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试卷 1 及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简述结构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分数:2.00)_2.简述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的主要观点。(分数:2.00)_3.简述智者的教育活动及其在教育史上的贡献。(分数:2.00)_4.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当包括体育、智育、德育,其理论依据是什么?(分数:2.00)_5.简要解释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分数:2.00)_6.简述古风时代雅典教育的特征。(分数:2.00)_7.简述古风时代斯巴达教育的特征。(分数:2.00)_8.简述亚里士多德关于教育作用的
2、论述。(分数:2.00)_9.简述马卡连柯的纪律教育思想。(分数:2.00)_10.简述凯洛夫教育学中的教学原则。(分数:2.00)_11.简述凯洛夫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论述。(分数:2.00)_二、分析论述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2.必答题(分数:2.00)_13.试分析改造主义教育理论并说明教育对于社会改造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分数:2.00)_14.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分数:2.00)_15.评述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分数:2.00)_16.评析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17.试论述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教育观。(分数:2
3、.00)_18.阐述苏格拉底方法与孔子关于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并比较二者的异同。(分数:2.00)_19.试比较雅典与斯巴达教育的弄同。并简要阐述你从中得到的启示。(分数:2.00)_20.简单总结一下古希腊在教育上的主要成果。(分数:2.00)_21.论述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教育思想。(分数:2.00)_22.论述赞科夫的发展教学理论。(分数:2.00)_23.论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分数:2.00)_三、名词解释(总题数:8,分数:16.00)24.改造主义教育(分数:2.00)_25.要素主义教育(2010 年中山大学)(分数:2.00)_26.永恒主义教育(201 0 年华东师范大学
4、)(分数:2.00)_27.苏格拉底方法(分数:2.00)_28.学习即回忆(分数:2.00)_智者_学园_31.平行教育影响(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试卷 1 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简述结构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瑞士的皮亚杰。20 世纪 60 年代,布鲁纳把儿童认知结构发展理论应用到教学和课程改革上,创立了结构主义教育理论。 强调教育和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智能发展; 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主张学科基础的早期学习; 提倡
5、发现学习法; 教师是结构教学中的主要辅助者。 他把认知发展与教育统一起来,为心理学研究和教育研究的互相协作提供了一个范例。提出了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对西方课程论影响很大。)解析:2.简述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的主要观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20 世纪 70 年代后在美国盛行的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潮。试图通过挖掘人类理智与情感诸方面的整体潜力来确立人的价值。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马斯洛、罗杰斯。(1)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人的自我实现、完美人性的形成以及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这种人是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创造性人格特征的自我实现的人。 (2)主张
6、课程人本化。他们提出“一体化”课程,主张课程内容应建立在学生需要、生长的自然模式和个性特征的基础上,体现出思维、情感和行动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 (3)学校应该创造自由的心理气氛。 在学校中影响学校气氛的因素有三个:教师和管理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习过程,应提倡以人为中心的教学、非指导性教学、自由学习和自我学习。 积极方面:注重人的整体发展,强调认知和情感两方面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主张学校应形成最佳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和实现人的各种潜能,给教育理论带来观念上的革新。 不足:立足于人性的发展,过分强调了个人的价值观和个人的自我实现,简单地把个体的潜能实现与个体的社会价值画上等号,从而忽视了
7、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解析:3.简述智者的教育活动及其在教育史上的贡献。(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所谓“智者”,在古希腊的古典时代用来专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智者云游各地进行讲学,积极参加各城邦政治和文化生活,他们虽没有统一的哲学见解,却形成了共同的思想特征: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 (2)智者的教育活动及其在教育史上的贡献。 第一,云游讲学,推动文化传播,促进社会流动。 第二,确立了教育内容和方法。传播文法、修辞、哲学的内容,扩大了教育内容,西方教育史上沿用长达千年之久的“七艺”中的前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就是由智者首先确定下
8、来的。 第三,智者重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把道德与政治的知识作为主要教育内容,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一政治家或者统治者的预备教育。 第四,智者不仅直接促进了希腊教育实践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希腊教育思想的进一步丰富。作为职业教师,他们明确地意识到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并开始自觉地把教育现象与政治现象、道德现象等社会现象相区分。他们把教育过程当作一个运用禀赋进行练习的过程。一方面,他们也明确地意识到,教育与政治、道德具有密切的相互联系,教育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一方面,智者反对道德天赋论,强调道德是人人都可拥有的,道德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 古典时期是希腊教育发展
9、的黄金时期。以智者的出现为标志,希腊(尤其是雅典)的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解析:4.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当包括体育、智育、德育,其理论依据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西方的教育和教育思想有着深远影响,其中重要的一个贡献就是从灵魂论的组成成分出发,论证了教育应当包含体育、智育和德育三个方面。 (1)灵魂论:亚里士多德将人的灵魂区分为两个部分:理性的部分和非理性的部分。非理性的部分又包括两种成分。所以人的灵魂由三个部分构成,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这三个部分相对应于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人的生命。当营养的灵魂单独存
10、在时,是属于植物的,如果它还有感觉,则属于动物的灵魂。如果它既是营养的,也是感觉的,同时又是理性的,就是人的灵魂。在灵魂的三部分中,植物的灵魂与理性不相干,动物的灵魂即感觉,只有灵魂的三部分在理性的领导下和谐共存,人才成为人。(2)灵魂论的教育意义。 首先,它说明人也是动物,人的身上也有动物性的东西,它们与生俱来,不承认它是违反人的本性的,也是做不到的;其次,人又不同于动物,人具有理性,因而在智力上高于动物。能否用理性领导欲望,使欲望服从理性,是人与动物区分的标志。发展人的理性,使人超越于动物的水平,上升为真正的人,这就是教育,特别是德育的任务。 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为教育的重点,它们为体
11、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亚里士多德本人也在这方面做出示范,按照人的自然发展顺序,把人分为三个阶段,并将体育、智育和德育渗透其中。)解析:5.简要解释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精神助产术”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通过不断提出追问,从辩论中弄清问题的独特方法,也称“苏格拉底方法”“产婆术”或问答法。 (1)“精神助产术”的含义: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终于承认自己
12、的无知;助产术是帮助对方自己得出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其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人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2)“精神助产术”的意义:“精神助产术”是苏格拉底探讨伦理哲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他的教学方法。“苏格拉底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学生的对话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3)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该方法不是将现成的结论影响灌输或强加给对方,而是通过探讨和提问的方式,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 (4)但这种方法也有其局限,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受教育者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了一
13、定的知识;谈话的对象是已经有了一定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年人,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套用于幼年儿童。)解析:6.简述古风时代雅典教育的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政治上建立起奴隶主民主政体的雅典,在教育上的特点是: (1)教育不完全由国家控制,私人讲学盛行。 (2)教育具有阶级性。 (3)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国家公民。身心和谐发展包括:身体健美,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公正等美德。 (4)不但重视体育教育,而且重视文化教育。 (5)教育方式同斯巴达比要温和得多。 (6)轻视女子教育。 (7)雅典的教育体制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决定是否养育。7 岁以前在家里接受教育,十分重
14、视游戏和玩具的教育作用。7 岁以后的男孩子开始接受学校教育。712 岁的男孩子进的学校有文法学校和琴弦学校,13 岁以后可以到角力学校进行体育训练,16 岁以后可以到体育馆接受更为系统的体育训练,18 岁接受军事训练。但是国家不统一要求,由青年自己决定。在军事训练中,可以学到一定的航海知识和政治法律知识。20 岁通过一定的仪式,成为正式公民。 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基本上都是雅典人,他们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了雅典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想,但是也一定程度上受到斯巴达教育实践的影响。)解析:7.简述古风时代斯巴达教育的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斯巴达的政治是保守的军事贵族寡头统治,在教
15、育上的特点是: (1)教育由国家控制。 (2)教育具有阶级性。 (3)教育目的是培养英勇果敢的保家卫国的战士。 (4)教育内容只重视军事体育,不重视文化科学知识学习。 (5)教育方法是野蛮训练和鞭笞。 (6)重视女子教育。 (7)斯巴达的教育体制是:教育是国家事业,典型特征是军事教育,也是斯巴达治国和维持统一的工具。婴儿出生经长老检验,无残疾、体质强健的可由母亲代国家抚养;7 岁以后送到国家教育场所接收系统教育指导;30 岁成为公民,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担任官职,战时则战斗;60 岁解除兵役。 评价:斯巴达人只重视军事体育训练,不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生活方式狭隘,除了军事作战不知其他,这种教
16、育很片面,忽视了个人的发展。)解析:8.简述亚里士多德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亚里士多德提到了人成为人的三个因素:天性、习惯和理性。重视人的天性,在良好的环境和正当的行为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通过教育发展人的理性,使天性和习惯受理性的领导,人就能成为有良好德行的人。在这三个因素中,教育显然有其特殊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将人的灵魂分为三个部分,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要使灵魂的三个部分得到充分的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是训练和教育。他认为身体、情感和理智三者应有一个发展顺序。他认为人的最终发展依赖于教育,而身体、情感的发展完全为理智的发展创造条件
17、。因此,他把体育放在最前面,其次是道德教育,最后才是智育和美育。教育最终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智。)解析:9.简述马卡连柯的纪律教育思想。(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马卡连柯认为纪律、纪律教育和集体、集体教育密不可分,纪律是达到集体目的的最好方式,也是良好集体的外部表现形式。 马卡连柯认为在旧社会、旧学校采用的纪律是一种压(强)制性的纪律,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纪律再不是技术上的东西,而是道德的范畴,从纪律教育的角度来看,就是要求教育必须培养和形成学生自觉的纪律。 马卡连柯认为良好的纪律是通过正确合理的教育产生的。要实施法律,进行纪律教育,必须对学生提出积极热忱而又毋庸置疑的要求,而要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外国 古代 教育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