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考模拟历史.docx
《2017年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考模拟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考模拟历史.docx(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 年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考模拟历史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2 题,每题 4 分,共计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汉代宰相下有副宰相、御史大夫,我们也可说,宰相掌握的是行政权,御史大夫掌握的是监察权。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此三省职权会合,才等于一个汉朝的宰相,而监察权还并不在内。 ” 此段材料意在说明唐朝时 ( ) A.分权制衡局面已经形成 B.三省体制提高了行政效率 C.与相权矛盾尖锐化 D.皇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解析:根据材料“ 三省职权会合,才等于一个汉朝的宰相,而监察权还并不在内 ”
2、可知是在强调宰相的权力小,皇帝的权力得到强化, D 项正确; A 偏离材料,皇权得到了进一步 的强化,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行政效率方面的信息,故排除 B;材料涉及君权加强、相权削弱的问题而不涉及君权与相权矛盾尖锐化的问题,排除 C。 答案: D 2.美国在 1787 年宪法制定时,詹姆斯 麦迪逊将参议院的用途描述为 “ 一个抗御 反覆与激情的必要防护。 ” 华盛顿说: “ 我们将法条(来自众议院)倒入参议院碟子里冷一冷。 ”这说明参议院的创立者们希望 ( ) A.参议院行事更加审慎严谨 B.使参众两院分权与制衡 C.参议院注重维护州权利 D.众议院完全控制立法权 解析: 根据材料参议院 “
3、一个抗御 反覆与激情的必要 防护 ” ,证明美国制定立法非常审慎,双重把关,故 A 项正确;美国三权分立,国会享有立法权,参众两院不存在分权制衡,故 B 项错误;材料强调参众两院制定立法的流程,不能体现参议院注重维护州权利,故 C项错误;根据材料 “ 将法条(来自众议院)倒入参议院碟子里冷一冷 ” ,可知参众两院院共享立法权,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3.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写道: “ 五口通商、废除行商、新定税则,作为英国此战的主要目的,反映出其欲将中国纳入世界贸易体系的企图 ” , “ 这些关于经济贸易的条款,很难简单地以平等或不平等来界定 ” 。该学者 ( ) A.对南京条约中关于贸
4、易条款的评价过于情绪化 B.认为不能简单地用一个价值标准来评判南京条约 C.没有看到英国强加给中国的条款是强权政治的表现 D.过多关注中国仓促开放对中国经济民生的负面作用 解析:根据材料“ 关于经济贸易的条款,很难简单地以平等或不平等来界定 ”体现了作者认为不能简单地用一个价值标准来评判南京条约, B 正确;但不能体现作者对南京条约关于贸易 条款的评价过于情绪化, A 错误;“ 五口通商、废除行商、新定税则,作为英国此战的主要目的,反映出其欲将中国纳入世界贸易体系的企图 ”可以看出作者主要从经济角度评价南京条约不能以此否定其政治看法, C 错误;材料涉及对南京条约中关于贸易条款的评价,没有过多
5、关注中国仓促开放对中国经济民生的负面作用, D 错误。 答案: B 4.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 “ 空前巨大的意义 ” : “ 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 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终结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C.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D.使民族国家取代了王朝国家 解析: “ 凡不是中 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 反映了反对外来干涉的民族意识;材料中“ 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 体现的是民主意识,故 A 项正确。 C 项只强调了民族方面, B、 D 只是说了民
6、主方面,均不全面。 答案: A 5.以下是有人对清前期对外政策情况的统计,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 A.康熙皇帝年间并未实行朝贡贸易体制 B.清前期对外开放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C.乾隆朝举措阻断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D.19 世纪初清政府的行为导致了战争 解析: 材料提及的是康熙皇帝年间对外贸易受到限制,没有提及朝贡贸易, A 项排除。从表格信息中可以 看出,康乾时期 “ 规定西洋番商只能到广州通商,闽、浙、江三海关只对朝鲜、日本、琉球等国开放 ” 的信息说明清前期对外开放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B 项正确。乾隆年间规定外商在广州贸易,可见其并未阻断中西间的交流, C 项排除。 19 世纪初的清政府拒
7、绝马戛尔尼等要求,并未导致战争, D 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 B 6.当摄政公园于 1841 年在伦敦开放时,许多市民涌入公园,因此泰晤士报对这个种满绿色植物的公园大加赞赏,说它是 “ 通过娱乐方式救赎工人阶级的方法 ” 。你认为当时市民涌入公园的原因是 ( ) A.这是当时唯一的娱乐方式 B.空气污染使市民备受困扰 C.工人阶级需要被救赎 D.工人阶级需要娱乐 解析: 据材料提到, 1841 年在伦敦开放时,许多市民涌入公园, 种满绿色植物 是“ 通过娱乐方式救赎工人阶级的方法 ”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工业革命空气污染使市民备受困扰,故赞赏绿色植物,故 B 正确。 A 项 这是当时唯一的
8、娱乐方式,过于绝对。工人阶级需要被救赎,没有这种说法,故 C 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工人阶级需要娱乐,故 D 排除。 答案: B 7.杨菁四联总处与战时金融记载,四联总处(即中国、中央、交通、中国农民四银行联合办事总处的简称)核办贴放业务的重点是工矿业贷款。 以(大后方)工矿生产能力而论,如以 1938 年总生产指数为 100, 1943 年已增至 375, 。据此分析其主要作用是 ( ) A.加强了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 B.造成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C.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D.为抗战提供了物资保障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根据材料“战时金融”强调“战时”这一特殊时期的金融
9、政策,不突出官僚资本的垄断性,故 A 项错误;材料重点论述战时经济,不涉及民族工业,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重点是工矿业贷款”“大后方”“ 1943 年已增至375” ,无论从工业的种类、范围还是速度,都不能推动工业的协调发展,故 C 错误;由“战时金融”“重点是工矿业贷款”“ 1938 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在抗战特殊条件下,所进行的努力,故 D 正确。 答案: D 8.1932 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印度、南 非等英联邦国家在帝国经济会议上制定了 “ 帝国特惠制 ” ,其主要内容是: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
10、。 “ 帝国特惠制 ” 的建立 ( ) A.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初雏形 B.表明英国放松了对殖民地控制 C.加剧了本来很严重的贸易摩擦 D.成为缓和经济危机的成功典范 解析: 依据时间 “1932 年 ” 可以判断此时并没有出现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故 A 项错误;依据题干不能反映出英国对殖民地的政策,故 B 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 “1932 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印度、南 非等英联邦国家在帝国经济会议上制定了 “ 帝国特惠制 ” ,其主要内容是: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 ” 可以看出是面对经济危机的应对措施是贸易保
11、护,因此加剧了经济危机,故 C 项正确;依据题干材料可以看出 “ 帝国特惠制 ” 是帝国之间的优惠,不但不能解决经济危机,并且加剧了经济危机,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9.1922 年 3 月,列宁指出,俄共要同从小农经济中成长起来的、得到小农经济支持的俄国资本主义进行 “ 最后的斗争 ” ; 1923 年,列宁则在论合作社中重新审视了合作社和农民的作用,要让所有小农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这表明 ( ) A.改造农业是 “ 新经济政策 ” 主要目的 B.新经济政策旨在调动生产积极性 C.列宁已认识到改造小农经济的重要性 D.农业合作社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解析:据材料“ 列宁则在论合作社中重新审
12、视了合作社和农民的作用,要让所有小农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反映了列宁已认识到改造小农经济的重要性,故 C正确;“新经济政策”主要目的是巩固政权,恢复生产,向社会主义过渡,故 A 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新经济政策旨在调动生产积极性,故 B 错误;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 济基础,故 D 错误。 答案: C 10.南宋官员叶适以 “ 功利之学 ” 反对朱熹等理学家提倡 “ 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 ” ,主张对事物作实际考察来确定义理。这反映出 ( ) A.理学有性理空谈倾向 B.叶适否定了 “ 格物致知 ” C.南宋后儒学无实用性 D.理学不能满足统治需要 解析: 由 “ 反对朱熹等理学
13、家提倡 “ 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 ”, 可以分析出叶适是反对理学的空谈义理的倾向,故本题答案选 A 项; B 项错误,与 “ 主张对事物作实际考察来确定义理 ”不符 ; 儒学有无实用性材料没有反映, C 不选; D 项与材料无关,也与史实不符。 答案: A 11.卢梭说: “ 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 ”“ 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 ” 材料反映了卢梭 ( ) A.天赋人权的思想 B.直接民主的思想 C.代议制民主思想
14、D.社会契约的思想 解析: 依据材料 “ 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 ” 强调主权只能由自己来代表本人行驶主权,可以得出其强调的应为直接民主 ,所以选 B。 答案: B 12.史家陈旭麓说: “ 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 中体西用 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 中体 作为前提, 西用 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 陈旭麓意在说明 ( ) A.只有 “ 中体西用 ” ,才能解决内忧外患 B.洋务运动习西方科技是必然选择 C.“ 中体西用 ” 有利于洋务运动顺利推行 D.洋务运动变革
15、不彻底无法实现目的 解析:由“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可以看出“中体西用”有 利于洋务运动的顺利推行,故本题选 C。 A 项过于绝对且不符合材料意思; B 项中的必然选择,材料没有体现; D 项与材料无关。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建设 “ 丝绸之路经济带 ” 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简称 “ 一带一路 ” )的战略性决策,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构想,更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 由于陆上丝绸之路有很大局限性,除了沿途自然条件比较险恶,需要经过茫茫戈壁沙漠外,更为严峻的是受西域政
16、治形势影响而经常阻断。在唐代,由于唐与突厥、吐蕃的战争,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军事 扩张,使陆上丝绸之路难以维系。陆上运输主要靠马匹、骆驼等,运载能力有限,费用高,而海上船舶运载量大,费用低。安史之乱以后,大批北方人南迁,使江淮地区经济获得空前发展。北方地区藩镇割据, “ 不供贡赋 ” , “ 国家用度,尽仰江淮 ”出口的大宗商品丝绸、瓷器、茶叶等,主要出产于东南地区。陆上丝路只是向西部内陆方向发展,难以到达朝鲜、日本、东南亚、非洲等地,而海上丝路则相对要自由得多,辐射面要大得多。 摘编自杜瑜海上丝路史话 材料二 : 下表是 1500 1800 年间英国、荷兰两国抵达亚洲的船只数量统计表。 据【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广西 桂林市 第十八 中学 高考 模拟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