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一)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一)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一)及答案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一)及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分数:2.00)1.跨国公司的特点有 ( )(分数:1.00)A.其剥削程度略低于非跨国公司B.它从“本土战略”出发安排经营活动C.都是由某一国的垄断组织建立起来的D.最早产生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二战后发展较快2.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最主要形式是 ( )(分数:1.00)A.国际垄断同盟B.跨国公司C.馄合联合公司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3.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政策策略有 ( )(分数:2.00)A.我国面对全球化既没有全
2、面拒斥,也没有全盘接受西方各国的模式B.面对全球化,我国采取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策略C.面对全球化,我国积极调整国内的经济结构,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D.打造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实力的产业品牌,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不断地完善我国的市场化体系4.世界经济全球化时期的特点有 ( )(分数:2.00)A.跨国公司与国家一起成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B.世界经济信息化C.世界经济市场化D.国际经济旧秩序已根本被改变5.经济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客观物质条件和现实基础有 ( )(分数:2.00)A.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推动了生产的国际化,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B.国际分工的发展又推动了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的
3、迅速发展C.科技革命加速了国际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国际金融市场也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D.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出了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科学的进步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和物质保证,如交通,信息技术等6.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中 ( )(分数:2.00)A.最大的收益者是发达国家B.南北差距不断减小C.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必然利用经济全球化推行经济霸权主义和政治霸权主义7.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 )(分数:2.00)A.生产专业化和分工协作要求在世界范围内对生产要素重新配置B.对外投资,就地生产与销售可以绕开关税壁垒C.原有殖民体系瓦解,垄断资本只能以更隐蔽的方式扩
4、张与掠夺D.现代交通、通讯没施的发展能够提供更好的物质支持三、B分析题/B(总题数:4,分数:40.00)8.经济区域化就是指经济全球化。(分数:10.00)_9.论述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分数:10.00)_10.论述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国际化的区别及经济全球化的双重作用。(分数:10.00)_11.下列是有关我国对外开放的材料。 材料 1 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是 80 年代初首先在沿海地区实施的。从赋予广东、福建两省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到兴办深圳、汕头、厦门、珠海 4 个经济特区;从开放 14 个沿海城市,扩大沿海开放地区,到兴办海南经济特区,形成沿海开放地带;从开发上海浦东
5、新区,到开放沿江、沿边、沿交通干线和内陆中心城市等经济领域,对外开放的地域由沿海伸向内地,领域也不断拓宽。有人说,西部大开发就是西部大开放。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基本上是 1992 年以后才逐步展开的,所以开放的程度、范围、规模、力度、和水平都大大低于东部沿海地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后,中外客商瞩目西部。据不完全统计,世 500 强中已有 80 多家企业在我国西部地区投资或设立办华机构,其中在四川、重庆两地直接投资的企业有 57 家。四川引进外资年年增长,三资企业已累计批准 5188 家。对外开放,为西部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西部大开发,说到底就是西部大开放。“羌笛不再怨杨柳,春风已度玉门关”,党
6、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发西部、缩小东西差距的战略部署,江泽民总书记为加快西部地区大开发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为西部的复兴和崛起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摘自新华网 2000 年 10 月 20 日电 材料 2 吴仪说,加入 WTO 后,中国将由目前有限范围和有限领域内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主导下的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中国正在抓紧清理、修订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符合国际规则的涉外法律体系。政府各部门正在加快转变职能和工作方式,提高效率,依法行政,学会按国际通行规则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据我所知,
7、中国海关近年来在促进贸易效率、便利企业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中国海关依靠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全面推行通关作业改革,大力推进海关现代化建设,在严密监管的同时,提高了通关效率,增强了执法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摘自人民日报2000 年 8 月 13 日电 材料 3 2000 年 2 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期间语重心长地说:为了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必须抓紧实施“走出去”战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人民日报2002 年 10 月 21 日 材料 4 实行“走出去”战略的中国企业在油气、矿产、林业、渔业等境外资源型合作项目中运作良好,经济效益
8、逐步显现。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开展农业合作、进行跨国并购等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去年中国境外投资项目的一个新特点就是大中型项目增多,技术含量提高。二00 二年中国境外投资项目中方平均投资颇从上年的二百五十二万美元提高到二百八十一万美元,是历年境外投资项目中方平均投资额的二点一倍。新签合同颗上亿羌元的大型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有十九个,比二00 一年增加四个,合计合同金额三十六点二亿美元,占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总额的百分之二十四。柬埔寨基里隆一级水电站 BOT 项目和印尼东加化肥公司三号尿素仓库 BLT 项目先后竣工,表明中国企业的项目经营方式逐步向项目管理承包等高层次方式发展,项目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9、中新杜 2003 年 2 月 29 日 材料 5 在继续积极“引进来”的同时,中国正在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中国企业到境外开展工程承包、投资办了和共同开发资源。当前,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时机和条件已基本成熟。 南方都市报 2002 年 9 月 9 日 材料 6 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五大对外投资供给国;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进口国,2004 年贸易总额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对外影响力超越日本;“中国制造”正在取代“日本制造”。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近日发表以世界各国投资促进机构为对象实施调查的结果,在最重要的对外投资供给国一项上,中国成为了首个进入前
10、5 名的发展中国家。至此,已吸引大规模投资的中国进入了世界主要投资国行列,对于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可能会成为仅决于美国的投资大国。 四川新闻网 2004 年 5 月 19 请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材料 1、2、3,简述我国进行对外开放的必性。 分析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的内容。 分析材料,简述我国开展海外投资,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条件、特点及重大意义。(分数:10.00)_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一)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分数:2.00)1.跨国公司的特点有 ( )(分数:1.00)
11、A.其剥削程度略低于非跨国公司B.它从“本土战略”出发安排经营活动C.都是由某一国的垄断组织建立起来的D.最早产生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二战后发展较快 解析:注释 根据跨国公司的定义,跨国公司的剥削程度要大于非跨国公司,它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的,与那种由某一国垄断组织所建立的从“本土战略”出发安排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相区别。它最早产生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二战后发展迅速。因此,正确选项为 D。2.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最主要形式是 ( )(分数:1.00)A.国际垄断同盟B.跨国公司 C.馄合联合公司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解析:注释 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
12、行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就实质来看,跨国公司是高度国际化的垄断资本组织,经营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国际高额垄断利润,是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正确选项为 B。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3.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政策策略有 ( )(分数:2.00)A.我国面对全球化既没有全面拒斥,也没有全盘接受西方各国的模式 B.面对全球化,我国采取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策略 C.面对全球化,我国积极调整国内的经济结构,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D.打造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实力的产业品牌,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不断地完善我国的市场化体系解析:注释 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政策策略:第
13、一,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所采取的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我们既没有全面排斥,也没有全盘接受西方各国的模式;第二,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采取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策略;第三,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积极调整国内的经济结构,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第四,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经济竞争,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打造具有实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品牌;第五,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不断地完善市场化体系,以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因此,正确选项为 ABCD。4.世界经济全球化时期的特点有 ( )(分数:2.00)A.跨国公司与国家一起成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B.世界经济信息化 C.世界经济市场化 D.国际经济旧秩序已根本被
14、改变解析:注释 经济全球化有以下特点:第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经济相适应;第二,经济全球化以水平型国际分工为基础;第三,经济全球化形成了发达的世界市场体系;第四,各国之间建立了全方位的立体交往方式;第五,现代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成了密切国际经济关系更为重要的主体;第六,各个国家经济成为全球再生产的一个环节。因此,正确选项为 ABC。5.经济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客观物质条件和现实基础有 ( )(分数:2.00)A.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推动了生产的国际化,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B.国际分工的发展又推动了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C.科技革命加速了国际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国际金融市场也应运
15、而生并不断发展 D.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出了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科学的进步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和物质保证,如交通,信息技术等 解析:注释 经济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客观物质条件和现实基础有:第一,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的客观趋势。第二,新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高度社会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显示基础,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重中具有重要作用。第三,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推动生产的国际化,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了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因此,正确选项为 ABCD。6.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中 ( )(分数:2.00)A.最大的收益
16、者是发达国家 B.南北差距不断减小C.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必然利用经济全球化推行经济霸权主义和政治霸权主义 解析:注释 由发达国家推动的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为了追求更大的收益而实行的,其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推行经济霸权主义和政治霸权主义,最终导致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因此,正确选项为 ACD。7.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 )(分数:2.00)A.生产专业化和分工协作要求在世界范围内对生产要素重新配置 B.对外投资,就地生产与销售可以绕开关税壁垒 C.原有殖民体系瓦解,垄断资本只能以更隐蔽的方式扩张与掠夺 D.现代交通、通讯没施的发展能够提供更好的物质支
17、持 解析:注释 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是:第一,生产专业化和分工协作要求在世界范围对生产要素重新配置;第二,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就地加工,可以绕开关税壁垒;第三,原有殖民体系瓦解,垄断资本只能以更隐蔽的方式扩张与掠夺;第四,现代交通、通讯设施的发展能够提供更好的物质支持;第五,垄断资本主义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正确选项为 ABCD。三、B分析题/B(总题数:4,分数:40.00)8.经济区域化就是指经济全球化。(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区域化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世界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过渡形式。它所反映的内容与经济全球化相同,只是其实现形式不是全球性的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经济 全球化 国际 关系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