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08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课件20190125393.pptx
《江苏省徐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08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课件20190125393.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08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课件20190125393.pptx(1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八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续表),(1)考查内容。文学作品阅读(包括散文和小说)基本上是徐州中考每年的必考内容。除2015年考查小说,近几年都考查散文。从命题趋势来看,侧重于文学性比较强的抒情散文。 (2)选材特点。2013年、2017年、2018年为4道题,2014年、2015年、2016年为5道题,分值在1520分之间,字数在10001400之间。 (3)考点分布。在整体感知方面,“筛选与概括”“梳理线索,把握情感”“主旨理解与发表看法”属于高频考点;在内容和结构方面,“赏析文中词句”“内容理解与分析”“段落内容与作用”“写作手法及其作用”属于高频考点,尤其2018年的最后一道
2、题,综合考查了对文章内容和写作方法的评价,考查了段意的概括、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题目的难度较以往加深,应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在备考中加强对文章内容和写作方法评价技法的指导与学习。 (4)备考注意。2019年,写景抒情散文依然是学习备考的重点,对于写人叙事类方面的散文也不可轻忽,同样需要训练,以做到有备无患。,一、散文文体知识,二、记叙性散文的基本常识,(续表),三、记叙性散文的表达方式及作用,(续表),四、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五、常见的表现手法及作用,(续表),(续表),第1讲 内容、语言、句段、写法,真题体验,2018徐州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问题。(17分) 野菊花之恋
3、 刘文方秋风古道,碎了满地的记忆。沧桑的老树搀扶着颤颤巍巍的枯藤,伴着几声乌鸦的哀鸣。枝叶褪尽了青春的容颜,和着秋风的舞曲摇荡。清幽的小草用心蘸满金黄的汁水,把端庄的俊秀的正楷瞬间换成了龙飞凤舞的狂草。灰黄的夕阳,寂寥的心情秋天是荒凉寂寞无聊至极的。在这天地为之变色的季节里,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平添了几分生动,点缀着肃杀的秋。遍地暖暖的金黄,不由得让人心头为之感动。,它是贫贱但不卑贱的花。它绝不择地而生,枯草丛中,田间地头,高山土坡,悬崖峭壁,无论贫瘠,还是肥沃。它无处不在,质朴而又自然。秋风吹过,此起彼伏的浓郁而又微苦的香甜味经久不绝。给它一点阳光,它就灿烂,给它一点阳光,它就洒下满地的金黄。
4、它没有“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的闲适,有的是“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倔强和孤傲。越是悬崖峭壁之上,它越是努力开放,鲜艳而丰满。它从不后悔把自己逼上绝地,它完成了绝处逢生自我的超越,闪亮发光,香溢四射。它蓄势而动,厚积薄发。初春,它悄悄地发芽,从不与百花争艳,从不在春风醉人的季节里过早地展露花枝招展的外衣。外表看来它就是草芥中的草芥,只有走近它,细细地品味,才知道它散发着与草芥不同的气息。它只是默默无闻地努力地生长着,长好了茎叶,长好了身体,等待着秋风起,昂首怒放,花香四溢。,它是王者之花。千年以前,夕阳西下的深秋,西风凛冽的古道旁,那个落第秀才黄巢,策马古道内心彷徨之际,
5、忽然阵阵野菊花的幽香扑鼻而来,猛然间激发了他的豪情壮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几年后揭竿而起,把偌大的唐王朝搅得天翻地覆。它是雅致之花和悲情之花。那个大才女易安居士深有感触。靖康之变后,国破,家亡,夫死。其词风由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它是越老越有用的花。即使是花儿开败了,它也是自始至终透着清凉的、浓郁的花香。本草纲目中
6、对野菊花的药效有详细的记载: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野菊花还可广泛用于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症,同时又有很好的降压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因此人们还经常把菊花采撷晾晒后,精选装入枕头,嗅着花香入梦,又在花香之中醒来,神清气爽,美不胜收。它还可以盛开在沸腾的茶水中:,“一股暖流/冲进/干涸的心扉/沸水中/尽力舒展/僵枯的四肢/她/再一次/尽力绽放/赏心悦目的/美丽。”立冬之后,风霜雪雨使野菊花鲜艳的色彩逐渐黯淡下来。它义无反顾地融入大地的虚怀,等待中的一场野火,把腐朽的旧皮囊在“噼啪”中化为灰烬。涅槃的根在坚硬的石缝或者如石的冻土中潜滋暗长,有些许
7、已经迫不及待地破土而出,那毛茸茸的小耳朵,仿佛等待倾听春雷隆隆的声音,等待下一个春的来临,等待下一个秋的金黄。 (选自新民晚报2018年5月11日,略有改动),【考点一】理解文章内容,梳理行文思路6年4考 1.请填写出“遍地暖暖的金黄,不由得让人心头为之感动”中“为之感动”的原因。(3分) 贫贱但不卑贱 越老越有用,【答案】蓄势而动,厚积薄发 王者 雅致和悲情 【解析】此题的题干是“请填写出遍地暖暖的金黄,不由得让人心头为之感动中为之感动的原因”。首先要在原文中找到“遍地暖暖的金黄,不由得让人心头为之感动”这句话,通过阅读文章,发现该句子在文章第二段。题干给出的提示“贫贱但不卑贱”在第三段,“
8、越老越有用”在第七段。所以,可以去四至六段找答案。通过分析发现四至六段的首句“它蓄势而动,厚积薄发”“它是王者之花”“它是雅致之花和悲情之花”正是本题的答案。,【考点二】赏析语言(词句含义) 6年5考 2.品析语言。(6分) (1)它从不后悔把自己逼上绝地,它完成了绝处逢生自我的超越,闪亮发光,香溢四射。(品析加点的词)(2)一股暖流/冲进/干涸的心扉/沸水中/尽力舒展/僵枯的四肢/她/再一次/尽力绽放/赏心悦目的/美丽。(赏析句子的修辞效果),【答案】“逼”是威胁、强迫的意思,用在这里写出了野菊花勇于面对绝境,突出了野菊花的倔强和孤傲,表达了“我”内心对野菊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答案】用了
9、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野菊花在沸水中绽放出的美丽姿态,以及带给“我”的愉悦、舒畅之情。,【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品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词语赏析题可以从字词的角度切入,答题时可以采用解释字词含义,说出字词效果,分析作者情感的思路。本题“逼”是威胁、强迫的意思,用在这里写出了野菊花勇于面对绝境,突出了野菊花的倔强和孤傲,表达了“我”内心对野菊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此题主要是赏析语句运用的拟人的修辞手法,需要结合语句分析出该修辞的表达效果以及表现的人物的情感。“沸水中/尽力舒展/僵枯的四肢/她/再一次/尽力绽放/赏心悦目的/美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野菊花在沸水中绽放出的美丽姿态,“一股
10、暖流/冲进/干涸的心扉”表现了野菊花带给“我”的愉悦、舒畅之感。,【考点三】分析评价句段作用 6年3考 3.请写出你对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答案】通过野菊花在冬日里的涅槃和等待,深化了文章主题,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生生不息,给人以无限的期待和希望。 【解析】最后一段画线句是意蕴句,在文章尾段起到深化文章主题的作用。理解这个句子,还要抓住关键词“涅槃”“潜滋暗长”“破土而出”“等待”,根据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野菊花在冬日里涅槃、等待,这涅槃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生生不息,这等待给人以无限的期待和希望。,【考点四】分析评价写作手法(景物描写) 6年4考 4.请你对文章第一段进
11、行简要分析和评价。(5分),【答案】通过描写老树、乌鸦、枝叶、秋风等特定秋景,写出了秋天荒凉寂寞无聊至极的特点,与下文写野菊花带来的生动和暖意形成对比,为下文赞美野菊花做好了铺垫。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景物描写极具渲染力和感染力。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段落内容和写作方法的分析和评价。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析文章第一段的作用。接着,对第一段所用手法进行赏析。第一段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内容上,第一段通过描写老树、乌鸦、枝叶、秋风等特定秋景,写出了秋天荒凉寂寞无聊至极的特点。结构和方法上,第一段描写的秋天荒凉寂寞、无聊至极的特点与下文
12、写野菊花带来的生动和暖意形成对比,为下文赞美野菊花做铺垫。手法方面,重点赏析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考点1 概括内容,筛选要点(2018.18、2017.18、2016.17、2015.14),2018年18题 请填写出“遍地暖暖的金黄,不由得让人心头为之感动”中“为之感动”的原因。(3分) 贫贱但不卑贱 越老越有用,角度一 把握文章内容,提取概括关键信息,【答题思路】(1)根据题干中的要求,把握关键的人物、事物或事件。(2)围绕文中对相关人物、事物或事件的描述,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分析其表现的人物、事物或事件的特点,同时注意文中对比或照应的内容。(3)根据自己的
13、理解用通顺的语句进行描述,然后再根据要求,对语句进行精简,选择最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答题模板】(1)的特点分别是。(2)具有等特点。,角度二 概括变化或表现,【答题思路】(1)明确题目要求。认真研读题目,了解具体要求。(2)筛选主要信息。明确题目要求之后,要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确定答题区间后需仔细分析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筛选提取有效信息,整理出表明文章或文段主要意思的关键句或关键词。(3)整理合并要点。整合主要信息时,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联,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在细心对照的基础上,再经过一番分析、综
14、合,根据题目要求整理合并要点。(4)准确简明表达。根据目标要求,提取关键词语或句子构建完整的判断或陈述,语言一定要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答题模板】(1)文中这一情节,表现了。(2)前文中的表现为,后文的表现为。,考点2 赏析语言(词句含义)(2018.19、2017.19、2016.20、2014.16、2013.19),2018年19(1)题 它从不后悔把自己逼上绝地,它完成了绝处逢生自我的超越,闪亮发光,香溢四射。(品析加点的词)(3分),【答题步骤】(1)解释字词的含义首先,要清楚字词本身的含义;其次,要看其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技巧或方法,如修辞手法、词义的转移、词义的引申等;再次,结合文
15、章内容或语言环境,以及用词方式,来解释加点词的真正含义;最后,要根据其作用于何人何事来释义,以便使其针对性更强。(2)理解句子的含义首先,解释句子的本义。(视情况而定,灵活添加)然后,联系中心。一般都需要回答对文章主题的作用。作者写文章时,为了凸显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常常会采用含义深远的句子点明、突出或深化主题,使某些句子意在言外。对其深层含义把握,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结合中心思想来分析,进而领会句子的含义。最后,找准句子中的关键词,分析语境义。从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入手,通过替换词语的方法来把握语境意义,从而把握句子的含义。,【答题模板】以下常考的词语,不同类型的词语表达的效果不同:
16、(1)动词:“”这个动词,生动传神(形象逼真、鲜明生动)地表现了(写出了)(事物或人)的特征,表达了作者的情感。(2)副词:“”这个副词,准确生动地修饰了(限制了)物体(人物)的特征,暗示了作者的情感。(3)叠词:“”这个叠词,音韵和谐(节奏感强),使(事物)的特点跃然纸上。,考点3 分析评价句段作用(2018.20,2016.18,2015.16),2018年20题 请写出你对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答题思路】 重点段落作用一览表,【答题模板】(1)语段为下文(埋下伏笔/做铺垫)。(2)语段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承接了上文的内容,引起了下文内容。(3)语段在结构上,照
17、应开头并总结全文;内容上,升华主旨,表达了的思想感情(赞赏和追求/喜爱/钦慕)。,考点4 分析评价写作手法(景物描写)(2018.21,2017.20,2014.17,2013.20),2018年21题 请你对文章第一段进行简要分析和评价。(5分),【答题思路】(1)环境描写一般可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主要作用有:交代时令(季节)、地点;渲染某种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情节做铺垫。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有: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2)对环境描写进行赏析时,还要注意描写的角度。
18、描写角度不同,作用也是不一样的。,【答题模板】(1)(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了,渲染了的气氛;烘托了的心情,为下文做铺垫。(2)(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了的背景,表现了现实,揭示了。(3)正面(侧面)描写,句子通过,写出了,表现了。,2018铜山预测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问题。 (14分) 老荫茶树 杜文涛春日里,我们走进位于岚河支流上的响水沟,去寻一群老荫茶树。当小车穿过山的褶皱、爬过一个山坳时,同伴指着前方野樱桃花与绿树掩映下的农舍说,到了。印象中的茶树总与人胸相齐,此时,一群巍然耸立、粗似小圆桌的古树伫立于眼前。同伴抬声说,这是我们要见的老荫茶树。我怔怔地问,这是茶树吗?老荫茶树一排四棵,相拥
19、在岚皋县南宫山镇双岭村五组一户农舍院坎边,三棵集簇,一棵独立,枝杈却“搂抱”在一起。四棵老荫茶树粗细相近,许是同族兄弟,抑或平辈姊妹,它们不似银杏笔挺,亦不像白杨端直,而是弯腰曲颈,斜身伸脖,倚靠着说着亲人间的家常,道着一家人的亲热语。它们每一株都高大、洁净,身姿勃发,蓊蓊郁郁,遮蔽着翘起的屋角,掩映着踮脚向上的绿竹林、粉樱桃。,针对训练,一阵风吹过,空气里有缕缕山花的清香。沐浴着初春的阳光在山坡上安静地看古树,着实是一件幸福的事。迎风招展的茶树树叶光洁、明亮,呈椭圆形,面绿背白,比一般茶叶厚大。常绿不凋的杪梢上生出鹅黄色的新芽。茶树棵棵粗壮,初长独干,起身后分枝散叶,三头六臂,树叶相叠,浓郁
20、如云,给一面山坡平添上深幽葱茏的绿意。树干虬曲苍劲,枝柯扭结斜展,树洞深陷。古树黑皮蜕脱,白皮新显,陈去新替,黑白相缀。树身细腻光滑、清爽洁净。我忍不住地伸出手去摸摸,感触到的是柔润滑腻、宁静清凉,一种舒爽惬意徐徐攀过手掌,缓缓地浸润进身体。深山多老树。山里的大树多有着粗糙的面容,黑黑的皮肤。我试着读它们不同的肌肤,纵裂成条的,杂列如片的,缀结似鳞的,黑褐色的,泥黄色的,青铜色的。树木与树木间都有着各自的性格,各自的身材,各自的气质,各自的容貌。老荫茶树属樟科木植物,常绿乔木,叶片和枝干均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山里人喜欢摘来晒制后泡茶,消热解渴,清热败火,防暑化食。,树下土屋的主人在不远的坡地
21、上栽育着红苕种,听见院边树下有声响,便放下锄头回家开门,为我们提凳泡茶。跟在他身后的是条黄狗,蹲守在门前,又扭动着身体走向老荫茶树下,偶尔伫步静立,不声不吭地望着远方。阳光温暖,我们在院子里喝茶。老荫茶叶片厚实,汤呈红褐色,清香中略带一丝苦涩,幽幽地呷一口喝进肚里,唇齿间却有着不去的回甘。主人姓李,六十多岁,老伴已经去世,平时他一人在家。品着老荫茶,我们说起老荫茶树。李大哥说他们老祖先是清末年间从汉江边流水店迁徙到这儿的,父辈们口口相传说先人们到这儿时,这老荫茶树都已经很大了,先人们先是在茶树下搭草棚住,后来才慢慢自己建了房。这个春天,我是老荫茶树下的匆匆过客。这片山村,也因为有了老荫茶树的陪
22、伴,增添了一份生活的美好。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4月30日),1.作者在文中是如何来写老荫茶树的?请结合原文简要回答。(3分) 寻茶树( )( )( ),【答案】绘茶树(赏茶树) 品茶叶 赞茶树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作者如何来围绕“老荫茶树”展开叙述的。通过认真地研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先是寻找茶树,接下来就是写找到茶树,认真地观赏,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绘茶树,接着作者又写到了老荫茶树的作用之大,一起品尝老荫茶,文末作者由衷地发出了对老荫茶树的赞美。,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答案】运用了对比、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老荫茶树与银杏、白杨对比,突出了老荫茶树弯腰曲颈,斜身
23、伸脖的特点;把老荫茶树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荫茶树簇集在一起,身姿勃发、蓊蓊郁郁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老荫茶树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赏析。题目给出了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学生首先要准确判断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分析其作用,最后分析表达的情感。,3.作者在文中写山里“不同的肌肤,纵裂成条的,杂列如片的,缀结似鳞的,黑褐色的,泥黄色的,青铜色的”大树,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作分析。 (3分),【答案】作者写大山里其他大树的肌肤、颜色,与老荫茶树形成鲜明的对比,用它们粗糙的面容、黑黑的皮肤反衬了老荫茶树树皮陈去新替、黑白相缀,树身细腻光滑、清爽洁净,表达了作者对老荫茶树由
24、衷地喜爱与赞美。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通过赏析,可以了解本句的写作手法是对比。作者通过写大山里其他大树的肌肤、颜色和老荫茶树进行对比,进而写出了老荫茶树的特点,最后由衷地发出对它的赞美。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辨析所用的表现手法,然后根据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4.请你对最后一段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评价。(5分),【答案】与文章开头相呼应,老荫茶树点缀了乡村,美化了环境;祖辈们依托老荫茶树搭建了房屋,站住了脚跟;老荫茶树给山里人们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带来了益处;老荫茶树带给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段落作用的分析与评价。本段主要是写出了老荫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徐州市 2019 年中 语文 复习 第三 部分 现代文 阅读 专题 08 记叙文 散文 小说 课件 20190125393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68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