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中学中考模拟化学.docx
《2017年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中学中考模拟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中学中考模拟化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年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中学中考模拟化学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个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 ) 1.(2分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粉笔折断 B.汽油挥发 C.木炭燃烧 D.冰雪融化 解析: A、粉笔折断只是将其折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错; B、汽油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 B错; 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 C 正确; D、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 D错 。 答案: C 2.(2分 )黄铜、氧化铜、硫酸铜三种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 A.混合物、氧化物
2、、盐 B.单质、混合物、盐 C.盐、氧化物、纯净物 D.混合物、盐、化合物 解析: 黄铜是铜和锌组成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氧化铜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 答案: A 3.(2分 )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 A. 纯棉毛巾 B. 塑料保鲜膜 C. 真丝围巾 D. 不锈钢锅 解析: 不锈钢锅属于合金,是金属材料,纯棉毛巾、真丝围巾属于 天然纤维组成,只有塑料保鲜膜是有机合成材料组成,属有机合成材料 。 答案: B 4.(2分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 A.水 B.氧气 C.二
3、氧化碳 D.过氧化氢 解析: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不含有氧分子 ; 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所以含有氧分子 ; C、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 ; D、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 。 答案: B 5.(2分 )下列物质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氧化钙 Ca2O2 B.氧化铁 FeO C.硫酸锌 ZnSO4 D.氢氧化钾 K(OH)2 解析: A、氧化钙 Ca2O2,说法错误,应改为 “CaO” ,故 A错误; B、氧化铁 FeO,说法错误,应改为 “Fe 2O3” 故 B错误; C、硫酸锌 ZnSO4说法正确,故 C正确; D、氢氧化钾 K(OH)2,
4、说法错误,应改为 “KOH” ,故 D错误 。 答案: C 6.(2分 )区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三瓶无色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 ) A.分别闻三瓶气体的气味 B.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 C.分别将燃着的木条放入瓶中 D.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 解析: A、氧气、空气、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能根据气味进行鉴别,所以错误 ; B、空气和氧气都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所以错误 ; C、氧气有助燃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空气中含有氧气,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人三种气体的集气瓶里,燃烧情况不变的是空气,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所以正确 ; D、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 口,
5、空气和二氧化碳瓶口上方的木条都可能熄灭,不能鉴别,此项错误 。 答案: C 7.(2分 )据日本产经新闻 2016年 6月 8曰报道,由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团队发现并获得命名权的 113号新元素,将命名为 “nihonium” ,符号为 “Nh” 。 (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113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113 C.相对原子质量为 286g D.元素符号为 NH 解析: A、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286 113=17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113,该选项说法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为 286,单位不是 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
6、、元素符号为 Nh,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 答案: B 8.(2 分 )将红色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铜丝表面变为黑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红色铜丝表面变黑,是因为生成了氧化铜 B.红色铜丝表面变黑,是因为铜发生了还原反应 C.立即把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溶液会出现蓝色 D.红色铜丝变为黑色后,总的质量增加 解析: A、红色铜丝表面变黑,是因为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 B、红色铜丝表面变黑,是因为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铜得到了氧,发生了氧化反应 ; C、立即把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溶液会出现蓝色 ; D、红色铜丝变为黑色
7、,是因为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由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铜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与生成氧化铜的质量,总的质量增加 。 答案: B 9.(2分 )下列应用及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都正确的是 ( ) A.镁条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Mg+O2 MgO 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NaHCO3+HCl NaCl+H2O+CO2 C.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2H2O2 2H2O+O2 D.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 Fe2O3+3CO 2Fe+3CO2 解析: A、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2Mg+O2 2MgO; 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 C、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
8、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D、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一氧化碳是气体,二氧化碳后面不需要标注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Fe2O3+3CO 2Fe+3CO2。 答案: B 10.(2 分 )碳化硅 (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热结构材料 .在空气中,碳化硅能与熔融的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SiC+2NaOH+2O2 Na2SiO3+X+H2O,下列有关 X 物质的化学式推断中,正确的是 ( ) A.SiO2 B.CO C.CO2 D.Na2CO3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 Si, 1;
9、 C, 1; Na, 2; O, 6; H, 2;已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 Si, 1; Na, 2; O, 4; H, 2;比较分析可知 X 中含有 C 和 O 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 1和 2,故 X的化学式为 CO2。 答案: C 11.(2 分 )2015 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 “ 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 ,核心是倡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小明的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 A.去超市用布袋购物 B.网上购买大量闲置物品 C.节假日随父母出游,经常开私家车 D.外出就餐,超量点菜 解析: A.使用布质购物袋而不是用塑料袋,既能节约资源,又有助于缓解白色污染,故 A做法正
10、确; B.网上购买大量闲置物品会造成资源浪费,故 B做法错误; C.经常开私家车浪费能源,且污染环境,故 C做法错误; D.外出就餐,超量点菜会造成资源浪费,故 D做法错误 。 答案: A 12.(2分 )下面是小军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一些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 A.现象与解释:热胀冷缩分子大小改变 B.元素与人体健康:人体缺钙骨质疏松 C.实验操作与安 全: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 D.环境问题与相关物质:溫室效应 SO2 解析: A、热胀冷缩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微粒本身的大小是不变的 , 故不正确; B、人体缺钙会造成骨质疏松;故正确; C、熄灭酒
11、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 .否则会造成安全事故,故不正确; D、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大幅度增加 .而非二氧化硫 .故不正确 。 答案: B 13.(2分 )如图是一种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该化肥属于 ( ) A.磷肥 B.钾肥 C.氮肥 D.复合肥料 解析: 由化学式 NH4NO3知道,硝酸铵提供的营养元素是氮元素,属于氮肥 。 答案: C 14.(2 分 )一定质量的某物质充分燃烧,消耗了 64g O2,同时只生成 44g CO2和 36g H2O,则该物质中 ( ) A.只含有碳元素 B.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只含有氢元素 D.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12、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可以知道,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质量不变,所以可以判断在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而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44g 3244 100%=32g,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36g 1618 100%=32g,所以二氧化碳和水中所含氧元素的总质量为:32g+32g=64g,这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相等,所以结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可以得出在该物质中不含氧元素 .分析题给的四个选项可以得出选项 B与我们的判断相符合 。 答案: B 15.(2分 )下列方法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 ) 选项 物质 (括号内为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u 粉中含有少量 Fe粉 加入足量稀
13、硫酸、过滤 B Na2CO3(CaCO3) 溶解、过滤、蒸发 C CO (CO2)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D 固体 KNO3中含少量 NaCl 溶解、过滤、蒸发 A.A B.B C.C D.D 解析: A、 Fe粉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 B、 Na2CO3易溶于水, CaCO3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 C、 CO2 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CO 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所
14、采取的方法正确 ; D、 NaCl和 KNO3均易溶于水,不但用溶解、过滤、蒸发进行分离,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 答案 : D 16.(2分 )在不同时刻,某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 2倍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甲的质量 /g 乙的质量 /g 丙的质量 /g 丁的质量 /g 反应前 64 10 1 16 t时刻 32 a 反应后 0 54 b 0 A.乙和丙为生成物 B.a等于 32 C.b等于 37 D.该反应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 2 解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64+10+1+16=0+54+b+
15、0,则 b=37,反应后甲、丁的质量减少,属于反应物;乙、丙的质量增加,属于生成物,故说法正确; B、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 64g: (54 10)g=16: 11,所以 (64 32)g: (a 10)g=16: 11,则 a=32,故说法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64+10+1+16=0+54+b+0,则 b=37,故说法正确; D、甲、丁反应时的质量比为 64g: 16g=4: 1,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的比为 x: y,又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 2 倍,则 2x: y=4: 1,解得 x: y=2: 1,故说法错误 。 答案: D 17.(2分 )甲、乙两种
16、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t1 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 B.t2 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 30% C.t2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t1 ,甲溶液饱和,乙溶液不饱和 D.t2 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 t3 ,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 解析: A、 t1 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 t2 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都为: 30g100g+30g 100%=23.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甲和乙的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
17、的升高而增大, t2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t1 ,甲和乙仍然都是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因为 t3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因此 t2 时,质量相同的甲、 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 t3 ,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该选项说法正确 。 答案: D 18.(2分 )已知氰化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3价,则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4 B.+2 C. 4 D. 2 解析: 氰化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3价,钠元素显 +1价,设氰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x+( 3)=0,则 x=+2价 。 答案: B 19.(2分
18、)液晶是一类新型材料,其化学式是 C18H21NO,从这个化学式中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该材料是由 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C18H21N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67 C.该材料中一共有 41 个原子 D.该材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解析: A.由化学式可知,该物质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错误; B.根据化学式 C18H21NO 可知,相对分子质量为: 12 18+1 21+14+16=267,故正确; C.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D.C18H21NO中 C、 H、 O、 N元素质量比为 12 18: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河北省 邯郸市 大名 中学 中考 模拟 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