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13个抢分实验专题7.1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抢分精讲.doc
《2019年高考物理13个抢分实验专题7.1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抢分精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物理13个抢分实验专题7.1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抢分精讲.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实验 7.1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高考导航】抢分题型题型 1 实验原理与操作题型 2 实验数据处理题型 3 实验改进 拓展创新实验目的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原理质量 1m和 2的两个小球(可视为质点)发生正碰,若碰前 1m小球运动, 2小球静止,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21vmv,因小球从斜槽上滚下后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只是可知,只要小球下落高度相同,在落地前运动时间就相同,则小球的水平速度若用飞行时间作时间单位,在数值上就等于小球飞出的水平距离,因此只要测出小球的质量和两球碰撞前后飞出的水平距离,带入公式就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 ONmMOPm211题型 1 实验原理与操作例 1 如图所示,
2、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 h2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 H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2)图中 O 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 m1多次从斜轨上 S 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 P,测量平抛射程 OP.然后,把被碰小球 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 m1从斜轨上 S 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 m2相碰,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填选项前的符号)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
3、的质量 m1、 m2B测量小球 m1开始释放高度 h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 HD分别找到 m1、 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 M、 NE测量平抛射程 OM、 ON答案 (1)C (2)ADE 或 DAE针对训练:某同学用如图 12 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先将 a 球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压痕,重复 10 次;再把同样大小的 b 球放在斜槽轨道末端水平段的最右端上,让 a 球仍从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和 b 球相碰后,两球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重复 10 次图 12(1)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_A斜槽轨道末端距水平地面的高度 HB小
4、球 a、 b 的质量 ma、 mbC小球 a、 b 的半径 rD小球 a、 b 离开斜槽轨道末端后平抛飞行的时间 t3E记录纸上 O 点到 A、 B、 C 各点的距离 OA、 B、 CF a 球的固定释放点到斜槽轨道末端水平部分间的高度差 h(2)放上被碰小球 b,两球( mamb)相碰后,小球 a、 b 的落地点依次是图中水平面上的_点和_点(3)某同学在做实验时,测量了过程中的各个物理量,利用上述数据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那么判断的依据是看_和_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相等答案 (1)BE (2) A C(3)maO ma B mbO题型 2 实验数据处理例 2 在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碰撞中
5、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用游标卡尺测量直径相同的入射球与被碰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该球直径为_cm.实验中小球的落点情况如图丙所示,入射球A 与被碰球 B 的质量比 mA mB32,则实验中碰撞结束时刻两球动量大小之比 pA pB_.答案 2.14 12解析 根据游标卡尺的读数规则,该球的直径为 2.14 cm; pApB mAOMmBO N 32 13.50 cm42.64 cm 2r 324 .13.5042.64 2.14 12针对训练: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 A 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 A 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 B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物理 13 个抢分 实验 专题 71 验证 动量 守恒定律 抢分精讲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