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2017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 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真题语文 一、语文知识积累( 19 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 分) 中国古典诗词凝聚了大量美好、文( y) 和高贵的文字。朗读这些文字,能够让我们 疲( bi) 的心灵得到放松,可以帮助我们远离低俗和粗鄙,( d) 达宁静和悠远的 境界。 解析: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答案 : 雅 惫 抵 2.古诗文名句默写。( 8 分) 经典诗文能增添生活的诗意。仲春时节,郊外踏青,看到青梅丝柳的美景,我们会联想起南唐诗人冯延巳的“ , ”;重阳佳节,院中漫步,闻到菊花 的幽幽清香,我们 联想起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 , ”。 经典诗文能赋予前
2、行的力量。学习上碰到困难时,论语中孔子的语录“ , ”给我们思考与启发;生活中遭遇挫折时,唐朝诗人杜甫的名句“ , ” 会令我们重新振作。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对于常见人生哲理的句子要多对比记忆。 答案 :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传统文化知识。( 2 分) 八年级学生小芳想找个微信群,与志趣相投的同龄学友共同探讨一些感兴趣的国学问题。若有以下四个国学爱好者微信群,她选哪个最适合?( ) A. B. C. D. 解析:此题考查了学生
3、对文化常识的理解。四十不惑,三十而立, 20 岁左右称为弱冠,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符合中学生小芳的年龄段。 答案 : B 4.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6 分) (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A.“范进中举”是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中的精彩片段,胡屠户、张乡绅等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众生相。 B.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由一个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车夫,变成了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C.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在其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一个贪婪、阴险的吝啬鬼形象 葛朗台。 D.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中,阿廖沙在黑暗污
4、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 勇气和信心,逐成长为坚强勇敢、充满爱心的人。 解析: C 项应是威尼斯商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作品中塑造了一个唯利是图的吝啬鬼典型 夏洛克。 答案 : C ( 2)读名著要读懂内容、读出感悟。请仿照下面演示文稿中的示例,完成相关任务。(每组二选 一,各 60 字左右)( 4 分) 解析: 识记文学名著内容。 答案 : 读懂内容: 示例 1:我选( 2),巴尔沃(博)亚违抗了王室命令,为得到宽恕,踏上寻找“黄金国”的 探险之旅。结果他首先发现了太平洋。 或:为躲 避债务,巴尔沃亚把出逃也当成一次探险,结果他首先发现了太平洋。而这探险被 后世
5、证明为“不朽的事业”。 示例 2:我选( 3),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冒着风险乘封闭的列车潜回俄国,之后发动了十月 革命。摧毁了一个帝国,改变了整个世界 。 读出感悟: 示例 1:我选( 5),有时一瞬间能决定历史走向。格鲁希一瞬间的误判(固守成命),导致 拿破仑兵败滑铁卢,改变了他自己、拿破仑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 或:贻误紧要关头的那一刹那(错过机缘),就无法成为命运 的主人。我为格鲁希一分钟的 错误决定扼腕叹息。在重 要事情上不能犯错,这以后,无论用怎样的言辞和行动都无法弥补。 格鲁希未及时回援,导致拿破仑兵败,其后虽工作出色,总让人觉得遗憾。命运始终垂青有准 备的头脑。格鲁希固守成命,失去
6、机会没能成就辉煌,而布吕歇尔却及时醒悟,增援惠灵顿,夺得 战争胜利。 示例 2:我选( 6),人应该正确理智对待自己的生命与精力,使它们更有意义。苏特尔(祖 特尔)后半生时间均花费在打官司上,有点可惜。 或:苏特尔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触犯太多人的财产利益,即使得到法 律支持,也不会有 好结果。苏特尔是个悲剧英雄。虽然他没能要回属 于他的工厂等财产,但我觉得他的坚持不懈 与执著令人敬佩。 二、现代文阅读( 24 分) (一)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 15 分) 搭车记 小时候,黎鸣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警察。每当在电影里看到警察说“我是警察”时,他觉 得忒威风。几年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
7、分到市公安局当了一名警察。 黎鸣家在两百里之外的农村。回家时,先从市长途汽车站坐车到县长途汽车站,然后再坐通 乡镇的公共汽车,到镇上下了车,再步行三公里才到家。从市内到县里,车十分钟一趟,很方便, 但从县里到镇上,就比较麻烦了,有时,两个小时也发不了一趟车。 黎鸣开始试着搭车,是在上班一年之后。这一天,他站在回家的路口,学着港台片上警察的 样子,拦住一辆面包车,然后出示了警官证说,我是警察,想搭你的车。 司机打量了一下他全身的警服,并没看他的证件,就痛快地说,上来吧。 上车后,通过交谈,才知道司机是黎鸣家所在的镇街上的,在镇政府旁边开了一家饭馆,每 隔几天开车去县城买一次菜。到了镇上后,司机主
8、动说,你离家还远,我送你吧。从镇上到村里三公里的路程,步行需要半个小时,而坐车,五分钟就到家门口了,省了他以前的步行之苦。 第一次搭车,黎鸣觉出了搭车的好处,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自此,每次回家,他都在县城 搭车,而且每次都能如愿。这更使他感觉到了当警察的优越性。 后来,黎鸣又从市内开始搭车了,从市里搭到县里,再从县里搭到镇上。运气好的时候,还能直接从市里搭到镇上。他搭的每一辆车,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把他送到家门口。 黎鸣对工作也很努力,几年后,被提拔为户政科副科长。秋天的一个周六上午,黎鸣又站到了作为交通枢纽的路边上,想搭车回家。一辆黑色的轿车缓缓驶过来,他招了招手,轿车在他面前停下了。车停下后,
9、黎鸣才看清,这是一辆 2.8 排量的“奥迪 A6”。他迟疑地放下了手,因为坐这种车的,不是领导,就是大老板, 他以前可从不搭这么高档的车。车窗玻璃缓缓下降,司机探出头问他,有事吗? 黎鸣说,我想搭个车。这是他搭车以来第一次说得这么迟疑。 去哪里?黎鸣说出了他所在的那个县那个镇的名称。 司机说,我这车去省城,不顺路。 好好!那你快走吧!黎鸣竟然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这时,从车内传出一个浑厚的男人的声音,上来吧,搭一段也行呀。 黎鸣一想,去省城虽然不顺路,但从最近的路段下车,离他所在的镇也只有十几公里了,应该能搭到车。就拉开车门上 了车。 后排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微胖,两个鬓角已经泛白。
10、男人主动问,小伙子,在哪工作呀? 黎鸣掏出警官证,递给男人说 ,我在市公安局,这是我的证件。 男人看了看他的证件,还给了他。 静了片刻,男人又问,小伙子,经常回家吗?黎鸣说,每周都回。 经常搭车?黎鸣点了点头。 那,你为什么不坐客车呢?黎鸣说,要倒好几次车,不方便。 你每周都回家干什么? 看我的母亲。 你母亲一个人在家? 是的。 那为什么不接来一起住? 那得等分了房子,我现在还住着集体宿舍。 男人再也没有说话。 到了该停车的时候,男人说,别停了,还有时间,把他送回家。黎鸣说,这怎么好意思?男人说,这有什么?举手之劳。 一直到了黎鸣的家门口,黎鸣下了车,对男人说,真的谢谢您了! 男人说,这是应该
11、的,你是为人民服务的,我是为你服务的。 这句话把黎鸣扔进了雾谷。但很快,黎鸣就把这件事情忘掉了。 一天早上,刚上班,局长一个电话把黎鸣召到办公室。 局长问 ,你是不是搭过省公安厅马厅长的车? 黎鸣愣了一下后,马上明白过来,感觉要大祸临头了。因为,根据纪律,非公务行为,是不允许利用职务之便随便搭车的。 一瞬间,他的汗 就下来了。他胆怯地看着局长问,我我是不是给你惹麻烦了? 局长“哼”了一声说,瞧你这点儿胆,搭车时的胆儿哪去了? 他羞愧地低下了头。 好了,没什么事。局长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马厅长是和我一起开会时顺便提起的,他表扬了你,说你孝顺,每周两天的休班时间都不去休闲娱乐,而跑到农村去看望你的母
12、亲,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这样的了 从此,黎鸣再也没有搭过车。 (选自小小说集玉米的馨香,有删改。作者邢庆杰) 小说 情节梳理 5.小说具体描述了黎鸣两次搭车的情形,请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内容。( 3 分) 解析: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答案: ( 1)感到便捷(优越感) ( 2)黎鸣成为副科长后,在市里交通枢纽的路边搭车,搭上了公安厅长的车;他们将其送到了家。 小说语言品味 6.结合语境,品读下面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4 分) ( 1)司机打量了一下他全身的警服, 并 没看 他的证件, 就痛快 地说,上来吧。(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何表达效果?) ( 2)男人说,这是应该的,你是为人民服务
13、的,我是为你服务的。(这句话有何意味?)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的含义的揣摩。可结合事件来分析。( 1)句因为“我”穿着警察的衣服,司机便放松了警惕,也显示了司机的为人,因此加点词语一方面写出了司机的热情与豪爽,另一方面也写出 了司机对警察的信任。警察不应是为自己的私利而想出搭车的方法。二应该为人们服务好,因此 “你是为人民服务的,我是为你服务的” 此句是马厅长巧妙的提醒黎鸣“为人民服务”应当是工 作的宗旨,委婉批评了黎鸣利用警察身份搭车的违纪行为。 答案: ( 1) 答案示例:加点词语一方面写出了司机的热情与豪爽,另一方面也写出 了司机对警察的信任。 ( 2) 答案示例:表现了马厅长说话的幽默
14、与含蓄。提醒黎鸣“为人民服务”应当是工作的宗旨,委婉批评了黎鸣利用警察身份搭车的违纪行为。 小说写法探究 7.小说详细描述了黎鸣第一次搭车的情景,这样写有何作用?( 3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要情节的分析。黎鸣工作一年后,学港台片上警察 的样子,在县里回家路口搭车,面包车司机将其送到了家门口,黎鸣觉出了搭车的好处,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他才有了第二次,才有了马厅长善意的提醒,因此作用是以警察身份搭车,显得真实可信,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 答案: 意在通过对黎鸣第一次 搭车过程的具体描述,表明黎鸣以警察身份搭车非常顺利,显得真实可信;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写他后来一直利用警察身份搭车以至发展到
15、碰巧搭上了马厅长的车等)作了铺垫,使得下文情节发展(马局长约谈黎鸣事件),顺理成章。 小说内容评价 8.文中马厅长、公安局长没有对黎鸣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你是否认同他们的做法?请结合文本和生活经验,陈述观点和理由。( 5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这是一道半开放性试题, 同意第一种说法,可抓住黎明的行为阐述理由,同意第二种说法,可从原则,制度阐述,抓住人情不 能超越法纪角度分析。 答案: 答案示例:例 1:认同。一是因为黎鸣是个优秀的青年,为人诚实,懂礼貌;孝顺母亲,工作出色;二是黎鸣 的违规行为并不严重,通过对他的约谈、警示,黎鸣已经认识到错误,不必再处分。事实证明“黎 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浙江省 嘉兴市 中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