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业务发展概述及答案解析.doc
《通信业务发展概述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业务发展概述及答案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通信业务发展概述及答案解析(总分:4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在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体系中,通信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其依据的产业划分方法是( )。A两部门划分法B三次产业划分法C四次产业分类法D五次产业分类法(分数:1.00)A.B.C.D.2.在进行某地区信息化程度调查时,调查人员统计了“每百人在校大学生人数”,该调查内容是信息化指数中的( )指标。A信息量 B信息主体水平C信息系数 D信息装备(分数:1.00)A.B.C.D.3.网络的外部性有两种类型,其中由于产品使用者的数量增加,使该产品的互补产品价值提高的情形称为( )。A直接
2、网络外部性B负的网络外部性C网络效应D间接网络外部性(分数:1.00)A.B.C.D.4.从社会发展进程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遵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其中主导产业的变换历程是( )。A农业工业建筑业B第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C信息源信息加工信息传递D农业林业服务业(分数:1.00)A.B.C.D.5.信息产业中不包括( )。A电信业 B建筑业C出版业 D软件业(分数:1.00)A.B.C.D.6.对于通信行业来说,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规模的扩大,单位成本呈单调递减,也就是消费者越多、越密集,设施的公用性就( )。A越低 B越高C发展越迅速 D发展越缓慢(分数:1.00)A.B.C.D.7.邮政
3、通信企业在现有的网点上,运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提供多样化服务,这可以发挥( )效应来获得更高效益。A规模经济 B服务经济C范围经济 D网络经济(分数:1.00)A.B.C.D.8.以下关于网络外部性说法不正确的表述有( )。A网络外部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通信网络是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B网络外部性有直接网络外部性与间接网络外部性两种C网络外部性是指一种产品对用户的价值随着购买这种产品或可兼容产品的其他消费者的数量增加而不断增加D网络拥塞是一种负的网络外部性的表现(分数:1.00)A.B.C.D.9.信息化指数方法从信息量、信息装备率、信息主体水平和信息系数四个方面来反映社会信息化程度,其中信息主体水平
4、包含两个指标,即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数和( )。A人均年使用函件数B话机普及率C每百人在校大学生人数D个人消费中杂费所占比重(分数:1.00)A.B.C.D.10.应用劳动力结构法测度社会信息化程度,需要通过测算( )在总劳动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来判断。A主导产业就业人口B工业产业就业人口C信息产业就业人口D农业产业就业人口(分数:1.00)A.B.C.D.11.以下( )不属于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战略。A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B建设全球先进的信息通信网络C推行电子政务D建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分数:1.00)A.B.C.D.12.以下关于通信产品的服务性的说法( )是错误的。A用户在进行视频通
5、话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声音和影像,这说明通过技术的进步,通信服务已经实现了有形性B通信服务要求端到端的服务,这体现了通信的不可分离性C通信产品的不可存储性对通信生产计划的制定和组织提出了更多的挑战D通信服务的不可储存性是由通信服务的无形性和不可分离性决定的(分数:1.00)A.B.C.D.13.随着生产中投入要素的不断增加,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将产生不同的规模经济效益。当投入要素增加 20%,而产出量增加 10%时,( )。A规模经济效益为零B规模经济效益不变C规模经济效益减小D规模经济效益增加(分数:1.00)A.B.C.D.14.通信行业( )又表现为全程全网、联合作业。A生产的网络性 B范
6、围经济性C网络外部性 D规模经济性(分数:1.00)A.B.C.D.15.在现代产业经济学中,产业是指( )。A产业工人和产业社会B物质资料生产部门C介于微观和宏观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组织“集合”D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分数:1.00)A.B.C.D.16.波拉特法是运用( )结构来研究产业的一种方法。A国民收入 B地域C劳动力 D增加值(分数:1.00)A.B.C.D.17.在信息化指数指标体系中,信息系数与( )直接相关。A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B计算机普及率C衣、食、住的支出在个人消费中的比例D人均年通话次数(分数:1.00)A.B.C.D.18.对单一产品而言,如果几个行业的联合生产不及一个
7、企业生产同数量更便宜,那么单个企业比多个企业向市场提供同样数量产品更有效率,说明这个行业具有( )。A自然垄断性 B规模经济性C网络外部性 D产品的服务性(分数:1.00)A.B.C.D.19.信息化指数方法中,反映了个人消费中除去衣、食、住之外的杂费所占的比重的指标是( )。A信息量 B信息装备率C信息主体水平 D信息系数(分数:1.00)A.B.C.D.20.信息主体水平是指产生信息的主要来源方面的( )所占的比重。A装备 B投入C人数 D能力(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21.信息量是信息化指数测度方法中的重要指标,该指标包括( )。(
8、分数:2.00)A.每万人书籍销售点数B.电话机普及率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D.人均年通话次数E.每平方公里人口数22.下列关于网络外部性的描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正是由于网络外部性,大多数人在购买办公软件时更倾向于微软的 office 系统B.网络外部性通常有正的外部性与负的外部性两类C.随着移动电话普及率的快速提高,彩信、彩铃等业务不断发展,这正是通信业直接网络外部性的体现D.出现网络外部性的根本原因在于网络自身的系统性及网络各组成成分之间的互补性E.通信业通常只具有正的网络外部性23.信息系数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分数:2.00)A.个人收入情况B.个人消费结构C.
9、个人消费中除去衣、食、住的情况D.人均受教育情况E.个人的消费嗜好24.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下列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分数:2.00)A.金融业B.房地产业C.制造业D.建筑业E.邮政业25.通信业的产业经济特征是( )。(分数:2.00)A.规模经济性B.网络外部性C.范围经济性D.生产的网络性E.普通的服务性26.下列属于信息化指数方法的是( )。(分数:2.00)A.信息量B.劳动力结构C.信息系数D.信息主体水平E.信息装备率27.信息化指数方法的优点有( )。(分数:2.00)A.参数多B.具有较好的对比性C.指标统计比较方便D.计算较简单E.具有很难的操作性28.信息高速公路由
10、以下要素构成( )。(分数:2.00)A.信息指数B.信息资源C.信息处理与控制D.信息服务对象E.信息高速通道29.通信业的产品服务性体现在其向社会提供的主要是服务产品而非实物产品,其具体内容主要表现在( )。(分数:2.00)A.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不可分离B.劳动成果为实现信息的传递C.产品的复杂性D.劳动对象由消费者提供E.业务的多元化30.关于外部性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当消费者从网络中获得的效用不仅来自网络本身,而且还来自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活动时,便产生了外部性B.电话的单位价值会随着消费者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加C.网络的价值与其用户消费数量的平方成正比D.只要网络自
11、身具有系统性,则就会出现网络的外部性效应E.当电信业网络发展较快时,手机设备的供应商个数增多,供应品种增多,消费者可选择的范围增大,这体现了电信网络的直接网络外部性31.通信业的网络性特点体现在( )。(分数:2.00)A.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成本单调递减B.全程全网,联合作业C.通信业向社会提供服务的物质技术基础是通信网络D.对通信业的投入能够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E.通信业向社会提供的主要是服务,而不是有形商品32.当前通信业发展趋势有( )。(分数:2.00)A.电信网、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的融合B.传统以话音为主导的通信业,逐步向信息通信业演进C.通信网络与业务逐渐融合D.网络设备的供应行业
12、走向分化E.基于固定和无线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提供通信业务33.产业之所以有多种不同的划分方法,其原因有( )。(分数:2.00)A.便于政府扶持薄弱产业B.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出现C.为了便于分析、研究和管理产业活动D.为了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E.基于经济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门新兴学科产业经济学通信业务发展概述答案解析(总分:4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在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体系中,通信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其依据的产业划分方法是( )。A两部门划分法B三次产业划分法C四次产业分类法D五次产业分类法(分数:1.00)A.B. C.D
13、.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通信业的产业属性。注意:在三次产业划分法中,通信业属于第三产业。2.在进行某地区信息化程度调查时,调查人员统计了“每百人在校大学生人数”,该调查内容是信息化指数中的( )指标。A信息量 B信息主体水平C信息系数 D信息装备(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化指数。题中四个选项全部是日本的信息化指标体系中的内容,其中信息主体水平包括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数和每百人在校大学生人数两个二级指标。3.网络的外部性有两种类型,其中由于产品使用者的数量增加,使该产品的互补产品价值提高的情形称为( )。A直接网络外部性B负的网络外部性C网络效应D间接网络外部性(分数
14、: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间接网络外部性的概念。4.从社会发展进程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遵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其中主导产业的变换历程是( )。A农业工业建筑业B第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C信息源信息加工信息传递D农业林业服务业(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产业分类的演进,或者说社会生产活动发展的历史顺序。5.信息产业中不包括( )。A电信业 B建筑业C出版业 D软件业(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产业分类。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其他选项都是信息产业包含的内容。6.对于通信行业来说,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规模的扩大,
15、单位成本呈单调递减,也就是消费者越多、越密集,设施的公用性就( )。A越低 B越高C发展越迅速 D发展越缓慢(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规模经济性的含义。7.邮政通信企业在现有的网点上,运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提供多样化服务,这可以发挥( )效应来获得更高效益。A规模经济 B服务经济C范围经济 D网络经济(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范围经济性的定义和特点。邮政企业利用邮政大网设施,开办多种业务,会相应降低每一类业务的成本。8.以下关于网络外部性说法不正确的表述有( )。A网络外部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通信网络是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B网络外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信 业务 发展 概述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