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
《2017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 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真题历史 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 1.下列对如图实物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多为占卜记录 B.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C.反映了夏朝历史 D.河南安阳大量出土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文字演变的有关内容 。 依据课本知识分析图片可知,是甲骨文 。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 甲骨文 ” ,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效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占卜记录,是河南安阳大量出土的,所以 A、 B、 D 选项是正确的观点,排除;甲骨文反映了商朝的历史, C 选项符合题意 。 答案:
2、 C 2.中国是世界上几个独立的文明发源地之一,西部的高原与沙漠使古代中国与其他文明间交流极少。中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与中亚、西亚文明进行交流发生于( ) A.商周时期 B.两汉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解析: 本题考查丝绸之路 。 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开通,丝绸 之路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中亚、西亚、直到欧洲的一条陆路交通线 。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 是中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与中亚、西亚文明进行交流的开始 。 答案: B 3.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由于 “ 他 ” 的汉化政策, “ 以新都洛阳为中心出现了汉文化
3、的复兴 ” , “ 他 ” 也 “ 由鲜卑国主化为中华皇帝 ” 。 “ 他 ” 是( ) A.拓跋宏 B.苻坚 C.李世民 D.忽必烈 解析: 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 由 “ 汉化政策 ” 等内容可知他是北魏孝文帝拓拔宏 。北魏孝文帝进行了改革,他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 。 改革的内容包括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官制、律令 , 学汉礼,尊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等 。 答案: A 4.下面关于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这一制度初创于隋朝 进士科主要考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有利于统治者笼络人才,巩固统治 科举考试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 A. B. C. D. 解析: 本
4、题考查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 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 入各级政府任职 。 有利于统治者笼络人才,巩固统治,科举考试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故 正确, 错误,进士科主要考查考生处理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 答案: D 5.权力逐渐集中于皇帝之手,这是元、明、清三代共有的一个趋势,这一趋势臻于极致的标志是( ) A.废除宰相制度 B.设立锦衣卫 C.设立廷杖制度 D.设立军机处 解析: 本题考查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 。 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 故权力逐渐
5、集中于皇帝之手,这一趋势臻于极致的标志是设立军机处 。 答案: D 6.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对该政策评价正确的是( ) 阻止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不利于接触与学习世界先进科技和思想文化 贻误了走向世界的机遇,拉大了同西方的差距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 闭关锁国 。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它没能阻止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未能适时地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贻误了走向世界的机遇,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
6、伍了 。 符合题意, 说法错误 。 答案: B 7.近代史上, “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曾被作为清政府的 “ 义务 ” 写进条约,严重侵犯了中国人民的正当权利和自由,这一规定出自(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 二十一条 ” 解析: 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相关知识 。 据所学知, 1901 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充分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沦为了 “ 洋人的朝廷 ” 。 答案: C 8.同盟会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说: “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后来民主主义成
7、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未必就要杀头,但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 ”“ 民主主义成了正统 ” 与近代哪一人物有关( ) A.康有为 B.李鸿章 C.孙中山 D.毛 泽东 解析: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 。 “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 , 后来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 说明民主取代专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答案: C 9.1920 年 1 月,北京政府下令改全国国民学校国文为语体文(白话),随后改 “ 语体文 ”一词
8、为 “ 国语 ” ,确立白话(语体文)的法律地位。这一变革与下列哪一主张的传播有关(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 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1917 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写文章 “ 不作无病之呻吟 ”“ 须言之有物 ” 等主张 。 1915 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 “ 民主 ” 与 “ 科学 ” 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 。 题干这一变革与民
9、主、科学主张的传播有关 。 答案: D 10.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 “ 这是一个大约 12 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上的一条游船中继续讨论。 ” 费正清所说的会议( ) A.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C.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D.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解析: 本题考查中共一大的相关知识 。 依据材料可知,这次会议是中共 “ 一大 ” 。 中共一大即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 年 7 月 23 日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标志着中
10、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即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 答案: A 11.1929 年,日本军部解决满洲问题方略大纲提出, “ 组织亲日政权、建立独立国,必要时将中国东北并入日本版图。 ” 后来,为实现这一阴谋,日本关东军制造了(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华北事变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 。 依据 “ 组织亲日政权、建立独立国,必要时将中国东北并入日本版图 ” 可知与九一八事变有关 。 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侵略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
11、炮轰沈阳城,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 故为实现这一阴谋,日本关东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 答案: A 12.某次战役结束后十二天,新华社发表毛泽东的评论: “ 中国的军事形势现已进入一个新转折点,即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现在也已经占有优势。 ” 该战役是( )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辽沈战役 。 “ 中国的军事形势现已进入一个新转折点,即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现在也已经占有优势 ” 该战役是辽沈战役 。 1948 年 9 月,中共中央军委命令林彪、罗荣桓率
12、东北人民解放军率先发起了辽沈战役 。 解放军迅速攻占锦州,关上了国民党军队进出东北的大门,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 随后,被长期围困在长春的国民党军队部分起义,其余投诚,长春宣告和平解放 , 之后东北解放军主力,拿下沈阳、营口,辽沈战役至此胜利结束,东北全境宣告解放,这次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 47 万余人,人民解放军对国 民党军开始取得数量上的优势 。对应图片 B。 答案: B 13.“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 ”
13、,材料中的现象发生于二十世纪( ) A.五十年代 B.六十年代 C.七十年代 D.八十年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的成就 。 据 “ 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 ” 可知,材料描述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53-1957 年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 1953 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1956 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957 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形成了以鞍山钢铁
14、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华北、西北 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 。 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 答案: A 1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四川农村开始试行的改革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 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结合所学可知,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在农村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实行的省份是安徽和四川 。 答案: D 15.如图人物是一位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他的杰出贡献印证了 “ 科学技术是
15、 第一生产力 ” 这一光辉论断,他是(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袁隆平 解析: 本题考查袁隆平的相关知识 。 观察图片人物可知,这是袁隆平,他利用水稻杂交技术,培育出了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 “ 杂交水稻之父 ” ,他的杰出贡献印证了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这一光辉论断 。 答案: D 16.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抓住这一趋势带来的历史机遇,中共中央于 1993 年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 ) A.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B.发展乡镇企业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
16、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992 年 10 月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 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 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此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 。 答案: C 17.14 世纪,欧洲思想文化领域开始摆脱宗教束 缚,关注现世人生,追求个性自由。这一转变起源于( ) A.意大利 B.法国 C.英国 D.西班牙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运动的相
17、关史实 。 14 世纪,欧洲思想文化领域开始摆脱宗教束缚,关注现世人生,追求个性自由 。 这一转变起源于意大利 , 14 世纪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发生在意大利,一直持续到 17 世纪 。 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即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 答案: A 18.1796 年 9 月 17 日,他发表告别词, “ 我现在应当向大家有所表示 就是我已下决心谢绝把我放在被选之列 ” ,主动放弃继续当选总统的权利,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他是( ) A.杰斐逊 B.华盛顿 C.林肯 D.罗斯福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华盛顿功绩的有关内容 。
18、依据课本知识,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赢得了民族的独立,又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是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所以题干描述的是华盛顿 。 答案: B 19.19 世纪以来,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标志着社会主义理 论科学化、系统化的是( ) A.人民宪章 B.共产党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论联合政府 解析: 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的相关知识 。 据所学知,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化、系统化的是共产党宣言 。 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 答案: B 2
19、0.11 月 7 日晚,如图中军舰炮口对准冬宫,发出进攻的信号,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该事件距今( ) A.80 年 B.90 年 C.100 年 D.110 年 解析: 本题考查了俄国十月革命 。 根据 11 月 7 日这个时间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俄国十月革命 。1917 年 11 月 6 日晚,列宁秘密来到起义的指挥中心 斯莫尔尼宫,直接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 11 月 7 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 。 2017 年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100 周年 。 答案: C 21.一战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涉及中国问题,体现分赃性质的条款是( ) A.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给法国 B.德国海外殖民
20、地交给战胜国进行 “ 委任统治 ” C.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 D.德国应支付大量战争赔款 解析: 本题考查巴黎 和会和凡尔赛体系 。 凡尔赛和约体现分赃性质的条款是德国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 “ 委任统治 ”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为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而进行的非正义的战争 .战争结束后,战胜国怀着分赃和称霸世界的企图参加了巴黎和会 。 巴黎和会上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其中规定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由战胜国进行 “ 委任统治 ” ,最能体现巴黎和会的分赃性质 。 答案: B 22.“ 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件,日本也不例外。 ” 日本历史教科书妄图用上述内容否
21、认或掩盖的罪行是( ) 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 对格尔尼卡进行地毯式轰炸 南京大屠杀 731 部队用中国人进行细菌式武器试验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南京大屠杀 。 据材料 “ 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件,日本也不例外 ” 可知,材料反映出日本企图篡改历史,企图否认、淡化自己在战争中犯下的罪行,如 1937 年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常规战争罪: 1937 年12 月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居民进行大屠杀;反人道罪:细菌战、毒气战 。 符合题意; “ 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 ” 是希特勒的罪行;对格尔尼卡进行地毯式轰炸是德意法西斯的罪行; 与题意不
22、符 。 答案: D 23.二战后,美国凭借超强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发起了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 “ 冷战 ” 。 “ 冷战 ” 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 A.“ 铁幕 ” 演说发表 B.“ 欧洲复兴计划 ” 提出 C.杜鲁门主义出台 D.北约建立 解析: 本题考查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 1947 年 3 月,美国杜鲁门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政策的正式开始 。 答案: C 24.1991 年 12 月 25 日 19 点 38 分,印有镰刀锤子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楼顶降下,代之而起的是白、蓝、红三色的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山东省 滨州市 中考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