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与保障体系(一)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与保障体系(一)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与保障体系(一)及答案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与保障体系(一)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5,分数:100.00)1.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的基础是_ A.物质资料的生产 B.精神资料的创造 C.农业的发展 D.科技的进步(分数:12.00)A.B.C.D.2.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式是一年内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价值总和,也称为_ A.社会总产出 B.社会总产值 C.社会总产量 D.社会总价值(分数:2.00)A.B.C.D.3.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中扣除生产成本以后剩余的价值,也称为_ A.剩余价值 B.社会总需求 C.生产资料 D.生产净产品(分数:2.
2、00)A.B.C.D.4.在公式 c+v+m 中,m 表示_ A.生产资料价值 B.生产过程中补偿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C.利润 D.社会总产品(分数:2.00)A.B.C.D.5.社会总产品扣除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以后,剩下的就是_ A.社会总需求 B.社会总价值 C.剩余价值 D.社会净产品(分数:2.00)A.B.C.D.6.标志着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快慢和经济效益的好坏的是_ A.企业职工工资的涨幅 B.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C.国家科技的发展情况 D.社会净产品的剩余情况(分数:2.00)A.B.C.D.7.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和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基础是_ A.国民收入 B.
3、国家财富 C.国家税收 D.社会总收入(分数:2.00)A.B.C.D.8.实现国民收入增长的主要途径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是_ A.提高职工收入 B.提高税收 C.增加农民收入 D.提高劳动生产率(分数:2.00)A.B.C.D.9.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主体是_ A.国务院 B.国家 C.全国人大 D.社会团体(分数:2.00)A.B.C.D.10.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是_ A.银行信贷 B.劳务费用 C.国家预算 D.价格变动(分数:2.00)A.B.C.D.11.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是_ A.社会总需求 B.社会总供给 C.社会总价值 D.国家总供给
4、(分数:2.00)A.B.C.D.12.社会总需求的构成不包括_ A.消费需求 B.投资需求 C.国外需求 D.国内需求(分数:2.00)A.B.C.D.13.国外需求是指_统计的出口总值。 A.海关 B.国家 C.国务院 D.人民代表大会(分数:2.00)A.B.C.D.14.下列关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的说法错误的是_ A.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指供求双方处于基本相等的状态 B.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的 C.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由相同因素决定 D.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分数:2.00)A.B.C.D.15.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
5、分配以后,按最终用途划分为_ A.积累和消费 B.积累和分配 C.分配和消费 D.储存和消费(分数:2.00)A.B.C.D.16.在社会主义国民收入中,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从_来分析整个经济的运行情况。 A.市场形态 B.物质形态 C.实物形态 D.经济形态(分数:2.00)A.B.C.D.17.总供给与总需求反映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的指标是_ A.社会总产值 B.国民收入 C.市场经济 D.价值量(分数:2.00)A.B.C.D.18.积累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是_ A.1:1 B.1:2 C.2:1 D.没有绝对标准(分数:2.00)A.B.C.D.19.国家对积累和消费之间关系的调控
6、,主要是对_的调控。 A.人们消费水平 B.人们的生活水平 C.国家的财富积累 D.国内生产总值(分数:2.00)A.B.C.D.20.市场调节经济活动是通过各经济主体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来实现的,它的作用机制是_的。 A.纯利益性 B.纯经济性 C.纯收益性 D.纯国有化(分数:2.00)A.B.C.D.21.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的_ A.年增长率 B.季度增长率 C.月增长率 D.平均增长率(分数:2.00)A.B.C.D.22.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的是_ A.促进经济增长 B.增加就业 C.保持国内收支平衡 D.稳定物价(分数:2.00)A.B.C.D.
7、23.既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也是社会公平和稳定的体现的是_ A.增加就业 B.稳定物价 C.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D.提高工资标准(分数:2.00)A.B.C.D.24.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是_ A.科技的进步 B.就业稳定 C.物价平稳 D.经济增长(分数:2.00)A.B.C.D.25.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是指_ A.国际收支 B.国内收支 C.国外收支 D.海外收支(分数:2.00)A.B.C.D.26.由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预算平衡、国家债务等方面的政策构成的是_ A.税率政策 B.财政政策 C.货币政策 D.收入政策(分数:2.00
8、)A.B.C.D.27.通过缩减政府的支出,或者减少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的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是_ A.盈余财政政策 B.赤字财政政策 C.平衡财政政策 D.货币发行政策(分数:2.00)A.B.C.D.28.通货膨胀本质上是_问题。 A.经济 B.收入 C.货币 D.政策(分数:2.00)A.B.C.D.29.提高_利率,能够防止商业银行从央行贷到廉价资金,从而缩小全国的信贷规模,控制股票市场的下跌。 A.贷款 B.再贷款 C.税收 D.利息税(分数:2.00)A.B.C.D.30.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的再贷款的利率称为_ A.再贴现 B.贴现 C.存款准备金 D.再贷款利率(分数:2.00)A
9、.B.C.D.31.收入分配政策也可以分为扩张性收入分配政策和_ A.收缩性收入分配政策 B.膨胀性收入分配政策 C.缩小性收入分配政策 D.紧缩性收入分配政策(分数:2.00)A.B.C.D.32.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政策主要是通过调节_来影响投资分配比例,使不同部门生产能力的结构发生变化。 A.国家收入结构 B.社会经济结构 C.投资分配结构 D.存款准备金结构(分数:2.00)A.B.C.D.33.产业政策的核心部分是_ A.产业结构政策 B.产业组织政策 C.产业技术政策 D.产业分配政策(分数:2.00)A.B.C.D.34.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_ A.行政事业性收益 B.税收 C.
10、罚没 D.捐赠(分数:2.00)A.B.C.D.35.与经济活动的总量有直接关系的是_ A.信贷规模 B.银行规模 C.国家政策 D.经济的发展情况(分数:2.00)A.B.C.D.36.与信贷规模的大小呈现出因果关系的是_ A.税收的涨幅 B.汇率的变化 C.贷款利息 D.利率变动(分数:2.00)A.B.C.D.37.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产业本身的发展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需要国家采取补贴手段来进行扶持。比较典型的是_ A.商业 B.农业 C.工业 D.服务业(分数:2.00)A.B.C.D.38.政府依靠行政力量实施的带有强制性的命令,要求各经济主体必须执行的宏观调控手段是_ A.
11、补贴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计划手段(分数:2.00)A.B.C.D.39.会直接关系到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比价的是_ A.利率变动 B.汇率变动 C.币值变动 D.金融危机(分数:2.00)A.B.C.D.40.作为经济发展的“安全网”和“稳定器”的是_ A.保障体系 B.法律体系 C.经济体系 D.国家体系(分数:2.00)A.B.C.D.41.下列不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的是_ A.社会福利 B.社会救济 C.义务教育 D.海外留学(分数:2.00)A.B.C.D.42.社会保障在本质上是一种在_主导下的社会共济和社会再分配行为。 A.社会 B.企业 C.国家 D.政府
12、(分数:2.00)A.B.C.D.43.社会保障的主体是_ A.商业保险 B.社会保险 C.国家的优抚政策 D.国际支援(分数:2.00)A.B.C.D.44.决定了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的特征的是_ A.政府主办 B.依法实施 C.不以盈利为目的 D.国家法律(分数:2.00)A.B.C.D.45.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是作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的是_ A.商业医疗保险 B.养老保险 C.失业保险 D.工伤保险(分数:2.00)A.B.C.D.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与保障体系(一)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5,分数:100.00
13、)1.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的基础是_ A.物质资料的生产 B.精神资料的创造 C.农业的发展 D.科技的进步(分数:12.00)A. B.C.D.解析:解析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是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为基础的。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是宏观经济运行保持稳定状态的基本条件。答案为 A。2.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式是一年内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价值总和,也称为_ A.社会总产出 B.社会总产值 C.社会总产量 D.社会总价值(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式是一年内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价值总和,也称为社会总产值。答案为 B。3.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中扣除生产
14、成本以后剩余的价值,也称为_ A.剩余价值 B.社会总需求 C.生产资料 D.生产净产品(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中扣除生产成本以后剩余的价值,也称为剩余价值或利润。答案为 A。4.在公式 c+v+m 中,m 表示_ A.生产资料价值 B.生产过程中补偿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C.利润 D.社会总产品(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在公式 c+v+m 中,c 表示生产过程中已经消耗掉并转移到产品中去的生产资料价值,v 表示生产过程中补偿劳动力商品的价值,m 表示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中扣除生产成本以后剩余的价值,也称为剩余价值或利润。答案为 C。5.社
15、会总产品扣除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以后,剩下的就是_ A.社会总需求 B.社会总价值 C.剩余价值 D.社会净产品(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社会总产品扣除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以后,剩下的就是社会净产品,其价值形态就是社会净产值。答案为 D。6.标志着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快慢和经济效益的好坏的是_ A.企业职工工资的涨幅 B.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C.国家科技的发展情况 D.社会净产品的剩余情况(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标志着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快慢和经济效益的好坏。一个国家按人均水平计算的国民收入,基本上体现了这个国家
16、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的富裕程度。答案为 B。7.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和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基础是_ A.国民收入 B.国家财富 C.国家税收 D.社会总收入(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国民收入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基础。国民收入的增长情况基本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答案为 A。8.实现国民收入增长的主要途径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是_ A.提高职工收入 B.提高税收 C.增加农民收入 D.提高劳动生产率(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国民收入增长,不仅从内涵上扩大了生产规
17、模,而且提高了整个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实现国民收入增长的主要途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答案为 D。9.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主体是_ A.国务院 B.国家 C.全国人大 D.社会团体(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主体是国家。答案为 B。10.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是_ A.银行信贷 B.劳务费用 C.国家预算 D.价格变动(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国家预算是国家制订的财政收支计划,这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答案为 C。11.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是_ A.社会总需求 B.社会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经济 宏观调控 保障体系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