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 T 1605-2008 《双条杉天牛检疫技术规程》.pdf
《DB21 T 1605-2008 《双条杉天牛检疫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1 T 1605-2008 《双条杉天牛检疫技术规程》.pdf(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DB21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1605-2008 双条杉天牛检疫技术规 程 2008-03-30 发布 2008-04-30 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 局 发布 DB21/T1605-2008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资料性附录,附录 B、附录 C、附录 D、附录 E、附录 F、附录 G、附录 H 为规范性附录。 本 标准 由 辽宁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 本标准由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 本 标准起草单位:辽宁 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本 标准 主要起草人: 汪志红、杨维宇、张英伟、于秀杰。 本 标准 由 辽宁 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
2、布。 DB21/T1605-2008 1 双条杉天牛 检疫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双条杉天牛 Semanotus bifasciatus (Motschulsky) 术语和定义、 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检疫技术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森林植物检疫机构对双条杉天牛寄主植物的活体、林木及其产品的疫情调查、检疫检验和检疫处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 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改版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LY/T 1861-2006 林业有
3、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DB21/554-1999 森林植物检疫技术 国家林业局 林护通字 199843号 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 ISPM 第 5号出版物, 2002年,粮农组织,罗马 植物检疫术语词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植物检疫 plant quarantine 旨在防止检疫性有害生 物传入或扩散或确保其官方控制的一切活动 , 本标准是指对森林植物的检疫。 3.2 检疫检验 quarantine inspection 对植物、植物产品或其他限定物进行官方的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有害生物或是否符合植物检疫法规,本标准是指对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检疫检验。 3.3 产地
4、检疫 origin quarantine 指对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在原产地(县域内)所进行的疫情调查、检疫检验和检疫处理措施。 3.4 调运检疫 transport quarantine 指对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 及其产品,在调运时、调运途中及到达新的种植或使用地点之后,所DB21/T1605-2008 2 采取的检疫检验和检疫处理措施。 3.5 疫情 pest status 指某种特定的林业有害生物在某个特定的地域内的寄主或在其载体上生存和传播扩散的情况。 3.6 检疫处理 quarantine treatment 包括旨在杀灭或消除有害生物或使有害生物丧失繁殖能力的官方许可的做法,本
5、标准是指对携带有林业有害生物的林木及其产品进行除害处理的过程。 3.7 踏查 reconnaissance 为初步了解调查区域内各种林木有害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为害情况 ,沿着预定的有代表性的路线进行的调查。 3.8 标准地调查 sample plot survey 在踏查的基础上,根据专题调查的要求确定设立的详查地点。 4 产地检疫 4.1 种苗繁育基地的建立 4.1.1 种 苗繁育基地 应在无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地区设立,基地应具备自然隔离条件。选址前,应征求当地森检机构的意见。 4.1.2 培育 双条杉天牛 的寄主植物,应远离该虫发生地 5km以上。 4.1.3 种苗繁育基地所用苗木及其
6、繁殖材料,应确保健康无检疫性有害生物。 4.2 产地检疫调查 4.2.1 踏查 4.2.1.1 在种苗繁育基地、寄主植物栽植地采取对角线或其他有代表性的线路进行踏查。 4.2.1.2 调查树木枝干有无双条杉天牛的 被 害状 (双条杉天牛为害状见附录 A)。 4.2.1.3 采集有双条杉天牛为害状的树木枝干,观察并解剖检查有无双条杉天牛的成虫、卵、幼虫或蛹 (双条杉天牛形态特征见附录 A)。 4.2.1.4 将调查情况记入附录 B。 4.2.2 标准地调查 4.2.2.1 种苗繁育基地 、寄主植物栽植地 :应设在有代表性的地段, 采用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的方法调查。 4.2.2.2 标准地 按总面
7、 积的 0.1% 5%设置,每块 标准地 20m 20m, 抽取的样株 不少于 15株,对抽取的样株按本标准 4.2.1.2和 4.2.1.3逐株检查 。 4.2.2.3 将调查结果记入附录 B。 DB21/T1605-2008 3 4.2.3 贮木场、集贸市场及木材加工厂 (点 )的检疫调查 4.2.3.1 抽样 对原木、小径材、木质包装材等应检物按分层抽样法抽取总量的 0.5 10;苗木 按应检物总量的 1 5抽样检查 ,少于 100株的 应检物全部检查。 4.2.3.2 检疫检验 4.2.3.2.1 检查木材表面有无该虫为害状 (双条杉天牛为害状见附录 A)。 4.2.3.2.2 发现有
8、双条杉天牛为害状,剖木检查有无成虫、卵、幼虫或蛹 (双条杉天牛形态特征见附录 A)。 4.2.3.3 将调查情况记入附录 B。 4.2.4 室内检验 经现场检验,不能确定为 双条杉天牛 的带回实验室进行鉴定。 4.3 检疫除害处理 4.3.1 在种苗繁育基地发现疫苗,应及时清除并销毁。 4.3.2 在原木、小径材、木质包装材等应检物检疫检验中发现该虫,应做熏蒸处理(附录 C)或热处理( 附录 D) 。 4.3.3 用分层抽样法从每处理批次中分别抽取 3 5 个样本,通过剖木检查害虫死亡 情况进行处理效果验证,并将结果记录于 附录 E。 4.4 产地检疫结果评定 4.4.1 经产地检疫未发现双条
9、杉天牛为害的发放产地检疫合格证 (附录 F); 发现 双条杉天牛 为害 的下达检疫处理通知单 (附录 G) 。 4.4.2 发现双条杉天牛为害的经检疫处理除治效果达到 100的发放产地检疫合格证。 4.4.3 未进行检疫除害处理或除害处理不合格的,禁止出圃、调运。 5 调运检疫 5.1 受理报检 5.1.1 森检机构自接到调运检疫申请之日起 15 日内实施现场检疫。 5.1.2 检疫人员应查核应施检疫物 品的产地检疫情况, 审核省际间调运苗木的检疫要求书、报检单,核对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名称、数量和来源是否相符。 5.2 现场检疫 5.2.1 对调运的苗木、幼树及其应检物进行检疫。 5.2.2 抽
10、样见 4.2.3.1。 5.2.3 检疫检查 5.2.3.1 现场检查见 4.2.3.2。 5.2.3.2 室内检验见 4.2.4。 5.2.4 将检疫结果记入调运检疫现场检疫证明(见附录 H)。 DB21/T1605-2008 4 5.2.5 检疫除害处理见 4.3.1或 4.3.2。 5.3 调运检疫结果评定 5.3.1 未发现携带有该虫的 木材、苗木、幼树或其他活体林木,由检疫员签发调运检疫现场检疫证明。 5.3.2 对携带有该虫的木材、苗木、幼树或其他活体林木进行了检疫除害处理,经检查,除治效果达 100的,由检疫员签发调运检疫现场检疫证明。 5.3.3 对携带有该虫的木材、苗木、幼树
11、或其他活体林木未进行检疫除害处理或处理不合格或不具备检疫除害处理条件的应停止调运。 6 检疫技术档案 6.1 在检疫过程中发现 疫情 的 应保存 样品 ,并制成标本。样品应注明 报检单位 、 取样时间、调入(出)地 、发现人 和发现时间 。 不易制成标本的被害状可摄制 照片、录像保存。 6.2 专家出具 的 书面鉴定材料、 检疫结果和最后处理意见 等要存档备查。 6.3 植物检疫证书等 法律文书, 要 建立专门档案,一般需保存年,以备检查、查询之用。 DB21/T1605-2008 5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 双条杉天牛 分类地位、传播途径、为害状及形态特征 A 1 分类地位 双条杉天牛
12、 Semanotus bifasciatus (Motschulsky)是一种蛀干害虫,主要为害侧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圆柏属 (Sabina)、扁柏属 (Chamaecyparis)等植物。属于鞘翅目( Coleoptera)叶甲总科( Chrysomeloidea)天牛科( Cerambycidae)天牛亚科( Cerambyinae)。 A 2 传播途径 以各虫态借助于寄主植物的调运作远距离传播。 A 3 为害状 A 3 1 被害木树皮翘裂、易脱落,有少量白色树脂或虫粪溢出。 A 3 2 被害木树干上有半圆形、稍凹陷、棕色或与树皮同色、由不整齐的木丝构成的
13、卵槽。 A 3 3 被害木树干上有形状不规则、大小为 1mm 的侵入孔,或圆形稍扁、孔径为 3mm 6mm的羽化孔。 A 3 4 被害木在木质部表面可见因害虫回旋蛀食所造成的弯曲而不规则的扁平蛀道及黄白色粪便。 A 3 5 将被害木劈开后可在边材或木质部或髓心见到成虫或幼虫、蛹。 A 3 6 树木严重受害后上部枯死,连续受害后整株死亡。 A 4 形态特征 A 4 1 成虫: 雄虫体长 11mm 17.2mm,雌虫体长 10.6mm 18.5mm,体形扁阔,头部黑色,具有细密刻点。触角黑褐色,雄虫触角略短于体长,雌虫触角约为体长的 1/2。前胸黑色,两侧缘呈弧形,具有淡黄色长毛;背板中部有 5
14、个光滑的小瘤突 ,排成梅花状。中后胸腹面都有黄色绒毛。鞘翅上有 2 条棕黄横带,表面光滑细腻,油渍状。两鞘翅中部横带常相连。腹部棕色,腹部末端微露于鞘翅外。 A 4 2 卵: 长 2mm。椭圆形,白色。 A 4 3 幼虫 :老熟幼虫圆筒形,略扁,体长约 22mm,乳白色。前胸背板有 1 个“小”字形凹陷及 4 块黄褐斑纹,其上密生红褐色刚毛。腹部步泡突处较低,具一横沟,中沟宽深,无瘤突。 A 4 4 蛹: 体长 20mm 25mm。淡黄色。头部下倾于前胸下,触角自胸背迂回到腹面第二节,末端达中足腿节中部。 DB21/T1605-2008 6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双条杉天牛产地检疫调查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1T16052008 双条杉 天牛 检疫 技术规程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