ) 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增加风沙
3、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解析:本题考查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 响。绿色植物的作用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烟滞尘,消除噪声,净化空气等。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增大了地表的摩擦力,所以降低了风速,拦截风沙流中的沙尘,减少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减弱了风沙流携沙能力。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 答案: D 图 2、图 3 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4-5 题。 图 3 4.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 )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 125
4、01400m 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 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 15501700m 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 15 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不同海拨和不同坡度所对应的聚落数量的多少进行判断:海拔 15501700m 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海拔 1250m 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坡度段中,坡度 2的区域聚落数量较少;坡度 15 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 答案: C 5.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 ) A.黄土高原 B.三江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江南丘陵 解析: 根据该地聚落
5、空间分布主要在海拔 1400 米以上,坡度 5 -20之间,黄土高原海拔和坡度符合题意,三江平原海拔较低;塔里木盆地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山麓;江南丘陵聚落主要分布在丘陵间的平地。所以本题选择 A 选项。 答案: A 6.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这种想象总体上不利于 ( ) 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 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 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 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造成了人才流失;对迁入地的影响: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但是能带
6、来一定的环境问题。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说明外出务工人员减少了,能够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促进家乡经济发展,促进区域文化交流。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减少,所以春运长途客运量将减少。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 答案: C 7.随着我国南方地区部分江河水库主要功能的退化,大坝将被拆除。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与拆坝前相比,将会出 现的变化有 ( ) A.坝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上升 B.坝址上游汛期出现的季节提前 C.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减少 D.坝址下游汛期洪峰流量增大 解析: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修建水库可以调节河流的径流量,但是主要是对下游河段。所以与拆坝前相比,将会出现的
7、变化主要是在下游河段,大坝拆除,水库对下游河段的调蓄作用不存在了,所以坝址下游汛期洪峰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径流量年际变化增大。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 答案: D 8.北半球春分日,当某地( 30 N, 120 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 东半球( 20 W 向东至160 E)处于白昼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 ( ) A.1/2 B.1/3 C.1/6 D.1/9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在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其中地方时的概念是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时间差异为地方时。当 120 E 刚进入白昼,则地方时为 6:00, 160 E 的
8、地方时 8:40,则东半球( 20 W向东至 160 E)处于白昼的是 120 E 向东到 180 E,跨度为 40,占全球 360的 1/9。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 答案: D 9.图 4 为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得出的我国 1980-2010 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图。若下列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则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地区是 ( ) A.西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西北地区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我国 1980 2010 年水稻产量重心向东北移动,所以东北地区的水稻产量增加更多,所以对我国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东北地区。所以本题选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广东 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