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36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3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36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 36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这一论断出自(分数:2.00)A.康德B.洛克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3.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一部(分数:2.00)A.教育学著作B.教育哲学著作C.教育社会学著作D.教育政治学著作4.关于学校教育的产生,错误的是(分数:2.00
2、)A.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B.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末期C.学校教育产生的直接条件是文字的出现D.学校教育产生的间接条件是生产力的提高5.关于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B.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C.人口质量影响教育结构D.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质量6.“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下列哪种因素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分数:2.00)A.遗传素质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7.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是对立的两种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它们的共同缺陷是(分数:2.00)A.都单纯把人当做工具B.都单纯把人当做目的C.都割裂人与社会的关系D.都完全不具有合理性8
3、.关于现代学制由双轨制变革为单轨制的原因,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工业技术革命的推动B.普及义务教育的推动C.决策者的英明D.人民的争取9.“打开 21世纪之门的一把钥匙”指的是(分数:2.00)A.终身教育B.义务教育C.高等教育D.成人教育10.主张以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课程的是(分数:2.00)A.经验主义课程论B.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C.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D.存在主义课程论11.把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内容整合在一门课程中,加强学科联系,但不打破学科界限。这种课程属于(分数:2.00)A.活动课程B.核心课程C.相关课程D.融合课程12.当代新技术革命对学校课
4、程变革的作用是(分数:2.00)A.直接推动作用B.间接推动作用C.不起作用D.反作用13.人本主义教学理论所倡导的教学方法是(分数:2.00)A.发现法B.情境教学法C.意义学习D.程序教学法14.都重视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是(分数:2.00)A.程序教学模式和掌握学习教学模式B.发现教学模式和暗示教学模式C.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和范例教学模式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和发现教学模式15.将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分数:2.00)A.道尔顿制B.文纳特卡制C.特朗普制D.开放课堂制16.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教学方法是(分数:2.00)A.参观法
5、B.实验法C.演示法D.讨论法17.“言教不如身教”“法古今完人”体现的德育方法是(分数:2.00)A.自我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说服教育18.采用“平行教育影响”方法的德育模式是(分数:2.00)A.道德认知发展模式B.价值澄清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D.集体教育模式19.一位教师私自翻看了本班某位学生的日记,这位教师侵犯了学生的(分数:2.00)A.通信自由权B.受教育权C.隐私权D.财产权二、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20.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21.要办好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4
6、,分数:8.00)22.简述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分数:2.00)_23.简述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分数:2.00)_24.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及根据。(分数:2.00)_25.简要回答个人全面发展实现的社会条件。(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26.必答题(分数:2.00)_27.阅读下列材料,谈谈如何理解教师主导作用,这位教师全面发挥主导作用了吗? 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年级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分数:2.00)_28.试用教育学有关理论分析下列教育现
7、象中的德育方法。 陶行知先生在一所小学担任校长时,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王友已经等在校长室准备挨训了,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异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更惊异了,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打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
8、泪后悔地说道:“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打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说:“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果了,我的糖发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怀揣着糖果离开校长室的王友,此刻的心情不难想象。(分数:2.00)_29.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 36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
9、,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这一论断出自(分数:2.00)A.康德B.洛克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 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一部分“教育学概述”之第(二)条“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学学科分类情况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近代以来,许多哲学家、教育家都为教育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其中,赫尔巴特明确提出把心理学和哲学作为教育学的基础,他说:“教育者的第一门科学,虽然远非其科学的全部,也许就是心理学。”“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正是赫尔巴特把教育学心理学
10、化的努力,教育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正确答案为 D。3.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一部(分数:2.00)A.教育学著作B.教育哲学著作 C.教育社会学著作D.教育政治学著作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一部分“教育学概述”之第(三)条“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 20世纪以来教育学发展所形成的理论派别的掌握程度。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以他的实用主义哲学来研究教育的基本问题,是一部教育哲学著作。因此,正确答案为 B。4.关于学校教育的产生,错误的是(分数:2.00)A.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B.学校教育产
11、生于奴隶社会末期 C.学校教育产生的直接条件是文字的出现D.学校教育产生的间接条件是生产力的提高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二部分“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之第(五)条“教育的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学校教育产生情况的了解程度。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学校教育产生的直接条件是文字的产生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产生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生产力的提高,国家的产生等也是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但只是间接条件。因此,正确答案为 B。5.关于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B.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C.人口质量影响教育结构 D.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质量解析:解析
12、:本题出自大纲第三部分“教育与社会发展”之第二条“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人口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为:人口的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人口的就业结构影响教育的结构;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因此,正确答案为 C。6.“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下列哪种因素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分数:2.00)A.遗传素质B.环境 C.教育D.主观能动性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四部分“教育与人的发展”之第二条“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旨在考查考生对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把握程度。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孟母三迁”的故
13、事旨在表明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因此,正确答案为 B。7.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是对立的两种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它们的共同缺陷是(分数:2.00)A.都单纯把人当做工具B.都单纯把人当做目的C.都割裂人与社会的关系 D.都完全不具有合理性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五部分“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第一条“教育目的”,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的不同理论观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即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不应从人的本位出发,而应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的
14、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其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本位论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个人本位论重视教育的个人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个人出发,满足个人的需要,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都割裂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社会本位论容易导致教育目中无人,单纯把人当做工具,而个人本位论容易单纯把人当做目的,容易导致个人主义倾向。因此,正确答案为 C。8.关于现代学制由双轨制变革为单轨制的原因,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工业技术革命的推动
15、B.普及义务教育的推动C.决策者的英明 D.人民的争取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六部分“教育制度”之第二条“学校教育制度”,旨在考查考生对学制类型的变革情况的理解与掌握程度。现代学制主要由三种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是由双轨制向单轨制方向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工业革命和普及义务教育的推动,以及广大人民的积极争取。因此,正确答案为 C。9.“打开 21世纪之门的一把钥匙”指的是(分数:2.00)A.终身教育 B.义务教育C.高等教育D.成人教育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六部分“教育制度”之第三条“现代教育制度改革”,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教育制度改革中有关终身教育的常识
16、的把握程度。自 20世纪 60年代中期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有关国际机构的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下,终身教育已经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概念而在全世界广泛传播。许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教育方针、政策或是构建国民教育体系的框架时,均以终身教育的理念为依据,以终身教育提出的各项基本原则为基点,并以实现这些原则为主要目标。在当今社会,若要说到何种教育理论或是何种教育思潮最令世界震动,则无疑当数终身教育。因此,终身教育被称为是打开 21世纪之门的一把钥匙。因此,正确答案为 A。10.主张以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课程的是(分数:2.00)A.经验主义课程论 B.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C.
17、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D.存在主义课程论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七部分“课程”之第一条“课程与课程理论”,旨在考查考生对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的把握程度。关于课程理论主要有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学习者中心课程论、存在主义课程论、人本主义课程论和后现代主义课程论。以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为基础设计课程的是经验主义课程论,又称学生中心主义课程论,主要代表人物是杜威;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主张学校课程应该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中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代表人物是布鲁纳;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主张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设计课程,代表人物是布拉梅尔德;存在主义课程论
18、主张以学生的需要来设计课程,并认为为学生规定一种固定不变的课程是不适当的,代表人物是奈勒。因此,正确答案为 A。11.把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内容整合在一门课程中,加强学科联系,但不打破学科界限。这种课程属于(分数:2.00)A.活动课程B.核心课程C.相关课程 D.融合课程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七部分“课程”之第二条“课程类型”,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课程类型特点的理解与把握程度。活动课程主张以生活化的活动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讲授,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知识,以学生的主动活动代替教师主导,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核心课程指的是对所有学生都必要的且也是必修的学科领域;相关课程是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知
19、识综合在一门课程中,但不打破原来的学科界限;融合课程则是打破了学科界限,把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知识合并成一门课程。因此,正确答案为 C。12.当代新技术革命对学校课程变革的作用是(分数:2.00)A.直接推动作用 B.间接推动作用C.不起作用D.反作用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七部分“课程”之第四条“课程改革”,旨在考查考生对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的理解与把握程度。课程是时代的产物,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它往往能敏感地反映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和社会前进的步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与革新对学校课程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当代新技术革命,对学校课程的改革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因此,正确答案为
20、A。13.人本主义教学理论所倡导的教学方法是(分数:2.00)A.发现法B.情境教学法C.意义学习 D.程序教学法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八部分“教学”之第二条“教学理论及主要流派”,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的教学理论流派所主张的教学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关于教学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和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倡导意义学习,发现法是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倡导的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法是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倡导的教学方法。因此,正确答案为 C。14.都重视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是(分数:2.00)A.程序教学模式和掌握学习教学模式B.发现教学模式和暗示教学模式 C.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和
21、范例教学模式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和发现教学模式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八部分“教学”之第四条“教学模式”,旨在考查考生对当代国外几种主要的教学模式的把握程度。发现教学模式所使用的发现法需要教师根据需要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动手动脑,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暗示教学模式需要通过各种暗示手段调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因此,正确答案为 B。15.将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分数:2.00)A.道尔顿制B.文纳特卡制C.特朗普制 D.开放课堂制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八部分“教学”之第六条“教学组织形式”,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的理解和把握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原理 3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