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2017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 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真题语文 一、积累与应用( 24 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 分)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 cu( ) 、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我国是“一带一路”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但建设“一带一路”不是我们一家的事。“一带一路”建设不应仅仅着眼于我国自身发展,而是要以我国发展为 q( ) 机,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帮助他们实现发展目标。 解析: 本题考查同音字的 识记 。 答案 : 措 契 2.下列词语中 划线 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镌 刻( jun) 恣 睢( su) 洗 濯 ( zhu)
2、妇 孺 皆知( r) B.蓦 地( m) 挑 剔 ( t) 匀 称 ( chng) 义愤填 膺 ( yng) C.狡 黠 ( ji) 惬 意( qi) 剽 悍( bio) 好高 骛 远( w) D.胆 怯 ( qi) 抽 噎 ( y) 熟 稔 ( nin) 一丘之 貉 ( h) 解析 : B.蓦地( m)挑剔( ti)匀称( chn) 。 C.狡黠( xi)剽悍( pio) 。 D.抽噎( y)熟稔( rn) 。 答案 : A 3.下列句子中, 划线 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衡阳市将举行“讲文明,树新风”知识竞赛,同学们都当仁不让地推荐 能说会道 的林宇同学参赛。 B.专
3、家指出,前段时间社会上流传的吃盐补碘能抗核辐射的说法纯属 无稽之谈 。 C.湖南龙舟赛拉开了战幕,一只只疾驰的龙舟宛若蛟龙,在湘江水面上劈波斩浪, 络绎不绝 。 D.当壮族姑娘唱起热情的山歌,远道而来的客人也 因地制宜 ,用欢快的歌声来应和。 解析 : A.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不符合语境。 C.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不符合语境。 D.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不符合语境。 答案 : B 4.古诗文默写。( 8 分)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生动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4、 _, _。 荡胸生层云, _。(杜甫 望岳) _,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山下兰芽短浸溪, _。(苏轼浣溪沙) 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记者招待会上曾经说过,即使中国发展壮大起来,也不会称霸,因为中国在近现代历史的惨痛遭遇中有深刻感受。正所谓“ _, _”,换句话也就是我们不想被侵犯,也不想侵犯他国。(用论语中的话填空) 解析:本题考查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答案 :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决眦入归鸟 蒹葭苍苍 松间沙路净无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4 分)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
5、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体。 5.这段文字节选自 _(人名)创作的 _(作品)。( 2 分) 解析: 此题考查文学常识 的识记。 答案: 吴承恩 西 游记 6.文中的“裙钗”指的是。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 2 分) 解析: 此题考查故事情节。 答案: “裙钗”指的是罗刹女(铁扇公主);她的儿子红孩儿在火云洞捉了唐僧“要蒸要煮”,孙悟空请观音菩萨帮忙,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作善财童子,母子分离,所以她要“为子怀仇恨泼猴”。 综合性学习。( 6 分)
6、 家风,即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某校开展“优良家风,我传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7.寻家风 : 以下是活动小组搜集到的有关家风的材料。 材料一: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之类的对联;厅堂上挂有“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洁”的牌匾。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 材料二:“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 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我的母亲) 材料三: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学父亲赤子情怀,学父亲的俭朴生活。(摘自习近平的家风:从父亲身上学到五件事) 从以上材料中,你发现
7、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提取与 概括能力 。 解答此题要了解材料,并对每则材料进行提炼总结 。 答案 : ( 1)学习(记住)祖训;( 2)向长辈(父母)学习;( 3)遵守一些好规矩(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规矩)。 8.展家风 : 下面有三项体现家风的内容,假如你想请书法家写一条横幅挂在家里的厅堂,你会选哪项,请结合家庭实际简述理由。( 2 分) A.家和万事兴 B.天道酬勤 C.百善孝为先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的概括表达能力 。 能结合家庭实际,分别围绕“和睦”、“勤奋”、“孝顺”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 略 9.扬家风 : 老师想用
8、一幅对联来总结本次活动。请根据提示补充完整。( 2 分) 上联:长辈言传 _明祖训 下联:子孙心领神会承 _ 解析: 本题考查 对联的理解与运用。 答案 : 身教 家风 二、诗词鉴赏与阅读理解 ( 44 分) (一)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4 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代)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标题中“送别”二字怎么理解?( 2 分) 解析: 本题是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 要在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情感的基础上进行解答 。 答案 : “送别”是说故乡的水恋恋不舍,满怀深情地一路送诗人远行,从另一
9、角度显现出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1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运用了 _修辞手法,展现了一幅 _的景象 。(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赏析,解答时可多角度、多方面考虑,此句要从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方面进行赏析 。 答案 : 对偶 气势磅礴 (二) 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 问题 。( 10 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
10、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2.解释句中 划线 词的意思。( 2 分) 从 流飘荡 鸢飞 戾 天者 解析: 本题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答案 : 随着;至。 13.下列 划线 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负 势竞上 至于 负 者歌于途 B.天下独 绝 猿则百叫无 绝 C.争高 直 指 直 视无碍 D.风烟 俱 净 湖中人鸟声 俱 绝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 的 是一词多义 现象。 D 项中的两个“ 俱 ” 都 是“都”的意思。 答案 : D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
11、反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翻译,翻译时要注意该句是不是特殊的文言句式 。 答案 :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15.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景色特点;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答案 : 鄙弃功名利禄,向往宁静闲适生活 。 (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问题 。( 10 分) 可燃冰 2017 年 6 月 2 日,国土资源部在北京
12、宣布:我国正在南海海域进行的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已连续产气 22 天,取得了持续产气时间长、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连续采气时间最长的国家。 什么是天然气水合物呢?天然气水合物是是一种含有大量甲醛气体的水合物。大量存在于陆地上的冻土带和海底。在高温低压的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了冰雪般的固态,它外面看似冰,一点火却可以烧起来,所以俗称“可燃冰”。如果把甲醛从冰中释放出来,体积将是水的 160 多倍。 海底可燃冰是天然气(甲醛类)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低温与压力下结晶形成的。海底形成可燃冰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可燃冰在零度以上可以生成,在 2
13、0 摄氏度便要分解,而海底的温度一般都在 2-4 摄氏度;其次,可燃冰在零度时, 30 个大气压以上就可能生成,而以海洋的深度, 30 个大气压很容易保证,并且压力越大,水合物就越不容易分解,就越稳定;最后,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富含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形成充足的甲烷气源。海底的地层是多孔介质,在温度、压力和气源三者具备的条件下,便会在介质的空隙中生成可燃冰的晶体。 据科学家测 算, 1 立方米的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可释放 164 立方米甲烷气体和 0.8立方米的淡水。甲烷是人们可以用来燃烧发电的可燃气体,而且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可燃冰将成为 21 世纪极具潜势的洁净新能源。 但是,
14、甲烷气体是温室气体之一,一旦散失,会严重破坏环境。而且可燃冰的开采还可能会造成大陆架边缘动荡,引发海底塌方并导致灾难性的海啸。因此,可燃冰的开发利用还面临着种种难题。但我们相信,随着人类对可燃冰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难题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 16.海底可燃冰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3 分) 解析: 本题 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 答案 : 温度、压力、气源。 17.第段“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3分)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 。 “几乎” 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答案 : 不能去掉。“几乎”表示大多数之意而并非全部,它表明可燃冰燃
15、烧后还是会产生少量污染物,如果去掉“几乎”,则不能准确表达这种意思。所以不能去掉,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8.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 分)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说明方的把握通过阅读该段,运用了较多的数字说明。所以本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答案 : 列数字。作用:能更准确具体地说明可燃冰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清洁新能源。 19.可燃冰开采利用不当将会造成哪些后果?( 2 分) 解析: 此题考查概括能力,围绕“答案在文中”的原则,结合第段的内容分析即可。 答案 : 后果:严重破坏环境,造成大陆架边缘动荡,引发海底塌方,导致海啸。 (四)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湖南省 衡阳市 中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