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省安庆市高考二模生物.docx
《2017年安徽省安庆市高考二模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安徽省安庆市高考二模生物.docx(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7年安徽省安庆市高考 二模 生物 一、选择题 (每题 6分 ) 1.超级细菌的结构与普通细菌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大多数抗生素对其无效,是一种耐药菌 。下列关于 “ 超级细菌 ”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细胞具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 B.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C.细胞内核糖体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D.耐药性是滥用抗生素诱发基因突变所致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 A、超级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没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 A错误; B、超级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 B错误; C、超级细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而核糖体由
2、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C正确; D、超级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是抗生素选择作用的结果 。 D错误 。 答案: C 2.下列关于酶和 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酶的合成都必须经过转录和翻译两过程 B.加酶和加热促进 H202分解的机理相同 C.消耗能量的生命过程都伴随 ATP的水解 D.ATP的形成不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A、若是蛋白质类的酶,则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合成,若是 RNA类酶,则合成过程不需经过翻译, A错误; B、加酶能降低反应活化能,而加热能提供反应活化能, B错误; C、绝大多数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自
3、 ATP的水解释放的能量, GTP水解、质子浓度梯度等也可为某些活动提供能量, C错误; D、光合作用光反应、无氧呼吸等过程中 ATP的形成不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D正确 。 答案: D 3.在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中,不少学者做出了贡献,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 ) A.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实验结果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摩尔根在解释果蝇杂交实验时提出: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 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转化因子是 DNA D.赫尔希等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实: DNA是遗传物质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 A、孟德尔假说内容为
4、: 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 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 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 孟德尔没有提出 “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 A错误; B、摩尔根在解释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B错误; C、格里菲斯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证实 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 “ 转化因子 ” ,能将 R型细菌转化为 S型细菌,但并没有证明转化因子是 DNA, C错误; D、赫尔希等分布用 35S 和 32P标记噬菌体,然后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D正确 。 答案: D 4.实验表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
5、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的有丝分裂过程中 。 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细 胞分裂时出现的一对染色体的异常结果 (其它染色体不考虑 ),字母所示白色部分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 。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若是减数分裂交换,则图示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若是减数分裂交换,则该细胞产生 4种基因型的成熟生殖细胞 C.若是有丝分裂交换,则该细胞产生 4种基因型的子代体细胞 D.经龙胆紫溶液染色,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图示动态变化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减数分裂交换是指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 I前期, A正确; B、若交换发生在动物精子形成过程,则该细胞产生
6、 4种精子,基因型为: DEF、 DEf、 deF、def;若交换发生在卵细胞形成过程,则该细胞产生 1个卵细胞,当然只有 1种基因型,即DEF或 DEf或 deF或 def, B错误; C、若是有丝分裂交换,则该细胞产生两个子细胞,当然最多只能产生 2种,即 DEF/def、DEf/deF或 DEF/deF、 DEf/def, C错误; D、题中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是经过龙胆紫染色的死细胞,因而不能观察到图示动态变化,D错误 。 答案: A 5.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高浓度生长素溶液可防止落花落果 B.成熟的果实采摘后仍可能产生乙烯 C.植物激素控制植物的所有
7、生命活动 D.不同激素分别调节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植物激素的作用。 A、低浓度的生长素溶液能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用于防止落花落果, A错误; B、像苹果、香蕉等成熟的果实采摘后仍然可以产生乙烯, B正确; C、植物激素只能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不能控制植物的生命活动, C错误; D、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都是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只是以其中一种或者几种为主, D错误 。 答案: B 6.“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能体现的生态学原理不包括下列哪项 ( ) A.该现象反映了生物群落的次生演替 B.该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C.火烧可加快生态系统的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
8、D.生态系统的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存在信息传递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功能;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某一区域火烧之后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A正确; B、在被火烧之后,生态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到被破坏之前的水平,体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B正确; C、火烧之后,加快了该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但未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C错误; D、火烧之后,许多灰分增加了土壤中无机盐含量,又因植物种群密度降低,该区域照射到地面的阳光更加充沛,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 D正确 。 答案: C 二 、非选择题 7.(11分
9、)科研人员以水稻幼苗为实验材料,在适合生长的氮浓度范围内,探究光照强度等环境因素适宜的条件下不同氮素水平对水稻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 氮素水平 (mmolL-1) 5(低氮 ) 10(中氮 ) 15(偏高氮 ) 20(高氮 ) 叶绿素含量 (gcm -2) 86 99 103 103 净光合速率 (molm -2s-1) 19.4 20.7 21.4 22.0 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 _上,其作用是 _。 (2)由表可知,随着氮素水平的增高,叶片净光合速率逐渐 _。 高氮组与偏高氮组相比,其叶绿素含量相同,但高氮组叶片净光合速率高,原因最可能是 _。 (
10、3)给该植物浇灌 H218O,实验结果发现叶肉细胞中出现了 (CH218O).分析其最可能的转化途径:_。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1)光合作用所需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分子能接收、传递光能,并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 (2)分析表中数据,随着氮素水平的增高,叶片净光合速率逐渐提高,但叶绿素含量先增加,当氮素水平达到 15mmolL-1后,叶绿素含量不再改变,即偏高氮组与高氮组相等;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主要是酶和色素, N也是组成酶的重要元素,色素含量相等,因此主要从酶的数量的角度来分析 。 (3)给该植物浇灌 H218O, H218O
11、参与细胞呼吸产生 C18O2, C18O2参与光合作用产生 (CH218O)。 答案: (1)类囊体薄膜 吸收、 (传递 )转化光能 (2)提高 参与光合作用的酶数量增多 (或 ADP、 NADP+、 mRNA等物质数量增多 ) (3)H218OC 18O2 (CH218O) 8.(8分 )进食刺激会引起消化道的运动及相关腺体的分泌活动加强 。 据图回答 问题: (1)S通过神经系统,引起内分泌细胞的活动,该凋节方式为 _调节,调节中作用于内分泌细胞的物质 N 是 _,释放物质 N时的信号转换方式是 _。 (2)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物质 E,通过 _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 (3)图示 “S 祌经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安徽省 安庆市 高考 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