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西南宁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
《2016年广西南宁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广西南宁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6 年广西南宁市中考 真题 物理 一、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 1.小明用刻度尺测得一支水性笔的长度为 15.10,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 ( ) A.cm B.km C.m D.mm 解析 :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 18cm,水性笔的长度略小于 18cm,在 15.10cm 左右 。 答案: A 2.如图所示的做法中符合安全原则的是 ( ) A. 雷雨天站在大树下避雨 B. 用手指触碰插座的插孔 C. 用湿抹布擦发光的灯泡 D. 将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 解析 : A、雷雨天站在大树下避雨时,由于大树是导体,且较高,有可能将雷电传导下来,可能
2、会发生触电,不符合题意 ; B、用手指触碰插座的插孔,一旦碰到火线,会造成触电事故,不符合题意; C、用湿抹布擦发光的灯泡,水是导体,容易造成触是,不符合题意; D、将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可防止因外壳漏电而使人触电 , 符合题意 。 答案: D 3.下列事件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晒太阳 B.钻木取火 C.搓手取暖 D.压缩空气 解析 : A、晒太阳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A 符合题意; B、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B 不合题意; C、两手互搓,使手暖和,两手克服摩擦力做功,使得其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 C 不合题意; D、空
3、气被压缩温度升高,即对空气做功,使得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 D 不合题意 。 答案: A 4.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水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铁桶变扁,关于铁桶变扁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冷水的压力使铁桶变扁 B.大气压使铁桶变扁 C.铁桶内空气膨胀使铁桶变扁 D.铁桶变扁与压力无关 解析 :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水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再浇上冷水,铁桶内的气压减小,桶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铁桶被压扁了 。 故 ACD 错误, B正确 。 答案: B 5.如图所示,下列措施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 A. 书包背带做的宽大 B.
4、铁轨铺设在枕木上 C. 破窗锤一端设计成锥形 D. 载重车装有许多轮子 解析 : A、书包带做的宽大一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 A 不符合题意 ; B、铁轨铺设在枕木上,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 B 不符合题意 ; C、破窗锤一端设计成锥形,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 C 符合题意 ; D、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轮子,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 D 不符合题意 。 答案: C 6.下列光学知识中,说法错误的是 ( ) A.路灯下人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 潭清疑水浅 ” 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D.照
5、相时,被照者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应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 解析 : A、路灯下人在地面上的 “影子 ”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A 正确; B、 “潭清疑水浅 ”是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时发生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B 正确; 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做的,对光起发散作用,不是凸透镜做的,故 C 错误; D、照相机在底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被照者应该在二倍焦距之外,故 D 正确 。 答案: C 7.如图所示,关于正在运行中的自动扶梯和站在扶梯上的乘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乘客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乘客具有惯性 B.以自动扶梯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C.乘客对扶梯的压力和扶梯对乘客
6、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乘客受到的重力和扶梯对乘客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解析 : A、乘客到达终点前是运动的,当到达终点时,乘客由 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因此当乘客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故 A 正确; B、乘客站在上升的自动扶梯上向上运动,在上升过程中以自动扶梯为参照物,乘客相对扶梯的位置没有改变,因此乘客是静止的,故 B 错误; C、乘客对扶梯的压力和扶梯对乘客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 C 错误; D、乘客受到的重力和扶梯对乘客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
7、衡力,故 D 错误 。 答案: A 8.骑自行车下坡时,人不蹬车,车速也会加快,这是因为 ( ) A.人与车的动能保持不变 B.人与车的重力势能不断增大 C.人与车的机械能不断增大 D.人与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解析 : A、人与车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故动能增大,故 A 错误; B、人与车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故重力势能减小,故 B 错误 ; C、由于摩擦的作用,使得人和车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机械能变小,故 C 错误; D、在下坡的过程中,人和自行车的质量不变,所处的高度不断降低,其重力势能不断减小,但其速度越来越快,所以动能越来越大 。 正是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了动能,故 D 正
8、确 。 答案: D 9.某种电脑键盘清洁器有两个开关,开关 S1 至控制照明用的小灯泡 L,开关 S2 只控制吸尘用的电动机 M,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 A. B. C. D. 解析 : A、开关 S1 为总开关,控制小灯泡和电动机,开关 S2 只控制小灯泡,不合题意; B、开关 S1 为总开关,控制小灯泡和电动机,开关 S2 只控制电动机,不合题意; C、开关 S2 为总开关,控制小灯泡和电动机,开关 S1 只控制小灯泡,不合题意; D、开关 S1 只控制小灯泡,开关 S2 只控制吸尘用的电动机,二者互不影响,符合题意 。 答案: D 10.如图所示,小磁针静止在螺线
9、管附近,闭合开关 S 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通电螺线管外 A 点的磁场方向向右 B.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 S 极 C.小磁针一直保持静止 D.小磁针 N 极向左转动 解析 :结合图示的线圈绕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为 N 极,左端为 S极,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方向从 N 极出发,回到 S 极,故通电螺线管外 A 点的磁场方向向左,故 A 错误; B 正确; 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小磁针 S 极向左运动, N 极向右运动,故CD 错误 。 答案: B 11.如图所示,在雨中撑伞的行人,每当大风吹来,会有伞被向上 “吸 ”的感觉,关于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
10、是 ( ) A.伞上的空气流大于下方 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C.伞受到的空气浮力变大 D.伞受到的空气浮力变小 解析 :伞的形状是上方凸起的,当气流经过时,上方的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的流速慢,压强大,就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使伞容易被风吸起来 。 答案: A 12.如今,广受欢迎的动车已经驰骋在广西大地,动车即将进站时关闭电源,在继续行驶的过程中,可带动电机逆向发电,同时储存电能,如图所示,下列实验装置中,能说明发电机原理的是 ( ) A. B. C. D. 解析 :动车到站前先停止供电,由于惯性,动车会继续向前运行,电机线圈随车轮转动并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进而产生感应电流,即在
11、该过程中消耗机械能,产生电能,故 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因此该过程与发电机的原理相同 . 故 A、此图是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故 A 错误; B、此图是电磁感应实验装置,当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故 B 正确; C、此实验是研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装置,故 C 错误; D、此时实验是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关系的实验装置,故 D 错误; 答案: B 13.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相连的导线却几乎不发热,这主要是因为 ( ) A.通过导线的电流大于通过电炉丝的电流 B.导线的电阻远大于电炉丝的电阻 C.通过导线的电流小于通过电
12、炉丝的电流 D.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电炉丝的电阻 解析 :电炉丝与导线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 I 和通电时间 t 相等, 由于 Q=I2Rt, R 电炉丝 R 导线 ,即电阻越大,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 。 答案: D 14.在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内盛相等质量的同种液体 .。 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两个小球 A 和 B 分别放入两容器中, A 球漂浮, B 球悬浮,如图所示 .两球在两容器中所受浮力分别为 F 甲 和 F 乙 ,两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 p 甲 和 p 乙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F 甲 F 乙 p 甲 p 乙 B.F 甲 F 乙 p 甲
13、p 乙 C.F 甲 F 乙 p 甲 p 乙 D.F 甲 F 乙 p 甲 p 乙 解析 :知道两个容器中的液体相同,据图能看出 A 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 B 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故据 F 浮 =G 排 =gV 排 可知, B 球所受的浮力大,故 F 甲 F 乙 ; A 在甲中漂浮,即液体密度大于 A 的密度; B 在乙中悬浮,即说明乙液体密度等于 B 的密度,液体密度相同,所以 B 的密度大于 A 的密度,由于 AB 体积相同,所以据 m=V 可知, B 球的质量大,故B 球的重力大 ,所以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是甲杯和液体总重力与 A 重力之和;乙容器对桌 面的压力等于乙杯和液体总重力与 B 重
14、力之和;故可知,乙杯对桌面的压力大,故据 p=FS可知,乙杯对桌面的压强大,故 p 甲 p 乙 。 答案: C 1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R1=20.闭合开关 S,移动滑动变阻器 R2 的滑片 P 到中点 c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4A;移动滑片 P 到最左端 a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3A,则电源电压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分别为 ( ) A.6V 20 B.12V 20 C.6V 30 D.12V 30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 R1 与 R2 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当 P 在中点 c 时,电流表示数为 0.4A, 由 I=UR知 U=IR, 则有: U=I(R1+1
15、2R2)=0.4A(20+12R2),当 P 在左端 a 时,变阻器连入阻值最大, 则有: U=I (R1+R2)=0.3A(20+R2),根据电源电压不变知: 0.4A(20+12 R2)=0.3A(20+R2),解得: R2=20, 电源电压: U=I(R1+12 R2)=0.4A(20+12 20)=12V。 答案: B 二、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16 分 ) 16.2016 年 5 月 29 日,南宁市获评为 “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 市区里,大量的树木可以在_减弱噪声 (选填 “ 声源处 ” 、 “ 传播过程中 ” 或 “ 人耳处 ” ),从而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安静 .噪声是
16、发声体做无规则 _产生的 。 解析 :市区里,大量的树木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 答案:传播过程中 振动 17.微信是时下广为流行的一款手机软件,微信信息是手机利用 _进行传播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太阳能给手机电池充电已成为现实,太阳能属于 _(选填 “ 可再生 ”或 “ 不可再生 ” )能源 。 解析 :微信信息是利用手机通过一定频率的电磁波进行传播的;太阳能能源源不断获得,是可再生能源 。 答案:电磁波 可再生 18.夏日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是 _现象;荷叶上的两滴水珠接触后合成更大的一滴,这表明分子间存在 _力 。 解析
17、 : (1)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 ,飘来阵阵花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 (2)荷叶上的两滴露珠接触后合成一滴,是由于分子间引力的作用 。 答案:扩散 引 19.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重为 2N 的物体,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其示数为 _N,物体体积为 _m3(已知水的密度为 水=1.0103kg/m3)。 解析 : (1)由图知:弹簧测力计上 1N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 0.1N,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0.1N。 此时指针指在 “ 1.2” 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2N,小球受到的浮力: F 浮 =G F 示 =2
18、N 1.2N=0.8N; (2)由 F 浮 = 水 gV 排 可得, V 排 =gF浮水=331 . 0 1 0 . 8 1 0 / k g0/k Nm Ng =810 5m3,物体的体积:V=2810 5m3=1.610 4m3。 答案: 1.2 1.610 4 2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将 _,电压表示数将 _。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 R 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 R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由 I=UR可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广西 南宁市 中考 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