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4789.4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肠杆菌科检验》.pdf
《GB 4789.4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肠杆菌科检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4789.4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肠杆菌科检验》.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4789.4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肠杆菌科检验2016-08-31发布2017-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GB4789.41201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肠杆菌科检验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的检验方法。本标准第一法适用于肠杆菌科含量较高的食品中肠杆菌科的计数;第二法适用于肠杆菌科含量较低食品中肠杆菌科的计数。2 术语和定义2.1肠杆菌科 Enterobacteriaceae在给定条件下发酵葡萄糖产酸、氧化酶阴性的需氧或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2.
2、2肠杆菌科计数 EnumerationofEnterobacteriaceae按本标准规定方法,对每克或每毫升检样中的肠杆菌科进行计数。2.3最可能数 mostprobablenumber;MPN基于泊松分布的一种间接计数方法。3 设备和材料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3.1 恒温培养箱:361。3.2 冰箱:25。3.3 水浴箱:461。3.4 天平:感量0.1g。3.5 显微镜:10倍100倍。3.6 均质器。3.7 振荡器。3.8 无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3.9 无菌锥形瓶或等效容器:容量150m
3、L、500mL。3.10 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3.11 无菌试管:18mm180mm、15mm150mm。3.12 pH计或pH比色管或精密pH试纸。4 培养基和试剂4.1 缓冲蛋白胨水(BPW):见B.1。GB4789.4120162 4.2 缓冲葡萄糖煌绿胆盐肉汤(EE肉汤):见B.2。4.3 结晶紫中性红胆盐葡萄糖琼脂(VRBGA):见B.3。4.4 营养琼脂(NA):见B.4。4.5 葡萄糖琼脂:见B.5。4.6 革兰氏染色液:见B.6。4.7 氧化酶试剂:见B.7。4.8 无菌1mol/LNaOH:见B.8。4.9 无菌1mol/LHCl:见B.9。第一法 肠杆菌科平板计数法5
4、 检验程序肠杆菌科平板计数法检验程序见图1。图1 肠杆菌科平板计数法检验程序GB4789.4120163 6 操作步骤6.1 样品的稀释6.1.1 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25g样品放入盛有225mLBPW的无菌均质杯中,8000r/min10000r/min均质1min2min,或放入盛有225mLBPW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min2min,制成110的样品匀液。6.1.2 液体样品:以无菌吸管吸取25mL样品放入盛有225mLBPW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6.1.3 用1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样品匀液1mL,沿
5、管壁缓缓注入盛有9mLBPW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应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1支1mL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6.1.4 按6.1.3操作程序,依次制成10倍递增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1次,换用1支1mL无菌吸管或吸头。从制备样品匀液至样品接种完毕,全过程不得超过15min。6.2 倾注平板和培养6.2.1 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及相关限量要求,选择2个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以选择原液),每个稀释度接种2个无菌平皿。同时,分别吸取1mLBPW加入两个无菌平皿内作为空白对照。6.2.2 将10mL15mL冷却至46的V
6、RBGA(可放置于461恒温水浴箱中保温)倾注于每个平皿中。小心旋转平皿,使样品匀液与培养基充分混匀。6.2.3 待琼脂凝固后,倾注一薄层同样的培养基覆盖平板表层。防止蔓延生长并使菌落特征更为明显。6.2.4 待VRBGA平板上层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361培养18h24h。6.3 典型菌落计数和确认6.3.1 肠杆菌科典型菌落为有或无沉淀环的粉红色至红色或紫色菌落。选取典型菌落数在15CFU150CFU之间、无蔓延菌落生长的平板,只计数典型菌落数。菌落计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units,CFU)表示。6.3.2 其中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
7、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匀,即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以2,代表一个平板菌落数。6.3.3 当平板上出现菌落间无明显界线的链状生长时,则将每条单链作为一个菌落计数。6.3.4 从每个平板上至少挑取5个(小于5个全选)典型菌落进行确认;如果有不同形态的典型菌落,则每种形态分别至少挑取1个菌落进行确认。6.3.5 典型菌落的确认:a) 分别将所挑选的每一个菌落,划线于营养琼脂平板,361培养18h24h,挑取平板上的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氧化酶试验及葡萄糖发酵试验。b) 革兰氏染色镜检:肠杆菌科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孢,大小为(0.31.
8、0)m(1.06.0)m。c) 氧化酶试验:用铂/铱接种环或玻璃棒(不要用镍铬接种环)挑取单个菌落涂于浸湿氧化酶试剂GB4789.4120164 的滤纸上,滤纸的颜色在10s内变成蓝紫色,判为阳性反应。d) 葡萄糖发酵试验:用接种针挑取少许氧化酶阴性的同一个菌落,穿刺于葡萄糖琼脂内,于361培养24h2h,若试管内的内容物变为黄色,判为阳性反应。6.4 结果的计算6.4.1 一般原则若有两个连续稀释度的平板典型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按式(1)计算,示例见A.1、A.2、A.3、A.4。N=a(n1+0.1n2)d(1)式中:N样品中肠杆菌科菌落数;a确证的肠杆菌科菌落数之和;n1第一稀释度(
9、低稀释倍数)平板个数(含确证的肠杆菌科菌落);n2第二稀释度(高稀释倍数)平板个数(含确证的肠杆菌科菌落);d稀释因子(第一稀释度)。其中,a按式(2)计算:a=bAC(2)式中:a确证的肠杆菌科菌落数;b某一平板中A个菌落中被确证为肠杆菌科的菌落数,bA;A某一平板中用于确认试验的菌落数;C某一平板中典型菌落总数。6.4.2 低菌落数若最低稀释度(包括液体样品原液)平板的典型菌落数均小于15CFU,具有确证的肠杆菌科菌落,则以确证的菌落数乘以最低稀释倍数计算。若最低稀释度(包括液体样品原液)平板均无菌落生长,或典型菌落数均小于15CFU,且无确证的肠杆菌科菌落,则以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计算
10、。6.4.3 特殊情况第一稀释度平板上的典型菌落数均大于150CFU,且有确证的肠杆菌科菌落,以及第二稀释度平板上无确证的肠杆菌科菌落或典型菌落数不在15CFU150CFU之间,则以确证的菌落数乘以第一稀释倍数计算,示例见A.5。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上典型菌落数均不在适宜计数范围内,且无确证的肠杆菌科菌落,则以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计算。7 报告7.1 菌落数小于100时,以整数报告。7.2 菌落数大于或等于100时,对第3位数字进行修约后,取前2位数字,后面用0代替位数;也可用10的指数形式来表示,采用两位有效数字。7.3 数字修约按“四舍五入”原则进行。GB4789.4120165 7.4
11、若所有平板上为蔓延菌落而无法计数,则报告菌落蔓延。7.5 若空白对照上有菌落生长,则此次检测结果无效。7.6 称重取样以CFU/g为单位报告,体积取样以CFU/mL为单位报告。第二法 肠杆菌科MPN计数法8 检验程序肠杆菌科MPN计数法检验程序见图2。图2 肠杆菌科MPN计数法检验程序GB4789.4120166 9 操作步骤9.1 样品的稀释按6.1进行。9.2 接种和培养9.2.1 非选择性前增菌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及相关限量要求,选择3个适宜连续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每个稀释度3管,共9管BPW于361培养18h2h。9.2.2 选择性增菌从BPW各培养管中,分别移取1mL培养物,接种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4789412016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 微生物学 检验 杆菌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