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安徽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模拟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安徽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模拟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安徽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模拟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安徽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模拟试卷 2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8,分数:56.00)1.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 )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分数:2.00)A.全体公民B.全体人民C.18周岁以上的公民D.18周岁以上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2.甲主动携带邻居家的 8岁小孩子进入山中游玩,两人在林中失散,甲既不寻找小孩,也没有在返村后告知小孩家人,而是径直回家。数日后,林中发现被野兽咬死的小孩尸体。甲的行为属于( )(分数:2.00)A.故意杀人B.意外事件C.过失致人死亡D.不构成犯罪3.某甲与某乙有仇,遂寻机报复。一天某甲酒
2、后壮胆,便身带柴刀向某乙家走去,途中不慎摔伤,便返回家中。某甲的行为属于( )。(分数:2.00)A.犯罪中止B.犯罪预备C.犯意表示D.犯罪实行4.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 )。(分数:2.00)A.所有公民B.国家工作人员C.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甲因盗窃被公安机关逮捕。在审讯期间,甲主动交代曾有过抢劫行为。甲交代其抢劫行为属于( )。(分数:2.00)A.自首B.坦白C.立功D.悔过6.吴某冒充某知名媒体记者,以曝光 W公司的违法行为相要挟,获得了 W公司巨额现金。吴某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敲诈勒索罪B.诈骗罪C.招摇
3、撞骗罪D.侵占罪7.甲去购买乙的书画作品,先将装有 2万元的信封交给乙,等乙当面点清放在桌上后,便故意转移乙的注意力,趁其不备将信封调包,换成假币。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抢夺罪B.盗窃罪C.抢劫罪D.诈骗罪8.甲对公司经理乙不满,便捏造虚假事实向公安机关举报乙贪污犯罪。后经公安机关调查,并未发现乙有贪污行为。甲的行为( )。(分数:2.00)A.不构成犯罪B.构成诬告陷害罪C.构成伪证罪D.构成诽谤罪9.甲曾遭到乙的殴打,事后扬言要对乙报复。某日,乙路遇甲手持锄头迎面走来,以为甲将对自己行凶,便随手拾起一块砖头将甲打成轻伤,后查甲正好是从田间劳作归来,乙的行为构成( )。(
4、分数:2.00)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假想防卫D.防卫过当10.甲以出卖为目的,将独自玩耍的 4岁孩子乙骗到自己家中,后因找不到买主又主动将乙送回到原地方。甲的行为( )。(分数:2.00)A.可不以犯罪论处B.构成拐卖儿童罪中止C.构成拐卖儿童罪未遂D.构成拐卖儿童罪既遂11.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刘某在服刑期间有立功表现,根据法律规定,有权裁定刘某减刑的是服刑地的哪一个机关?( )(分数:2.00)A.监狱B.公安机关C.人民检察院D.人民法院12.甲为了获得乙的高级手机,便将乙约到酒店,用白酒将其灌得不省人事,趁机拿走乙的手机。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故意伤害罪
5、B.绑架罪C.盗窃罪D.抢劫罪13.甲因超速开车将乙撞成重伤,为逃避法律制裁,将乙偷偷扔在偏僻处,最终使乙因未得到及时救治流血过多死亡。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故意杀人罪B.故意伤害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D.交通肇事罪14.甲拿刀追杀乙,乙在仓促逃跑中发现甲 6岁儿子丙在路边玩耍,便冲上前去用胳膊使劲勒住丙的脖子,威胁甲说再过来就要勒死丙,甲只好放弃了追杀乙,但丙因长时间被勒,短时窒息造成脑瘫。乙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正当防B.紧急避险C.故意犯罪D.防卫过15.果农胡某为防止苹果被盗,在果园周围私拉电网,导致戴某偷果时触电,经抢救无效身亡。胡某对戴某死亡的主
6、观心理态度是( )。(分数:2.00)A.疏忽大意的过失B.过于自信的过失C.直接故意D.间接故意16.甲为了杀死乙,用棒子猛击乙脑袋致乙昏迷,但误以为乙已死,便将乙扔到池塘,结果使乙溺水而亡。对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未遂B.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既遂C.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既遂D.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既遂17.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 12 人作为辩护人。下列不能被委托为辩护人的是( )。(分数:2.00)A.律师B.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C.人民团体推荐的人D.被告人的美国籍叔叔18.下列关于刑事责任年龄和责任能力的说法
7、,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已满 14周岁未满 16周岁的人抢劫公安人员的配枪,应当负刑事责任B.已满 14周岁未满 16周岁的人实施绑架行为并杀死人质的,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C.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D.行为人在犯罪时精神正常,但犯罪后患了精神病,对其不应再追究刑事责任19.王某利用黑客技术获取某公司上网账号和密码后,以每 3个月 100元的价格出售此账号和密码,从中获利 5000元,给该公司造成损失 4万元。王某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盗窃罪,盗窃数额为 5000元B.诈骗罪,诈骗数额为 5000元C.盗窃罪,盗窃数额为
8、4万元D.诈骗罪,诈骗数额为 4万元20.下列选项中,符合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是( )。(分数:2.00)A.甲交通肇事后因害怕被现场群众殴打,逃往公安机关自首,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B.乙交通肇事致使被害人当场死亡,但误以为被害人没有死亡,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C.丙交通肇事致人重伤后误以为被害人已经死亡,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导致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D.丁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转移至隐蔽处,导致其得不到救助而死亡21.甲、乙、丙三人涉嫌共同故意伤害,在侦查过程中,丙突发心脏病死亡。审判阶段,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将甲、乙以及丙的唯一继承人丁列为被告。如果丁宣布放弃继承,下
9、列选项正确的是( )。(分数:2.00)A.将丁列为被告,丁承担赔偿责任B.将丁列为被告,丁不承担赔偿责任C.不将丁列为被告,赔偿责任由甲、乙承担D.不将丁列为被告,原告无法获得全部赔偿22.下列关于不作为犯罪的认定,错误的是( )。(分数:2.00)A.甲在车间工作时,不小心使一根铁钻刺人乙的心脏,甲没有立即将乙送往医院而是逃往外地。医院证明,即使将乙送往医院,乙也不可能得到救治。甲不送乙就医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B.甲盗伐树木时砸中他人,明知不立即救治将致人死亡,仍有意不救。甲不救助伤者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C.甲带邻居小孩出门,小孩失足跌入粪塘,甲嫌脏不愿施救,就大声呼救,待乙闻声赶来救出小
10、孩时,小孩死亡。甲不及时救助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D.甲乱扔烟头导致所看仓库起火,能够扑救而不救,迅速逃离现场,火势蔓延导致财产损失巨大,甲不扑救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23.甲偷走了一辆停放在某超市门口的越野车,半路上却发现后排座位上有一个婴儿,便将婴儿抛弃在荒郊野外,结果婴儿被饿死。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盗窃罪、故意伤害罪B.盗窃罪、故意杀人罪C.侵占罪、遗弃罪D.侵占罪、虐待罪24.某日,甲无证驾车在路上遇到仇家乙带领的一伙人持刀堵截砍杀,遂赶紧倒车逃避,但在倒车过程中碰撞并碾压车后行人丙,致其右腿碎裂截肢。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紧急避险B.交通肇事罪C
11、.防卫过当D.故意伤害罪25.李某偷得一台冰箱,骗张某说是自己买的,并请其帮忙运输,张某相信,主动帮助李某将冰箱运到李某处,张某的行为( )。(分数:2.00)A.不构成犯罪B.构成犯罪C.属于窝藏犯罪行为D.属于受胁迫犯罪行为26.根据中国刑法规定,下列行政机关负责人的行为涉嫌滥用职权罪的是( )。(分数:2.00)A.某交通局长自作主张,将 15万元罚款作为福利发给本单位干部B.某环保局长违法发放排污许可证,其中有些企业排污后导致严重污染事故C.某公安局长擅自决定将犯罪嫌疑人李某予以释放D.某卫生局长在一起矿难事故伤员抢救中擅自离守27.我国刑法规定,犯有故意杀人、抢劫、放火、投放危险物质
12、等罪行的罪犯,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为已满( )。(分数:2.00)A.13周岁B.14周岁C.15周岁D.16周岁28.在一起抢劫案件中,被害人甲由于被告人乙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在被害人甲死亡的情形下,( )无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分数:2.00)A.甲的法定代理人B.甲的父亲C.甲的配偶D.甲的工作单位安徽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模拟试卷 2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8,分数:56.00)1.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 )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分数:2.00)A.全体公民B.全体人民C.18周岁以上的公民D.18周岁
13、以上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 解析:解析:宪法第 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 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故本题选 D。2.甲主动携带邻居家的 8岁小孩子进入山中游玩,两人在林中失散,甲既不寻找小孩,也没有在返村后告知小孩家人,而是径直回家。数日后,林中发现被野兽咬死的小孩尸体。甲的行为属于( )(分数:2.00)A.故意杀人 B.意外事件C.过失致人死亡D.不构成犯罪解析:解析:刑法第 14条第 1款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却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
14、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本题中甲主动携带 8岁小孩进山游玩,即负有照看小孩的义务,而甲明知小孩在林中丢失会发生危险却不寻找且不告知小孩父母径直回家,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故本题答案为 A。3.某甲与某乙有仇,遂寻机报复。一天某甲酒后壮胆,便身带柴刀向某乙家走去,途中不慎摔伤,便返回家中。某甲的行为属于( )。(分数:2.00)A.犯罪中止B.犯罪预备 C.犯意表示D.犯罪实行解析:解析:刑法第 22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本题中甲身带柴刀,已经为犯罪准备好了工具,制造了条件,只是中途由于意志以外的因素导致其停止了犯罪,应当属于犯罪预备
15、。故本题答案为 B。4.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 )。(分数:2.00)A.所有公民B.国家工作人员C.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解析:解析:刑法第 38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 3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该法第 93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
16、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故本题答案为 C。5.甲因盗窃被公安机关逮捕。在审讯期间,甲主动交代曾有过抢劫行为。甲交代其抢劫行为属于( )。(分数:2.00)A.自首 B.坦白C.立功D.悔过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第 67条第 2款的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故选 A。6.吴某冒充某知名媒体记者,以曝光 W公司的违法行为相要挟,获得了 W公司巨额现金。吴某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敲诈勒索罪 B.诈骗罪C.招摇撞骗罪D.侵占罪解析:解析: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
17、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本题中,吴某冒充记者以曝光 W公司的违法行为相要挟,非法占有了该公司巨额现金,符合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构成敲诈勒索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故本题选择 A项。7.甲去购买乙的书画作品,先将装有 2万元的信封交给乙,等乙当面点清放在桌上后,便故意转移乙的注意力,趁其不备
18、将信封调包,换成假币。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抢夺罪B.盗窃罪 C.抢劫罪D.诈骗罪解析:解析: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本题中,甲已经将 2万元交予乙,而动产以交付作为所有权转移的标志,亦即 2万元已属于乙所有,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故意转移乙注意力的方式秘密将钱掉包成假币,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题中甲并没有用虚构的方式骗乙,不属于诈骗罪。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
19、物的行为。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故选 B。8.甲对公司经理乙不满,便捏造虚假事实向公安机关举报乙贪污犯罪。后经公安机关调查,并未发现乙有贪污行为。甲的行为( )。(分数:2.00)A.不构成犯罪B.构成诬告陷害罪 C.构成伪证罪D.构成诽谤罪解析:解析: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该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并且向司法机关或有关机关告发,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至于出于什么动机,不影响定罪。本题中,甲捏造虚假事实向公安机关告发乙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安徽省 事业单位 公共 基础知识 法律常识 模拟 试卷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