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学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考案16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选修1)(含解析).doc
《(衡中学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考案16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选修1)(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衡中学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考案16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选修1)(含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本卷共 6 个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90 分,时间 60 分钟。1(2019湖北宜昌调研)材料 继秦国商鞅变法之后,毗邻的赵国又发生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当时实力稍逊的赵国夹在齐、秦两个大国之间,变法之后的秦国对东方正虎视眈眈,北方的楼烦,林胡和东胡等游牧部落也是赵国的重大威胁。面对这种不利的战略态势,公元前 307 年,赵武灵王下达“胡服令” ,将传统的大袖长袍改为胡人的小袖短褂,腰系皮带,下身长裤皮靴;同时模仿“三胡”骑兵的装备和训练方法,组建骑兵部队,取代春秋以来惯用的丰兵和步兵。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商鞅变法类似于“对内改革” ,而“
2、胡服骑射”则类似于“对外开放” 。因此“胡服骑射”不单是服饰文化和军事改革,它更使人们的心理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打击了“先王之道不可变”的保守思想,缩短了胡人和华夏族二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了二者之间的文化交流,为以后的民族大融合和国家大统一奠定了心理基础。摘编自扬波商鞅变法和“胡服骑射”的现代启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历史背景。(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意义,并指出相对于商鞅变法,赵武灵王改革的有何不足之处。(9 分)答案 (1)战国时期诸侯国战争频繁,各国纷纷进行变法;赵国面临齐国、秦国和少数民族威胁,需变法强国;赵
3、国北邻三胡,便于学习少数民族。(2)意义:增强了军事实力,使赵国成为诸侯中的强国;促使了服饰文化的变革;冲击了传统保守观念,起到了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打破了华夷观念,有利于民族融合、国家统一。不足之处:商鞅变法经济上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政治上打击贵族政治,建立官僚政治(是一场全面的地主阶级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赵武灵王改革局限于军事方面,其服饰改革也是为军事服务。解析 (1)根据“继秦国商鞅变法之后”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得出战国时期诸侯国战争频繁,各国纷纷进行变法;根据“赵国夹在齐、秦两个大国之间,变法之后的秦国对东方正虎视眈眈,北方的楼烦,林胡和东胡等游牧部落也是赵国的
4、重大威胁”得出赵国面临齐国、秦国和少数民族威胁,需变法强国;根据“北方的楼烦,林胡和东胡等” “将传统的大袖长袍改为胡人的小袖短褂”分析得出赵国北邻三胡,便于学习少数民族。(2)意义:根据“胡服骑射不单是服饰文化和军事改革”得出增强了军事实力,使赵国成为诸侯中的强国,促使了服饰文化的变革;根据“它更使人们的心理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打击了先王之道不可变的保守思想”得出冲击了传统保守观念,起到了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根据“缩短了胡人和华夏族二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为以后的民族大融合和国家大统一奠定了心理基础”得出打破了华夷观念,有利于民族融合、国家2统一。不足:根据材料和所学商鞅变法的内容,可从商
5、鞅变法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均多方面,是一场全面的地主阶级改革,而赵武灵王改革主要在军事方面进行分析回答。2(2019安徽黄山质检)材料 汉初在总结秦亡教训时,认识到收取泰半之税(注:农民收成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是造成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调整赋税政策。汉代赋税主要包括田租和口赋。口赋是汉代向百姓征收的人头税。算赋是其中的一种,高帝四年(公元前 203 年)开始征收,征收对象是十五至五十六岁的成年人,每人一百二十钱为一算。汉高祖减轻田租,实行什五税一,即从农民的土地收获中征收十五分之一的税。文帝二年(公元前 178 年),为鼓励百姓从事农业,下诏“赐天下民今年田税之半” 。同时算赋减至
6、四十钱。十二年(公元前 168 年)又下诏“赐天下民今年租税之半” 。此后的十二年中全部免除了农民的田租,直到景帝二年(公元前 155 年)又实行令民半出田租,即实行三十而税一的税率,并从此成为定制,终西汉之世没有再变。据漆侠中国改革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赋税改革的原因。(7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初赋税改革的意义。(8 分)答案 (1)原因:吸取秦亡教训;汉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或答无为而治)鼓励百姓从事农耕生产;政权初建,经济凋敝。(2)意义: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统治秩序;推动了“文景之治”的出现;为后代治世提供了借鉴。解
7、析 (1)根据材料“汉初在总结秦亡教训时,认识到收取泰半之税,是造成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以得出吸取秦亡教训;据材料“调整赋税政策”可以得出汉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据材料“文帝二年(公元前 178 年),为鼓励百姓从事农业,下诏”可以得出鼓励百姓从事农耕生产;结合汉朝初年的时代背景可以得出政权初建,经济凋敝。(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统治秩序、推动了“文景之治”的出现、为后代治世提供了借鉴等方面回答即可。3(2019四川绵阳二诊)材料 唐朝政府深切关心丝路路政建设。近年来吐鲁番出土文书,对此多有揭示,唐政府在丝路沿线设置驿馆,配
8、置驿马、驿丁,以供往来官员食宿之需要。丝路沿线,唐朝政府设军置守,从戍、烽、铺到守捉、军、镇,组织严密。为纠察奸宄,唐朝政府对“丝路”上来去行人颁给“过所” 。行人通过关戍、守捉,必须勘验过所,这是汉代以来就实行并取得效果的一项制度。既表现了唐朝政府对人民的严密控制,也说明在丝绸之路上只要有“过所”在身,即使迢迢千万里,也可以通行无阻。据出土文书,唐代在西州设有“长行坊” 。这是一种官办运输机构,运输工具有牛车、长运马、长运驴等,又称“长行转运史” 。为供应丝路沿线所需给养,自汉代以来,一项成功的政策就是实行屯田。唐代屯田同样取得巨大效果。伊州、高昌、安西等处,都是当年重要的屯田基地。反映屯田
9、状况的吐鲁番出土文书数量颇多,很明显,没有屯田作后盾,要维持丝路行政管理机构,确保沿线驻军、驿馆开支,满足使节、商旅需求等,都是很困难的。3摘编自王炳华大唐丝路国之重器(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丝绸之路”路政建设的特点。(7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丝绸之路”路政建设的意义。(8 分)答案 (1)特点:充分吸纳前代路政建设经验;政治管理与军事镇守相结合;注重丝路交通安全和畅通。加强丝路沿线经济建设,为丝路发展提供物质保障。(2)意义:促进了中国内地与边疆的交通联系;加速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推动了唐朝的盛世与繁荣;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借鉴。(其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16 历史上 重大 改革 回眸 综合 过关 规范 限时 检测 选修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26207.html