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四第3讲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夯基提能作业.docx
《(课标通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四第3讲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夯基提能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通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四第3讲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夯基提能作业.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3讲 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A组 基础题组1.(2019山东泰安模拟)自然界的硫循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和中硫元素均被氧化B.是自然界形成酸雨的唯一原因C.含硫有机物和含硫无机物可相互转化D.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 SO2排放答案 B 氮的氧化物还能形成酸雨,因此不是自然界形成酸雨的唯一原因,B 错误。2.(2018河北武邑高三检测)下列对 SO2和 SO3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条件下,SO 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易溶于水B.都是酸性氧化物,其水溶液都是强酸C.都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时红色又能再现D.都能跟碱液反应答案 D 二氧化硫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故 A错误;SO 2+H2O H2SO3、SO 3+H2O H2SO4,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都是酸性氧化物,但亚硫酸是弱酸、硫酸是强酸,故 B错误;三氧化硫没有漂白性,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易恢复为原来颜色,故 C错误;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都属于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 D正确。3.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一定存在 S 的是( )O2-4A.向甲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向乙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C.向丙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2D.向丁溶液中
3、加入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答案 C 甲溶液中若存在 S 或 C 或 Ag+,也会产生白色沉淀;乙溶液中若存在 Ag+,也会有相同现O2-3 O2-3象;丁溶液用硝酸酸化,若溶液中存在 S 或 HS ,会被氧化成 S ,再加入 Ba(NO3)2溶液也会产生O2-3 O-3 O2-4白色沉淀。4.由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可以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A 溶液中加入 K3Fe(CN)6 有蓝色沉淀生成 溶液中含有 Fe2+B 向样品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 溶液变为蓝色 溶液中含有 I-C向样品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中含有 S
4、O2-4D 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生成气体使品红溶液褪色 溶液中含有 SO2-3答案 A A 项,Fe 2+和 K3Fe(CN)6溶液反应生成特征蓝色沉淀,所以该实验可以检验 Fe2+,故 A正确;B项,向样品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说明溶液中含有碘单质,结论错误,故 B错误;C 项,向样品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可能含有 S 或 Ag+,结论错误,故 CO2-4错误;D 项,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生成的气体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溶液中含有 S 或 HS ,O2-3 O-3结论错误,故 D错误。5.(2018江西九江期末)高温下硫酸亚
5、铁发生反应:2FeSO 4 Fe2O3+SO2+SO 3,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得到的沉淀是( )A.BaS B.BaSO3C.BaSO4 D.BaSO3和 BaSO4答案 C 混合气体中含有 SO3,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发生: SO 3+H2O H2SO4, 则没有 SO 3逸出,H 2SO4+BaCl2 BaSO4+2HCl,则有 BaSO4沉淀生成;因为 H2SO3为弱酸,酸性弱于 HCl和 H2SO4,则不能与氯化钡反应,得不到 BaSO3沉淀;且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与氯化钡不会生成 BaS。6.如图是某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A.使用此废气
6、处理装置可减少酸雨的形成B.该装置涉及的反应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C.整个过程的反应可表示为 2SO2+2CaCO3+O2 2CaSO4+2CO2D.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废气处理是否达标答案 B 装置内发生的反应有 CaO+SO2 CaSO3(化合反应),CaCO 3 CaO+CO2(分解反应),2CaSO 3+O22CaSO4(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无置换反应发生。7.某同学对教材中铜与浓硫酸的实验作了如下改进。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步骤: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加入试剂,关闭旋塞 E,加热 A,观察 C中溶液颜色变化;将铜丝上提离
7、开液面,停止加热。(1)检査虚线框内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2)仪器 A的名称是 ,仪器 B的作用是 ,仪器 D 中所盛药品是 。 (3)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后,为避免有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拆除装置前,应当采取的操作是 。 (5)实验后仪器 A中有白色固体产生,将仪器 A中固液混合物缓慢转移至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不可直接向仪器 A中加水的原因是 。 答案 (1)关闭旋塞 E,在装置 C中加水没过导管口,给 A装置微热,装置 C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撤去热源后,导管内有一段稳定的液柱,说明气密性良好(2)三颈烧瓶(或三口烧瓶) 防倒吸 碱石灰(合理答案均
8、可)(3)2H2SO4(浓)+Cu CuSO4+SO2+2H 2O (4)打开旋塞 E,从 E处管口向 A中鼓入足量空气(5)混合时放热,白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水加入浓硫酸中,放出大量热,会造成液体飞溅4解析 (2)SO 2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所以装置 B的作用是防止倒吸;仪器 D的作用是吸收尾气中的 SO2,防止污染空气,所以应盛装碱性固体。(4)反应后装置 A、B、C 中都会有一定量残留的 SO2,可通过不断鼓入空气将残留的 SO2全部赶入装置 D中被吸收。(5)反应中虽然有水生成,但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将生成的水吸收,没有得到硫酸铜溶液,出现的白色固体是无水硫酸铜,将 A中的混合
9、物转移至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时,浓硫酸被稀释,放出大量的热,无水硫酸铜溶解于水得到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浓硫酸稀释时应当是“酸入水”,否则会引起液体飞溅,因此不能直接向仪器 A中加水。8.资料显示:锌与浓硫酸共热除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外,还可能产生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二氧化硫可被CuO氧化。为验证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及性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设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 X)。(1)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气体 XA A D。 (2)反应开始后,观察到第一个装置 A中的品红溶液褪色,实验结束后取适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并加热,现象为 。 (3)装置 C 中的 NaOH溶液能用下列 代替。 a.酸性 KM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20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专题 及其 重要 化合物 夯基提能 作业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