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第一课时 等高线地形图【知识与能力】初步学会在等高线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并能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陡崖等地形部位。【过程与方法】1、 通过亲自参与制作模型,绘制地形图等活动,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2、 启发引导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分析,识别山地的地形部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动手制作地形模型和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重点】1、 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2、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体的各个部位。【教学难点】1、等高线的绘制原理。2、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脊与山谷的区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橡皮泥。【课堂教学】导入:同学
2、们,我们前面学习了地图的阅读,地图是我们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请欣赏这一组图片:我们地球表面既有巍峨挺拔的高山,也有平坦宽广的原野,而地图是平的。同学们想过没有,高低起伏的地面怎样表示在平的地图上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板书)等高线地形图师:我们常用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那么,什么叫等高线?什么叫等高线地形图?(展示投影片)请看大屏幕,这就是一幅等高线地形图,请同学们观察图上有些什么?生:一些线条闭合的曲线上面有数字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线条和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呢?生:线条表示等高线,数字表示海拔师:对。它们是怎样得来的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个地方的高度是怎样确定的,就知
3、道这些数字的来历了(展示投影片)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师:图中甲点的高度有哪两个数字?生:1000 米和 1500 米。师:它们的单位是什么?生:米。2这两个数字有什么区别?请同学们翻到书第 24 页结合图 1.34 自学第 2 自然段,认识海拔和相对高度,同桌讨论再作回答。师:准备好了吗?请这位同学来回答甲点这两个数据有什么区别?生:甲点以海平面为标准量出的高度为 1500 米,叫海拔。甲点以乙点为标准量出的高度为1000 米,叫相对高度。师: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正确,他对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掌握得非常好。我们以热烈的掌声鼓励。海拔和相对高度就是我们地面上同一点的两个高度的确定方法。(板书)一、
4、海拔与相对高度1、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海平面的垂直距离。2、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师:在我国,统一用青岛的黄海海平面为起算点,这样地面上任何一点的海拔都是不变的,所以海拔又叫绝对高度。乙的海拔是多少?生:500 米。师:甲点的 1000 米叫相对高度,实际上就是甲乙两点的海拔差。参照点不同,相对高度就不同,是有变化的。我们看丙点,海拔是多少?生:1000 米。师:甲相对丙的高度又是多少?生:500 米。师:对。记住:我们计算高度时,必须用垂直距离,而且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单位是米。(展示投影片)我们来做一次评判。请第一组的同学们读第一段话,第二组的同学读第
5、二段话,评判一下爷爷和孙子谁对谁错,为什么?生:爷爷和孙子都说得对。因为爷爷说的 4000 米是珠穆朗玛峰相对于青藏高原的高度,是相对高度;而孙子在地图上看到的 8844.43 米是它相对于海平面的高度,是海拔。师:完全正确。 (鼓掌) (展示投影片)中国地形图 师:(解说)(展示投影片)等高线示意图(过渡)等高线的“高”就是海拔,地面上各点的海拔我们都可以测量出来,等高线的“线”是怎样绘制出来的?等高线地形图又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板书)二、等高线和等高线地形图我们现在来学习等高线和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展示投影片)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原理图(展示投影片)等高线地形图绘制示意图(边讲边演示)
6、师:这儿有座山,我们来详细地了解怎样把它的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出来。师:我们用一个水平面去横截这个山体,这个水平面与山体相交的线上的各点海拔是相等的,这条线就是一条等高线。看,这座山的山脚海拔是多少米?生:100 米。师:对。我们又用不同海拔的水平面地横截山体,就得到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看,它们各自的海拔是多少米?生:200 米、300 米、400 米。师:对。我们再把它们绘制到平面图上,就得到了等高线地形图。请同学们注意,每条等高线上都标有海拔值 100 米、200 米,左上角的等高距是什么意思?生:(讨论什么是等高距)3师:请这位同学来回答。生:师:这位同学了解了等高距的含义。简单的说就是:相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地理 上册 第一章 第四 地形图 判读 教案 新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