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3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3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33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 33 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 1-20 小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夏王朝建立后,将其领土划分为九州,派九牧进行治理,在九州范围内根据土地的肥沃程度缴纳贡赋,称为( )。(分数:2.00)A.任土作贡B.相地而衰征C.租税亩D.均税法2.在夏文化的探索中,( )最具有代表性。(分数:2.00)A.偃师二里头B.登封告城望城岗C.夏县东霞冯D.宝鸡斗鸡台3.( )是夏代刑法的总称,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刑法。(分数:2.00)A.夏刑B.禹刑C.启刑D.桀4.禹死后,传位于子启。由于传统的“禅让”观念没有
2、完全消除,东方偃姓之族的( )就曾借此与启争夺王位。(分数:2.00)A.少昊B.太昊C.有扈氏D.伯益5.禹死后,传位于子启。由于传统的“禅让”观念没有完全消除,西边的同姓诸侯有扈氏更起兵反抗。启亲领大军讨伐,启与有扈氏大战于( ),有扈氏终于被“剿绝”了。(分数:2.00)A.甘B.翟C.阳城D.阏6.夏后氏百官中,掌管军事的是( )。(分数:2.00)A.羲氏B.车正C.牧正D.六卿7.尚书.甘誓记载的是夏启和( )开战前的誓词。(分数:2.00)A.有崇氏B.太昊C.有扈氏D.伯益8.夏朝建立了监狱,著名的监狱叫( ),也叫“钧台”。(分数:2.00)A.夏台B.“羑里”C.“圜土”D
3、.拘所9.禹在确立王权后,在有崇部落所在地嵩山之阳建立了( )作为都城。(分数:2.00)A.阳城B.咸阳C.有崇D.阳翟10.为了巩固王权,禹在淮水中游的( )大会夏、夷诸部众多邦国或部落的首领。众多的部落首领前来参加大会,对禹朝贡,行臣服的礼节,成为王朝统治下的诸侯。(分数:2.00)A.萧山B.塗山C.九华山D.平顶山11.为了使世袭王权为众多诸侯所确认,夏启在都城阳翟召集众多诸侯,举行盛大的( ),夏王朝的统治基础得以完全确立了。(分数:2.00)A.大禹治水B.塗山之会C.钧台之享D.征战三苗二、B名词解释 21-28 小题(总题数:14,分数:28.00)黄帝_炎帝_14.三皇、五
4、帝(分数:2.00)_15.涿鹿之战(分数:2.00)_三苗_东夷_华夏_19.绝地天通(分数:2.00)_20.禅让制(分数:2.00)_21.二里头文化(分数:2.00)_22.鎏山之会(分数:2.00)_23.钧台之享(分数:2.00)_24.任土作贡(分数:2.00)_25.太康失国(分数:2.00)_三、B史料分析题 29-30 小题(总题数:1,分数:2.00)26.材料一:文王子孙,本支百世。 一一诗.大雅 材料二:大邦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诗.大雅 材料三:师服曰:“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士有隶子弟,士
5、农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其上,而下无觊觎。” 左传.桓公二年 材料四: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为小宗,有五世而迁之宗,其继高祖者也。是故祖迁于上,宗易于下。尊祖故敬宗,敬宗所以尊祖祢也。庶子不祭祖者,明其宗也。 礼记.丧服小记 材料五: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公羊传.隐公元年 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制度? (2)简要评述这一制度。(分数:2.00)_四、论述题(总题数:7,分数:14.00)27.为什么说夏朝是奴隶制国家?(分数:2.00)_28.分析商代的阶级关系。(分数:2.00)_29.简述商代经济文化方面的主要成就。(分数:2.00)_30.分析西周衰亡
6、的原因。(分数:2.00)_31.简述周初大分封情况以及对分封制的评议。(分数:2.00)_32.谈谈对井田制的看法。(分数:2.00)_33.夏商周断代工程主要取得了哪些成就?(分数:2.00)_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 33 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 1-20 小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夏王朝建立后,将其领土划分为九州,派九牧进行治理,在九州范围内根据土地的肥沃程度缴纳贡赋,称为( )。(分数:2.00)A.任土作贡 B.相地而衰征C.租税亩D.均税法解析:2.在夏文化的探索中,( )最具有代表性。(分数:2.00)A.偃师
7、二里头 B.登封告城望城岗C.夏县东霞冯D.宝鸡斗鸡台解析:3.( )是夏代刑法的总称,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刑法。(分数:2.00)A.夏刑B.禹刑 C.启刑D.桀解析:4.禹死后,传位于子启。由于传统的“禅让”观念没有完全消除,东方偃姓之族的( )就曾借此与启争夺王位。(分数:2.00)A.少昊B.太昊C.有扈氏D.伯益 解析:5.禹死后,传位于子启。由于传统的“禅让”观念没有完全消除,西边的同姓诸侯有扈氏更起兵反抗。启亲领大军讨伐,启与有扈氏大战于( ),有扈氏终于被“剿绝”了。(分数:2.00)A.甘 B.翟C.阳城D.阏解析:6.夏后氏百官中,掌管军事的是( )。(分数:2.00)A.
8、羲氏B.车正C.牧正D.六卿 解析:7.尚书.甘誓记载的是夏启和( )开战前的誓词。(分数:2.00)A.有崇氏B.太昊C.有扈氏 D.伯益解析:8.夏朝建立了监狱,著名的监狱叫( ),也叫“钧台”。(分数:2.00)A.夏台 B.“羑里”C.“圜土”D.拘所解析:9.禹在确立王权后,在有崇部落所在地嵩山之阳建立了( )作为都城。(分数:2.00)A.阳城 B.咸阳C.有崇D.阳翟解析:10.为了巩固王权,禹在淮水中游的( )大会夏、夷诸部众多邦国或部落的首领。众多的部落首领前来参加大会,对禹朝贡,行臣服的礼节,成为王朝统治下的诸侯。(分数:2.00)A.萧山B.塗山 C.九华山D.平顶山解析
9、:11.为了使世袭王权为众多诸侯所确认,夏启在都城阳翟召集众多诸侯,举行盛大的( ),夏王朝的统治基础得以完全确立了。(分数:2.00)A.大禹治水B.塗山之会C.钧台之享 D.征战三苗解析:二、B名词解释 21-28 小题(总题数:14,分数:28.00)黄帝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传说为远古时代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姬姓,号轩辕,也叫有熊氏。黄帝部落原居西北高原,后经过涿鹿之战、阪泉之战,打败蚩尤和炎帝,被诸部落拥戴为共同领袖。其统辖范围相继扩展到黄河及长江中下游。他以土德为王,土是黄色,故被尊称为黄帝。黄帝时期,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都得到创造发明,说明黄帝已成为各族共同推崇的
10、始祖,因此,他又被誉为华夏“人文初祖”。)解析:炎帝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传说中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一说即神农氏,据说他是最初发明农业和医药的人。原居渭河流域,后率众东迁,在黄河中游与九黎族相遇,联合黄帝在涿鹿之野大败九黎,杀死蚩尤。不久与黄帝族在阪泉连战三场,失败后其余众归入黄帝族,组成了强大的炎黄部落联盟。在联盟内部,炎黄两系势力继续争夺领导权,在斗争中相互发展,最后融合为一,炎黄并称,成为中原华夏族的共同祖先。)解析:14.三皇、五帝(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指中国最早的古史系统。三皇一般公认是燧人、伏羲、神农;五帝一般公认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11、。大抵三皇说所指诸人,是中国祖先处于史前各个不同文化阶段的象征。有巢、燧人、伏羲分别代表蒙昧时期的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神农代表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女娲则是更早的创世纪式的神人,在神话中又和伏羲结合创造人类。五帝说所指诸人,主要是父系家长制的部落联盟盛期及其解体时或原始社会末期实行军事民主制时期的一些军事首长人物。)解析:15.涿鹿之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相传中国远古时代,黄帝、炎帝两族联合同蚩尤九黎族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争。四五千年前,黄、炎部族融合后,自汉中平原、山西西南部向华北平原地区发展;同时,兴起于长江中游,后发展至今河北、山东、河南交界地区的蚩尤九黎部族也正
12、自东向西发展。两大部族为争夺适于牧猎和浅耕的地带,在涿鹿之野展开长期征战。蚩尤部族先驱逐了炎帝,继而北进涿鹿,攻击黄帝部族,经过激烈战争,黄帝擒杀了蚩尤,并被奉为华夏族的共同祖先。)解析:三苗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传说中古部落名,亦称“苗民”、“有苗”。据说曾参加过九黎的部落联盟,主要分布在彭蠡(今江西鄱阳湖以北)、洞庭湖、文山(今江西吉水县东南)及衡山(今安徽霍山县南)之间,即长江中游南北地区。尧舜禹时为南方较强大的部落集团,多次为乱。三苗盛行巫觋之风,崇奉祖先和神灵。其后裔分别融合于汉族及南方若干民族中。)解析:东夷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我国东部地区古代民族的统称,又称“夷”。夏商周时
13、指分布在今山东、河南东部和淮河中下游一带的莱夷、徐夷、淮夷等,传说中的太昊、少昊、皋陶等都是夷族的著名人物。商代的蒲姑(今博兴)、奄(今曲阜)等都是东夷族建立的最早政权。周朝多次征伐东夷,先后灭奄、蒲姑等,并分封齐、鲁,进行镇抚。从此夷族势力渐衰,逐渐融合为华夏族的一部分。)解析:华夏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亦称“诸华”、“诸夏”,是中华民族祖先中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一个最重要的部落集团。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经济文化发展优于其他各族,自称为“华夏”。华夏集团包括黄帝为首的姬姓部落联盟和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联盟。两大部落联盟在斗争中相互发展,最后融合为华夏的主体,因此,人们习惯称华夏后裔为炎黄子孙。又
14、因他们自以为居处天下中心,华夏又成为中国的古称。汉代以后,在古代华夏族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解析:19.绝地天通(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颛顼为了垄断祭祀权实行的宗教改革。远古之时“民神不杂”,到少吴氏之衰世“民神杂糅”,引发种种灾祸。颛顼即位后,设专职人员分管天事、民事,促使民神异业,各司其序,实现联盟对神权的垄断。“绝地天通”是宗教文化上升发展时代的重大事件,它适应政治权威形成的需要,同时,促进了宗教人员职业化,促进了远古文明的发展。)解析:20.禅让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尧舜时期,按照军事民主制传统,部落联盟最高军事首领必须通过一定的民
15、主形式,由众多的部落首领共同推举,得到氏族成员的承认才能确立,这就是我国古代一度相当盛行的民主选举首领的禅让制。禅让制的传说反映了原始社会氏族成员平等、首领由部落大会选举的民主制度,但也一定程度地反映了部落时代晚期部落首领的权力正逐渐加强。)解析:21.二里头文化(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59 年,徐旭生先生在河南偃师县发现了二里头遗址,引起了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的重视,20 世纪 60 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此后在豫西和晋西南地区发现了数十处遗址,经过重点发掘的有偃师二里头、登封告城望城岗、夏县东霞冯、临如煤山等遗址。在这些相同类型的文化遗址中,偃师二里头最具典型性和代表
16、性,因此,把这些文化遗存称之为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遗存可以分为四期,根据碳一 14 测定,都在夏代纪年的范围之内或稍微偏晚。目前,虽然还没有足以确定它是夏代文化的直接证据,但所提供的丰富考古资料,有力地推动了探索夏代文化的工作。)解析:22.鎏山之会(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大禹举行的一次重要朝会。为巩固王权,禹沿颍水南下,在淮水中游的塗山(今安徽蚌埠西郊怀远县境),大会夏、夷诸部众多邦国和部落首领,这就是“塗山之会”。各邦国或部落首领前来参加大会,对禹朝贡,行臣服的礼节,成为王朝统治下的诸侯。这次大会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标志。)解析:23.钧台之享(分数:2.00)_正确答
17、案:(正确答案:禹死后,子启继位。由于传统的禅让观念没有完全消除,东方偃姓之族的伯益借此与启争夺王位。同时,西边的同姓诸侯有扈氏也起兵反对。夏启排除了这些干扰,巩固了王权,正式确定了世袭制度。为使世袭王权得到确认,夏启在都城阳翟召集众多诸侯,举行盛大的“钧台之享”,这是继“塗山之会”后又一次重要的朝会。夏王朝的统治基础至此完全得以确定。)解析:24.任土作贡(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国古代主要贡赋思想之一。其主要内容是明确规定各地区根据各自特产情况所应贡纳的土特产种类,如兖州“贡漆丝”,扬州“贡金三品“等等。在自然经济占绝对支配地位的古代,纳税人用自己的生产品缴税是比较合理的
18、课税原则。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至唐代,这一思想逐渐衰退。)解析:25.太康失国(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夏启时期政治已经开始腐化,太康更加尸位逸乐,于是,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率其族众从东方的钮迁到位于夏朝腹地的穷石(今河南洛阳市南),得到夏民拥护而夺取了夏朝政权,史称“太康失国”。)解析:三、B史料分析题 29-30 小题(总题数:1,分数:2.00)26.材料一:文王子孙,本支百世。 一一诗.大雅 材料二:大邦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诗.大雅 材料三:师服曰:“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士有隶子弟,士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中国 古代史 模拟 3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