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秋水一文的哲理意义在于(A)满招损,谦受益(B)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C)民贵君轻(D)事物可以互相转化2 在吃饭一文中,“ 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动 (包括写文章在内 ),不仅表示头脑的充实,并且证明肠胃的空虚”这句话的意思是(A)吃饭是头脑充实的基础,吃饭发展了头脑(B)头脑高于肠胃(C)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动,都与肠胃(吃饭)紧密相关(D)头脑与肠胃平等3 于 1921 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20 世纪最伟
2、大的科学家是(A)罗素(B)爱因斯坦(C)亨利 .梭罗(D)裴多菲4 在垓下之围中的项羽三次说“天之亡我” ,主要表现了他性格上的(A)穷途末路,尚不觉悟(B)自矜武功,奋其私智(C)英勇善战,无愧“霸王”之号(D)多情多义,力不从心5 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补记许远的事迹,采用的方法是(A)立论中补记(B)记叙中补记(C)驳论中补记(D)抒情中补记6 种树郭橐驼传中,橐驼种树的基本原理是(A)其本欲舒,其培欲平(B)勿动勿虑,去不复顾(C)其莳若子,其置若弃(D)顺木之天,以致其性7 马伶传一文的关键情节是(A)马伶与李伶的第一次技艺较量(B)马伶与李伶的第二次技艺较量(C)马伶偷以当朝宰相顾秉
3、谦为师(D)华林部夜访马伶相与罗拜而去8 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关于人生道路的思索的主要触发物是(A)故居(B) “长宜子孙” 四个字(C)亡姐(D)爱尔克的灯光9 下列我与地坛的语句中,让人联想到“我” 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和自强不屈精神的是(A)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B)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C)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D)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10 湘夫人一诗,从内容上讲是一首(A)叙事诗(B)爱情诗(C)民歌(D)格律诗11 行路难中表示对前途仍有信心的诗句是(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
4、心茫然(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12 下列诗句,词句中“ 君 ”为作者自指的是(A)但为君故,沉吟至今(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C)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D)乃敢与君绝13 从李清照声声慢词中“将息” 、“怎生”、“次第”、“ 了得”等词语来看,这首词语言上的一个特点是(A)采用典故(B)采用口语(C)采用经史语(D)采用前人诗词成句14 一句话中用“ 霹雳 ”来隐喻(A)民众革命(B)民众革命的巨大声威(C)蕴藏着巨大革命力量的民众(D)民众中压抑不住的革命情绪15 使再别康桥的诗意含蓄蕴藉的主要原因是(A)情景交融的意
5、象美(B)章节整齐的建筑美(C)韵律和谐的音乐美(D)婉转优雅的语言美16 我愿是一条急流一诗的独特艺术手法是(A)通过一系列比喻来表达深切的爱情(B)情感炽热,深厚,虔诚(C)语言朴实,不加雕琢(D)结构匀称,节奏明快17 在小说的叙述中直接插入作者议论的是(A)婴宁(B) 哦,香雪(C) 断魂枪(D)宝黛吵架18 断魂枪中的王三胜与沙子龙相比,性格显得(A)争强好胜,性情外露(B)豪爽乐观,积极进取(C)没落保守,孤傲执著(D)老成持重,谦恭礼让19 金鲤鱼的百裥裙作者叙述故事的基本笔法是(A)夹叙夹议(B)幽默风趣(C)充满激情的抒写(D)不动声色的自描20 麦琪的礼物的故事结局是(A)
6、皆大欢喜的大团圆(B)留下许多未决的悬念(C)出人意料而合情合理的巧合(D)因无悬念而淡然无味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 钱钟书在吃饭一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有(A)生活中有许多名实错位的矛盾现象(B)批判爱财不爱人的金钱婚姻观(C)提出了“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 ”的哲理性结论(D)倡导多元“ 相成相济” 的“和而不同”的社会理念(E)嘲弄政客心口不一和以公权谋私利的世风22 垓下之围一文所写的项羽最后失败时的三个场面是(A)四面楚歌(B)东城 “快战”(C)自刎乌江(D
7、)军壁垓下(E)汉将封侯23 下列各句中,体现苏轼适意自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有(A)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B)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C)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D)造物者之无尽藏,吾与子之所共适(E)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24 贺铸的词鹧鸪天运用的抒情手法有(A)借叙事抒情(B)借景物抒情(C)借举止抒情(D)借比喻抒情(E)借典故抒情25 属于金鲤鱼的百裥裙的语言特色的有(A)平实流畅(B)深刻锐利(C)在不动声色中见深味(D)清新活泼(E)华丽含蓄三、词语解释题每小题 1 分。26 弃甲曳兵而走 曳兵而走:27 吾长
8、见笑于大方之家 大方之家:28 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 参伍:29 先生不羞 不羞:30 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 逆遁:31 驼业种树 业种树:32 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 负:33 在水之湄 湄:34 三十侍中郎,四十童专城居 专城居:35 江问波浪兼天涌 兼天涌:四、简析题每小题 6 分。阅读下列文章并回答问题。36 阅读下面段落,按要求回答问越。为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自己的全部幸福;然后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
9、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时常为发觉自己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我认为阶级的区分是不合理的,它最后所凭借的是以暴力为根据。我也相信,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36 作者为什么“ 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 ”?37 这段话用了哪种论证方法?38 这段文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演讲风格?39 阅读下面段落,按要求回答问越。十九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死了许多人,毁了许多家。许多可爱的生命葬入黄土。接着又有许多新的人继续扮演不必要的悲剧。浪费,浪费,还是那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生命,精力,感情,财富,甚至欢笑
10、和眼泪。我去的时候是这样,回来时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形。关在这个小圈子里,我禁不住几次问我自己:难道这十八年全是白费?难道在这许多年中间所改变的就只是装束和名词?我痛苦地搓自己的手,不敢给一个回答。39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什么?40 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41 “难道在这许多年中问所改变的就只是装束和名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42 阅读陌上桑中的一段诗句,回答问题。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茏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悄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全国 大学语文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