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四第1讲碳、硅及其化合物夯基提能作业.docx
《(课标通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四第1讲碳、硅及其化合物夯基提能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通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四第1讲碳、硅及其化合物夯基提能作业.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 讲 碳、硅及其化合物A 组 基础题组1.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下列贸易商品中,主要成分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中国丝绸 B.捷克水晶 C.埃及长绒棉 D.乌克兰葵花籽油答案 B B 项,水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属于无机物。2.下列各组物质有关性质关系的比较,正确的是( )A.硬度:SiO 2CO2C.熔点:SiO 2H2SiO3答案 D A 项,硬度:SiO 2CO2,A 错误;B 项,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知溶解性:SiO2CO2,C 错误;D 项,非金属性:CSi,则酸性:H 2CO3H2SiO3,D
2、正确。3.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完成的是( )A.AlNaAlO 2B.NaHCO3Na 2CO3C.SiO2H 2SiO3D.Fe(OH)2Fe(OH) 3答案 C Al 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应生成 Al ,可一步反应生成,A 不选;NaHCO 3加热分解为碳酸钠、二O-2氧化碳和水,可一步反应生成,B 不选;SiO 2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因此 SiO2先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溶液,然后再加入稀硫酸可以得到硅酸,故选 C;Fe(OH)2可与 H2O、O 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 Fe(OH)3,D不选。4.向一定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澄清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CO2气体,最后肯定没有沉
3、淀生成的是( )Ca(OH) 2 Na 2CO3 CaCl 2 Ca(ClO) 2 NaAlO 2Na 2SiO3A. B.C. D.2答案 A 向 Ca(OH)2、Ca(ClO) 2溶液中分别通入过量的 CO2,最终生成 Ca(HCO3)2,没有沉淀生成;向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最终会析出 NaHCO3晶体;CO 2与 CaCl2不反应;CO 2与 NaAlO2溶液反应产生Al(OH)3沉淀;CO 2与 Na2SiO3溶液反应产生 H2SiO3沉淀。5.(2018 宁夏银川二模)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涉及很多的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滴水穿石”“绳锯木断
4、”不包含化学变化B.工业生产玻璃、水泥、漂白粉,均需要用石灰石作原料C.“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D.中国蓝是古代人工合成的蓝色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BaCuSi4O10,可改写成 BaOCuO4SiO2答案 A 大理石(即碳酸钙)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Ca(HCO3)2,属于化学变化,A 错误。6.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SiO2中含有 Al2O3杂质,可以加入足量 NaOH 溶液然后过滤除去B.CO2中含有 CO 杂质,可以通过盛有灼热 CuO 的玻璃管C.CO2中含有 HCl 杂质,可以通过盛有 Na2CO3溶液的洗气瓶D.Na2CO3溶液中含有 Na2SiO3杂质,可以
5、通入足量的 CO2,然后过滤答案 B A 项,SiO 2、Al 2O3均与 NaOH 溶液反应;C 项,应通过盛有饱和 NaHCO3溶液的洗气瓶;D 项,引入了 NaHCO3杂质。7.(2018 山东聊城三模)灼热的焦炭与水蒸气反应所得产物为 H2、CO 和少量 CO2,为了检验产物中的 H2和 CO(设气体均被充分吸收),设计如下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为了实验安全,应先点燃处酒精灯,后点燃处酒精灯B.、中依次盛装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和澄清石灰水C.中黑色固体变红色,即可证明产物中一定含有 H2和 CO 中的一种或两种D.若用碱石灰替换无水硫酸铜,也可以达到检验 H2和 CO
6、 的目的答案 D A 项,H 2、CO 不纯时加热易发生爆炸,则为了实验安全性,应先点燃处酒精灯排出装置中空气,后点燃处酒精灯,故 A 正确;B 项,由上述分析可知,、中依次盛装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和澄清石灰水,故 B 正确;C 项,H 2和 CO 均能还原 CuO,当黑色氧化铜变红色,说明产物中一定含有 H2和 CO 中的3一种或两种,故 C 正确;D 项,若用碱石灰替换无水硫酸铜,碱石灰可吸收水、二氧化碳,不能达到检验 H2和 CO 的目的,故 D 错误。8.A、B、C、D、E 代表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如图所示。A 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其晶体结构与金刚石
7、相似。请填空:(1)形成单质 A 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它的最高化合价为 。 (2)B 的化学式为 ,B 和碳反应生成 A 和 E 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 的化学式为 ,D 的化学式为 。 答案 (1) +4 (2)SiO2 SiO 2+2C Si+2CO(3)CaSiO3 Na 2SiO3解析 A、B、C、D、E 代表单质或化合物,A 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其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A 是 Si。B 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 A 和 E,则该反应是碳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和 CO 的反应,即 B 是二氧化硅,E 是 CO;二氧化硅在高温下和氧化钙反应生成 C 即硅酸钙,二氧
8、化硅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 D 即硅酸钠。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A 是 Si,B 是 SiO2,C 是 CaSiO3,D 是 Na2SiO3,E 是 CO。(1)形成单质 A 的原子是硅原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最外层有 4 个电子,它的最高化合价为+4。(2)B 的化学式为 SiO2,晶体类型为原子晶体,B 和碳反应生成 A 和 E 的化学方程式是 SiO2+2C Si+2CO。(3)C 的化学式为 CaSiO3,D 的化学式为 Na2SiO3。9.为确认 HCl、H 2CO3、H 2SiO3的酸性强弱,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一次实验即可达到目的(不必选其他酸性物质)。请据此回答:
9、4(1)锥形瓶中装某可溶性正盐溶液,分液漏斗所盛试剂应为。 (2)装置 B 所盛的试剂是,其作用是。 (3)装置 C 所盛试剂是,C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由此得到的结论是酸性: 。 答案 (1)盐酸(2)饱和 NaHCO3溶液 吸收 HCl 气体(答案合理即可)(3)Na2SiO3溶液 Si +CO2+H2O H2SiO3+C (或 Si +2CO2+2H2O 2HC +H2SiO3)O2-3 O2-3 O2-3 O-3(4)HCl H 2CO3 H 2SiO3解析 (1)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的原则,分液漏斗中应盛放最强的酸,最强的酸是盐酸,所以分液漏斗中所盛试剂名称是盐酸。(3)硅酸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20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专题 及其 化合物 夯基提能 作业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