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辛集中学高考模拟历史.docx
《2017年河北辛集中学高考模拟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河北辛集中学高考模拟历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 年河北辛集中学高考模拟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高祖刘邦,其母梦与神遇,其父往视, “ 见交(蛟)龙于上,已而有娠,遂产高祖 ” 。唐太宗李世民,出生时 “ 有二龙戏于馆门之外,三日而去 ” 。四岁时,有善相者说他是 “ 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 ”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 A.意在推动儒学官方化和制度化 B.为皇权的来源罩上了神圣的外衣 C.中国皇帝都被看作龙的传人 D.天人感应说是对皇权的最好注脚 解析: “ 见交(蛟)龙于上,已而有娠,遂产高祖 ”“
2、有二龙戏于馆门之外,三日而去 ”“ 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 ” ,可见是在神化君权,认为皇帝是秉承天意下凡,因此是为皇权的来源制造依据,故选 B。 答案: B 2.唐高宗后, “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 白衣公卿 (指没有取得功名的读书人) 其艰难谓之 三十老明经( 精通经学),五十少进士 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 ” 这主要体现了当时 ( ) A.对官员的文化素质要求很高 B.参加科举考试的生员非常多 C.进士及第是极难企及的目标 D.科举考试已取得实质性进步 解析: “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 说明
3、进士及第是许多人追求的木匾,而“ 三十老明经(精通经学),五十少进士 ” 的大意是说三十岁人才考中明经,实在是太老了,而五十岁人考中进士,已经算年轻了,说明进士很难考取,故选 C。 AB 不是题干的主旨。 D 在题干中无从体现。 答案: C 3.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办理军机事务;乾隆中期,内阁大学士的某些职权移归军机处掌理,大学士事权渐轻;乾隆以降, “ 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 。材料说明军机处 ( ) A.日益成为掣肘皇权的有力机构 B.在权力结构上未发生实质变化 C.最终与内阁共同组成权力中枢 D.逐渐成为加强专制皇权的利器 解析: 军机处不能掣肘皇权,
4、故 A 错误;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标志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故 B 错误;军机处只是侍从机构没有实权,所以不是权力中枢,故 C 错误;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逐渐成为皇 帝制衡权力的利器,故 D 正确。 答案: D 4.恽代英在中国民族革命运动史中指出: “ 二百年来,几无时或息,然终以满清势强,很难成功。及鸦片战争后,满清为外人屈服,人民看破了满清,觉得他已毫无力量,所以乘机起来想打倒他。 ” 这里提到的 “ 人民 ” 应指 ( ) A.太平天国起义军 B.义和团拳党势力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武昌起义革命军 解析: “ 鸦片战争后,满清为外人屈服,人民看破了满清,觉得他已毫无力量,
5、所以乘机起来想打倒他。 ” ,结合所学知识,义和团拳党势力、资产阶级维新派出现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而且前者 “ 扶 清灭洋 ” ,后者主张依靠清政府变法图强,时间不符,也不符合 “ 打倒他(满清) ” ,排除 BC。武昌起义革命军虽然要推翻清政府,但是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时间不符,排除 D。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矛盾尖锐,洪秀全等人率领太平天国起义军力图推翻清政府,故选 A。 答案: A 5.1923 年陈独秀指出, “ 中国国民党目前的使命及进行的正轨应该是:统率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 瞿秋白在同年提出:中国的民族运动
6、“ 得最宜于组织、最宜有团结的无产阶级之猛进 ” ,要 “ 联合小资 产阶级 ” , “ 督促资产阶级而行向民族革命。 ” 两者的主要分歧在于 ( ) A.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 B.是否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C.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孰先孰后 D.民族资产阶级是否具有双重性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革命的先后性,没有体现民族资产阶级的双重性,故 A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23 年中共已经认识到了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故 B 项错误;从材料 “ 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 中可以看出,陈独秀认为先进行民主革命,而材料 “ 中国的民族运动 ” 中体现了瞿秋白认为先进行民
7、族革命,故 C 项正确;材 料 “ 统率革命的资产阶级 ”“ 督促资产阶级而行民族革命 ” 中都可以看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不是领导阶级,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6.下面为张汀的漫画解放道路上的障碍,登载于 1947 年的东北画报。这里的 “ 障碍 ”主要是指 ( ) A.四大家族的官僚统治 B.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美蒋之间的友好通商 D.美日组成侵华联合战线 解析: 根据漫画信息,画上的中国人民正挥棒打向标有 “ 蒋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 字样的毒蛇,可见作者的寓意是指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阻碍中国人民的解放,故选 B。 A 不对,漫画中仅提到 “ 蒋 ” 即蒋介石,没有强调四大家
8、族。 C 不对,作者所说的 “ 美蒋之间的友好通商 ” 实际上是揭露美蒋勾结、美国的对华侵略。 D 不对, 1945 年抗战胜利,日本已经投降,美国占领日本, 1947 年时美日不可能组成侵华联合战线。 答案: B 7.从建国初期国家机关的职权设置来看,虽然在共同纲领和宪法中分别规定了中央人民政府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国家立法权的拥有者,但是拥有行政权的政务院及其之后的国务院所制定的规范及规范性法律文件占建国初期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数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承担了国家绝大部分的立法任务。这主要表明建国初期 ( ) A.共同纲领和宪法至高无上 B.民主法律的制定与执行还不完善
9、C.人民政府的职能得到逐步完善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 解析: 据材料提到,拥有行政权的政务院及其之后的国务院所制定的规范及规范性法律文件占建国初期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数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表明建国初期民主法律 的制定与执行还不完善,由政务院及其之后的国务院承担主要事物,故B 正确。材料主旨不在于共同纲领和宪法至高无上,故 A 排除;材料信息重点不是人民政府的职能得到逐步完善,而是立法问题,故 C 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故 D 排除。 答案: B 8.公元前 287 年,罗马通过了霍腾西阿法案,法案规定平民会议所制定的法案,不管
10、元老院是否批准,对国家都具有约束力。从此,平民会议成为具有立法权的人民会议,平民获得了可以担任各种官职的权利。这说明在当时的罗马 ( ) A.自由民内部的关系得到调整 B.平 民取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 C.贵族和平民的法律地位平等 D.平民会议是最高的权力机关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经过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平民获得了可以担任各种官职的权利,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自由民内部的关系得到了调整,从而扩大了共和国的基础,故选 A。 答案: A 9.1883 年茹费理出任法国总理,积极推行对越南和中国的扩张,后中法战争爆发。在中国取得镇南关大捷的消息传到法国国内后,茹费理在众议院要求通过一项 200
11、 亿法郎的军费预算,遭到反对党群起而抨击。最终,预算案以 149 票对 306 票告败,茹费理当即离席,内 阁各部长也跟随其后,集体前往总统府递交辞呈。茹费理内阁的集体辞职 ( ) A.旨在抗议众议院反对通过预算案 B.与法国 1875 年宪法的规定相悖 C.说明法国奉行的是总统制共和制 D.符合责任内阁制的一般运行机制 解析: 根据 “ 茹费理当即离席,内阁各部长也跟随其后,集体前往总统府递交辞呈 ” ,结合所学知识,茹费理内阁的集体辞职符合责任内阁制的一般运行机制即内阁成员共同进退,故选 D。 答案: D 10.阅读下表,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 苏联经济的年增长率( 1951 年 198
12、5 年)(单位: %) 时间 19511960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苏联官方统计 10.1 6.5 7.8 5.7 4.4 3.5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估计 5.6 4.9 5.1 3.0 2.3 0.6 麦迪森的估计 5.2 4.8 4.8 2.9 1.8 1.7 苏联学者的估计 7.2 4.4 4.1 3.2 1.0 0.6 A.苏联的官方统计数据无参考价值 B.六十年代苏联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C.七八十年代苏联经济进入衰退期 D.勃列日涅夫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解析:从表格数据来看,不同机构和学者对 1951 年 -1985
13、年的苏联经济增长率的统计存在很大差别,但不管哪种统计,都反映出七八十年代苏联经济进入衰退期。故答案为 C 项。 答案: C 11.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前所长莱斯特 布朗曾撰文指出中国生态环境如土地、水资源、农药、化肥、能源、大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渲染其危及日、韩等邻国。文章发表后,西方一些国家中就掀起了 “ 中国生态环境威胁论 ” 浪潮,该浪潮时至今日仍然存在。此论调实质上反映了 ( ) A.西方国家害怕中国的和平崛起 B.中国的环境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C.西方国家固守传统的意识形态 D.中国崛起威胁发达国家的利益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美国”“西方一些国家”“中国生态环境威胁论”,结合所学知识
14、,时至今日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仍受冷战思维的影响,对社会主义中国怀有敌意,借所谓的生态环境问题打压中国,故选 C。 答案: C 12.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史在描述西方某文学流派时说:它 “ 是极端唯美的,那种阳春白雪的高调使得它只可能在少数知识分子群体中流传而缺乏广泛的群众根基,因而它显得底气匮乏和先天孱弱,更为糟糕的是,它太内化,太个人主义, 太拘泥于个人感受,同社会潮流的距离也太远了一些 ” 。下列作品符合这一流派的是 ( ) A. B. C. D. 解析: 现代主义文学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反映了现代西
15、方人心灵的迷惆和痛苦。材料中 “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史 ”“ 是极端唯美的,那种阳春白雪的高调 ”“ 它太内化,太个人主义,太拘泥于个人感受,同社会潮流的距离也太远了一些 ” 表明是现代主义。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与材料不符,故 A 项错误;是 现实主义文学,与材料不符,故 B 项错误;百年孤独中充满离奇怪诞的情节和人物,带有浓烈的神话色彩和象征意味,形成幻景和现实交织的画面,开启了 “ 魔幻现实主义 ” ,与材料相符,故 C项正确;是苏联文学,与材料中 “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史 ” 不符,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13.贞观初年,太宗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
16、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这说明唐初 ( ) A.通过制度形式约束皇权 B.宰相与谏官可相互监督 C.谏官负责监察朝廷百官 D.谏官有权评议国家政事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谏官制度主要依靠儒家伦理道德的约束作用而起作用,是否能够发挥功效最终要取决于 “ 君臣个人的德性 ” ,凭借理想化的德性约束并非制度制约,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唐太宗与宰相议事时让谏官同入,谏官提出谏议,太宗必采纳,说明谏官是对朝政进行谏议,并非与宰相相互监督,故 B 项错误;中国古代监察系统分为两类,一类为谏官,谏正皇帝得失,一类为察官,监察百官,如秦朝御史大夫,所以负责监察朝廷百
17、官是察官,而非谏官,故 C 项错误;根据 “ 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 ,说明谏官有权评议国家 政事,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1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役使田里、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 “ 与公竞争,以收私利 ” 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 ( ) 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 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 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庄园中的冶铁、制
18、盐等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竞争的情况时有存在,但材料并未提及官营手工业发展如何,不能得出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故 A 项错误;庄园中的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形成竞争,以获取利润,有利于民间手工业发展,故 B 项正确;庄园经济是为了满足庄园的需要,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故 C 项错误;庄园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的竞争只是 “ 时有发生 ” ,远不能达到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的程度,故 D 项错误。所以答案选 B。 答案: B 15.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有如下论述:经大乱后,社会比较安宁,故人 得有余裕以自厉于学;旧学派权威既坠,新学派系统未成,无 “ 定于一尊 ” 之弊,故自由之研究精神特盛。当时诸大师
19、,皆遗老也。其于宗社之变,类含隐痛,志图匡复,故好研究古今史迹成败,地理厄塞。上述这一 “ 演变 ” 具体是指 ( ) A.“ 百家争鸣 ” 局面出现 B.宋明理学形成 C.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D.明清儒学活跃 解析: 本题考查明清儒学的活跃。 A 出现于战争不断的春秋战国时期 , 与 “ 经大乱后 , 社会比较安宁 ” 不符。宋明理学家主要是复兴儒学 , 与 “ 研究古今史迹成败 , 地理厄塞 ” 无关 ,B 项错误。 C 出现于汉武帝时期 , 当时董仲舒改造儒学主要是为了迎合汉武帝借助思想统一实现政治统一的需要 , 与 “ 自由之研究精神特盛 ” 相悖。明清交替之际 , 汉族士人感于明亡之痛
20、 , 抨击传统儒学倡导经世致用 , 由此出现儒学活跃的局面 , 故 D 项正确。所以答案选 D。 答案: D 16.1933 年初,蒋介石发表演讲称: “ 我们现在对于日本,只有一个法子,就是作长期不断的抵抗。 这样一步复一步的兵力,一线复一线的阵地,不断地步步抵抗,时时不懈,这样长期的抗战,越能持久,越是有利。若是能抵抗三年、五年,我预计国际上总有新的发展,敌人自己国内也一定有新的变化。 ” 对此理 解正确的是 ( ) A.蒋介石接受毛泽东论持久战的思想 B.蒋介石认识到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C.蒋介石为鼓舞民众做虚假的抗战宣传 D.蒋介石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判断明显错误 解析: 材料反映蒋介
21、石认识到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也必须坚持持久抗战才能取得胜利,故答案为 D 项。毛泽东论持久战发表于 1938 年,排除 A 项;蒋介石对中国抗战形势的认识是正确的,排除 B 项; C 项材料没有反映,不能看出是虚假宣传。 答案: B 17.阿克顿说: “ 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 ” 。达尔也说: “ 民主依赖妥协 ” 。下列事 件与 “ 妥协 ” 相距甚远的是 ( ) A.1689 年英国权利法案 B.1787 年美国宪法 C.1945 年国共双十协定 D.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解析: 本题考查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689 年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
22、宪制,限制了君主权力,采用妥协的方式完成了政治变革,故 A 项错误;美国宪法制定中形成了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之间 “ 多元利益的妥协 ” ,故 B 项错误; 1945 年国共双十协定是国共两党为了和平建国妥协签订的,故 C 项错误;德意志帝国宪法是在俾斯麦一手包办下由北德意志邦联宪法修改而成,其所确立的国家制度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故 D 项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 D。 答案: D 18.白寿彝先生曾说, “ 史学创新只能如哥伦布的发现新大陆,而不能如 瓦特的发明蒸汽机 ” ,白寿彝先生意在强调 ( ) A.历史解释重在自由发挥 B.历史研究要充分占有资料 C.历史研究需要学以致用 D.历史解释要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河北 辛集 中学 高考 模拟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