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山水画的意境》学案新人教版.doc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山水画的意境》学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山水画的意境》学案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山水画的意境【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掌握字词。2.通过课文理解“意境” ,掌握课文的结构。【重点难点】通过课文理解“意境” ,掌握课文的结构。【学法指导】朗读、自主、合作、探究【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 岁时学画山水。43 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 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二、李可染谈意境:李可染先生曾在他的书中讲到, “意境是什么?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
2、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达出的艺术的境界、诗的境界,就叫意境。 ” 【预习检测】一、基础知识1.看看这些词语中加点的字你都会读吗?渲染 暮霭 惆怅 浮光掠影 朝朝暮暮2.解释下列词语。渲染:_惆怅:_浮光掠影:_3.下列语句中运用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B.杨丽萍在她的舞蹈表演中,总是使出浑身解数,用灵活优美的舞姿去表现和诠释中国民族舞蹈的魅力与内涵。2C.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D.相同的思想、观点、趣味及理想,使他们两人常常一拍即合,一见
3、面就感到一种相互理解的愉悦和心灵的快乐。二、文本探究1.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最后两段做简要说明。4.结合上述分析,请简述本文行文思路,并为本文划分结构。 三、达标检测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山水画的意境从我国绘画史上看,历唐以后,从五代至宋、元,山水画高度发展,画论也相应地开始触及山水画的特殊艺术境界问题。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 论画山水树 石.一节中,曾有关于 意.的说法,但没有涉及意与象的关系问题。宋代是山水画的成熟时期,山水画理论也日趋形成。杰出的山水画家
4、郭熙,在山水画的创作和 鉴赏中,开始具体地阐发了 意.这一概念,并说 境界已熟,心乎以应,方始纵横中度,左右逢源.,可以看出郭熙已经接触到山水画意境范畴的问题。元代山水 画,在主观意兴表达方面,有了划时代的发展,但在画论中都还没有明确地提出 意境.的概念。至明代笪有光,才在其所撰的画筌中,第一次使用了 意境. 一词。他不仅发展了荆浩的 真景.说而提出 实境.、 真境.、 神境.论,而且还对郭熙所触及到的 意.与 境.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有了进一步发挥, 已经论述到山水画 境.范畴的一些问题。可以说,山水画意境说,是从笪有光开始正式提出。以后明、清两代画论中,对意境范畴中的一些问题,有了进一步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四 单元 14 山水画 意境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