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试卷2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试卷2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试卷21及答案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综合课)-试卷 21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46,分数:92.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某法学教授著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进行讲解、释义,这一解释属于( )。(分数:2.00)A.立法解释B.行政解释C.正式解释D.非正式解释3.西周将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区分为( )。(分数:2.00)A.非眚与眚B.非终与唯终C.误与故D.不端与端为4.唐律中凡是不宜列入其他“分则”篇的犯罪,统归于( )。(分数:2.00)
2、A.杂律B.名例C.户婚D.职制5.以法律意识的专业化程度为标准,法律意识可被分为( )。(分数:2.00)A.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和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B.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C.个人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D.职业法律意识和群众法律意识6.法的本质属性是( )。(分数:2.00)A.稳定性B.连续性C.阶级性D.强制性7.根据责任承担内容的不同,法律责任分为( )。(分数:2.00)A.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B.职务责任和个人责任C.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D.行政责任、刑事责任、诉讼责任、国家赔偿责任和违宪责任8.权利和义务的根本区别在于( )。(分数:2.00)A.
3、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B.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义务则是法律规定C.权利对于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义务则因人而异D.权利应当享有,义务可以放弃9.乾隆时最具法律效力的例是( )。(分数:2.00)A.钦定例B.原例C.增例D.判例10.越宫律27 篇的作者是( )。(分数:2.00)A.张汤B.商鞅C.韩非D.赵禹11.于某的父亲不幸逝世,于某和他的母亲继承了父亲的遗产。这里引起继承关系发生的是( )。(分数:2.00)A.法律行为B.法律事件C.法律关系D.违法行为12.西周制礼所遵循的抽象的精神原则是( )。(分数:2.00)A.明德慎罚B.亲亲尊尊C.礼不下庶人D.嫡长子继承制13.法要作用
4、于社会关系,必定要通过调整( )来实现。(分数:2.00)A.人的行为B.人的思想C.人的交往D.人的自我完善14.有权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划分的机关是( )。(分数:2.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共中央书记处C.国务院D.民政部15.清代京城的满人司法机构是( )。(分数:2.00)A.宗人府B.理藩院C.步军统领衙门D.理刑司16.法律答问是一部( )。(分数:2.00)A.法律条款B.私家法律C.官方法律解释D.判例17.我国由( )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分数:2.00)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18.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性
5、质的法产生的是( )。(分数:2.00)A.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1949 年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C.195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D.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在西方学说史上,最早论述法治问题的学者是( )。(分数:2.00)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卢梭D.孟德斯鸠20.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分数:2.00)A.1954 年宪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D.1975 年宪法21.依据解释方法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 )。(分数:2.00)A.有权解释、无权解释B.
6、字面解释、扩充解释、限制解释、C.文义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D.语法解释、系统解释。限制解释、目的解释22.现行宪法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向哪一个国家机关负责?( )(分数:2.00)A.中共中央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D.国家主席23.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核心内容是( )。(分数:2.00)A.民主集中制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C.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广泛的人民参与24.( )是无需其他事实出现就能单独引起某种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分数:2.00)A.事实构成B.确认式法律事实C.单一法律事实D.排除式法律事实25.条法事类的法典编纂方法始于( )。(分
7、数:2.00)A.汉代B.南宋C.唐代D.北宋26.以法的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为标准,可将法分为( )。(分数:2.00)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B.实体法和程序法C.公法和私法D.一般法和特别法27.针对特定人、特定事或特定地区、特定时间内适用的法,指( )。(分数:2.00)A.普通法B.一般法C.不成文法D.特别法28.我国确定国籍的原则是( )。(分数:2.00)A.出生地主义B.血统主义为主,出生地主义为辅相结合C.血统主义D.本人自愿申请29.根据行为主体的名义或身份,可将法律责任分为( )。(分数:2.00)A.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B.公法责任和私法责任C.职务责任和个人责任
8、D.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30.( )提出了“主权在民”、“权力分立”的主张,确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无罪推定”等资产阶级法制原则,对该国乃至整个世界民主宪政的发展都产生深远影响。(分数:2.00)A.美国独立宣言B.法国人权宣言C.英国自由大宪章D.英国权利法案31.绝对法律关系是以( )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分数:2.00)A.一个人对一个人B.一切人对一切人C.一切人对一个人D.一个人对一切人32.天坛宪草规定,大总统一职( )。(分数:2.00)A.不可连任B.可连任一次C.可连任二次D.可无限期连任33.国务院实行( )。(分数:2.00)A.集体负责制B.个人负责制
9、C.总理负责制D.部长委员会主任负责制34.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还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 )。(分数:2.00)A.行政法规B.行政法律C.行政规章D.地方性法规35.普通法系中的昔通法指的是( )。(分数:2.00)A.英国历史上的普通法B.德国的普通法C.流行欧洲的罗马法D.法国民法36.( )直接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内容和价值取向。(分数:2.00)A.法律概念B.法律规范C.法律原则D.法律实施37.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依当依法追究( )。(分数:2.00)A.民事责任B.刑事
10、责任C.违宪责任D.行政责任38.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按一定程序解释司法案例的权力通常归( )。(分数:2.00)A.立法院行使B.法院行使C.行政院行使D.司法院行使39.唐朝第一部正式的基本法典是( )。(分数:2.00)A.武德律B.贞观律C.永徽律疏D.唐律疏议40.在我国,行使违宪制裁权的机关是( )。(分数:2.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最高法院D.最高检察院41.允许法律关系参加者自行确定其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是( )。(分数:2.00)A.任意性规范B.强行性规范C.确定性规范D.准用性规范42.1907 年,清政府改刑部为法部,其主要职责是( )。(分数:
11、2.00)A.审判B.复核C.掌律令的解释D.掌全国司法行政事务43.宪法的修改要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 )以上的多数通过。(分数:2.00)A.2/3B.1/2C.3/4D.1/344.元代法律形式中的“断例”相当于唐宋法中的( )。(分数:2.00)A.律B.令、格、式C.编敕D.编例45.( )有权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制和区域划分。(分数:2.00)A.国务院B.省、直辖市的人民政府C.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D.县级人民政府46.规定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是在对我国现行宪法进行( )修正时作出的。(分数:2.00)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D.第四次二、多
12、选题(总题数:19,分数:38.00)47.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48.大明律规定的罪名和刑罚有( )。(分数:2.00)A.奸党罪B.上言大臣德政罪C.交接近侍官员罪D.凌迟刑49.篇目为 12 篇的封建成文法典包括( )。(分数:2.00)A.北齐律B.开皇律C.大业律D.宋刑统50.法律解释的具体原则包括( )。(分数:2.00)A.以宪法为指导的原则B.合法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合理性原则51.宪法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包括( )。(分数:2
13、.00)A.有关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B.国家政权的组织与活动C.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D.对违宪行为的惩罚52.法律实施是指法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具体包括( )。(分数:2.00)A.执法B.守法和法律监督C.司法D.立法53.元朝时的中央司法机关包括( )。(分数:2.00)A.大宗正府B.刑部C.宣政院D.都察院54.欧洲封建社会中后期,出现了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包括( )。(分数:2.00)A.商法的兴起B.普通法的出现C.罗马法的复兴D.衡平法的出现55.下列属于国务院职权的是( )。(分数:2.00)A.制定行政法规B.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C.决定个
14、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戒严D.向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56.在原始社会中,( )。(分数:2.00)A.没有为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B.没有习惯法C.也有带有一定强制性的行为规则D.没有保证生产与生活秩序的公共权力机关57.决定宪法居于根本法地位的因素主要是( )。(分数:2.00)A.在内容上它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B.在形式上,它有着逻辑严谨的宪法典C.在效力上,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法律D.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它有着更为严格的条件58.根据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的性质不同,法律制裁可分为( )。(分数:2.00)A.民事制裁B.违宪制裁C.刑事制裁D.行政制裁59
15、.1905 年,清廷提出“仿行宪政”,按统治者自己的意图,认为立宪有哪三大利?( )(分数:2.00)A.皇位永固B.外患渐轻C.国力增强D.内乱可弭60.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分数:2.00)A.国家的利益B.集体的利益C.社会的利益D.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61.下列属于宪法监督方式的是( )。(分数:2.00)A.事先审查B.宪法控诉C.附带性审查D.专门机关审查62.法治的原则一般有( )。(分数:2.00)A.权利与责任相统一的原则B.权利保障原则与社会自由的原则C.公民义务的法律化和相对化原则D.通过法律对权力的控制原则63.法律事实是一种(
16、 )。(分数:2.00)A.规范性事实B.能用证据证明的事实C.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D.对法律关系没有影响的事实64.下列选项中,可以成立的表述是( )。(分数:2.00)A.法律条文是表述法律规则的形式B.正当防卫不属于法律责任减轻与免除的条件C.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第一次将法律划分为公法与私法D.法不溯及既往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权利65.下列属于法的关系概念的是( )。(分数:2.00)A.抵押权B.交付义务C.赔偿责任D.死亡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66.简答题第 64-66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67.简述唐律的历史地位。(分数:2.00
17、)_68.简述法治条件。(分数:2.00)_69.简述我国公民的言论自由。(分数:2.00)_四、分析题(总题数:4,分数:8.00)70.分析题第 67-69 小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71.某对老年夫妇其住处与一小学锅炉房毗邻,长期受噪音影响,终致发病住院,其子诉至法院,但法院却判决不能获赔,因为该噪声低于国家标准。请运用所学法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对法院的判决作出分析、评论。(分数:2.00)_72.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公室告何也?非公室告何也?贼杀伤、盗他人为公室;子盗父母,父母擅杀、刑、髡子及奴妾不为公室告。子告父
18、母,臣妾告主,非公室告,勿听。”解释此段话的含义,并结合中国法制史的知识进行分析。(分数:2.00)_73.我国宪法第 3 条第 1 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请你结合宪法的有关规定,谈一谈我国中央国家机关是如何贯彻这一原则的。(分数:2.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74.论述题第 70 小题,本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75.为什么说唐律“一准乎礼”?(分数:2.00)_法律硕士(综合课)-试卷 21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46,分数:92.00)1.单项选择题第
19、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某法学教授著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进行讲解、释义,这一解释属于( )。(分数:2.00)A.立法解释B.行政解释C.正式解释D.非正式解释 解析:解析:由于解释主体和解释效力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谊教授的解释属于非正式解释,也称学理解释,因此 ABC 均不正确。3.西周将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区分为( )。(分数:2.00)A.非眚与眚 B.非终与唯终C.误与故D.不端与端为解析:解析:西周将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区分为非眚与眚,过失为眚,故意
20、为非眚。非终与唯终是指偶犯与惯犯。不端与端为是秦代对过失与故意的区别。4.唐律中凡是不宜列入其他“分则”篇的犯罪,统归于( )。(分数:2.00)A.杂律 B.名例C.户婚D.职制解析:5.以法律意识的专业化程度为标准,法律意识可被分为( )。(分数:2.00)A.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和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B.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C.个人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D.职业法律意识和群众法律意识 解析:6.法的本质属性是( )。(分数:2.00)A.稳定性B.连续性C.阶级性 D.强制性解析:解析:法的本质是指法这一事物的内部联系,比较深刻、稳定,需要通过抽象思维才能认识和把握。相
21、反,法的现象则是法这一事物的外部联系,依靠感官即能感知。稳定性、连续性、强制性都属于能从外部感知的法的特性。而阶级性需要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是法的本质属性。7.根据责任承担内容的不同,法律责任分为( )。(分数:2.00)A.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 B.职务责任和个人责任C.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D.行政责任、刑事责任、诉讼责任、国家赔偿责任和违宪责任解析:解析:法律责任是指固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根据责任承担内容的不同,法律责任分为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8.权利和义务的根本区别在于( )。(分数:2.00)A.权利可以放弃
22、,义务必须履行 B.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义务则是法律规定C.权利对于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义务则因人而异D.权利应当享有,义务可以放弃解析:解析:此题测试权利与义务的根本区别问题。权利和义务是一对表征关系和状态的范畴,是法学范畴体系中最基本的范畴。在法律调整的状态下,权利是受法律保障的利益,其行为方式表现为意志和行为的自由。义务则是对法所要求的意志和行为的限制,以及利益的付出。所以,权利是可以放弃的,而义务必须履行。可以看出,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是同时产生的,都由法律作出规定,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统一的,在阶级社会,一部分人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另一部分人只尽义务不享有权利;而在不存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综合 2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