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模块专题一“文言文断句、古文化常识题”配套检测(含解析).doc
《(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模块专题一“文言文断句、古文化常识题”配套检测(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模块专题一“文言文断句、古文化常识题”配套检测(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文言文断句、古文化常识题”配套检测一、断句、古文化常识专项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2 题。(6 分)袁昂,陈郡阳夏人。累迁秘书丞、黄门侍郎。丁内忧。服未除而从兄彖卒。昂幼孤,为彖所养,乃制期服。服阕,除右军邵陵王长史。永元末,义师至京师,州牧郡守皆望风降款,昂独拒境不受命。高祖手书喻曰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昂答曰:“食人之禄,而顿忘一旦,非惟物议不可,亦恐明公鄙之。 ”六年,征为吏部尚书,累表陈让,徙为左民尚书,兼右仆射。十四年,马仙琕破魏军于朐山,诏权假昂节,往劳军。大同六年,薨,时年八十。初,昂临终遗疏,不受赠谥
2、,敕诸子不得立志铭。复曰:“吾释褐从仕,不期富贵,幸遇殊恩,遂得全门户。以此阖棺,无惭乡里。 ”册谥曰穆正公。(选自梁书袁昂传 ,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B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C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D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
3、/大军一临/诛及三族/解析:选 D 解答客观型文言断句题,要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辨析给出的四个选项的差异,排除干扰项。本题中, “枝叶”作“安附”的主语,由此可以排除 B项和 C项。“同恶不悛”意为“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由此可知, “同恶”和“不悛”之间不可断开,故答案为 D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丁内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B吏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C “诏”是指帝王的命令或文告,常见的表达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制、诰、敕、谕等。D谥,是他人给予死者的一种
4、称号,有官谥、私谥之分,有褒有贬。解析:选 B 吏部掌管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武官由兵部掌管,科举由礼部掌管。参考译文:2袁昂,陈郡阳夏人。多次升迁后任秘书丞、黄门侍郎。后来他母亲去世。丧服未脱而堂兄袁彖又去世了。袁昂幼时父亲离世,他被袁彖抚养长大,于是他为袁彖穿丧服。服丧期满,袁昂被任命为右军邵陵王长史。永元末年,义师攻至京师,州牧郡守都望风而降,袁昂独自在境内抗拒不接受(义师的)命令。高祖亲笔写信晓谕他说:“树根已倾斜,枝叶还能依附哪里?还不如迅速转变改换图谋,自己招来更多的福报,进则远离祸害保全自身,退则长守高官厚禄。如果坚持作恶,不肯悔改,大军到达,诛灭三族。 ”袁昂回信说:“拿别人
5、的俸禄,却在某一日忽然忘记这件事(而向敌人投降),不仅众人的议论认为不可以,恐怕您也鄙视这个做法。 ”六年,高祖征召他任吏部尚书,袁昂多次上表辞让,被调任为左民尚书,兼右仆射。十四年,马仙琕在朐山打败魏军,高祖下诏命袁昂暂代皇帝持节,前往犒劳军队。大同六年,袁昂去世,时年八十岁。当初,袁昂在临终时留下书信说,不要接受追赠官职和谥号,并告诫儿子们不得为他立墓志铭。又说:“我脱去布衣做官,不期望能够富贵,庆幸蒙受不同一般的恩泽,终于能够保全了门户。因此盖棺,无愧于乡人了。”朝廷给予他的谥号为穆正公。(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34 题。(6 分)李觉字仲明,本京兆长安人。王师征燕蓟,命觉部京东诸
6、州刍粮赴幽州。孔维荐觉有学,迁礼记博士,赐绯鱼。端拱元年春,初令学官讲说,觉首预焉。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觉曰:“陛下六龙在御,臣何敢辄升高坐。 ”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觉因述天地感通、君臣相应之旨,上甚悦,特赐帛百匹。四年,迁司门员外郎。被病假满,诏不绝奉。卒。觉累上书言时务,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事,太宗嘉其详备,令送史馆。觉性强毅而聪敏,尝与秘阁校理吴淑等同考试开封府秋赋举人,语及算雉兔首足法,觉曰:“此颇繁,吾能易之。 ”及成,果精简。(选自宋史李觉传 ,有删改)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7、,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B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C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D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3解析:选 C “谒”指拜谒, “毕”是“结束”的意思, “谒文宣王毕”是指拜谒文宣王结束,句意完整,应在“毕”后断开,排除 A项和 D项。 “讲坐”是指在座位上讲学的人,“左右”是指左右侍臣,不能作“讲坐”的宾语
8、,而应作下句的主语,故“左右”前要断开,排除 B项。选 C项。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礼记成书于西汉,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儒、释、道思想的资料汇编。B绯鱼,指绯衣与鱼符袋,旧时朝官的服饰。唐制,五品以上佩鱼符袋,宋代因袭之。C国子监,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D秋赋,也称秋贡、秋荐,唐宋时州府向朝廷荐举会试人员的选拔考试。因于秋季举行,故有此称。解析:选 A 礼记是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参考译文:李觉字仲明,本是京兆长安人。朝廷的军队出征燕蓟时,命令李觉安排运送京东各州的粮草到
9、幽州。孔维推荐李觉,认为他有学问,李觉升迁为礼记博士,赏赐绯袍和鱼符袋(五品以上官职)。端拱元年春天,刚让学官讲学,李觉首先参与了。宋太宗驾临国子监拜谒文宣王结束,登上辇轿要从西门出去,回头看见有人在座位上讲学,左右侍臣说李觉正在聚集门徒讲授经书,皇上就召来李觉,让他对着自己讲学。李觉说:“陛下驾驭着六龙,我怎么敢随便登上讲席呢。 ”皇上于是下了辇车,让官吏张设帐幕,另外设置座位,下诏令李觉讲解周易中的泰卦,随从的大臣都依次而坐。李觉于是讲述天地感应相通、君臣相合的思想,皇上非常高兴,特意赏赐他百匹布帛。淳化四年,升任司门员外郎。遭受疾病,病假期满后,皇上下诏不断绝他的俸禄。后来去世。李觉多次
10、上书谈论时务,阐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件大事,宋太宗赞许他写得详细齐备,让人把奏章送交史馆。李觉的性格刚强坚毅、聪慧敏锐,曾经和秘阁校理吴淑等人一同考核开封府的秋赋举人,谈及计算雉兔首足的方法,李觉说:“这个方法太烦琐,我能使计算变得简易。 ”等到方法出来后,果然精练简便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6 题。(6 分)贾逵,真定藁城人。隶拱圣为卒,至殿前班副都知。初,逵少孤,厚赂继父,得其母奉以归。至是,以母老辞,不许,而赐母冠帔。徙并代路,专主管麟府军马。熟户散处边关,苦于寇略,逵差度远近,聚为二十七堡,次第相望,自是害乃息。一夕烽火屡发左右4白当起逵卧不应旦而谓人曰此必妄也脱有警可夜出
11、乎徐问之果边人烛遗物也都城西南水暴溢,注安上门,都水监以急变闻。英宗遣逵督护,亟囊土塞门,水乃止。议者欲穴堤以泄其势,逵请观水所行,谕居民徙高避水,然后决之。军校营城外者,每常朝,即未晓启门钥,或辍朝失报,启钥如平时。逵言:“禁城当谨启闭,不宜凭报者。 ”乃冶铁铸“常朝”字,俾持以示信。元丰初,拜建武军节度使。数月而卒,年六十九。赠侍中,谥曰武恪。(选自宋史贾逵传 ,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夕/烽火屡发左右/白当起/逵卧不应/旦而谓人曰/此必妄也/脱有警/可夜出乎/徐问之/果边人烛遗物也/B一夕/烽火屡发/左右白当起/逵卧不应/旦而谓人曰/此必妄
12、也/脱有警/可夜出乎/徐问之果/边人烛遗物也/C一夕/烽火屡发/左右白当起/逵卧不应/旦而谓人曰/此必妄也/脱有警/可夜出乎/徐问之/果边人烛遗物也/D一夕/烽火屡发左右/白当起/逵卧不应/旦而谓人曰/此必妄也/脱有警/可夜出乎/徐问之果/边人烛遗物也/解析:选 C 本题可采用排除法作答。 “烽火屡发”意为“烽火多次发出信号” ,句意完整,而“左右”为名词,意为身边的侍从,作“白当起”的主语,故“左右”前应断开,排除 A、D 两项。 “徐问之”中“之”作宾语, “徐问之”句意完整, “果”意为“果然” ,作“边人烛遗物也”的状语,故“果”前应断开,排除 B项。选 C项。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
13、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冠帔是中国古代妇女的一种服饰,皇帝赐贾逵母亲冠帔以表示恩宠。B熟户指臣属于宋、接受宋朝统治的蕃落,反之则为“生户” 。C常朝指臣子对皇帝的一般的朝见,文中指军校有特权,可随时朝见皇帝。D武恪是贾逵的谥号,代表朝廷对贾逵生前建立军功和为人谨慎的肯定。解析:选 C C 项, “文中指军校有特权,可随时朝见皇帝”错误,文中所说的军校并无特权。参考译文:贾逵,真定藁城人。隶属拱圣军为士卒,官至殿前班副都知。起初,贾逵年少时父亲去世,他把大量财物赠送给继父,把他的母亲接回来奉养。到这时,他因为母亲年老而辞官,没有被朝廷允许,朝廷赐给他母亲帽子和披肩。调到并代
14、路,专门主管麟府的军马。熟户分散居住在边关,被敌寇的抢掠害苦,贾逵按照远近加以衡量选择,使他们聚成二十七堡,依次相望,从此灾害才停止。一天晚上,烽火多次发出信号,左右的人说应当起兵,贾逵躺着不答应。天亮之后对人说:“这一定是假的。如果有警报,可以在晚上发兵吗?”慢慢地查问这件事,果然是边地的人在烧遗弃的东西。都城的西南部水暴涨溢出,注入5安上门,都水监因情况紧急向朝廷奏报。宋英宗派贾逵去督察,迅速用口袋盛土塞住大门,水才被止住。议论的人想在大堤上挖洞来倾泻水势,贾逵请求观察水的走向,告诉居民移到高处避水,这样之后才把堤穴打开。军校在城外驻营的,每次定期朝见,在天不亮时打开门锁,有时停止上朝而未
15、通报,却还像平时一样打开门锁。贾逵说:“禁城应当谨慎开关大门,不应该依靠通报的人。 ”于是炼铁铸成“常朝”的字样,让通报人拿着以作信符。元丰初年,被任为建武军节度使。几个月后去世,享年六十九岁。朝廷追赠他为侍中,谥号武恪。二、高考仿真综合练(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19 分)李栖筠,字贞一,世为赵人。幼孤。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喜书,多所通晓,为文章劲迅有体要。不妄交游。族子华每称有王佐才,士多慕向。关中旧仰郑、白二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硙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栖筠请皆彻毁。魁然有宰相望。元载忌之,出为常州刺史。岁仍旱,编人死徙踵路,栖筠为浚渠,厮江流灌田,遂大稔。宿
16、贼张度保阳羡西山,累年吏讨不克。至是发卒捕斩,支党皆尽,里无吠狗。乃大起学校,堂上画孝友传示诸生,人人知劝。以治行进银青光禄大夫。人为刻石颂德。苏州方清因岁凶诱流殍为盗,积数万,依黟、歙间,阻山自防,东南厌苦,诏李光弼分兵讨平之。会平卢行军司马许杲恃功,擅留上元,有窥江、吴意,朝廷以创残重起兵,即拜栖筠浙西都团练观察使图之。栖筠至,张设武备,遣辩士厚赍金币抵杲军赏劳,使士歆爱,夺其谋。杲惧,悉众度江,掠楚、泗而溃。以功进兼御史大夫。则又增学庐,表宿儒河南褚冲、吴何员等,超拜学官为之师,身执经问义,远迩趋慕,至徒数百人。元载当国久,益恣横。栖筠素方挺,无所屈。于是华原尉侯莫陈 怤以优补长安尉,当
17、参台 ,栖筠物色其劳,怤色动,不能对,乃自言为徐浩、杜济、薛邕所引,非真优也。始浩罢岭南节度使以瑰货数十万饷载而济方为京兆邕吏部侍郎三人者皆载所厚栖筠并劾之帝未决。会月蚀,帝问其故,栖筠曰:“月蚀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邪?”繇是怤等皆坐贬。帝比比欲召相,惮载辄止。然有进用,皆密访焉,多所补助。栖筠见帝猗违不断,亦内忧愤,卒,年五十八,自为墓志。赠吏部尚书,谥曰文献。(选自新唐书李栖筠传 ,有删改)注 侯莫陈:三字复姓。台:御史台,官署名。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始/浩罢岭南节度使/以瑰货数十万饷载/而济方为京兆/邕吏部侍郎/三人者皆载所厚栖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20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第四 模块 专题 文言文 断句 古文化 常识 配套 检测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28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