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2016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6 年浙江 省 金华 市 中考真题语文 一、语文知识积累( 20 分) 1.给 划线 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 分) 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辞 zo_,存心装饰的文章甚至使我嫌 恶 _( A. B.w);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确妥帖,心里所要说的与手里所写出来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这种精确妥帖的语文颇不是易事,它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严 jn_和极艰苦的挣扎。一般人只是得过且过,到大致不差时便不再 k_求。 (选自朱光潜谈文学) 答案 : 藻 B 谨 苛 解析 :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
2、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古诗文默写。( 10 分) ( 1)三军可夺帅也, _。(论语 子罕) ( 2) _,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3)会当凌绝顶, _。(杜甫望岳) ( 4) 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 5)金华八咏楼因南北朝时沈约题八咏诗而得名,李清熙避难于此,登楼遥望残存的南国半壁江山,不禁临风感慨:“ _,江山留与后人愁, _, 气压江城十四州。” ( 6)乡居的日子是一钵闪烁的黄金,行云飞鸟是一幅绝美 的图画。吴均山中杂诗“ _, _”,鸟飞云动,展现了山居之情趣;陶渊明饮酒(其五)“ _, _
3、”, 日落鸟还,传达了归隐之悠然。 解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答案 : ( 1)匹夫不可夺志也( 2)了却君王天下事( 3)一览众山小( 4)醉翁之意不在酒 ( 5)千古风流八咏楼 水通南国三千里( 6)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7)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3.下列各组句子中, 划线 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顾 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三 顾 臣于草庐之中 B.虽杀臣,不能 绝 也 奇山异水,天下独 绝 C.中 间 力拉崩倒之声 又 间 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 求其能千里也 子非鱼, 安 知鱼之乐 解析: A.回头看 /拜访; B.穷尽 /仅有;
4、只有; C.夹杂 /名词做状语,暗中; D.怎么。 答案: D 4.名著阅读。( 4 分) ( 1)人们说话的口吻通常与其性格相应,作家在塑造人物时,也会借言谈来凸显其性格。下面是某名著中同一女性在不同场 合所说的话,依据你对下列小说人物的认识,选出最有可能的一项( ) ( 2 分) “别愣着!去,把车放下,赶紧回来,有话跟你说,屋里见。” “你当我怕谁是怎着?你打算怎样?你要是不愿意听我的,我正没工夫跟你费唾沫玩!说翻了的话,我会堵着你的宅门骂三天三夜!你上哪儿我也找得着!我还是不论秧子!” “你说话呀!成心逗人家的火是怎么着?你有嘴没有?有嘴没有?” A.孙二娘 B.简 爱 C.虎妞 D.
5、翠翠 解析: 识记文学名著内容。 答案: C ( 2)杨绛先生笔下的“老王”,送身处因镜的钱钟书先生去医院,“却坚决不 肯拿钱” 。沈从文的边城中也有很多人淡然面对金钱,请写出一个相关情节并对该人物的作法予以评价。( 2 分)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老王边城相关人物和故事情节的了解和认识。选择自己的比较熟悉的人物形象进行评价即可。 答案: 示例:老船夫执意不收过渡人的钱,如实在难以拒绝就买茶叶草烟回馈路人。他不占公家的便宜,注重邻里乡情,踏实做事,明白做人,得到了相邻的尊重和敬佩。 二、现代文阅读( 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14 分) 信 胡耕 人言即信。 从字的结
6、构可见,仓颉老祖用意深远。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理念中,有五个非常重要的字 “仁、义、礼、智、信”,可以说这五个字涵盖了中国人理想的人格精神。其中“信”字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其它四个字的基础。“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很难想象一个不诚实的人能够有仁爱之心,做义气之举,讲礼貌之言。因此可以说,“信”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最推崇和最依赖的精神理念。它是超越了时代和阶级的一种至高人格标准。 中国历史上就不乏“信”的经典。孔子的学生曾子,因为妻子随口答应要杀猪给孩子吃,他不愿言而无信,也不管乡亲笑他迂腐,说服 妻子,并一起杀猪,煮了肉分给孩子和乡邻们 吃;喻世 明言中的汉朝书生范式与张劭约定两年后在他家见面,
7、范式游魂千里迢迢赶来赴约;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宣布谁能搬动立在门口的木头就有赏金,后来他果然给搬 动木头的人以重赏 言而有信,行而有果。信,必然使人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必衰。当今社会,“信”尤显重要。一个人要时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说了就要做,做不到就不要说。“言而不信,何以为言。”“一言百系”就须“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可以说,在人际交往中,“君无戏言”,更不 可信口开河,信口雌黄。失信必寡, 寸步难行。时下,流行信用卡,有人说,它是一种时尚潮流、个人身份的象征,有人却戏谑:有信不用卡,无信才用卡。信用被卡住了,就需要这张卡片当通行证。 “信”的丧失,常常
8、让人言中的陷阱机关显得太多。现如今,很多时候人言不仅不可信,而且是“人言可畏”。怎样让人言不仅不可畏而且可信呢?前日,与一位诗友谈论信息,他高深莫测地进行了一番剖析,让人醍醐灌顶:“人言”为信,“自心”为息。对信息发布者来讲,若想确保自己的信息算得上可信的“人言”,就要进行一番“自心”的检点。对信息的接受者来说 ,“人言”是否有诈,是否可信,尚需用“自心”做出冷静清醒的判断。信息能让你发达,也能让你败家破产、身陷囹圄。人言固然不少,鬼言也很多,否则怎么会有“信息垃圾”和“信息战”之说呢? 人言若非信,自心当忏悔。如今懂得“信”的人太少了。许许多多的人一方面在谴责社会种种恶劣行为的同时,自己却偏
9、偏忘了“信”的根本,心外求心,误入歧途。 信,就是一面亮澄澄的镜子,每个人对着照一照,其义早已说得清清楚楚,只是人们在一旁谁也不愿意去揭穿而已。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我们在召唤“信”的回归时,切莫忘了 自己。 (选自汉字悟语,略有删改) 5.下列选项中的“信”,与文章标题“信”的含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_。( 3 分) A.信口开河 B.愿陛下亲之信之 C.通风报信 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解析: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答案: D 6.第段列举中国历史上“信”的经典事例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 分) 解析: 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答案: 作者列举这些“信”的经典事例
10、,用来论证“信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最推崇和最依赖的精神理念”或“它是超越了时代和阶级的一种至高人格标准”。 7.文章通篇围绕“信”展开论述,其中第、段的顺序能否调换?并说明理由。( 3 分) 解析: 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 答案: 不能。理由:第段阐明“信”的重要性,第段论述怎样做到人言可信不可畏,先讲原因后讲做法,逐层深入,符合认知规律。 8.当前形势下如何营造“信”的社会风气?细读文本并结合“链接材料”,阐述你的观点。( 5 分) 【链接材料】 近日,上海某白领打车,答应下车后用手机付款,但司机一直未收到 36 元车费。司机找到该白领所在单位,单位因此将其开除。 36 元给了白领一个警示
11、,也给大家拉响了“警钟”。 (摘自中国剪报 2016 年第 55 期) 成都一家卤味店采用自助售卖形式,购买者自行选购,自觉付费。营业两天, 顾客的自助付款额还不足商品总价值的百分之三十。人们没有意识到“信”的重要性,而把占便宜当成了自然的事。 (摘自作文素材 2016 年第 1 期) 解析: 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所提观点和建议必须能简单有效地实施,不违背伦理道德和法律,言之成理即可。围绕本文的观点谈看法也可。 答案: 多进行“自心”的检点,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信”的标准;要加强“信”的宣传教育,让人们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社会要对不诚信的行为予以谴责并作出相应惩罚。 (二)阅
12、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16 分) 西塘的水上清洁工 小河丁丁 那年八月下旬,我和六妹来到西塘,一个小小的江南古镇。 黄昏,我们沿着临河的长街漫行。一条小船在彼岸酒家楼下微微浮动,船夫坐在船头悠闲地抽着香烟。此人三十出头,身瘦衣宽,脸长长的,胡须头发有些零乱。游客朝他拍照,闪光灯咔嚓咔嚓,他毫无反应,只把一条腿歪搭在船舷上,半低着头,默默享受那支短短的香烟。那条腿也瘦,裤管显得有些空荡,薄长的脚板蹬着千层底的黑布鞋。开始我以为他在候客,后来看到 船上放着长柄捞网和垃圾篓,才明白他是清洁工。 他扔掉烟蒂,用桨顶一下岸石,小船就离了岸,慢慢地顺水漂移。除非是给游船让道,他都懒得摇橹。摇橹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浙江省 金华市 中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