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
《2016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6 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 真题 物理 一、选择题 (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30 分 ) 1.小明是一名九年级学生,下面是一些关于他的数据,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 ) A.他的课桌高度约为 75dm B.他步行的速度约为 4m/s C.他的质量约为 50kg D.他提起装有 20 个鸡蛋的塑料使用的力约为 1N 解析: A、中学生的身高在 160cm 左右,课桌的高度接近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 75cm=7.5dm左右 。 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4km/h=4 13.6m/s1.1m/s 左右 。 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成年人的质量在 65kg 左
2、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 50kg 左右 。 此选项符合实际; D、一个鸡蛋的质量在 50g 左右, 20 个鸡蛋的质量约 1000g=1kg,提起装有 20 个鸡蛋的塑料使用的力约为 F=G=mg=1kg10N/kg=10N。 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 答案: C 2.在学 完 “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 后,同学们对有关能源问题进行了讨论,他们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B.因为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所以能源是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 C.丹江口水电站是将机械能转化电能 D.核能、太阳能等是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新能源 解析: A、煤、石油
3、、天然气等是化石能源,在地球上的储量是有限的,消耗后不可能再生,属不可再生能源,所以 A 正确; B、能量虽守恒,但可以利用的能源是有限的,还是要节约能源,故 B 错误; C、水电站主要是将水中蕴含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 C 正确; D、核能、太阳能开发潜力巨大,最终有可能成为石油、天然气等的替代能源,故 D 正确 . 答案: B 3.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冬天用热水袋暖手 B.病人发烧时用冷毛巾在头部降温 C.汽油机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高 D.冬天喝年奶前把牛奶放在热水中烫一烫 解析: A、冬天用热水袋暖手,该过程是能量的转移,故是热传递改变内能,故
4、 A 错误; B、病人发烧时用冷毛巾在头部降温,该过程是能量的转移,故是热传递改变内能,故 B 错误; C、汽油机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即活塞对燃料做功,使得燃料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 C 正确; D、冬天喝年奶前把牛奶放在热水中烫一烫,该过程是能量的转移,故是热传递改变内能,故 D 错误 。 答案: C 4.“ 珍爱生合、注意安全 ” 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具有的意识 .关于安全用电,正确的做法是 ( ) A.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把他拉开 B.为了清洁卫生,应经常用湿抹布擦拭正在工作的台灯 C.家里的空气开关跳闸,立即合上空气开关恢复供电 D.用试电
5、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手接触笔尾的金 属体 解析: A、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把导线挑开,不能直接用手拉开 .此选项错误; B、湿布是容易导电的物体,用湿布擦拭正在发光的白炽灯或其它用电器时,容易引起人体触电 .此选项错误; C、因为电路有短路或漏电现象,空气开关才跳闸,所以应先检修,检查没有问题后再使空气开关复位 .此选项错误; D、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手必须接触笔尾的金属体,手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 。 此选项正确 。 答案: D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司机在驾驶汽车时必须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少司机的惯性,防止发生事故 B.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会前进,说明力
6、的作用是相互的 C.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是因为人与行驶的列车之间的空气气流速大,压强大 D.用力推力桌子,桌子没动,是因推力小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解析: A、司机在驾驶汽车时必须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带来的伤害,防止发生事故,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系上安全带不能减小惯性 , 故 A 错误; B、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 .人和水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故 B 正确; C、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是因为人与行驶的列车之间的 空气气流速大,压强小 , 故 C 错误; D、用力推力桌子,桌子没动,是因推力等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 故
7、D 错误。 答案: B 6.如图所示,根据磁感线的方向,可以判断 ( ) A.a 为电源的正极, b 为小磁针的 S 极 B.a 为电源的正极, b 为小磁针的 N 极 C.a 为电源的负极, b 为小磁针的 S 极 D.a 为电源的负极, b 为小磁针的 N 极 解析: 由磁感线的特点 “ 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 N 极出发回到 S 极 ” 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 N 极,左端为 S 极;由安培定则可知,电流由通电螺旋管的左侧流入,则电源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故 a 端为负极;由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右端为 S 极,左端为 N 极,故 b 端为 N 极 。 答案: D 7.如图所示
8、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3V 不变,闭合开关后,发现两灯泡均不发光,电压表示数为 3V,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 A.灯泡 L1 断路 B.灯泡 L1 短路 C.灯泡 L2 断路 D.灯泡 L2 短路 解析: 闭合开关 S 后,灯 L1、 L2 均不亮,说明电路发生开路,而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 L2 的两端能与电源连通,故是 L2 开路 。 答案: C 8.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从 a 端向 b 端滑动时 ( ) A.电压表 V2示数与电流表 A 示数比值变大 B.电压表 V1示数与电流表 A 示数比值变小 C.电流表 A 示数变大,电压表
9、 V1 变大 D.电流表 A 示数变大,电压表 V2 变大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 R1和 R2串联,电压表 V1测 R1 两端的电压, V2测 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开关 S 闭合,滑片由 a 端向 b 端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 I=U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因电压表 V2 示数与电流表 A 示数比 值等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因此比值变小,故A 错误;因电压表 V1示数与电流表 A 示数比值等于 R1 的阻值,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故 B 错误;由 U=IR 可知, R1 两端电
10、压变大,故 C 正确; 因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由 U2=U U1可知:即电压表 V2读数会变小,故 D 错误 。 故选 C. 9.如图甲是通过小灯泡 L 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关系的图象,现将小灯泡 L 与电阻 R 连入图乙所示,电路中,只闭合 S,小灯泡的实验功率为 1.8W;再闭合 S1,电流表示数为 0.9A.下列结果错误的是 ( ) A.电源电压为 6V B.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5.4W C.通过电阻 R 的电流为 0.6A D.电阻 R 的阻值为 20 解析: 只闭合开关 S 时,电路为 L 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图象可知,当UL=6V, IL=0.3A 时
11、,灯泡的实际功率 PL=ULIL=6V0.3A=1.8W;因此电源电压为 6V,故 A正确;再闭合开关 S1后, R 与 L 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UI=6V0.9A=5.4W;故 B 正确;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通过灯泡的电流不变,则通过 R 的电流 IR=0.9A 0.3A=0.6A,故 C 正确;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由 I=UR可得, R 的阻值: R=RUI= 60.6VA=10,故 D 错误 。 答案: D 10.如图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 A 和 B 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之比为 2: 1,底面积之比为 1:
12、 2,则它们的质量 mA: mB和对地面的压强 pA: pB分别为 ( ) A.mA: mB=2: 1, pA: pB=2: 1 B.mA: mB=1: 1, pA: pB=2: 1 C.mA: mB=1: 1, pA: pB=1: 1 D.mA: mB=2: 1, pA: pB=1: 1 解析: (1)两物体的体积关系: VA: VB= AABBShSh=1221=1: 1,由 =mV得: m=V,因为 A、B 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密度相同,所以 mA: mB=VA: VB=VA: VB=1: 1; (2)因为 A 和 B 放在水平地面上,所以对地面的压力 F=G=mg=Vg=Sh
13、g,对地面的压强:p=FS= SghS=hg,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pA: pB=hAg: hBg=hA: hB=2: 1。 答案: B。 二、填空题 (共 5 小题,每空 1 分,满分 15 分 ) 11.中考进入考场的铃声响了,考生都自觉地走进考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_,小明和小华肩走向考场,以小华为参照物,小明是 _的 。 交警部门在考场附近路段禁止汽车鸣笛,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 _处减弱噪声的 。 解析: (1)考生听到铃声自觉进入考场是利用声传递信息; (2)小明和小华并肩走向考场,小明相对于小华位置不变,因此以小华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 (3)禁止汽车鸣笛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
14、声 。 答案:信息 静止 声源 1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最好选择在 _(选填“ 较亮 ” 或 “ 较暗 ” )的环境中进行;实验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便于 _;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 A 向玻璃板靠近,观察到蜡烛的像将 _。 (选填 “ 变大 ” 、“ 不变 ”或 “ 变小 ” ) 解析: (1)蜡烛点燃时比较亮,在较暗的环境中,烛焰和环境的对比度比较大,烛焰的像会更清晰 。 (2)实验时用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镜,在察到蜡烛 A 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 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 。 (3)蜡烛在玻璃板成虚像,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时,蜡烛大小不变,
15、蜡烛像的大小不变 。 答案:较暗 确定像的位置 不变 13.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相互 “ 窜味 ” ,从物理角度分析,食物 “窜味 ”属 于 _现象,当打开冰箱门时,往往会看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 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 _(选填 “ 吸收 ” 或 “ 放出 ” )热量 。 解析: 所谓的串味,是这种食物中有另一种食物的味道,这是因为一切物质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所以组成这种食物的部分分子会运动到了另一种食物中而造成食物 “ 窜味 ” ,这是一种扩散现象;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是因为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 。 答案:扩散
16、凝华 放出 14.一辆汽车以 20m/s 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 5 分钟,汽车的质量为 1500kg,行驶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 0.2 倍,则牵引力为 _N,此时汽车的功率为 _kW,重力做的功为 _J。 (取 g=10N/kg) 解析: (1)汽车做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牵引力:F=f=0.2G=0.2mg=0.21.5103kg10N/kg=3103N; (2)汽车的功率 P=Wt=Fst=Fv=3103N20m/s=6104W=60kW; (3)汽车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克服重力做的功做功为 0。 答案: 3103 60 0 15.如图所示电路, R2 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湖北省 十堰市 中考 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