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四第2讲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溴和碘夯基提能作业.docx
《(课标通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四第2讲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溴和碘夯基提能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通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四第2讲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溴和碘夯基提能作业.docx(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2 讲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溴和碘A 组 基础题组1.实验室保存下列试剂,其中保存方法和理由描述都正确的是( )编号 试剂 保存方法 理由A 白磷 保存在煤油中 防止与空气中水、氧气接触发生反应B 液溴 密封保存在细口瓶中 防止升华C 氯水 存放在磨口玻璃塞的棕色瓶中 避免见光分解D 氢氟酸 存放在磨口玻璃塞的广口瓶中 防止挥发答案 C A 项,白磷极易与氧气反应而发生自燃,与水不反应,保存在水中,A 错误;B 项,液溴易挥发,密封保存在细口瓶中并加水,B 错误;C 项,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易分解,存放在磨口玻璃塞的棕色瓶中,C 正确;D 项,氢氟酸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存放在塑料瓶
2、中,D 错误。2.Br 和 Cl 同属卤族元素,其单质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 Cl2比 Br2活泼,下面是根据氯的性质对溴的性质的预测,其中不正确的是( )A.溴单质常温下为液态,但易挥发为溴蒸气B.溴单质只具有氧化性C.溴原子外层有 7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 1 个电子,表现氧化性D.溴离子可以用 AgNO3酸性溶液来检验答案 B 溴单质中溴元素化合价为 0 价,处于中间价态,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故 B 错误。3.氰(CN) 2的化学性质与卤素(X 2)相似,化学上称之为拟卤素,其氧化性介于 Br2和 I2之间,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CN)2和 NaOH 溶
3、液反应:(CN) 2+2OH- CN-+CNO-+H2OB.MnO2和 HCN 反应:MnO 2+4HCN(浓) Mn(CN)2+(CN)2+2H 2OC.向 KCN 溶液中加入碘水:I 2+2KCN 2KI+(CN)2D.在 NaBr 和 KCN 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 Cl2:Cl2+2CN- 2Cl-+(CN)2答案 C C 项,(CN) 2的氧化性比 I2强,不能发生题给反应。4.(2018 上海崇明二模)下列装置或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2答案 A B 项, 氯气和氯化氢气体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故 B 错误;C项,氯气与饱和食盐水不反应,应用氢氧化钠溶液
4、进行尾气处理,故 C 错误;D 项,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可漂白 pH 试纸,不能测定 pH 大小,故 D 错误。5.在粗碘中含有 IBr 和 ICl,受热时,I 2、ICl、IBr 均可升华。在粗碘中加入一种物质后,再进行升华,可制得精碘,应加入的物质是 ( )A.KI B.Zn C.KCl D.H2O答案 A A 项,加入 KI 发生反应:IBr+KI I2+KBr,ICl+KI I2+KCl,加热时 I2升华与 KCl、KBr 分离,A 正确;B 项,加入 Zn,在加热条件下生成 ZnI,B 错误;C 项,加入 KCl 与杂质不反应,不能起到除杂的目的,C 错误;D 项,加
5、入水,导致碘难以升华,且水中溶解部分碘,D 错误。6.(2018 四川成都高三期末)常温下,二氯化二硫(S 2Cl2)为橙黄色液体,遇水易水解,工业上用于橡胶的硫化。某学习小组用氯气和硫单质合成 S2Cl2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需先点燃 E 处的酒精灯B.C、D 中所盛试剂为饱和氯化钠溶液、浓硫酸C.二氯化二硫(S 2Cl2)水解反应产物为 S、H 2S、HClD.G 中可收集到纯净的产品答案 B A 项, 装置中有空气,需先通入氯气排出空气,因此实验时需先制备氯气,再点燃 E 处的酒精灯,错误;B 项,用饱和食盐水吸收 HCl,用浓硫酸除去水,正确; C 项,根
6、据元素守恒,二氯化二硫(S 2Cl2)水解反应产物中一定含有某种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错误;D 项, G 中收集到的产品中一定含有未反应的硫单质,错误。7.(2018 山东泰安模拟)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 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上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已知:2KMnO 4+16HCl(浓) 2KCl+5Cl2+2MnCl 2+8H2O3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A a 处变蓝,b 处变为橙色 氧化性:Cl 2Br2I2B c 处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C d 处立即褪色 氯气与水反
7、应生成了漂白性物质D e 处变红色 还原性:Fe 2+Cl-答案 D A 项,由实验现象得氧化性:Cl 2Br2、Cl 2I2,但无法比较 Br2与 I2的氧化性强弱;B 项,由现象可知在此过程中有酸性物质生成,同时生成了漂白性物质;C 项,在此过程中只能判断溶液不再显碱性,无法判断有无漂白性物质生成;D 项,由实验现象可知 Fe2+被 Cl2氧化为 Fe3+,而 Cl2被还原为 Cl-,还原剂Fe2+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 Cl-。8.痕检是公安机关提取犯罪嫌疑人指纹的一种重要方法,硝酸银显像法就是其中的一种:人的手上有汗渍,用手动过白纸后,手指纹线就留在纸上。如果将溶液小心地涂到纸上,溶液中
8、的溶质就与汗渍中的物质反应,生成物质,物质在光照下,分解出的银粒呈灰褐色,随着反应的进行,银粒逐渐增多,手指纹线就由棕色变成黑色。则这三种物质是( )A.硝酸银、溴化钠、溴化银B.硝酸银、氯化钠、氯化银C.氯化银、硝酸银、氯化钠D.硝酸银、碘化钠、碘化银答案 B 汗渍中含有 NaCl,即为 NaCl,AgCl 不稳定,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灰褐色银粒,而物质在光照下,分解出的银粒呈灰褐色,则说明为 AgNO3,为 AgCl,将 AgNO3溶液涂在纸上,发生反应:AgNO3+NaCl AgCl+NaNO 3。9.某学生往一支试管中按一定的顺序分别加入下列几种物质(一种物质只加一次):A.KI 溶液
9、 B.淀粉溶液 C.NaOH 溶液D.稀 H2SO4 E.氯水发现溶液颜色按如下顺序变化:无色棕黄色蓝色无色蓝色。依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以上药品的顺序是(写序号) 。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3)溶液由紫色变为蓝色的原因是 。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AEBCD (2)2KI+Cl 2 2KCl+I2 (3) 生成的 I2遇到淀粉变成蓝色 (4)I 2+2NaOHNaI+NaIO+H2O解析 KI 为无色溶液,加入氯水反应生成碘,变为棕黄色,然后加淀粉变蓝,再加 NaOH 反应生成NaI、NaIO,溶液又变为无色,最后加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20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专题 富集 海水 中的 元素 碘夯基提能 作业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85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