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一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课后作业(含解析)人民版.doc
《(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一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课后作业(含解析)人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一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课后作业(含解析)人民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 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2019河北黄骅月考)据史料记载,商王断定大事,要综合考虑五个方面的意见,即王本身、卿士、庶民(人)、卜(龟)和筮。如王、卿士和庶民一致同意,而卜筮反对,则以不动为好,动则不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商朝( )A商王垄断决策权 B政治带有迷信色彩C王权受制于族权 D已孕育早期民主制答案 B解析 卜筮是掌管占卜的官员,商王决策要听从卜筮的意见,说明政治带有迷信色彩,故 B 项正确。依据“卜筮反对,则以不动为好,动则不利” ,说明商王听取不同的意见,没有垄断决策权,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卿士和庶民一致同意”不能说明王权受制于族权,故 C 项错误;材料
2、说明商朝的政治制度体现了神秘色彩,没有说明民主制,故 D 项错误。2(2019河南洛阳联考)西周初年多地发生叛乱,周公东征,平定了殷地的“三监之乱” ,征服了殷商在东方的势力后,分封齐、鲁、燕、卫等国。这说明西周时期( )A分封制是当时的一项制度创新B实现了对东方的垂直管理C分封制是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D政治中心开始向东部转移答案 C解析 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为进行有效统治,实行分封制,所以分封制不是周公执政时期的制度创新,故 A 项错误;周公平叛后,在东方分封了齐、鲁、燕、卫等国,对这些地区实行的是间接管理,不是垂直管理,郡县制才属于垂直管理,故 B 项错误;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和肃清殷
3、商余孽后,分封齐、鲁、燕、卫等国,主要目的是对这些地区进行监督和管理,可以看出分封制是当时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故 C 项正确;从材料无法看出政治中心的转移,故 D 项错误。3(2018甘肃会宁一中期末)周天子分封时,既规定了受封诸侯“以供王职” “法则周公”等,同时又要给于受封者颁赐礼器,并载之文告,公布于世。周王室这些规定( )A旨在传播周王朝先进的文化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C凸显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D规范了诸侯的日常生活行为答案 C解析 材料“受封诸侯以供王职 法则周公给于受封者颁赐礼器”的大意是受封的诸侯替国王办事,服从周朝法令,接受周王封赏,这体现了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故 C 项
4、正确。材料不能反映传播周王朝的文化,故 A 项错误;B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不能反映日常生活行为的问题,故 D 项错误。4(2019宁夏育才中学月考)“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2度所及之地。 ”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A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B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C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D促成了统一民族的形成答案 B解析 材料强调分封制将先进的器物、制度和文化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无疑客观上推动了周边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扩展了中原文明的影响范围,故 B 项正确。A、C 两项没有体现材料主旨,排
5、除;统一民族的形成是在秦朝,故 D 项错误。5(2019甘肃兰州一诊)“名义上整个帝国是王土 ,整个帝国里的人都是王臣 ,但事实上王所直接统属的只是王畿之地。王畿之外,封立诸侯国。周王在畿内,诸侯在国内,各把大部分土地分给许多小封君。 ”据此可知,周朝的社会组织( )A相对较为松散 B为历代王朝沿袭C保证社会稳定 D是宗法制的核心答案 A解析 根据材料“王所直接统属的只是王畿之地。王畿之外,封立诸侯国”可知,在分封制下,各诸侯国拥有一定的独立性,故周朝的社会组织相对较为松散,A 项正确。B 项不符合史实,秦朝已废分封制,故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维护周王室的稳定,排除 C项;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
6、制的核心,与材料强调分封制不符,排除 D 项。6(2019浙江 Z20 联考)史载“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侯” 。淮、汉之间建有“汉阳诸姬” ,其中以随(今湖北随州市)国为最大。由此可见周朝(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以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C王权受诸侯国限制D天子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答案 B解析 材料信息“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侯”等说明周朝以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故 B 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故 A 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不出王权受到诸侯国限制,故 C 项错误;D 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7(2019中卫一中月考)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然所谓立子以贵不
7、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 ,乃传子法之精髓,当时虽未必有此语,固已用此意矣。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 ”这表明( )A宗法传子有利于社会的稳定B贵族统治有利于政治垄断C立嫡以长加强了对地方控制D宗法制有利于选拔优秀官员答案 A解析 材料信息“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 ,乃传子法之精髓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说明了宗法传子制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故 A 项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政治垄断,故 B 项错误;宗法制是继承制度,和地方控制、选拔官吏都无关,故 C、D 两项错误。38(2019贵州贵阳联考)商周时期,以祭祀先祖的宗庙为中心,国(族)人聚集而居,以全族中辈分最高、与直系祖先
8、的血统关系最近亲的子弟构成王族,聚集于宗庙近旁的王室区。所有同祖(族)人均居住在城邑之内,分别由宗庙中心散布到外围区域。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法观念影响社会生活 B城邑布局体现皇权至上C古代城市功能划分明显 D家族经济决定政治地位答案 A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商周时期同一族居住在一起,其居住地按与直系祖先关系的亲疏来划分,这是受宗法观念影响的体现,表明当时宗法观念影响了民众的生活,故 A 项正确。秦朝开始形成“皇权至上”的观念,故排除 B 项;材料并未反映城市功能的信息,故排除 C 项;材料反映的是按血缘关系的亲疏、而不是按经济地位来划分居住地,故排除 D项。9(2019江西南康中学月考)春秋
9、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 ”(无适:没有嫡子。钧:均等)这段记载说明( )A宗法制是按年龄来确定继承人B春秋时期靠占卜解决继承问题C王位继承有一套较完整的办法D贤德是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答案 C解析 材料的大体含义是王后没有嫡子,就立庶出长子为王位继承人;如果王子年龄相同,就以德行好坏为依据选择继承人,若道德好坏没有大的差异以占卜结果为准,由此不难看出古代宗法制有一套比较完整周密的系统规则,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均为片面解读材料,排除。10(2019甘肃兰州一中月考)论语:“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四书集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2020 年高 历史 一轮 复习 第一 部分 单元 古代 中华文明 起源 奠基 先秦 时期 政治 课后 作业 解析 人民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26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