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专业知识-浅基础(一)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专业知识-浅基础(一)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专业知识-浅基础(一)及答案解析.doc(5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业知识-浅基础(一)及答案解析(总分:28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90,分数:90.00)1.下述关于地基破坏形式,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松砂和软黏土地基易出现整体剪切破坏B.地震作用下密砂和硬黏土地基可能出现整体剪切破坏C.埋深较大的松砂和软黏土地基可能出现整体剪切破坏D.埋深较小的密砂和硬黏土地基可能出现整体剪切破坏2.计算挡土墙上土压力时,荷载效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荷载分项系数取( )。(分数:1.00)A.1.2B.1.4C.1.2 或 1.4D.1.03.工程实践中,对于建筑物荷载不是很大、结构不是很复
2、杂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一般采用常规设计。常规设计设计时考虑了( )。(分数:1.00)A.地基-基础-上部结构间的共同作用B.地基-基础-上部结构间的变形协调和静力平衡C.地基-基础-上部结构间的变形协调D.地基-基础-上部结构间的荷载传递的静力平衡4.在软土地基上建造高层建筑,为防止地基产生较大的变形,在地基设计时可采用补偿设计的概念,宜采用的基础方案是( )。(分数:1.00)A.条形基础B.交叉条形基础C.箱形基础D.刚性基础5.某柱下条形钢筋混凝土基础,基础底板厚 350mm,其受力钢筋的配筋较可能的是( )。(分数:1.00)A.8100B.10100C.1050D.123006.对
3、地基不均匀沉降最敏感的建筑物是( )。(分数:1.00)A.排架结构B.砌体承重结构C.框架-剪力墙结构D.钢结构7.与结构设计的功能要求相应,地基基础设计采用极限状态设计。计算地基变形时考虑荷载效应组合为( )。(分数:1.00)A.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准永久组合B.承载力极限状态下的基本组合C.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标准组合D.正常使用状态极限下的基本组合8.关于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压缩系数越大,土的压缩性越低B.压缩系数越大,土的压缩性越高C.压缩系数越大,压缩模量越大D.压缩模量不考虑侧向变形,压缩系数则有侧向变形9.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区别于
4、柔性基础,刚性基础应满足( )。(分数:1.00)A.基础变阶处宽高比验算B.软弱下卧层验算C.地基变形验算D.基础变阶处抗冲切验算10.矩形基础计算地基沉降时,与平均附加应力系数无关的是( )。(分数:1.00)A.基础的高度B.计算土层到基础底面的距离C.计算点的深度D.矩形基础的长宽比例11.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需进行( )。(分数:1.00)A.基础宽度大于 3m 时作宽度修正和深度修正B.基础宽度大于 3m 时作宽度修正,深度大于 0.5m 作深度修正C.基础宽度大于 3m 时小于 6m 作宽度修正D.作深度修正12.受偏心荷载作用的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除必须满足
5、 Pkf a外,还要附加满足 Pk1.2f a,其意义在于( )。(分数:1.00)A.从经济角度考虑,设计更合理B.考虑荷载偏心作用,地基承载力可以提高 20%C.考虑荷载偏心作用,基底压力分布不均匀,一侧边缘达最大,一侧最小D.对矩形基础,考虑可能沿短边偏心13.某建筑场地砂土地基,内摩擦角标准值 (分数:1.00)A.230.3kPaB.231.3kPaC.239.3kPaD.275.0kPa14.根据地基-基础-上部结构间的共同作用概念,对于柔性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柔性基础的基底反力的分布是均匀的B.柔性基础的基底反力的分布是边缘大、中间小C.柔性基础的
6、基底反力的分布与作用于基础上的荷载分布是完全一致的D.柔性基础的沉降是趋于均匀的15.已知某挡土墙高 5m,墙背倾斜角 =70,填土为中密的粗砂, d1.65t/m 3;填土面倾角 =8,墙与土之间的摩擦角 =15,土的内摩擦角=30,重度 =18.5kN/m 3。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计算出作用于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为 ( )。 (分数:1.00)A.137.4kN/mB.179.8kN/mC.175.8kN/mD.150.2kN/m16.关于浅基础的地基极限承载力,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分数:1.00)A.经过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B.地基即将出现剪切塑
7、性基础底面的压力C.基础底面的平均附加压力D.地基将出现完全剪切破坏时的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17.某建筑物地坪采用填土地基上做垫层的做法。地坪以下及基础底面标高以上填土采用相对密度为ds=2.70 的粉质黏土,最优含水量 op=21%,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规定,现场填土的干密度不应小于( )。(分数:1.00)A.1.56g/cm3B.1.65g/cm3C.1.43g/cm3D.1.34g/cm318.在进行基础内力计算时,不计入基础及以上土的重量引起的反力,这是由于( )。(分数:1.00)A.该反力较小B.该反力不作用在基础底面C.该反力不在基础内引起内力D
8、.该反力难于准确计算,设计时略去19.关于锻锤基础设计,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1.00)A.坚硬基础上的锻锤基础埋深宜较深B.砧座下应铺设砂垫层,以使砧座的压力均匀分布C.锻锤基础与厂房基础应保持一定的距离D.改变系统的固有频率20.某建筑场地土工试验测得孔隙比 e=0.696,压缩系数 a=0.26MPa-1,可以计算出该场地土层的压缩模量为( )。(分数:1.00)A.1.17MPaB.2.68MPaC.1.81MPaD.6.52MPa21.在地基基础设计时,( )属于地基设计部分。(分数:1.00)A.基础内力计算B.基础埋深选择C.地基稳定性计算D.基础材料强度计算22.根据建筑
9、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规定,可不作地基变形验算的建筑物是( )。(分数:1.00)A.部分乙级、丙级建筑物B.乙级建筑物C.部分二级建筑物D.部分丙级建筑物23.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按照地基复杂程度、建筑物规模和功能特征以及由于地基问题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的程度,将地基基础设计分为三个设计等级,它们是( )。(分数:1.00)A.甲级、乙级、丙级B.一级、二级、三级C.甲级、一级、暂定丙级D.特级、一级、二级24.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对桥墩合力偏心距进行限制以控制基础的整体倾斜。该偏心距是在( )情况下的偏心距。(分数:1.00)A.正
10、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基本组合B.承载力极限状态下的基本组合C.承载力极限状态下的标准组合D.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准永久组合25.关于筏形基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当地基土较均匀、上部结构刚度较好时,筏形基础的厚跨比可以不大于 1/14B.梁板式筏形基础底部应进行正截面受弯、受冲切、受剪切承载力计算C.按基底反力直线分布计算平板式筏形基础,其板带配筋率应不小于 0.15%D.筏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30,防渗混凝土等级不小于 0.6MPa26.下列基础形式中,能够起到补偿作用的基础是( )。(分数:1.00)A.柱下条形基础B.柱下独立基础C.筏形基础D.箱
11、形基础27.对承受上拔力的基础,进行抗拔承载力验算时,基础的重量在进行荷载基本组合计算时,应乘以分项系数( )。(分数:1.00)A.1.4B.1.35C.1.2D.1.028.从地基载荷试验成果 p-s 曲线上,不能直接得到( )指标。(分数:1.00)A.极限荷载B.临塑荷载C.变形模量D.压缩模量29.地基基础设计前应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对场地地基进行评价,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应提供( )。(分数:1.00)A.触探资料、土工试验资料,可不含抗剪强度指标B.变形参数、触探资料、载荷试验,可含抗剪强度指标C.变形参数、触探资料、抗剪强度指标,可不含载荷试验D.变形参数、触探资料、载荷试验
12、及抗剪强度指标30.设计高层建筑基础时,可以采用( )有效地减小地基变形。(分数:1.00)A.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B.箱形基础C.扩展基础D.十字条形基础31.在较厚的软土地基上建造多层或高层建筑物时,因软土地基的强度低、压缩性高,地基基础设计可考虑采用补偿基础设计。补偿性基础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分数:1.00)A.减少基底反力B.减少基底平均附加压力C.减少基底处土的自重应力D.增加基底处土的自重应力32.对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基础基底压力的分布,在基础设计时应考虑( )。(分数:1.00)A.偏心距 eL/6,使基底全面积受压B.偏心距 eL/6,充分发挥基础承载力C.基底边缘最小基
13、底压力 Pmin1.2fa,f a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33.下列建筑物结构形式中,最适于采用无筋扩展基础的是( )。(分数:1.00)A.地基承载力较高的 5 层以下框架结构房屋B.地基承载力较高的 7 层以下框架结构房屋C.地基承载力较高的 6 层以下框架结构房屋D.地基承载力较高的 5 层以下砌体结构房屋34.基于条形基础给出的地基承载力理论公式用于设计同样宽度的矩形基础时,会出现 ( )。(分数:1.00)A.结果偏于安全B.结果偏于危险C.不能使用D.经深度和宽度修正后结果偏于安全35.地基基础设计时,选择基础埋置深度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分数:1.00)A.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B.
14、地下水的位置C.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埋深D.建筑物的使用要求36.下列基础形式中,属于浅基础的是( )。(分数:1.00)A.箱形基础B.桩基础C.地下连续墙D.墩基础37.关于地基变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设计等级为甲级和除规范规定,可不作变形计算的部分乙级建筑物外的建筑,必须进行变形计算B.除丙级建筑物及规范规定可不作变形计算的部分乙级建筑物外的设计等级为甲级和部分乙级建筑必须进行变形计算C.设计等级为甲级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 130kPa 且体形复杂的乙级建筑物外的建筑必须进行变形计算D.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建筑物均必须进行变形验算38.关于基础埋置深度的说法,正确
15、的是( )。(分数:1.00)A.无冲刷处的小桥涵基础,除岩石地基外,在河床和地面下不小于 1mB.除岩石地基外,建筑物基础埋深不大于 0.5mC.有铺砌层的小桥涵基础,宜在铺砌层顶面以下不大于 0.5mD.建筑物基础底面一般不宜大于标准冻深39.关于沉降缝的设置,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分数:1.00)A.设置在建筑结构或基础形式不同处B.设置在建筑平面的转折部位C.设置在地基土压缩性差异处D.设置在长高比过小的建筑物的适当部位4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5.2.5)公式 fa=MbbM d mdM cck中,基础宽度 b 对于砂土小于 3m 时按 3m 考
16、虑,这是因为( )。(分数:1.00)A.根据砂土地基的原位试验资料,按公式(5.2.5)计算的砂土地基的承载力偏小较多,所以基础宽度 b 对于砂土小于 3m 时按 3m 考虑B.和规范(GB50007-2002)公式(5.2.4)基于同样考虑C.砂土的内摩擦角偏大的缘故D.砂土地基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可以达到更密实41.砖基础设计中,采用“二皮一收”和“二一间隔收”,满足规范要求的宽高比允许值( )的限制。(分数:1.00)A.1:1.00B.1:1.20C.1:1.25D.1:1.5042.某建筑物地基承受轴心荷载作用,确定地基承载力时,比较适宜的是( )。(分数:1.00)A.临塑荷载 P
17、crB.临界荷载C.极限荷载 puD.比例界限荷载 P143.工程中的刚性基础指的是( )。(分数:1.00)A.筏形基础B.箱形基础C.柱下条形基础D.无筋扩展基础44.在同一整体大面积基础上建有多栋高层和低层建筑,地基变形计算( )。(分数:1.00)A.应该按照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的共同作用进行计算B.对高层建筑应该按照基础与地基的共同作用进行计算C.应采用同一地基变形特征值进行计算D.对高层建筑和低层之间可以不考虑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的共同作用45.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定义,地基变形特征-局部倾斜指的是( )。(分数:1.00)A.砌体承重墙沿长度方向
18、 610m 范围内基础两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B.高层建筑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C.框架结构相邻柱基础中点沉降量之差与其距离的比值D.单层排架结构沿纵向 1012m 范围内基础两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46.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时,采用的最一般的方法是( )。(分数:1.00)A.应力比:附加应力:自重应力=1:0.2B.应力比:附加应力:自重应力=1:0.1C.变形比:D.Zn=b(2.5-0.4lnb)47.反应土实际变形情况的力学指标是( )。(分数:1.00)A.变形模量B.压缩模量C.压缩系数D.压缩指数48.在地基基础的设计中,为提高地基承载力
19、和减少沉降,可行的方案是( )。(分数:1.00)A.提高设计地面标高(高于天然地面)B.加大基础埋深(增加天然地面到基础底面的深度)C.基础宽度从 3m 减少到 2.5mD.升高地下水位面49.工程上,计算地基变形使用的压缩系数通常利用的压力间隔是( )。(分数:1.00)A.100300kPaB.自重应力值附加应力值C.200400kPaD.自重应力值自重应力值与附加应力值之和50.重力式挡土墙按其墙背倾斜的方式可分为仰斜、直立、俯斜三种。如果在临时开挖边坡以后筑墙,宜选择的挡土墙为( )。(分数:1.00)A.墙高小于 6m 的仰斜式B.墙高不小于 6m 的直立式C.墙高小于 6m 的俯
20、斜式D.墙高小于 6m 的直立式51.考虑预留建筑物有关部分之间的净空,采取相应的连接方法和施工顺序,需要预估建筑物在施工期间的地基变形值。一般非砂土的低压缩性土地基上的多层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完成的沉降量,可认为( )。(分数:1.00)A.最终沉降量基本完成B.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 50%80%C.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 20%50%D.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 5%20%52.对不同结构的建筑物控制其地基变形的地基变形特征也不同,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1.00)A.单层排架结构由局部倾斜控制B.高层建筑结构由局部倾斜控制C.高耸结构由局部倾斜控制D.工业与民用建筑砌体墙填充的边排柱由相邻柱
21、基的沉降差控制53.对刚性基础的宽高比的限制,主要是考虑( )。(分数:1.00)A.地基承载力要求B.基础宽度要求C.基础耐久性要求D.基础抗冲切强度54.在软弱地基上设计锻锤实体基础时,宜( )。(分数:1.00)A.基础底面大、埋深浅B.基础底面小、埋深大C.基础底面大、埋深大D.基础底面小、埋深浅55.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规定,柱下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设计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 )。(分数:1.00)A.不应低于 C20B.不应低于 C25C.不应低于 C30D.不应低于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56.在利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量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时,对于一
22、般土采用的应力比是( )。(分数:1.00)A.附加应力:自重应力=1:2B.附加应力:自重应力=0.1:0.2C.附加应力:自重应力=2:1D.附加应力:自重应力=0.2:157.某建筑场地地基岩石层,测得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fak=25MPa,则该岩石层的坚硬程度划为( )。(分数:1.00)A.坚硬岩B.较硬岩C.较软岩D.软岩58.用于计算作用于挡土墙上主动土压力的作用力的图示是( )。 (分数:1.00)A.B.C.D.59.土质均匀性较差,对荷载有较大差异的框架柱基础,比较合理的基础方案是( )。(分数:1.00)A.柱下钢筋混凝土锥形基础B.柱下钢筋混凝土台阶形基础C.
23、柱下钢筋混凝土二柱联合基础D.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60.关于地基中的附加应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地基中的附加应力是由基础底面的平均附加压力引起的B.地基中的附加应力是由基础底面的接触压力引起的C.地基中的附加应力是引起地基沉降的唯一因素D.地基中的附加应力一般是大于自重应力的61.地基沉降计算中沉降计算深度,指的是( )。(分数:1.00)A.主要压缩层厚度B.主要受力层深度C.受建筑物荷载影响的土层深度D.持力层厚度62.土质比较均匀,地基承载力较高,建筑物荷载不是很大,能够满足砌体承重结构的房屋,优先选用的基础是( )。(分数:1.00)A.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24、B.砖条形基础C.墙下钢筋混凝土交叉条形基础D.素混凝土条形基础63.根据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可以确定为特征值的是( )。(分数:1.00)A.沉降量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之比 s/b=0.06 所对应的荷载值B.建筑荷载作用下密砂和硬黏土地基 s/b=0.05 所对应的荷载值C.荷载-沉降(p-s)曲线上的比例界限荷载小于极限荷载的一半时,取比例界限荷载值D.p-s 曲线上陡降段起始点对应的荷载64.高层建筑的筏形基础,当基底平面形心与结构竖向永久荷载重心不能重合时,偏心距 e 宜满足( )。其中,W-基础截面抵抗矩;A-基础底面面积。(分数:1.00)A.e0.033W/AB.e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专业知识 基础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