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试卷23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试卷2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试卷23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 -试卷 23 及答案解析 (总分: 58.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19,分数: 38.00) 1.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 )。(分数: 2.00) A.科学技术 B.生产力 C.阶级斗争 D.劳动 2.( )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分数: 2.00) A.国家 B.部队 C.法庭 D.监狱 3.温家宝同志曾多次引用一句话:“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这充分说明最能了解政府的是群众,最有资格评 价政府的也是群众。下列关于人民群众的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2、 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内容都是一样的 4.“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这种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 )。(分数: 2.00) A.辩证唯物主义 B.唯物辩证法 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5.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 )。(分数: 2.00) A.两个不同的 阶段 B.两条不同的道路 C.两种不同的结果 D.两种不同的状态 6.“守株待兔”的故事中农夫的错误从哲学上讲是 ( )。(分数: 2.00) A.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B
3、.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没有在事物运动变化中把握规律 D.把事物运动中的偶然联系当作了必然联系 7.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问题是 ( )。(分数: 2.00) A.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B.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标准 C.区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标准 D.区分一元论与二元论的标准 8.对 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 )。(分数: 2.00)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9.我们要建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的核心是 ( )。(分数: 2.00) A.
4、通过现象把握本质 B.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C.学习掌握科学方法 D.改造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10.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 ( )。(分数: 2.00) A.科学知识 B.丰富的经验 C.实践 D.人类认识能力 11.宋玉在 形容他的邻人东家之子时说,这个女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东家之子的美貌反映了 ( )的辩证关系。(分数: 2.00) A.质量与数量 B.运动与静止 C.时间与空间 D.肯定与否定 12.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界定的。(分数: 2.00) A.个别和一般的关系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5、 D.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13.“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现在正在推动的重要战略:所谓“一路”是指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将进入海洋、 拥抱海洋,多方向增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联系;所谓“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将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进入中亚、东南亚、俄罗斯、中东欧和西欧。“一带一路”将会让中国与各国联系更为密切,促进世界和谐发展,这段话说明 ( )。(分数: 2.00) A.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要抓住时机,促进质的飞越 C.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D.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14.传闻曾国藩攻打太平军多次失败,其手下向皇上汇报战况时写道:“我们屡战屡败”,曾国藩担
6、心皇上看后龙颜震怒将其改为“我们屡败屡战”, 结果大受皇上嘉奖。这一故事说明 ( )。(分数: 2.00) A.意识是物质的客观反映 B.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D.部分之间的组合次序和结构方式会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 15.( )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分数: 2.00) A.意识 B.联系 C.矛盾 D.物质 16.事物内部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否定方面指 ( )。(分数: 2.00) A.保持现存事物存在的方面 B.事物中 的消极方面 C.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 D.事物中
7、居主导地位的方面 17.从唯物论角度看。坚持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是因为 ( )。(分数: 2.00)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B.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C.只要树立正确的意识没做事情就能获得成功 D.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18.尽管电灯在发明后的一段时间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大多数人都持观望态度而继续使用油灯。但是到了 19 世纪中后期,电灯最终还是战胜了油灯,成为欧美诸国主要的照明工具。电灯必然取代油灯的哲学依 据是 ( )。(分数: 2.00)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内外因相互作用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19.根据认识发展规律。在认识
8、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正确的观点是 ( )。(分数: 2.00) A.熟知即真知 B.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 C.熟知起源于真知 D.熟知不等于真知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8,分数: 16.00) 20.科学家在“中微子振荡实验”中测量出中微子的运行速度超过光速但随即发现实验存在问题,测量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最新测量结果显示,中微子的运行速度并没有超过光 速,原测量结果存在误差。由此可见 ( )。(分数: 2.00) A.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B.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C.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D.认识随实践发展
9、而发展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无止境的 21.19 世纪由于建立了电磁理论,从而创造了发电机,电动机,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这一历史事实说明 ( )。(分数: 2.00) A.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B.科学理论是认识的基础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C.科 学理论的任务不仅在于认识世界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D.科学理论可以指导实践 22.“岁”除了年龄之外,还有年景之意。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说:“闵闵焉如农夫之望岁。”孙中山的国民政府大纲讲:“土地之岁收。”这里的“岁”都是在说老百姓一年的收入、收获以及生活状态。古今中外的统治者都很关注民之“岁”。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 )。(分数
10、: 2.00) A.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B.劳动人民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 C.生产实践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主观与客观 、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23.现阶段,我国有的干部不是从客观实际和群众的要求来考虑和决定自己的工作,而是满足于发号施令,强迫命令,搞“一刀切”。这里的“一刀切”的错误在于 ( )。(分数: 2.00) A.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没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C.没有掌握好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D.混淆了历史事件与社会的发展规律 24.下列观点中属于唯心主义的有 ( )。(分数: 2.00) A.形存则神存形灭
11、则神灭 B.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C.吾心便是宇宙宇宙 即是吾心 D.经验是认识真理的最终判断标准 25.下列说明了意识的本质有 ( )。(分数: 2.00)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C.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6.“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告诉我们 ( )。(分数: 2.00) A.不同事物有不同发展规律 B.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C.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D.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27.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相互矛盾、对立统一的运动发展,从表现形式上看是 ( )的过程。(分数: 2.00) A.螺旋式上升 B.直线
12、式上升 C.跳跃式前进 D.波浪式前进 三、判断题 (总题数: 2,分数: 4.00) 28.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作用于经济基础。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9.国家消亡是指资产阶级国家的自行消亡,即随着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的消灭在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后,自行退出历史舞台。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 -试卷 23 答案解析 (总分: 58.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 题数: 19,分数: 38.00) 1.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 )。(分数: 2.00) A.科学技术
13、B.生产力 C.阶级斗争 D.劳动 解析:解析:阶级斗争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直接体现,又是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 )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分数: 2.00) A.国家 B.部队 C.法庭 D.监狱 解析:解析: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3.温家宝同志曾多次引用一句话: “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这充分说明最能了解政府的是群众,最有资格评价政府的也是群众。下列关于人民群众的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精神财
14、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内容都是一样的 解析:解析:在不同的国家或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规定是不同的,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4.“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这种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 )。(分数 : 2.00) A.辩证唯物主义 B.唯物辩证法 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解析:解析:题干的观点是从意志出发来评判是非的,首先可以确定为唯心主义,而这种观念是某个人的主观意志因此是主观唯心主义。故本题答案选 D。 5.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 )。(分数: 2.00) A.两个不
15、同的阶段 B.两条不同的道路 C.两种不同的结果 D.两种不同的状态 解析:解析: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是必然与自由这对范畴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必然王国指人们受盲目必然性的支配主要 是受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的一种社会形态;而自由王国是指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从而也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自己本身的主人这样一种社会状态。由二者各自的含义可知应选 D。 6.“守株待兔”的故事中农夫的错误从哲学上讲是 ( )。(分数: 2.00) A.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B.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没有在事物运动变化中把握规律 D.把事物运动中的偶然联系当作了必然联系 解
16、析: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区别的,不 能把二者混同: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相互联系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守株待兔”中农夫没有正确地掌握必然性而把事物运动中的偶然性当作了必然联系,因此是错误的。 7.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问题是 ( )。(分数: 2.00) A.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B.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标准 C.区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标准 D.区分一元论与二元论的标准 解析:解析:如何认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关键。是否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事业单位 公共 基础知识 政治 知识 试卷 2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