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省中考一模化学.docx
《2017年河南省中考一模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河南省中考一模化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年河南省中考一模化学 一、选择题 (共 14小题,每小题 1分,满分 14 分 ) 1.(1分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葡萄 “ 变 ” 美酒 B.水果 “ 变 ” 果汁 C.树根 “ 变 ” 根雕 D.玉石 “ 变 ” 印章 解析: A、葡萄 “ 变 ” 美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 B、水果 “ 变 ” 果汁过程中只是大小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 C、树根 “ 变 ” 根雕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 D、玉石 “ 变 ” 印章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 答案: A 2.
2、(1分 )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 ) A.金属导电 B.花棚里香气扑鼻 C.湖面上柳絮飘扬 D.氧气被压缩进钢瓶 解析: A、金属导电,是因为金属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电子,错误 。 B、花棚里香气扑鼻,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正确 。 C、湖面上柳絮飘扬,柳絮是宏观的物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错误 。 D、氧气被压缩进钢瓶,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错误 。 答案: B 3.(1分 )如图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解析: A、用滴管取用液体时,瓶塞拿下后要倒放在桌面上,错误; B、给
3、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错误; C、闻药品的气味要用扇闻的方法,正确; D、过滤时没有用玻璃棒引流,错误 。 答案: C 4.(1分 )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有关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中,镁带要经打磨,用坩埚钳夹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要把红热的木炭迅速放入集气瓶底部 D.硫磺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要铺一层细沙,并在通风厨内进行 解析: 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说法错误 ;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中,镁带要经打磨,以除去表面的氧化膜,用坩埚钳夹持,说法正确 ; C、木炭
4、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要把红热的木炭缓慢放入集气瓶底部,以利于木炭与氧气充分接触,说法错误 ; D、硫磺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放少量的水,以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并在通风厨内进行,说法错误 。 答案: B 5.(1分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生理盐水 B.止咳糖浆 C.碘酒 D.液氧 解析: A、生理盐水含有氯化钠和水,属于混合物,故 A错; B、止咳糖浆中含有糖分和多种添加剂,属于混合物,故 B错; C、碘酒中含有碘和酒精,属于混合物,故 C错; D、液氧是由氧气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D正确 。 答案: D 6.(1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有毒
5、,不能供给呼吸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来做汽水 C.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热所以常用于人工降雨 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常用于灭火 解析: A、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不能供给呼吸,说法错误 ;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可以用来做汽水,说法正确 ; C、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热,常用于人工降雨,说法正确 ; 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常用于灭火,说法正确 。 答案: A 7.(1分 )下列操作可有效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 ) A.沉降 B.过滤 C.煮沸 D.吸附 解析: 降低水的硬度关键是 减少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A、硬水中的钙、镁离子是
6、溶于水的,是溶液,是均一的,静置后钙镁离子不会沉淀,所以沉降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错误; B、过滤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但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错误; C、当硬水被加热后,可溶性的钙镁离子被转化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使钙、镁离子从水中沉淀下来,降低水的硬度,故正确; D、吸附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会吸附可溶性杂质,故错误 。 答案: C 8.(1分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置换反应且书写正确的是 ( ) A.氢气还原氧化铜 H2+CuO Cu+H2O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CuO Cu+CO2 C.生石灰与水的反应 CaO+H2O Ca(OH)2 D.盐酸与碳酸钠反应 2HCl+Na
7、2CO3 2NaCl+CO2+H2O 解析: A、 H2+CuO Cu+H2O,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且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正确 ; B、 CO+CuO Cu+CO2,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 C、 CaO+H2O Ca(OH)2,该反应符合 “ 多变一 ” 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 D、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错误 。 答案: A 9.(1分 )汽车自燃时,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 A.加速行驶,让风把火吹灭
8、 B.把引擎盖、车窗全部打开 C.小火时,用灭火器对准火源喷灭火剂 D.打开汽车空调,使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 解析: A.风有可能加大火势,故错误; B.把引擎盖、车窗全部打开,会增大火势,故错误; C.小火时,用灭火器对准火源喷灭火剂可有效灭火,故正确; D.汽车着火不能再开空调,故错误 。 答案: C 10.(1分 )“ 蒜你狠 ” 再度成为时下中国流行的网络语 .大蒜中富含大蒜素 (化学式为 C6H10S2),下列关于大蒜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大蒜素是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的 B.大蒜素中碳、氢、硫的原子个数比为 3: 5: 1 C.大蒜素中硫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是 32212
9、6+110+322 100% D.每个大蒜素分子是由 6个碳原子、 5个氢分子和 2个硫原子构成 解析: A.大蒜素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 ; B.大蒜素的一个分子由 6 个碳原子、 10 个氢原子和 2 个硫原子构成,则大蒜素中碳、氢、硫的原子个数比为 6: 10: 2=3: 5: 1,说法正确 ; C.大蒜素中硫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322126+110+322,说法正确 ;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1个大蒜素分子是由 6个碳原子、 10个氢原子和 2个硫原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说法错误 。 答案: D 11.(1分 )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 (均不含结晶水 )的溶解度曲线,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10 时,分别用 10 g水配制饱和溶液,所用甲物质多于乙 D.20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解析: A、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错误,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错误符合题意,正确; 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错误; C、 10 时,分别用 10g 水配制饱和溶液,所用甲物质多于乙正确,因为在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大于乙,正确但不符合 题意,错误; D、 20 时,甲、乙的饱和溶
11、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因为该温度下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错误 。 答案: A 12.(1分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X元素信息不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表示 N2 B.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C.核外电子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C X O D.碳原子的质量等于碳原子质子的质量加上核外电子的质量 解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 7号元素为氮元素, X是氮元素的元素符号,其符号为 N,说法错误 ;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 8,表示原子序数为 8,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说法错误 ;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
12、原子序数,根据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则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分别是 6、 7、 8,说法正确 ; D、碳原子的质量等于碳原子质子的质量加上中子的质量,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说法错误 。 答案: C 13.(1分 )在 “2A +3B 2C+4D” 的反应中,已知 8g 物质 A完全反应生成 11g 物质 C和 9g物质 D.若 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则物质 B的相对分子质量 ( ) A.64 B.48 C.32 D.16 解析: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的 B的质量是: 11g+9g 8g=12g, 设 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x 2A+3B=2C+4D 64 3x
13、 8g 12g 643x =8g12g x=32 答案: C 14.(1 分 )如图是向一定量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的反应过程 .已知:CaCO3+CO2+H2O=Ca(HCO3)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点时的溶质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B.a点时发生反应的类型为化合反应 C.b点表示 Ca(OH)2与 CO2恰好完全反应 D.c点时溶质为碳酸氢钙 解析: A、 0点时的溶质是氢氧化钙,没有二氧化碳,故 A错误; B、 a 点时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 B错误; C、 b点表示 Ca(OH)2与 CO2恰好完全反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河南省 中考 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